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轉二手手機質檢驗機遭質疑 千萬個人賣家如何監管

2021-01-16 中國質量萬裡行

中國質量萬裡行消費投訴平臺自今年1月起至今已陸續收到320例轉轉的消費投訴。其中二手手機問題尤為突出,消費者時常會遇到購買的蘋果、三星、小米,vivo等手機產品與賣家描述的不相符或者是轉轉提供的驗機報告與實際產品不符等問題。

基於二手手機缺乏統一質量及價格評估標準的特殊性,二手手機交易一直存在手機定價、手機成色描述標準、翻新機、面交騙局、個人隱私安全等用戶體驗痛點。2016年6月,轉轉優品正式對C2C交易開放質檢服務,經過數次產品升級,轉轉在 2017年9月與富士康合作聯合制定二手手機專業質檢標準。據今年轉轉3月份發布的《轉轉二手手機驗機服務分析報告》顯示,轉轉 2017 全年共計為C2C交易質檢手機 720 萬臺,日均質檢二手手機數量超過萬數。

針對傳統二手手機市場無定價標準、無質量保障、無售後服務的「三無」亂象,轉轉提供了專業質量檢測並出具驗機報告,涵蓋51項質檢標準和四大標準化體系,大大降低買賣雙方交易風險,「30天質保」可以讓消費者無後顧之憂。

可在實際消費中,消費者的憂慮依然存在。據中國質量萬裡行消費投訴平臺統計,在320例消費者投訴中,一半以上的投訴都是對轉轉的驗機服務存在質疑。

質檢驗機報告屢遭質疑

深圳的朱先生雙十一的時候在轉轉平臺購買了一臺iphone7 plus手機,當天下午收到貨,開箱檢查後發現與驗機報告嚴重不符,磕碰掉漆嚴重,黑色機身遍布白色斑點,並不像驗機報告中所描述的「輕微使用痕跡,特定角度可見。」

朱先生隨即聯繫客服請求退貨退款,客服拒絕請求,稱只能返100元轉轉紅包。朱先生不能接受這樣的掉漆嚴重的手機,也不能接受這樣的處理方式。幾經周折後,轉轉客服提出讓朱先生再以個人名義將手機以保賣的形式在轉轉平臺出售,以獲取錢款。朱先生同意方案,之後寄手機到轉轉平臺,再次驗機後發現此次驗機報告與購買時又完全不一樣,原本屏幕無劃痕,此時卻有明顯劃痕,甚至是充電兩小時都無法正常開機,也無法完成整個驗機流程。

朱先生想這樣肯定是不能再賣出去了,聯繫轉轉平臺也一直沒有後續處理。

重慶的陳先生11月9日在轉轉平臺上購買了一款堅果R1手機,共計2328元。在產品介紹頁面的顯眼處有「賣家描述」,根據賣家描述,這款手機為8G內存,配件包裝說明書一應俱全。陳先生付款之後,發現賣家描述和所謂的「質檢報告」存在多處不一,原本賣家描述的是8G內存,而在轉轉驗機發貨後,手機變成6G內存。他隨即聯繫客服希望能獲悉賣家或者質檢人員的聯繫方式,卻被告之不能提供相關聯繫方式。轉轉優品之後迅速發貨,並以已經發貨為由拒絕退款請求。陳先生在收到貨物後在快遞點開箱驗貨,發現簡陋的包裝中僅有一部手機,並無之前描述的配件,包裝等。於是陳先生選擇拒收快遞並且聯繫客服申請退款,但是之後被反覆推諉,拖延回復時間,聲稱不支持退款服務,不對購買頁面的描述負責。

在一個名為投訴起訴轉轉的維權群裡,有280位網友也在吐槽轉轉的驗機報告不靠譜,由於沒有得到轉轉的解決,有的網友正在走起訴的流程。

千萬個人賣家如何監管

在前不久召開的WISE大會上,二手交易平臺轉轉的CEO黃煒透露,截止到今年7月份,轉轉突破了2億用戶,「我們是一個賣家非常多的平臺,因為淘寶只有百萬級的賣家,但是我們平臺上有幾千萬的個人賣家」。

