梵谷最有春意的一幅畫

2020-12-13 政協頭條

一個月沒拿相機了,看到樓下玉蘭花開,借著去小區門口取快遞,嘗試拍了一組《玉蘭爭春》。玉蘭是上海的市花,按理這種花的花期是4-9月,但它在上海開花特別早,冬去春來的交替時就能茂密枝頭,白如玉的花蕾朵朵向上,總能讓人感到濃濃春意,在溢滿清香中心生期待。

2月23日攝於樓下小區

仰頭拍攝的時候,看著襯在明媚天空下的枝頭,突然就想起了梵谷的那幅《盛開的杏花》。我尤為喜歡這幅畫的視角,如果你願意想像這是梵谷躺在杏樹下的仰天而望,或者也許更能體會畫面裡滿含希望的喜悅。那是梵谷筆下最具春意的畫,也是梵谷家族唯一不出售的一幅畫。

梵谷《盛開的杏花》布面油畫73.592cm 1890

杏花之於南法類似玉蘭之於上海,都是春天最早綻放的花朵之一。1890年2月,身在南法小鎮阿爾勒斯的梵谷為了慶祝他弟弟提奧孩子的出生,以最有春意的杏花為題材,將自己所有的祝福都定格在了畫布上。

1890年,新出生的文森特·威廉·梵谷(梵谷的侄子)與母親喬安娜合照。提奧和喬安娜曾寫信告訴梵谷:「如果是兒子,我們將以你的名字命名他。我希望這孩子以後可以像你一樣有決心、有勇氣。」

長空青雲下,滿樹的杏花盛放。近乎螺旋狀扭轉的樹枝充滿錚錚生長的生命力,柔白的花瓣純潔無比,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兒散布枝條,每一處都生機盎然,明淨如珠,仿佛充滿光的招引,浸潤著對新生命的嚮往。

《盛開的杏花》局部

雖然當時的梵谷正飽受精神問題和癲癇的困擾,但這幅畫卻格外坦然而平靜。家人的好消息讓清風徐過心尖,眼前的花朵都隨風舞動起來,散發著生命流動的氣息。那一刻,梵谷或許有一瞬間放下了人生和繪畫道路上的種種打擊,來自家的慰藉讓他把對生命最純粹和真摯的感情化作色彩和綻放的花朵。「哪怕我正身處煉獄,但我仍願把我所有能感知的喜悅美好送給你」,這是這幅畫帶給我的感動。

梵谷(左)與弟弟提奧·梵谷(右),提奧是與梵谷聯繫最為緊密的人。梵谷的大半生,都靠著比自己小四歲的弟弟的資助生活,直到去世

梵谷自己一定也很喜愛這件作品,在動筆1個多月後,他在給提奧的信裡寫道,「這也許是我迄今最好、最細心的作品,作畫時我感到很平靜,下筆也沒有絲毫猶豫。」 4月底,他又寫道,「如果那時能繼續畫,你就知道我其實應該多畫一些在花期的樹。現在樹上的杏花已經快掉完了,我真是不走運啊。」短短3個月後,梵谷便離開了人世,留給世人無限遺憾。

梵谷幾乎不間斷地將自己的所見所聞,對藝術的學習與理解,以及所有的美好,困惑,通過信件與最親密的弟弟提奧分享。800多封信件成為世人了解梵谷的重要史料

目前現存的第一封梵谷寫給弟弟提奧的信:於海牙1872/09/29

雖然梵谷去世,但這一樹杏花,卻成為了梵谷家族的精神象徵,掛在家族每個新生兒的床頭。那絢爛的花朵一定儲存著無限的祝福和美好,靜靜守候並見證著家族的代代傳承。而杏花的第一代主人雖然沒有像自己的叔叔一樣從事藝術,卻在晚年時仍為梵谷的藝術事業積極奔走,並最終使梵谷博物館成為現實。

1976年,文森特·梵谷在梵谷博物館諮詢臺前

梵谷博物館,攝於2016年

2016年的春天,我曾拜訪位於荷蘭阿姆斯特丹的這座梵谷博物館,並在那裡見到了博物館董事會顧問、梵谷家族的又一位文森特·威廉·梵谷,他是梵谷侄子的孫子,也是目前在世與梵谷血緣最為親近的人。

