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也有膚色很白的人,但卻被稱為黃種人,原來暗藏西方的詭計

2020-12-06 歷史小灶

「長成以後是龍的傳人,黑眼睛 黑頭髮 黃皮膚,永永遠遠是龍的傳人。」這首歌詳細地描述了一個中國人的外貌特徵,但是大家可能有所不知,其實最早中國其實並不是被稱為黃種人的,而是「白種人」。從白種人變成黃種人,其實也就是這短短幾百年的事情,其實最早在歐洲的傳教士的眼裡,我們和他們都是正宗的白種人。其實並不是我們的膚色真的從白色變成了黃色,而是世界變了人們的看法思想變了而已

在人類的歷史上種族被分為三六九等都是很常見的事情,同樣世界上的人也根據膚色和體質等特點,把這個世界的所有人給分為了三大種類:白種人、黑種人、黃種人,也有得分為四個種類在加上一個棕色人種。但是由於黃種人是後來才被劃分出來額一種顏色,導致爭議非常之大,其他三種顏色的人種可以肉眼就看出來區別,唯獨黃種人比較難通過膚色進行判斷,你說黃又不是特別黃還有一些人長得特別白。

其實早在唐代的時候,西方人說我們中國人的皮膚跟他們都是一樣的,都是白種人,都是神聖高貴的。他們自己稱讚自己說歐洲是一個被上帝祝福和保護的地方,是全人類的文明發源地,由於歐洲人信奉基督教,所以歐洲人就說白種人是純潔高貴神聖,聰明優雅智慧的,其他膚色的人都是野蠻的無知的。由於古代的中國非常的強大,還有商貿非常發達,是一個世界聞名的國家,所以那個時候的西方人自然而然就把中國,歸做和他們一樣高貴聰明的白種人,中國就這樣被劃到了白種人的行列裡面去了。

中國被分為「白種人」之後,又怎麼會被一步步的變成黃種人呢?其實一直以來人種膚色的劃分,其實並沒有真正的研究機構或者是成為一門學科,也不是人類生物進化的研究科目。只不過是西方人的文化政治原因,是他們暗藏詭計的一個方式,才有了白種人、黃種人、和黑種人這種說法而已。

如果單單的從顏色來斷定中國人,其實我們的膚色也不是說就是正宗的黃色,就算是把中國人放在全世界的人種中看,中國人也是屬於那種比較白皙的。除了一些北歐靠近極地的高寒地區被迫因天氣原因所造成的白種人外,歐美和同樣被劃分為白種人的阿拉伯人的膚色,其實很多看起來比中國人的膚色還要深沉呢。

事實上古代一些達官貴人或者是公主小姐,由於身份尊貴所以不用風吹日曬,在古代的時候他們的皮膚是非常的白皙的,到了18世紀中期,西方人在描述中國人的長相的時候,除了認為中國人就只是長相五官特徵和他們有所不同之外其他的別無差別,膚色也是一模一樣的,只是認為中國南北方略有一點不同而已。南方沿海地區的人由於風吹日曬皮膚比北方人略暗沉一點。

古代的西方都認為中國是白種人,但是隨著世界的發展經濟的推動,西方國家實行了工業革命,導致西方快速的走向了資本主義道路,卻經濟實力大幅增強,世界話語權不斷提高。而中國卻原地踏步甚至開始退步落後於世界,從乾隆時期開始就不斷的墮落。一邊是西方國家的不斷崛起,一方面是不斷衰退的中國,西方列強已經認為落後的東亞人已經不配擁有白種人的稱號了,我們的膚色就在他們的口中逐漸變黃,而黑種人最他們的眼中是最下賤的,黃種人就成為了低俗貪婪和病態的代表了。

換句話說,就是西方崛起變得強大之後,開始虛榮心膨脹了。不但實現了對經濟、文化、技術、科技的一系列東西進行壟斷,還要搶奪審美的霸權,開始想像自己是上帝開始對人種進行劃分,開始主宰別人的生死。自此之後,就沒有西方人承認中國人為白種人了就連描述膚色的時候連白色兩個字都不會用,因為白色是代表高貴、智慧、神聖的,只有西方人可以擁有,別人種族是不能觸碰的。

