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年前,我們比一些白種人還要白,為何如今被稱為「黃種人」?

2021-02-08 歷史典故趣事
引言

從小我們就知道,世界人有三大人種,分別是:黑、黃和白。根據身體特性和膚色的不同,每個人種之間都有其鮮明的特點,比如從嘴唇厚度來說,黑種人是最厚的,其次就是黃種人,嘴唇最薄的是白種人。或者根據地域類型來劃分,黑種人基本生活在非洲、太平洋和南美等地區,黃種人則集中在亞洲,白種人廣泛分布於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社會學家和科學家在日復一日的觀察和研究之後,後來,又在三大人種基礎上增加了第四類人種,即「棕種人」,比如歐巴馬就是比較典型的「棕種人」代表。

其實,無論是白人還是黑人,一般來說這兩類人我們能夠通過外形來進行分辨,但黃種人則很難一眼進行甄別,造成這種原因的因素有許多,除了自然進化的法則之外,還和黃種人誕生的歷史背景有關。

01

相信很多人都非常清楚的一件事是:作為黃種人,為什麼我們的膚色相比於黑人和白人卻展現的不是那麼明顯呢?實際上,在數千年前,我們的祖先並非今天真正意義上的黃色人種,而是更趨向於白種人。

事實上,先秦時期記錄百姓生活和社會的著作《詩經》裡就已經很明確地給了我們答案,尤其是針對女性體態和容貌的描寫,除了普遍的讚美之外,還充分肯定了古代中國美女「以白為美」的大眾審美特點,這說明自先秦時代開始我們的祖先就已經認識到了自己膚色的問題,加上如今有「一白遮三醜」的說法,更是讓人們不得不重新審視千百年前祖先膚色的問題了。

其實,不僅僅是我們自己,就連西方人也不認為中國人從一開始就是「黃種人」。

18世紀中葉,當地理大發現時代已經結束,世界逐步由獨立走向融合之時,來到過中國的西方人不計其數,其中,就有人在描述中國人的樣貌時,認為除了黑頭髮和瞳孔之外,其實在膚色上與西方國家的人並無實際區別,由此可見,至少在200多年以前,我們的膚色還是接近於西方人的。

02

既然如此,那麼為什麼中國人會被劃分為黃種人呢,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這種情況呢?

工業革命之後,隨著西方科學技術和科學文化的大力發展,當時在歐洲出現了最早的「人種理論」,在一本名為《種族思維簡史》的書中,西方人將中國人描繪成膚色漸黃,個子矮小的民族,導致這種差別出現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工業革命之後西方世界開始逐步成為世界的主宰,不同於大航海時代之前,西方普遍對於強大的中華民族充滿了好奇與崇拜。這個時期的西方人,認為中國人不足以與他們平起平坐,要製造出一種西方白人高高在上,統治全世界有色人種的科學理論。

所以,正是在這種背景下,西方人狂妄自大、目中無人的態度一覽無餘,而黃種人雖然不單單指中國人,更是以整個亞洲為主的人群。

17至18世紀以後,西方國家建立起了一套環宇全球的「殖民體系」,為了將「人種優劣論」推廣至全球任何角落,西方殖民主義者們不遺餘力地抹黑、羞辱除白人之外的其他有色人種,試圖以這種思想上的邏輯理論,來為他們的殖民統治創造外部條件基礎。

可他們沒有想到的是,中國人卻不認為「黃種人」帶有貶義,正相反,在漢文化裡,「黃色」代表著忠誠與正義,久而久之,這種在西方國家流行的「種族優劣論」,到了東亞被當時的中國人賦予了全新的概念。

結語

時至今日,我們已經習慣了將亞洲人稱為「黃種人」,畢竟黃種人確實集中居住在亞洲地區,但是從歷史的角度來說,「黃種人」這一概念從它誕生之初,就被西方世界賦予了「低下和野蠻」的含義,雖然今天三大人種的理論已經深入人心,但是我們不可以忽略在許多西方國家內部,由於諸多歷史和社會原因,「種族優劣」的觀點依然時不時被提起,有一部分白人似乎更熱衷於將自己臨駕於黑人和黃人之上,但時間會告訴他們,這種想法是多麼愚蠢且可笑的。

其實,從我們自身民族角度來說,我們沒有必要糾結於自己到底是像黃種人更多一點、還是白種人更多一點,我們要做的就是把握住時代發展的腳步,走出屬於我們自己的道路即可。

[免責聲明]:轉載自其他平臺或媒體的文章,本平臺將註明來源及作者,但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本平臺並提供相關書面證明,本平臺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