梵谷侄子的孫子,梵谷家族又一位文森特·威廉·梵谷

在博物館的會議室裡,梵谷為我們介紹了梵谷家族的許多故事,還對中國當代瓷在荷蘭策展表示出了極大的興趣,說願意為我們尋找合適的場館。那次見面的奇妙感覺我無法描述,作為梵谷的粉絲,那一刻,只覺得自己仿佛與這位世界頂級藝術家更近了些。

我一向不大熱衷買旅遊紀念品,但那年,我特意在梵谷博物館挑選了一個馬克杯,上面印著的也是那幅盛開的杏花。後來,我把它放在辦公室,使用至今。每個午後,用它喝一杯咖啡,視覺味覺雙重享受,常常讓心情莫名地放鬆、平靜下來。

一轉眼,一個多月沒用這個杯子了,甚是想念。但我知道它一直在那裡,就像相信一切一定都會好起來的那樣篤定。春天到了,杏花和玉蘭都開了,它們都是暖陽和希望的先知。一切都會好的,我們無時無刻不在等待它的到來。

相關焦點

  • 梵谷最美的20幅畫作
    這幅畫僅僅是梵谷的一間臥房而已。  是淡紫色的,地板由紅色方塊所組成。  這幅畫也許是梵谷最有名的畫作。畫這幅畫的期間他正住在一家瘋人院,但這件作品是在他神智清醒的時候畫成的。  夜晚,他看到夜空中有一個奇特的月亮,還有星星和幻想的彗星。
  • 發現了梵谷最後一幅畫的地點,驚訝的是,畫裡最大的樹樁還在那裡
    他最後的一幅畫是畫什麼?在哪裡畫?人們一直好奇。現在,梵谷在死前幾個小時最後繪畫的確切地點已經被找到了。油畫《樹根》是他生前的最後一幅作品。現在,一張早期的明信片使人們能夠精確定位地點。梵谷的兄弟西奧的曾孫威廉·梵谷和阿姆斯特丹梵谷博物館館長埃米莉·戈登克將在巴黎以北的奧弗斯-蘇爾-奧伊西村正式揭幕這位藝術家於1890年7月29日去世的牌匾。家人和博物館都認為,最後一幅畫的遺址終於找到了,這是非常有意義的。這一發現可以為梵谷的悲慘死亡提供新的線索。
  • 4歲最年輕的藝術家,作品風格酷似梵谷,一幅畫賣2000美元
    當我第一眼看到這個小孩的畫時候,我看到了梵谷畫的影子,色彩濃烈,充滿夢幻色彩,猶如那《星空》,滿滿的童心。當你在不了解這是一個四歲的孩子畫的時候,肯定想了這又是哪個新銳藝術家的作品?這樣一幅畫又得賣多少錢?
  • 梵谷畫作又被盜!他的多幅作品被盜經歷曲折離奇
    2016年,經過長達14年的搜索,它們在義大利那不勒斯地區的斯塔比亞海堡一處毒販小屋中被查獲。《斯海弗寧恩海景》在失竊過程中損壞嚴重,這幅作品是梵谷為數不多的描繪荷蘭海景的畫作之一,因而十分珍貴。據報導,這幅畫作左下角在失竊過程中不幸丟失,但博物館技術人員利用3D技術成功修復了丟失部分。博物館猜測,畫作的殘缺很有可能是畫作從畫框中被拆除時造成的。
  • 梵谷最有名的15幅名畫作品
    年作品《羅納河上的星空Starry Night Over the Rhone》,是凡高最有影響力的作品之一,是在法國南部城市阿爾的羅納河創作的。鮮明的色彩、非凡的透視效果和親切的主題,不僅是凡高最受歡迎的作品, 也是他自己最中意的作品。阿爾是法國南部普羅旺斯一座小城,凡高是1888年9月搬入阿爾這間「黃房子」, 靠弟弟提奧供給的生活費, 把住宅布置一新。梵谷的的臥室是寧靜平和的象徵,但這幅作品給人一種旋轉的感覺,從梵谷畫的角度來看,所有的牆壁和裝飾帶有視覺衝擊的感覺,給了我們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上船舶機艙裡的印象。
  • 梵谷最好的34幅油畫.