除了是西方列強強行施加的名號之外,其實當時還有兩種其他的說法。第一個就是當時處於戰亂年代,我們國家出現了很多沒有人處理的屍體,屍體的顏色都是呈現蠟黃色的,這個是東亞人所獨特擁有的一種顏色。而白種人就沒有這種現象,由於體質和生活環境的不同,他們不管生前皮膚是什麼顏色,死了之後都是冷灰的顏色。而黑人就更簡單,不管是生前還是死後都是黑色,很少會出現其他的顏色,

這第二個原因多多少少有美國人的關係,從現在的新聞就不難知道美國社會是一個種族問題多麼嚴重的社會,其實這些問題都是從以前積累下來的。以前的美國社會種族劃分就非常的嚴重,由於白人佔據主導地位,所以這裡每一個人出生就是必須帶上顏色。要不是白、要不就是黑、再者就是黃。你只能在這三個顏色裡面選擇,就算你自己不想選擇,不用怕社會自動幫你劃分。

雖然這個稱呼是西方給我們強加的稱呼,但是我們如果想擺脫也是有機會的。為何我們會沿用至今呢,不在以前就把他摘除呢?

在我國古代,黃色一般代表的是至高無上的皇權,那是九五之尊的象徵,高貴的代名詞。還有就是人文始祖叫做黃帝,中國母親和叫黃河,所以準確的來說,黃色對於中國人來說是一種高貴神聖的顏色,就像西方認為白色是高貴、智慧、神聖的顏色一樣。由於東西方的強烈的文化差異,結果造成他們強行給我們的侮辱之名,一下子就被我們給接受了下來,並且沿用至今,他們認為白色才是最高貴的顏色,而我們卻認為黃色才是。

所以到這裡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中國人膚色其實並不黃,還要被叫做黃種人。其實就是西方列強的心理需求導致,他們的崛起就得給東方人創造一種有別於他們的顏色,然後才能對他們進行貶低,進行侵略。不過話又說回來,本文並沒有說黃種人就低人一等,白種人就高人一等,而只是在針對歷史問題進行討論和探究而已,只是單純的解釋黃種人是如何來的。另外在我們的理解裡,其實膚色並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要尊重對方,禮貌待人,怎麼稱呼都是沒問題的。

