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生代頂級設計師佐藤大,他從事建築、室內裝修、生產、平面藝術等多維度的設計,是LV、可口可樂、星巴克、三宅一生等知名品牌的特邀設計師,也是設計工作室Nendo 的創始人。他收穫了國際市場無數讚譽和大獎,很多作品也被收藏於世界多地重要美術館。但有別於傳統的極簡,而是將嚴謹有度的極簡主義柔化處理,加入孩子氣的幽默,看上去像日本流行文化的產物,但更具有世界通用性的特質。
佐藤大解釋道:
「我的作品總是非常簡潔質樸,但我不希望它們看上去都是冷冰冰的。我創作的出發點是對象背後的故事。這個故事既不過於直白,也不會失之晦澀。我希望每個人都可以讀懂它。」
前不久,他來到上海接受《IDEAT理想家》的獨家採訪,並對我們說了十個他的設計秘密。不過,這位創立了一年完成380+個項目的工作室,他的設計秘密可多著呢!
上周剛開幕的華潤時代廣場是佐藤大第一個在中國的「改造」項目。他總是善於發現日常生活,用創意帶來驚喜,著眼世界認可的表達。這一次,他的改造理念為打造「一座完整如劇院般」的商場。
大概兩三年前,佐藤大受邀參加華潤時代廣場的改造設計,要知道在此之前,這幢建築被翻新了很多次,仿佛鬧彆扭的小姑娘,將三座建築置於一處,許許多多的柱子和牆體非常擋路,看起來礙手礙腳;客流交通是堵塞的,讓人的內心看起來不暢快。這些現象都被佐藤大看在眼裡,他決定,這個項目的改造起始點從功能出發,並創造特別的體驗!
創造開幕與劇院,帶來滿懷驚喜的體驗
華潤時代廣場設計主題——一座完整劇院般的體驗。每一個來到商場中的人,都會滿懷期待、驚喜、猜測、探索和回味,從而構築豐富的對空間的情感連接。
建築外立面以緩緩拉開帷幕的形狀為靈感,寓意舊的時代被革新,新的開始拉開大幕。
線條包裹的建築,從廣場外立面看到就搶眼難忘。夜晚時分,伴隨著光與影的配合形成律動,讓人期待走入幕簾中的體驗,這是來自他的驚喜營造第一步。
新的華潤時代廣場內部,被佐藤大整體顛覆。將內部空間完全打開,從人的五感出發進而思考動線與功能。斜拉而上的設計衝擊眼球,帶來空間層次豐富的感官效果。
上樓後,可以在巨大的空間中停下,你能在這裡望到其它空間。對於來這裡購物的人來說,自己好像成為了一名演員。
開幕當日,在商場中上演一場充滿驚喜的「INSTYLE年度時代女性燈光大秀」,浪漫的光影在羅馬劇場式的空間前變幻流光溢彩,點亮上海華潤時代廣場。
通過拱門、幕布等元素來連接不同的空間與功能。所有的劇院元素配合著設計,連接不同的功能,並傳遞了一種非凡的、強烈的信號。這也使它在市場上非常具有競爭力。
「我認為現如今,人們不再必須在真實的空間裡購物了。在設計了Siam Discovery購物中心後,我覺得它不僅是個購物場所,也是人們用來消磨時間,見面,發現新事物,體驗新活動的地方。因此我覺得,購物中心從某個方面來說和劇院很相似,這也是為什麼我的設計關鍵詞是『劇院』。接下來的一切就變得簡單了。」
Nendo的誕生理念是:Giving people a small moment!佐藤大說:「我們的生活裡充滿了小小的『!』時刻,只是我們總是粗心地對它們視而不見。即使真的注意到了,它們也會被我們無意識地遺忘。但正是因為這些小小的『!』時刻,我們的生活才變得豐富多彩。