相關焦點

  • 中國人不是黃種人,而是白種人?200年前的這本書給出了答案
    我們一直都自稱為「炎黃子孫」,但在古代是沒有「炎黃子孫」一稱的,黃帝子孫和炎帝子孫,從一開始是分開的,秦漢時期「百家言黃帝」,漢武帝祭祀黃帝陵,王莽篡漢更是自稱為:「黃帝之後」而非「炎黃之後」。東漢王充《論衡·案書篇》中講道:言五帝、三王皆黃帝子孫。
  • 中國人也有膚色很白的人,但卻被稱為黃種人,原來暗藏西方的詭計
    這首歌詳細地描述了一個中國人的外貌特徵,但是大家可能有所不知,其實最早中國其實並不是被稱為黃種人的,而是「白種人」。從白種人變成黃種人,其實也就是這短短幾百年的事情,其實最早在歐洲的傳教士的眼裡,我們和他們都是正宗的白種人。
  • 美國網友熱議: 中國人是黃種人還是白種人? 他們知道黃種人是歧視嗎?
    為何中國先被認為是白種人,後來又被認為黃種人?國力興衰在起作用!3、毫無疑問,人種歸類承載了某些價值取向,比如明朝以前,中國在西方世界裡被認為是文明、強大、富庶的代名詞,中國人被認為是已開化、有教養、很文明的民族,他們的瓷器、絲綢、茶葉、紙張、火藥、指南針、印刷術等發明深刻推動了世界進程。而近代以後,西方卻蔑稱中國人為「中國佬」、「亞洲佬」、「黃禍」,中國成了一個未開化、低劣的民族。
  • 黑人運動員的爆發力為何比白種人、黃種人要強很多?
    眾所周知,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是目前世界上的三大人種,而在大家的印象中,貌似黑人總是那麼的健壯,尤其是黑人運動員,他們的身體素質,爆發力總是優勝於大多數的黃種人和白種人。因此,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惑:同樣是生活在地球上,為什麼黑種人會有更出色的身體機能呢?
  • 200年前中國人還不是黃種人,那是什麼膚色?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分別是白種人,黃種人以及黑種人三大人種。而細分的話就是在三大類型下分類。而實際上在最開始,還有一個人種的分類就是紅色人種,指代的原美洲的土著印第安人。只不過印第安人幾乎快要被殖民者滅族,所以這個人種的劃分也就漸漸消失了。而現存的印第安人,就被歸類到黃種人一類。我們中國的人種,則也被歸類到黃種人一類之中。
  • 絲路人種:當白種人遇到黃種人
    撰文:蕭春雷攝影:陳新宇  當沿著絲綢之路來到新疆的時候,我很好奇當地民族的長相。僅憑片言隻語的民族史料進行研究,確定2000多年前一群人的生物學特徵,的確充滿風險,不免見仁見智。結果是,中國學者多看見了他們的黃種人屬性。呂思勉在《中國民族史》中說:「蔥嶺以東,以黃人為主。蔥嶺以西,以白人為主。」黃文弼在《漢西域諸國之分布及其種族特點》中表示:「在漢代西域人從其體質及分布區域,主要不是雅利安人,而為東方種族。」
  • 200年前,中國人並非黃種人,那以前是什麼膚色?
    世界有三大人種分類,分別為黃白黑三種顏色,而黃種人就是亞洲人的代名詞,尤其是我們中國人。然而我們是黃種人,皮膚就一定很黃嗎?我們難道一開始就是黃種人嗎?我們在大街上看見很多人的皮膚都十分的白皙,如果中國人不是黃種人?那我們是什麼膚色呢?又為什麼稱我們為黃種人呢?
  • 黃種人,白種人和黑種人,三者的身體素質有多大差距?
    我們都知道在這個地球上,存在著各個民族,不同的膚色。我們中國人被稱為黃種人,號稱「炎黃子孫」,除了黃皮膚的人以外,還有黑種人,白種人。
  • 為什麼中國人膚色不黃,卻被歐洲人稱為「黃種人」?
    為什麼中國人膚色不黃,卻被歐洲人稱為「黃種人」?自人類歷史發展以來,世界將人類劃分為各個種群,以國家以及社會的方式來相互並存,每個國家都有著各自的地域和領地。並且從此生根發芽,塑造出各式各樣的地方文化和特色。
  • 200年前,中國人還不是黃種人,那是什麼人種?可能和你想的不同
    眾所周知,現今世界上主要有三大人種,白種人、黑種人和黃種人。黑眼睛、黑頭髮、黃皮膚就是我們亞洲黃種人的特徵。黃種人以亞洲為中心,後來開枝散葉到了美洲地區。美洲本土的印第安人就是亞洲黃種人的後裔。
  • 我們明明不黃,為什麼被稱為黃種人
    歐美國家的白人、非洲的黑人、亞美的黃種人,這是我們從小就接觸到的簡單概念。從中華民族的角度出發,我們自己似乎也不排斥這種分類。但是我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我們明明不黃,卻被稱為黃種人?所謂的黃種人、白種人和黑種人,最開始是作為政治概念被提出來的。當然,提出的人正是自詡為高貴純潔的歐洲人,即白種人。為了給毫無人權的黑人奴隸安排一個「天命」式的歸宿,黑種人代表的是愚昧、低等和下賤。
