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口罩業之殤:生產出口大國,前三品牌加起來卻不到20%市場份額

2020-12-17 騰訊網

年初,一場突如其來不期而至的新冠疫情突然爆發並迅速蔓延開來,至今仍在全球肆虐。疫情的爆發使平時名不見經傳的口罩重回了大眾的視野,並成了人們日常生活的標配;甚至在很多國家、地區及場所還被強制性使用,從而一躍成為各國爭搶的重要戰略防疫物資。

01中國口罩品牌佔有率極低

低質、低價成為了中國口罩產業的主要特性

3月1日至5月31日,中國向200個國家和地區出口防疫物資,其中,口罩706億隻,防護服3.4億套,護目鏡1.15億個,呼吸機9.67萬臺,檢測試劑盒2.25億人份,紅外線測溫儀4029萬臺,出口規模呈明顯增長態勢,有力支持了相關國家疫情防控。1月至4月,中歐班列開行數量和發送貨物量同比分別增長24%和27%,累計運送抗疫物資66萬件,為維持國際產業鏈和供應鏈暢通、保障抗疫物資運輸發揮了重要作用。

早在新冠疫情前,中國就已是世界最大的口罩生產國與出口國,工商註冊經營範圍含有「口罩、呼吸防護」的企業有16625家,日產能可達2000萬隻;2019年中國內地口罩產量超過50億隻,佔全球年產量的50% ,產值達到102.35億元。

自今年疫情爆發以來,到3月底又有9000多家左右企業加入口罩生產行業,產能也出現爆發式增長,目前日產量已達2億隻以上。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口罩生產與出口國,已是不爭的事實。可令人悲哀的是作為口罩生產與出口大國,中國的國產品牌市場佔有率卻極低,排名前三的品牌佔有率加在一起尚不足市場份額的20%;而80%以上都被來自美國的3M和霍尼韋爾,還有日本最大的口罩製造商尤妮佳給瓜分了。這些國外品牌的價格,往往是國內價格的10倍以上。

從「2019年中國口罩產量超過50億隻、產值102.35億元」這組數據中就不難獲知:每隻平均2元多。低質、低價是中國口罩產業的主要特性。媒體披露的中國口罩產業現狀也的確如此:很多企業都是從生產技術門檻很低的製作棉籤、棉球起步,升級至生產醫用口罩、墊單、防護服等一次性防護用品,逐漸形成了行業慣性——嚴重缺乏技術創新與研發能力,長期停滯於大量生產低值、薄利的民用口罩與普通醫用口罩,靠慘烈的價格競爭維持生存。廣東某口罩生產規模企業,年產各類口罩可達10億隻,產值則只有5000萬,每隻平均收入5分錢。代工企業的利潤則更薄:江蘇某口罩廠老闆表示,一年給日本代工口罩3億隻,每隻出廠價僅2分錢,每隻賺不到5釐錢!

02品牌成為了中國口罩發展的痛點

中國口罩行業這種企業數量大、規模小的屬性,令行業整體表現為隨波逐流,單一靠市場驅動的生存模式,先後在2003年非典、2009年甲型H1N1流感肆虐全球、2013-2017年中國北方冬季被嚴重霧霾困擾及今年的新冠疫情這幾個大時間段均出現了「先井噴、後斷崖」的巨大波峰浪谷。

一家醫學檢驗儀器網站統計數據顯示,疫情前,國內雖有1.6萬多家企業註冊經營範圍含有口罩,但卻只有358家生產企業具備有效的「醫療器械產品註冊書」,其中僅有56家具備「醫用防護口罩」的生產能力,149家具備「醫用外科口罩」的生產能力。而因為N95口罩需取得NOISH認證,具備此資質的企業就更少。

CDC近日在官網上列出了同時獲得NOISH與FDA兩種認證、可供應N95醫用防護口罩的34個全球品牌/廠家與產品型號,也印證了這個中國口罩行業的巨大短板——34個全球品牌中原產地臺灣的有24個,中國僅有上海大勝、港凱是獲得這兩種認證的中國內地合規企業。

極度缺乏設計創新與品牌創建能力,已凸顯為阻礙當下中國口罩與防護用品行業發展的最大痛點。不管是醫用還是民用,口罩與防護用品的屬性都是「個人用品」。用戶體驗設計的優劣,直接關乎產品是否能夠被用戶樂意使用、反覆購買使用,關乎品牌的市場影響力與企業的可持續成長。