▲ Nendo 為 by | n 製作了一款「易色易香」的「日落蠟燭」。一旦點亮,燭心會隨著時間流逝發生不同的顏色變化以及香氛交替。
!(驚嘆號)有時是幽默,有時是情感,一個設計師需要關注人們在看到設計時的感受和反應,所以在開展一項設計的前期,要先創造出給人眼前一亮的小東西。」他補充道。
▲ 螺旋形的筷子,Nendo與傳統筷子製造商Hashikura Matsukan合作,重新設計了日式漆筷。這把筷子擁有螺旋型的曲線,不僅造型獨特,而且在收納時可以融為一體。
用「驚嘆號」作為設計的切入點
佐藤大的習慣是在設計初期,先找到一個切入角度,通過不同部分的組成來完成建築的設計。不止是用於設計華潤時代廣場這樣的大空間,例如家具和一些小物件上,都儘可能用到這種思維,就像是一扇門,是漫漫設計長路的入口,有了這個路口,你才能進一步設計,用一個微不足道的點來開始,壓力不會那麼大。
▲ 佐藤大為2019的日經特別論壇所設計的紀念禮物,專門提供給來自世界各地的商業領袖。
這種標誌就很像音樂裡的音符,一個小驚嘆號就足夠了。比如為施華洛世奇設計的「Atelier Swarovski Home」系列小水晶託盤,取名「小池塘」。理念來自湖水越深,顏色就越深的自然規律,所以在物體中使用晶體厚度的混合來獲得一定範圍的陰影,這種視覺效果帶來不同的感官效應,傳達著人類不同的情感。
▲ 晶體是從上到下逐漸增加厚度製成的,從4毫米、5毫米、6毫米開始,然後是7毫米。它們也是錐形的,所以它們會向外周變薄,從而在相同深度的水中產生梯度效應,從而像是一個像小池塘一樣的小容器被舀起來放在桌子上。
還有為施華洛世奇設計的立方體框架,根據戒指的位置、方向和大小,每件物品都有不同的功能,如燭臺、花瓶、託盤和鏡子。花或蠟燭的火焰可以通過仔細定位的平切水晶圓盤來欣賞,從而形成物體的框架。
一共有兩種類型——藍色水晶用於鏡面拋光的框架,黑色水晶用於啞光黑色拋光的框架。這些都是由佐藤大的團隊設計,當設計的空間非常大時,細節對設計師來說就越重要。
佐藤大還為中國設計品牌哲品擔當設計顧問,推出了一系列有古韻之美的家飾品。將花瓶設計成小鳥形狀,而底座則是小鳥們喜歡棲息的樹木和電線架,簡潔又具有幾何美感。「小鳥」尾部設有磁鐵和卡槽,可以在任何喜歡的位置固定花瓶。
▲哲品 x Nendo 「鳥鳴」系列
▲想要插一朵花時只需要一隻小鳥,可以根據當天心情和花朵數量對花器做出靈活調整。
現如今,人們不再必須在實體空間裡購物了。現在的消費者變得很聰明,他們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他們第一反應是在網上購物。那什麼情況下會親自去實體店?當他們不僅僅是想要購物的需求,想要更多的體驗。
▲ 為西班牙鞋履品牌Camper 設計店鋪,他知道Camper 鞋既不能幫助人們跑得更快,也不是為穿著者提供什麼身份標誌,而是通過人們看到一雙雙的鞋子在店內空間自由漫步的畫面,來傳達讓人們發現步行的樂趣這一理念。
越來越多的實體商店、購物中心和百貨商店都在期待設計師帶來的改變,不是把這些品牌的風格重塑一遍(畢竟星巴克、優衣庫、無印良品這些連鎖品牌到處都是,品牌風格早已深入人心),這就需要特別的設計來加強他們的實地體驗感受。消費者的需求在不斷攀升,考驗設計師的作品是否「宜人性」的時候到了。
▲ 暹羅發現中心(Siam Discovery)改造前後對比