  • 自己作為黃種人的康有為,為什麼主張把國人全部改造成白種人?
    在此期間與眾多西方白種人交流,並且當時世界都屈服在白種人的腳下,所以有的人便認為白種人才是最優秀的民族。 由於晚清以來中國不斷地戰敗,康有為甚至認為黃種人沒救了,這是一個劣等民族。要想變強,唯一的辦法就是進行人種改造,把黃種人變成白種人。
  • 蒙古人屬於白種人和黃種人的過渡人種嗎?
    (又稱赤道人種)和澳大利亞人種(又稱大洋洲人種),俗稱白種人、黃種人、黑種人和棕種人。肯定是受到曾經橫掃歐亞的蒙古鐵騎的震撼,德國人類學家布魯門巴赫將人類分為五個人種:高加索人種(白種)、蒙古人種(黃種)、馬來亞人種(棕種)、衣索比亞人種(黑種)。阿美利加人種(紅種),其中首次將黃種人稱為「蒙古人」,這也是「蒙古人種」這一名詞的由來。儘管這一名詞無法涵蓋黃種人龐大的膚色群,但因為約定俗成的原因,此後人們就習慣於把所有黃色人種稱為「蒙古人種"了。
  • 200年以前,中國人並不是黃種人,西方記載的國人膚色在改變
    在我們的固有觀念裡,中國人基本上都是黃色人種,黃皮膚、黑眼睛這是中華兒女的標誌。說到「黃種人」,我們會油然而生自豪感。而實際上,「黃種人」的概念是西方國家在200年前刻意造出來的概念。
  • 突厥是黃種人,為何土耳其人作為他們的後代,是白種人呢?
    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刪除內容或協商版權問題!突厥是黃種人,為何土耳其人作為他們的後代,是白種人呢?塞爾柱帝國土耳其是「突厥」的一種翻譯,土耳其人的祖先是突厥人的一個分支,叫做塞爾柱人。
  • 黃種人、白種人與黑種人之間為什麼沒有生殖隔離?
    那麼,為什麼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等不同膚色人種之間沒有生殖隔離呢?在一些傳統觀念中,世界人種分為三大類,一類是蒙古人種,也就是黃種人;第二類是高加索人,也就是白種人;第三類是尼格羅人種,也就是黑種人。另外,有時還會細分出棕色人種。
  • 黃種人、白種人和黑種人,為什麼沒有生殖隔離?
    很多人都很好奇,黃種人,黑種人以及白種人的身體機能、膚色、體徵等方面都有很大差異,為什麼彼此之間卻不存在生殖隔離現象呢?在生物學上,判斷兩個個體是否屬於同一物種,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看是否存在生殖隔離。若能繁育出具有生殖能力的後代,二者就屬於同一物種。
  • 我們是如何成為黃種人的
    ▲橘黃色部分代表中國19歲女性、男性平均身高,及在世界的排位網上流傳的黃種人一定比白種人矮的謠言,中國人比日本人矮的謬論,不攻自破了。兩條熱搜,同一個關鍵詞——黃種人。西方人叫自己「白種人」,俗稱「天選之人」。而其他種族便都是「有色人種」,比白色的天然劣一等,比如黑色就是低賤、邪惡、汙穢、野蠻。然而,西方人最早並不把我們當其他的有色人種,最早稱呼我們的並不是——黃種人。
  • 為什麼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到老年的時候頭髮都會變白?
    這是因為人都會衰老,而白髮又是衰老的象徵。你的這個問題也是很多人疑惑的,我就用我專業所長,從毛髮學的角度來聊聊這個不專業的問題吧。分類的頭髮中,包含著黑、棕、紅、黃四周色素,不同人種頭髮中的色素含量不同,就會出現不同的顏色,比如東方人頭髮中黑色素含量不較多,所以頭髮就偏黃或深棕色。歐洲人頭髮中的黑色素較少,而棕色、黃色、紅色色素偏多,所以頭髮大都是金色、亞麻色等。非洲人頭髮中的黑色和棕色色素成分比較多,所以非洲人頭髮都是很褐色。不同人種頭髮中色素含量的分布,和基因有關。
  • 黑種人、黃種人、白種人,不同人種之間為什麼沒有生殖隔離?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現如今生活在地球上任意一個角落的人們,都可以很快的到達世界其他地方,也可以和任意一個地方的人們通婚。然而我們知道,生活在不同地區的動物們,卻無法和它們的同類通婚。比如:黃牛無法和水牛繁衍後代。但是無論是黑種人、白種人還是黃種人,不同的人種之間似乎可以相互通婚,沒有生殖隔離,那這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