03站在疫情的「風口」上

國人需要一隻扛起中國製造形象的高質量口罩

中國口罩業應辨識個人與醫用防護用品行業的發展方向,除保留一部分疫情中快速上馬的一次性醫用口罩產能外,儘快向N95級產品的產能建設升級。通過戰略投資,收購、兼併一些具有N95級產品代工能力的現有中小企業洗牌行業,快速提升行業的整體研發創新門檻,逐步整合出由數百家、數十家中大型品牌企業為核心的產業新格局,形成一批能夠具備日產N95級口罩年產能3億隻以上、年產值50億以上的規模化優勢科技品牌企業,並在綜合創新實力上對標3M等歐美品牌。

站在疫情的「風口」上,國人需要一隻能夠擋住病毒的高質量口罩,更需要一個扛起中國製造形象的品牌大旗。跨界而來的企業尚可以分得「一杯羹」,口罩領域的自主品牌更要抓住機遇,打造屬於自己的品牌形象,沉澱屬於自己的品牌資產。

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響,口罩作為個體安全防護的應用習慣日益受到大眾重視,已迅速成為乾淨空氣領域不可或缺的民用消費品之一,行業增速有望大幅提升,艾媒諮詢預計2020年大陸地區的口罩產值將達到2357.5億元,其中,醫用口罩的產值比例將有大幅提升,比例將超過94%。

世界各國爆發出的巨大口罩市場剛需,要求全球供應鏈必須積極應對。中國口罩行業以及眾多創新實力強大的力量會洞察、抓住這個前所未有的重要發展機遇,以資本+科技+設計的協同創新,構建出一個當下緊急應對防疫需求,未來謀劃良性成長的全新產業大變局。

突然放大的全球市場需求、長周期高位運行、政府、社會與大眾對口罩及防護用品認知的改變,聚合出一個巨大的創新創業窗口。而把它放在2020全球大健康產業13.393萬億美金、中國9萬億RMB背景下,會令很多具有格局視野的投資人與科技創新、設計創新者合夥組建創業公司,在資本支持下整合創新驅動力,尋找有資質的供應鏈生產資源、渠道平臺聯手創建創業公司,研製新物種產品,打造新商業模式,孵化具有未來成長力的創新型企業。

目前,中國已處於疫情防控常態化階段,而仍在全球肆虐的新冠病毒,為中國口罩業從生產出口大國向口罩強國的轉變,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我們只有緊緊抓住和利用好這個機會,實行彎道超車,不斷強化品牌建設並推出更多擁有完全獨立智慧財產權、彰顯中國創新智慧的防護新產品。才能早日成為口罩生產強國並躋身於「世界級」品牌之林,從而實現中國口罩的真正價值,為中國及世界人民提供更多、更好地服務。