    他在這幅畫上,用黃和藍來表現一種獨特感受。畫中被燈光照成黃色的咖啡座和藍色星空的對比,使整幅畫顯得很美,洋溢著一種平和的詩意。梵谷曾說:「對我來說,晚上看來比白天更有活力,更有豐富的色彩,晚上作畫,看天上有閃爍的星星,地面有燈光,是一幅很美的與安詳的作品。」
  • 梵谷來了!3000多幅梵谷名畫展覽震撼登陸京城!
    「不朽的梵谷」感映藝術展即將來京,想感受超真實的陣陣麥浪,向偉大畫家致敬的機會來啦!屆時,3000多幅來自荷蘭偉大藝術家梵谷的高清畫面將以你最意想不到的方式呈現。在1500平米的展覽空間裡,梵谷畫作將被40多個高清投影儀等比放大到4米平展於觀眾的身邊或是腳下。在維瓦爾第交響樂《四季·夏》的引導下,開啟一場逼格滿滿文藝氣息濃重的展覽……
  • 梵谷究竟花了多少幅《向日葵》?
    為此有人專門做過統計,並認為梵谷大約畫過六幅《向日葵》。最初梵谷畫了四幅油畫《向日葵》,畫面上的向日葵數量不一,其中一幅畫中僅有三朵向日葵,另一幅中有五朵向日葵,剩下的兩幅分別有十二朵和十四朵,在1888年創作的十四朵《向日葵》被公認為梵谷的代表作,並拍賣至3950萬美元。
  • 梵谷著名的八幅畫,你真的看懂了嗎?
    《向日葵》用黃色畫了一系列靜物,來表達內心的感受,把向日葵的黃色畫得極其刺眼,來表達內心的感受,表達生命如燃燒的火焰一般。《耳朵上扎綁帶叼菸斗的自畫像》是梵谷送給母親的自畫像,為了使母親對他的健康放心,表現出一個沉思的受傷男人比以往顯得健康、年輕、整潔許多,然而這些並無法掩飾其眼底的絕望。他表情平和,還帶著種毅然決然的意志。
  • 熱愛生活的梵谷為什麼會選擇自殺?生前最後一幅畫隱藏了什麼信息
    梵谷畫完這幅畫的19天後,伴隨著一聲槍響倒在了麥田裡,他踉踉蹌蹌的回到了住處。警方問:「誰開的槍?」梵谷說:「是我自己」沒過多久梵谷因救治不當宣告死亡。果不其然,父親看到梵谷畫的畫,就絕望了認為他沒有繪畫天賦,直到父親去世,都認為自己的兒子是個廢物。只有弟弟提奧支持他,每個月都會給他寄生活費。梵谷的弟弟是一名畫商,很清楚哪種畫有銷路,但是並沒有強迫梵谷改變風格。
  • 梵谷畫過最悲傷的畫,不是絕望的《星空》,而是
    「這生命中,如果不再有我期望的那種無限的、深刻的、讓人觸動的東西,我不再眷戀人間……」人們都說:梵谷的畫不怎麼樣,很多人都說:梵谷的畫看不懂,很多人都說:一個瘋子的畫有什麼好的。但是在阿姆斯特丹的歷史畫廊上,在那個沉澱了梵谷畢生心血的地方,如果你走進去看一看,我想你一定不會如此偏執的否認他。
  • 梵谷生前最後一幅畫創作地鎖定巴黎附近山坡,專家:自殺前幾小時...
    關於梵谷,我們有無數的迷思:他的天賦、他的瘋狂、他的死亡……梵谷與他的畫作一起構築了最引人入勝的藝術傳奇。這位去世時僅有37歲的畫家沒有想到,130年後的今日,他那些曾經滯銷的畫作早已被公認是藝術史上的不朽之作,作品的成交價更是好幾次「掀翻」了拍賣行的天花板。
  • 五幅自畫像,象徵梵谷的一生
    在這39幅作品裡,有5幅自畫像對梵谷來說是最重要的。儘管他的有些作品比其他作品更加為人所熟知,但其實,每一個作品都展示了藝術家故事的某一個章節,都幫助現代的專業學家拼湊出藝術史上可能最重要的敘述之一,也促進了我們對畫作以及作者更深層次的理解。
  • 梵谷一生作畫無數,唯獨這幅畫是他的成名之作,畫出了一個時代