江蘇的吳先生在11月29日通過轉轉平臺購買了vivo nex手機旗艦版,驗機報告顯示是旗艦版,因市面上旗艦版只有845處理器,吳先生當時對於型號並不了解,賣家明確表示是845處理器及發票配件都在,如收到貨有問題就退。等吳先生收貨後才發現這是vivo nex a,普通版,710處理器的版本,現在蘇寧易購全新的高配版同等配置賣3648元,吳先生等於是花了高配版的錢買了二手低配版。事發後吳先生聯繫賣家,賣家一直以吳先生不知道。轉轉平臺一直以驗機報告裡不包括處理器答覆吳先生,而賣家現在已經把吳先生屏蔽,沒有賣家的聯繫方式,吳先生說基本上失去了聯繫。

吳先生對此質疑轉轉平臺,當時為什麼要把普通版的機子放在旗艦版的版面上呢,難道驗機時明明是普通版,卻不更改信息,讓消費者被動的進行選擇?

二手商品仍缺乏有效監管

2016年以來,中國的二手商品交易開始逐漸興起,隨著大型網絡平臺和電商巨頭的加入,在線二手交易市場在國內迅速發展。中國網際網路經濟研究院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中國閒置物品交易規模已達5000億元,並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長。

艾媒諮詢發布的《2018上半年中國在線二手交易市場監測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在線二手交易用戶規模已達0.76億人,增長率為55.1%。預計2018年用戶規模將超過1億人。8.1%受訪網民使用過在線二手交易平臺。

然而,新的商業模式帶來的問題也不容忽視。第一,在線二手商品交易過程中假貨問題頻發,因為交易平臺沒有監管責任,又缺乏商品品質的鑑定程序,消費者難以判定其真偽。第二,安全問題的重要性也不斷攀升,電子產品折舊產生的安全隱患,一旦爆發就會給消費者帶來生命和財產安全上的傷害。第三,產品的健康性不容忽視,有些二手商品一經使用,產品本身有可能成為傳播病毒的媒介。第四,由信息不對稱構成的交易中欺詐行為頻繁出現,產品的賣方對產品的質量擁有比買方更多的信息,給了欺詐行為發展的土壤。第五,行業監管難度大,由於二手商品種類繁雜,並且其交易涉及各種類型小平臺和APP,讓監管的實施難以有效進行。

記者就消費者投訴的「驗機服務與產品不符」,轉轉平臺當中是否存在這樣的問題或者漏洞以及對於賣家存在的消費欺詐問題,轉轉平臺是否有相應的懲治措施?如何做到有效的監管?詢問了轉轉公關部的相關負責人,目前截止發稿,轉轉方面未作出回應。