- 編輯丨小許-

- 來源:化纖頭條

相關焦點

  • 佔領中國口罩市場的,為什麼都是外國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口罩都不算是這三家公司的「主業」。其中,3M和霍尼韋爾暢銷的產品是KN95口罩。KN95指的是符合中國GB 2626強制性標準,對非油性顆粒物過濾效率≥95%的口罩,它比普通醫用口罩能隔離更小的微粒,也比普通醫用口罩價格更高。穩健也生產KN95口罩,但它的護理口罩和外科口罩更暢銷。口罩大品牌都「不務正業」?
  • 「不務正業」的外國品牌,為什麼佔領了中國高埠罩市場
    在這樣一家以to B為主的公司裡,口罩業務只佔很小份額,它隸屬於安全與生產力解決方案集團,且生產的並不是醫用口罩,而是勞保用品的一部分。和3M類似,霍尼韋爾的防護口罩在中國也是霧霾背景下由工業用轉民用的產品。
  • 好口罩,供全球!梓濠品牌口罩單日出口南美100萬隻
    隨著海外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多國出現「口罩荒」,一罩難求。口罩告急,很多海外企業紛紛向中國口罩生產企業發出諮詢:「公司有無出口醫療器械資質?口罩打算出口海外嗎?海外訂單是否已爆滿?」4月26日,國務院聯 隨著海外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多國出現「口罩荒」,一罩難求。
  • 口罩的生產速度你遠遠想像不到!但中國為什麼沒有著名品牌?
    從03年到現在,從口罩也生產不了幾個,發展到出口到美國都受不了了… 在這個過程中,湧現了一大批優秀企業和企業家,創造了今天的難以想像的財富,也創造出國家的力量。今天中國每年能生產2000萬臺汽車,數億臺手機和電腦,全球第一的鋼鐵水泥有色金屬,家電空調冰箱彩電,生產一點口罩自然不在話下。而對我們投資者而言,這當然代表著一大批優秀上市公司,為我們創造了致富的機會。
  • 一天出口十億隻!但你記住口罩的中國品牌了嗎?
    而品牌恰恰是災難面前,決定企業免疫力的一項重要因子。4月26日,商務部外貿司司長李興乾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回答記者問時公布了一項數據:僅在4月24日這一天,中國便出口了10.6億隻口罩。一天出口十億隻口罩,幾乎撐起了世界抗「疫」物資半壁江山的中國製造,留下了一系列令世界震驚的數字,但你記住口罩的中國品牌了嗎?世界缺口罩 中國缺品牌哐呲、哐呲……從打片機上掉落的藍色口罩片,像極了堆積起來的「現金大鈔」。
  • 疫情下的國際成衣出口大國
    疫情下的國際成衣出口大國 2020-12-12 08:21:18 來源:環保紡織、染化寶 受疫情影響,多個紡織出口大國生產節奏被打亂,加上節日消費季帶來的市場機遇
  • 中國是茶葉生產大國,卻沒有一家世界知名的茶葉品牌
    我們的排名確實人均不怎麼樣,就連不產茶葉的俄羅斯人均喝茶都是中國的人均的2倍。可以看出外國人比我們茶發源地國家更愛喝茶。儘管中國的人均少我們確實茶葉最大的生產國和消費國,這主要是我們人多,中國確實茶葉生產大國,2017年總共生產了255萬噸茶葉,全球排名第一,佔全球茶葉總產量44.8%,是當之無愧的全球第一茶葉大國。
  • 3M公司達到新高度 佔據近90%的口罩市場份額
    疫情逐漸肆虐全球,口罩一時之間成為了全世界熱銷的產品。其實,近幾年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國內城市環境的因素,消費者對口罩的需求量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雖然國內生產口罩的廠商眾多,但具有影響力的口罩品牌卻很少。長期以來,國內口罩市場被外國的品牌佔領了大部分的市場份額。
  • 近20天累計生產口罩5.7億隻 國產口罩企業有望彎道超車
    與此同時,多國出現疫情對口罩的需要亦打消了部分生產企業的擔憂,甚至表示在滿足國內需求的前提下,正在密切關注並考慮未來的出口機會。時下,一場供銷與倒逼企業潛能激發的博弈正在上演,未來的市場被業界視為優質口罩的「舞臺」。
  • 前三季度,丹麥向中國出口45.8億美元,大增20.5%!那進口呢?
    丹麥向中國出口45.8億美元,增速更是高達20.5%。 丹麥主要向中國出口什麼產品? 據報導,推動丹麥商品出口增長的主要因素是「由藥品為主的化學、化工類產品出口增長所驅動」。雖然丹麥整體工業規模並不大,但卻擁有「諾和集團」這樣的全球頂級醫藥和生化製品集團公司,生產的胰島素和酶製劑分別佔世界市場份額的50%和40%以上。
  • 中國將向韓出口500萬隻口罩,外媒:韓國被取代,中國製造無可替代