其實隨著我們國家的日漸強大,在全世界範圍內來說,幾乎已經不存在人種膚色這種高低貴賤的說法了(個別國家除外),現在我們國家已經沒有人提起了,除了個別外國新聞,社會問題有勾起人們的回憶之外。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中國人膚色不黃,卻被歐洲人稱為「黃種人」?
    為什麼中國人膚色不黃,卻被歐洲人稱為「黃種人」?自人類歷史發展以來,世界將人類劃分為各個種群,以國家以及社會的方式來相互並存,每個國家都有著各自的地域和領地。並且從此生根發芽,塑造出各式各樣的地方文化和特色。
  • 200年以前,中國人並不是黃種人,西方記載的國人膚色在改變
    在我們的固有觀念裡,中國人基本上都是黃色人種,黃皮膚、黑眼睛這是中華兒女的標誌。說到「黃種人」,我們會油然而生自豪感。而實際上,「黃種人」的概念是西方國家在200年前刻意造出來的概念。
  • 200年前,我們比一些白種人還要白,為何如今被稱為「黃種人」?
    事實上,先秦時期記錄百姓生活和社會的著作《詩經》裡就已經很明確地給了我們答案,尤其是針對女性體態和容貌的描寫,除了普遍的讚美之外,還充分肯定了古代中國美女「以白為美」的大眾審美特點,這說明自先秦時代開始我們的祖先就已經認識到了自己膚色的問題,加上如今有「一白遮三醜」的說法,更是讓人們不得不重新審視千百年前祖先膚色的問題了。
  • 200年前,中國人並非黃種人,那以前是什麼膚色?
    世界有三大人種分類,分別為黃白黑三種顏色,而黃種人就是亞洲人的代名詞,尤其是我們中國人。然而我們是黃種人,皮膚就一定很黃嗎?我們難道一開始就是黃種人嗎?我們在大街上看見很多人的皮膚都十分的白皙,如果中國人不是黃種人?那我們是什麼膚色呢?又為什麼稱我們為黃種人呢?
  • 美國網友熱議: 中國人是黃種人還是白種人? 他們知道黃種人是歧視嗎?
    而中國人無疑是黃色人種,即使他們很白!2、人種分類本來就是西方至上主義的產物,帶有濃厚的種族歧視色彩。在明朝以前,西方普遍把中國歸類為白色人種,中國人的皮膚類似於象牙白和淺棕色,和西方的粉白不太一樣,但無疑並非黃色。中國人被歸為黃色人種是鴉片戰爭以後的事情了。為何中國先被認為是白種人,後來又被認為黃種人?國力興衰在起作用!
  • 中國人是怎麼變成黃種人的
    中國人是黃種人,是被西方人和中國人普遍接受的事實。即使在這種背景下,也有部分傳教士堅稱中國人是白色,認為中國人會樂於擺脫他們的專制政府,1587年,有位阿索隆·桑切斯的人提出一個計劃,通過少量的船隻和士兵,可以對中國進行殖民,就像西班牙已經對墨西哥和菲律賓進行的殖民一樣。不過總體上,西方人對亞洲人,尤其是中國人的描述也開始偏向負面。
  • 中國人根本不黃,為什麼被叫「黃種人」?
    今天我們就來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中國人會被歸類為「黃種人」?中國人的膚色一點都不黃啊?所以你可以看出,歐洲人的判斷標準不僅僅從顏色上,而是你越富有、越強大、越文明,在西方人的認知裡,你的人種就越白。按照這個標準,中國人也是白的。1516年,有個葡萄牙使團來到中國,使團中一個人就寫了本書《東方志》,書裡說中國人「像我們一樣白」,中國女人是「像我們一樣的白人」,「看上去很像西班牙女性」。
  • 為何中國人說自己是黃種人,日本人說不
    如奇邁可書中所言,東亞人是1800年開始慢慢「變黃」的:在馬可·波羅與十三世紀一些西方傳教士的旅行筆記中,東亞人被描述為「膚色白皙」。「黃種人」是歐洲十九世紀的發明,基於非常有限的樣本和簡陋的「科學」方法,更多是西方想像的產物,帶有先入為主的偏見。
  • 我們明明不黃,為什麼被稱為黃種人
    歐美國家的白人、非洲的黑人、亞美的黃種人,這是我們從小就接觸到的簡單概念。從中華民族的角度出發,我們自己似乎也不排斥這種分類。但是我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我們明明不黃,卻被稱為黃種人?應該明確的是,以膚色劃分人種首先是不科學的,其次也是不公正的。所謂的黃種人、白種人和黑種人,最開始是作為政治概念被提出來的。當然,提出的人正是自詡為高貴純潔的歐洲人,即白種人。為了給毫無人權的黑人奴隸安排一個「天命」式的歸宿,黑種人代表的是愚昧、低等和下賤。
  • 中國人不是黃種人,而是白種人?200年前的這本書給出了答案