相關焦點

  • 二手交易亂象:閒魚、轉轉上的另一個電商世界
    儘管這件事最終以刪文,作者坦言「自己是一名半虛構作者,文中部分調查手法系虛構」收場,但這樣的問題在二手平臺交易中卻並不少見。數碼產品由於流通率高,二手需求量大,產品相對標準化,成為很多二手電商平臺主打的產品,甚至推出了官方驗機等政策扶持。不過,搜狐科技在多個投訴平臺卻發現,用戶對手機、電腦等產品的官方驗機並不滿意。
  • 二手手機交易誰靠譜?閒魚、轉轉、回收寶、愛回收評測
    在這四個平臺中,轉轉在業內首創了居間質檢服務,在核心品類中打造出C2B2C的服務模式。1、C2C模式閒魚和轉轉是C2C交易模式的典型代表。通過提供平臺,撮合個人買家和賣家直接對接,雙方協商價格達成交易。(圖3-閒魚交易入口)(圖4-轉轉交易入口)C2C模式中,來自C端的大量豐富供給,可以最大化地滿足用戶的需求。
  • 轉轉CEO:轉轉和閒魚很不一樣 做好二手交易要靠微信
    我們會基於用戶需求,做大量標準化的工作,例如轉轉做了國內第一個為二手手機交易提供驗機服務的檢測機構。新品「雙11」是商家一起做活動,但個人賣家並不會一起來做,正是因為此前已經將二手手機的交易變得標準化,才能推動今年的「二手11.11」有更好的價格賣給消費者。所以轉轉未來只做一件事,就是持續推動供給端的標準化進程。
  • 58同城二手頻道升級為"轉轉" 主打個人閒置交易
    原標題:58同城二手頻道升級為「轉轉」   昨天,58集團舉行發布會,宣布58同城二手頻道全面升級為「轉轉」。   「轉轉」是58同城旗下閒置物品轉讓APP,主打「真實個人閒置交易」。
  • 二手3C市場,為何轉轉能幫用戶把手機賣出最高價?
    轉轉集團榮登大會「最具競爭力企業Top100」榜單,同時斬獲「最具影響力企業」獎項;CEO黃煒還在9日下午出現大會發表了題為《從浪費到消費——非標品3C交易,如何幫用戶賣出全網最高價》的主題演講。黃煒表示,5年前中國網際網路消費市場進入移動電商時代,人們的消費需求開始變得多元,二手車、二手3C、二手書和二手奢侈品等非標品交易進入大眾視野。
  • 轉轉春節二手手機交易訂單環比增長75.6%
    這其中,線上二手交易也成為這個特殊的春節假期中新的消費亮點。  國內領先的二手交易平臺——轉轉二手交易網的最新數據顯示,1月25至1月31日春節假期期間,轉轉平臺二手手機的交易訂單量環比春節前一周增長了75.6%,二手手機GMV環比增長49.9%,二手手機交易驗機服務用戶增長達到了133%。
  • 二手平臺倒賣個人信息 幾百元成交
    服務」「可查任何信息」……「新華視點」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在閒魚、轉轉等二手交易平臺上,有一些聲稱可以提供個人信息查詢服務的賣家;戶籍、房產、開房記錄等隱私信息,有的幾百元就能買到。   賣家出售各種個人信息   費用從幾百元到上千元不等   記者調查發現,在一些二手交易平臺多位賣家的帖子中,個人隱私信息被明碼標價公開出售。   一位賣家的服務清單顯示,可以查詢的信息內容包括個人戶籍、名下房產、出行記錄、3到5年內的個人開房和同住開房記錄等20多項,不同信息的查詢等待時間不同,費用從幾百元到上千元不等。
  • 轉轉:用履約驅動二手交易需求和供給,手機賣高價、買手機更放心
    如何讓非標的閒置物品流轉起來,同時能讓更多人接受和習慣二手交易,這其實也取決於當下線上平臺能否提供完善的履約服務和定價能力,這在二手手機3C市場表現得尤為明顯。在過去5年裡,隨著移動電商時代到來,包括轉轉在內的眾多二手電商平臺相繼崛起,也讓越來越多的人有機會接觸並開始接受二手交易。進入2020年,受疫情等特殊因素影響,線上消費佔據主流,同時人們的可支配收入增速也在放緩,這也直接加速了二手非標物品交易的快速發展。但新問題也隨之產生:如何繼續發揮閒置物品的價值,讓有價值的閒置物品被消費出去?
  • 58同城二手頻道升級為「轉轉」
    京華時報訊(記者蘇季)昨天,58集團舉行發布會,宣布58同城二手頻道全面升級為「轉轉」。  「轉轉」是58同城旗下閒置物品轉讓APP,主打「真實個人閒置交易」。在「轉轉」上,用戶可以使用自己的微信帳號直接登錄,賣家可以將「轉轉」上發布的商品,一鍵分享到朋友圈供熟人購買。
  • 春節以來二手手機交易「升溫」 轉轉自營手機GMV環比增長107.2%
    這其中,線上二手交易也成為這個特殊的春節假期中新的消費亮點。二手交易平臺——轉轉二手交易網的最新數據顯示,1月25至1月31日春節假期期間,轉轉平臺二手手機的交易訂單量環比春節前一周增長了75.6%,二手手機GMV環比增長49.9%,二手手機交易驗機服務用戶增長達到了133%。