    今後中方還將繼續向韓國出口口罩。此前,中國已決定向韓國援助110萬隻口罩和1萬套醫用防護服。我們知道,此前韓國製造的口罩也在全球一些市場進行銷售,而通過此次中國將向韓國出口口罩的現象,則可以看出,中國製造的商品正在憑藉強大的生產能力替代韓國製造的部分商品。事實上,這僅僅是韓國製造的韓國貨正被取代的一個縮影。路透社數周前曾報導稱,韓國製造正在被不斷崛起的中國製造鯨吞。
  • 4家中企獲批向美國出口口罩!中國生產的KN95口罩正式獲美國認可
    據北京商報報導,4月8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網站一則新文件顯示,中國有四家口罩企業的KN95口罩已獲得FDA的緊急使用授權(EUA),這意味著按照中國標準生產的KN95口罩得到美國監管部門的正式認可。
  • 中國一個月出口38.6億隻口罩!越南稱將成「世界大型口罩製造廠」
    越南工貿部還強調,該國有足夠的能力成為"世界大型口罩製造廠",但在全球買家仍未了解越南口罩生產能力的背景下,越南需注重加強貿易促進、尋找客戶等工作。作為紡織出口大國,越南在口罩生產領域的確具有相對的優勢。較早前數據顯示,在疫情前期,越南僅諒山地區1月份累計申報對華出口總價值達到約9.2萬美元(約65萬元人民幣)的400萬個口罩。
  • 口罩難求背後:中國如何從製造大國轉向強國
    世界衛生組織2月6日發布報告,中國口罩的需求量上升了100倍,價格上升了20倍。很難想像,具有世界上最完整工業體系的中國竟然在小小的口罩上犯了難。而中國的口罩工廠並不擁有完整的產業鏈條,只是將這些零件組裝起來的地方。假設這些原材料供給足夠充足,新擴產的口罩工廠也很難很快就將口罩輸送到市場。去除設備到貨、設備調試時間,只看口罩從零件到包裝成箱,首先是口罩的裝配,目前通過壓合、裁切、貼條、焊帶等流程就可以生產出一枚口罩,全套自動化生產線每用不了1秒可以生產一個口罩。
  • Hugo Boss授權品牌總裁:20%市場份額來自中國市場
    在本屆巴塞爾鐘錶與珠寶博覽會上,品牌都在關注「中國表情」,它們對中國市場怎麼看?Hugo Boss(需求面積:100-200平方米)腕錶授權品牌總裁Xavier Gauderlot接受了記者的專訪。
  • 受疫情影響至今,國際成衣出口大國狀況如何?
    受疫情影響,多個紡織出口大國生產節奏被打亂,加上節日消費季帶來的市場機遇,服裝訂單流動成為海內外關注的焦點。但是目前從韓國進口的布料只佔15.2%,54.9%需從中國進口,12.1%從臺灣地區進口。   影響國內布料產能的主要原因是棉花、紗線、染整等配套行業跟不上服裝加工需求,尤其是環保部門對發展染整業的限制,嚴重製約了布料生產。同時,從源頭發展布料生產需要巨額投資,要想解決80億米布料生產缺口需投資300億美元,這是制約布料生產的瓶頸。
  • 為何口罩市場3M一家獨大,我國卻沒有像樣的口罩品牌?
    我國消費者對口罩的認知大都來自於前幾年瘋狂的霧霾天氣,在此之前幾乎沒什麼人戴口罩,霧霾時期口罩銷量激增才讓這個行業迎來一絲暖意。然而即便是現在,大多數中國人也還是不習慣戴口罩。CIC灼識諮詢執行董事王文華告訴市界,目前國內很多口罩生產企業都是跨界而來,整體呈現小而多的特點。
  • 中國出口100強企業分布,河南1家,出口份額卻佔到7%
    中國出口100強企業分布,河南1家,出口份額卻佔到7%,廣東、江蘇、上海位居前三。我們來看下前100企業的省份分布:1.廣東,33家,出口金額8874億,佔比份額28.33%。2.江蘇,14家,出口金額4621億,佔比份額14.75%。3.上海,13家,出口金額4051億,佔比份額12.93%。4.北京,8家,出口金額2787億,佔比份額8.9%。5.河南,1家,出口金額2199億,佔比份額7.02%。
  • 中國積木市場競爭激烈,誰在分食樂高的份額?
    積木是玩具市場中佔比最高的品類,近年來積木行業經歷了野蠻生長之後進一步洗牌,一些注重創新、優質的積木品牌成長起來。眾所周知,樂高是全球最大的積木品牌,在中國市場,樂高依然保持第一的位置,數據顯示,樂高在線上各平臺穩居於玩具品類銷售第一,主要銷售平臺是京東,佔比超過50%,其次為天貓+淘寶。線下,樂高目前已經開出3家旗艦店店,93家授權專賣店。
  • 日本100萬防疫口罩援馳中國:口罩大國製造商正加班加點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蔓延,讓日本零售市場口罩成交量也劇增。這個口罩大國的製造商正加緊生產:1月17日起,尤妮佳由正常工作時間生產,改為24小時生產;總部在日本仙臺的廠商Iris Ohyama在春節前一周的訂單是之前的三倍,其中國工廠也加緊了生產。2000年之後,無紡布口罩逐漸取代了紗布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