    炎帝、黃帝在古代並不連用,清朝末年,孫文提出「五族共和」,炎黃子孫這才開始成為中國人的代名詞,「炎黃子孫」與其說是一個血緣符號,不如說是一個文化符號,這也是一種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中國人在膚色劃分上屬於黃種人。
  • 200年前中國人還不是黃種人,那是什麼膚色?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分別是白種人,黃種人以及黑種人三大人種。而細分的話就是在三大類型下分類。而實際上在最開始,還有一個人種的分類就是紅色人種,指代的原美洲的土著印第安人。只不過印第安人幾乎快要被殖民者滅族,所以這個人種的劃分也就漸漸消失了。而現存的印第安人,就被歸類到黃種人一類。我們中國的人種,則也被歸類到黃種人一類之中。
  • 中國人是怎麼變成黃種人的?以前都是什麼膚色?
    所謂三大人種,指的是膚色分別為黃、白、黑的這三類人群。其中,黃種人主要分布在亞洲,白種人主要分布在歐洲和美洲,而黑種人則主要分布在非洲和美洲的部分區域。關於這三類人種是如何形成的,歷代科學家們也做了不少的研究。1995年,科學家們提出了一個新的觀點,已經成為了目前公認的結論,那就是「性選擇」所佔據的比重最大。
  • 我們是如何成為黃種人的
    ▲橘黃色部分代表中國19歲女性、男性平均身高,及在世界的排位網上流傳的黃種人一定比白種人矮的謠言,中國人比日本人矮的謬論,不攻自破了。兩條熱搜,同一個關鍵詞——黃種人。這時候西方的旅行報告裡,絕大多數把我們的膚色描述為白皙、略暗的白色、橄欖色等,他們絕大多數認為中國和西方在膚色上沒有多少區別。就像美國漢學家孟德衛說的:「在16、17世紀歐洲人的作品中,中國人是白種人的說法佔支配地位。」
  • 200年前,中國人還不是黃種人,那是什麼人種?可能和你想的不同
    眾所周知,現今世界上主要有三大人種,白種人、黑種人和黃種人。黑眼睛、黑頭髮、黃皮膚就是我們亞洲黃種人的特徵。黃種人以亞洲為中心,後來開枝散葉到了美洲地區。美洲本土的印第安人就是亞洲黃種人的後裔。
  • 「黃種人」的說法本身可能就是最大的種族歧視!
    ——白種人、黃種人和黑種人。我來澳洲這麼久,也注意觀察過那些所謂「白種人」的膚色,確實也看到過一些膚色淺得猶如透明的女孩,但大部分人都還是帶著些淡黃的色調的。更何況,我們中國人也不乏冰肌玉膚的美女啊,比如說下面風頭正勁的這位:
  • 「黃種人」可能是史上種族歧視意味最濃厚的稱謂
    親愛的微友:自小接受的人類學教育告訴我,地球人類大體按照膚色分成三種——白種人、黃種人和黑種人。
  • 黃種人,白種人和黑種人,三者的身體素質有多大差距?
    我們都知道在這個地球上,存在著各個民族,不同的膚色。我們中國人被稱為黃種人,號稱「炎黃子孫」,除了黃皮膚的人以外,還有黑種人,白種人。
  • 中國人是怎麼變成黃種人的?一個隱私部位留下了證據,性的選擇與進化
    大家都知道,世界上一共有三大人種,分別是: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其中白種人是數量最多,也是分布最廣的人群,像歐洲和美洲,在人們的印象裡就都是白人為主,他們一般有著金色的頭髮,藍色的眼睛,高挺的鼻梁,但卻是不太耐老,大部分白色人種在四十歲左右就開始老化,皮膚跟氣質立馬大不如從前。
  • 蒙古人屬於白種人和黃種人的過渡人種嗎?
    黃種人、黑種人和棕種人。肯定是受到曾經橫掃歐亞的蒙古鐵騎的震撼,德國人類學家布魯門巴赫將人類分為五個人種:高加索人種(白種)、蒙古人種(黃種)、馬來亞人種(棕種)、衣索比亞人種(黑種)。阿美利加人種(紅種),其中首次將黃種人稱為「蒙古人」,這也是「蒙古人種」這一名詞的由來。儘管這一名詞無法涵蓋黃種人龐大的膚色群,但因為約定俗成的原因,此後人們就習慣於把所有黃色人種稱為「蒙古人種"了。
  • 古埃及人為何和現在的非洲人一點也不一樣?說是黃種人,你信嗎?
    古埃及人的皮膚偏棕色,和非洲的黑人膚色有點類似,但肯定是不一樣的。 古埃及人來自亞洲。人類歷史上有三次大遷徙。一,非洲人走出尼羅河谷。二,亞洲大走遍全世界。三,歐洲人的殖民地拓展。大約1至10萬年前,亞洲人向全世界遷徙。他們到達了美洲、歐洲、北非、澳洲及太平洋諸島包括夏威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