  • 二手平臺上為何還能買到個人信息?
    「提供任何信息查詢服務」「可查任何信息」……「新華視點」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在閒魚、轉轉等二手交易平臺上,有一些聲稱可以提供個人信息查詢服務的賣家;戶籍、房產、開房記錄等隱私信息,有的幾百元就能買到。
  • 「轉轉」二手平臺,不建議下單!
    經濟導報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在轉轉二手平臺上,一塊「百達翡麗」手錶僅售299元,一塊「DW」手錶38元,「SKII神仙水乳套裝」180元,「法爾曼」面膜120元……轉轉二手平臺已然變身成假貨集散地。接受經濟導報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也指出,作為國內較大的二手交易平臺,「轉轉」並未盡到平臺的義務和責任。
  • 花三萬在「轉轉」上買二手卡地亞手鐲卻是贗品 要求賣家三倍賠償被...
    劉女士遇到了一起煩心事,通過轉轉交易平臺,她花費了3萬多元買了一隻二手的卡地亞手鐲。賣家杜女士稱該手鐲購於專櫃,原價8萬多,僅有輕微存放痕跡。劉女士滿心歡喜的收到了貨,花了2000多元去鑑定,鑑定結果讓她心涼了半截,「手鐲不符合品牌方公示的技術信息及工藝特徵」。可當劉女士要求退貨時,杜女士卻以手鐲被劉女士調換為由拒收。
  • 禁令之下 二手平臺上為何還能買到個人信息?
    「提供任何信息查詢服務」「可查任何信息」……「新華視點」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在閒魚、轉轉等二手交易平臺上,有一些聲稱可以提供個人信息查詢服務的賣家;戶籍、房產、開房記錄等隱私信息,有的幾百元就能買到。
  • 轉轉二手手機破局檸檬市場
    轉轉二手手機破局檸檬市場 2019年11月11日 10:25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在分享經濟的大趨勢下,曾經瘋狂買買買造成的資源閒置,催生了萬億藍海市場
  • 二手平臺"轉轉"頻現非法交易,涉售賣色情服務、穿山甲、盜版影視資源
    二手電商正在發展成為平臺經濟中一支快速崛起的力量。可以看到當前二手房、二手車交易平臺都已為吸引用戶展開激烈競爭,而二手商品交易市場也在不斷發展和壯大。主流的幾個平臺有阿里旗下的閒魚、58旗下的轉轉、京東戰略合作夥伴愛回收等。
  • 禁令之下,二手平臺上為何還能買到開房記錄、戶籍等個人信息
    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消息,「提供任何信息查詢服務」「可查任何信息」……「新華視點」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在閒魚、轉轉等二手交易平臺上,有一些聲稱可以提供個人信息查詢服務的賣家;戶籍、房產、開房記錄等隱私信息,有的幾百元就能買到。
  • 禁令之下,二手平臺上為何還能買到開房記錄、戶籍等個人信息?
    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消息,「提供任何信息查詢服務」「可查任何信息」……「新華視點」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在閒魚、轉轉等二手交易平臺上,有一些聲稱可以提供個人信息查詢服務的賣家;戶籍、房產、開房記錄等隱私信息,有的幾百元就能買到。
  • 二手電商最應該做的,不是給商品提價
    文|螳螂財經 易牟過去5年,二手行業迎來了蓬勃發展,閒置物品的價值受到了更多關注。近日,轉轉集團CEO黃煒在36氪一次活動中發表一個演講,大致是講在非標品3C交易中,如何幫用戶賣出全網最高價,並認為這是行業內值得關切的問題。
  • 閒魚監管不作為,二手交易權益該如何保障?
    商家以個人名義進駐銷售,被認定為「非經營性交易不受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保護」,導致賣家違法成本低;而類似於C2C平臺的交易規範不比淘寶來得規範,買家對二手商品的期待值天然更低,賣家也就更容易打起遊擊戰,打一槍換個地方逃避相關的交易責任,用假貨仿冒成二手商品出售因此成為閒魚產業鏈中最為成熟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