    梵谷是一位偉大的畫家,在他的很多畫作中都是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但是唯有這一副畫,他畫出了一個時代的悲哀和對廣大勞動人民的關心,這幅畫就是梵谷的《吃馬鈴薯的人》。在這幅畫裡,梵谷用粗陋的模特來顯示真正的平民。
  • 梵谷畫作背後的故事
    他在這幅畫上,用黃和藍來表現一種獨特感受。畫中被燈光照成黃色的咖啡座和藍色星空的對比,使整幅畫顯得很美,洋溢著一種平和的詩意。梵谷曾說:「對我來說,晚上看來比白天更有活力,更有豐富的色彩,晚上作畫,看天上有閃爍的星星,地面有燈光,是一幅很美的與安詳的作品。」
  • 40幅自畫像,看完梵谷孤獨的一生
    這一幅是梵谷離開巴黎前做的最後一幅自畫像。在巴黎期間,由於不斷與法國當代運動接觸,梵谷畫作的色調整體更加明亮。在一次爭吵之後,高更憤怒的離開,而梵谷把一切都歸咎於自己的錯誤,割掉了自己的右耳,這也成為藝術史上最驚人的自殘行為。這幅畫表面很平靜,但是憂鬱的眼神、骨骼鮮明的臉頰、滿頭的繃帶,仍然給人強烈的視覺衝擊。事後,梵谷多次想跟高更重歸於好,但是高更拒絕和他相見,說「萬一他發病了就危險了」。11、聖雷米時期
  • 人生最孤獨的瞬間,是突然看懂了梵谷的畫
    如果說一個事業有成的天才是畢卡索這樣的,那孤苦潦倒的天才說的就是梵谷,生前只賣出一幅畫作的他不會想到,在一百多年後,單是他的一幅畫就拍賣出5.3億天價。他有一個並不幸福的童年,八歲時他畫了一隻貓,這是他第一幅素描作品,母親一邊誇獎一邊把畫作撕毀了。他曾有過幾次愛情的體驗,大多都是無疾而終,他曾愛上房東的女兒,也曾愛上一位妓女,他與她一同生活,他專心創作,而她為他洗衣做飯,這一次他似乎看到了幸福的曙光,長久以來他渴望在愛情裡獲得久違的溫暖,但這一次他仍舊被冰冷的現實澆醒。
  • 梵谷41幅自畫像,最後一幅看著看著就哭了
    這一幅是梵谷離開巴黎前做的最後一幅自畫像。在巴黎期間,由於不斷與法國當代運動接觸,梵谷畫作的色調整體更加明亮。在一次爭吵之後,高更憤怒的離開,而梵谷把一切都歸咎於自己的錯誤,割掉了自己的右耳,這也成為藝術史上最驚人的自殘行為。這幅畫表面很平靜,但是憂鬱的眼神、骨骼鮮明的臉頰、滿頭的繃帶,仍然給人強烈的視覺衝擊。事後,梵谷多次想跟高更重歸於好,但是高更拒絕和他相見,說「萬一他發病了就危險了」。11、聖雷米時期
  • 西方疫情爆發之時,沒人會注意梵谷的一幅畫被偷了,背後細思極恐
    這場景,就像一幅中世紀的油畫,在人群混亂、潮溼的街頭,大家舉著火把口中嚷嚷,但是聽不到說什麼,人們似乎是看見了什麼恐怖的東西,四下逃離,而在畫面一角,一個穿著黑色長袍的人,抱著一幅畫,消失在了夜裡。這個穿著寬大長袍,身形削瘦的人,甚至分不出是男人還是女性。
  • 梵谷一生40幅自畫像,最後一幅看哭了
    這一幅是梵谷離開巴黎前做的最後一幅自畫像。在巴黎期間,由於不斷與法國當代運動接觸,梵谷畫作的色調整體更加明亮。在一次爭吵之後,高更憤怒的離開,而梵谷把一切都歸咎於自己的錯誤,割掉了自己的右耳,這也成為藝術史上最驚人的自殘行為。這幅畫表面很平靜,但是憂鬱的眼神、骨骼鮮明的臉頰、滿頭的繃帶,仍然給人強烈的視覺衝擊。事後,梵谷多次想跟高更重歸於好,但是高更拒絕和他相見,說「萬一他發病了就危險了」。11、聖雷米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