佐藤大說道:
「我覺得作為設計師最重要的事,是了解品牌也需要改變。這聽起來很專業,但我覺得對購物中心而言,它和租客之間的契約必須改變。這會是最大的改變。在Siam Discovery購物中心就發生了大改變。它試著儘可能地去除牆面。它很接近於百貨商店,也很像購物中心,但是它其實更像是百貨商店和購物中心的混血兒。我認為,正是這小小的一個改變為設計帶來可能,創造了更多體驗。如果你只是給了10個品牌10個空間,讓他們自己在其中做自己想做的,那麼就不會產生創意,也不會創造出新體驗。」
佐藤大和他的設計團隊都很喜歡打破常規,成名之後很多客戶會帶著已有產品找上門,希望佐藤大包裝設計一下,有的只想換個顏色甚至是只印上Nendo 的Logo就好。但對佐藤大來說,這不是設計,它沒有改變任何東西,沒有改變人們的日常生活。沒有改變市場,就不是具有競爭力的產品,他會對這種委託堅決say no。
▲ Step 是一個為品牌Desalto 所設計的擱架系列,包括書櫃和矮櫃,這些擱架柜子的外形非常簡單,但能注意到柜子內被一分為二,並且採用了錯層的排列。
▲ 每塊擱板都具有旋臂結構,採用了高密度的木纖維板,將板子的厚度減小到了 12 毫米。
▲ 一般來說,普通的拉鏈都只能沿著一個方向被拉動,並且就算布料上存在多條拉鏈,它們也一定不會相交。為了打破這個限制,Nendo設計了一個卍型小機關。在它的幫助下,拉鏈們可以垂直交叉,還互不幹擾。
▲我們都會在花瓶中灌水,如果倒過來,在水槽中投入花瓶會是什麼效果?Nendo通過這個設計來顛覆傳統的花瓶、花朵和水的關係。在這個裝置中,水成為了配角,花和花瓶的一體性得到了充分體現。
▲這一系列的水母花瓶,由超薄的透明矽膠製成,材料經過了兩次染色,在深1.8米的水槽中像水母一樣在水中優雅搖曳。
佐藤大還聯合威尼斯著名玻璃製造商Wonder Glass,共同推出一系列重力生成玻璃家具,包括扶手椅、躺椅、餐桌、隔板等十幾個種類,採用熔融態玻璃製作而成,拱形和曲線都是由玻璃的重量和粘度形成的,所以此系列被命名為「Melt」,有「融化」之意。
▲佐藤大設計手稿
▲設計團隊製作出各種模具,主要採用重力流動的方式,熔化的玻璃被倒入一個方形模具中,然後工匠們同時使用鐵鏟將表面打磨平整,均勻拉出。熔化的玻璃被倒入一個方形模具中,然後工匠們同時使用鐵鏟將表面打磨平整,均勻拉出。
▲成品座椅底座為倒拱形,通身是帶有對比鮮明的平板玻璃,椅背則是一塊較大的矩形玻璃。
適當做加法 & 減法
佐藤大總喜歡改變原有的框架,有時候為產品做加法來增加功能性,有時候會做減法去掉累贅;也可能是改變商業模式或者銷售模式,這在設計中也是十分重要。
▲ 不只是門的門,為了紀念著名家具商Abe Kogyo創立70周年,Nendo以Abe Kogyo已有的技術和生產經驗出發,讓門有了更多實用而有趣的功能,有的通過鏤空設計宛如屏風一樣精緻,有的完美融入了牆壁又具備一定的收納功能,有的直接做成了直角的形狀。
在日式的景觀設計當中,盆景的作用非常之大。這個尼龍盆景的設計初衷,是為了解決出口盆景「供應不足」的問題。通過特殊的尼龍材料,讓這種盆景得以更加容易的出口,而且也更好維護,不需要更多成本。這個盆景有七種不同的形狀,通過見到剪掉格子狀的尼龍葉子,然後再修剪成細緻的形狀,從而完成。這個過程也是非常有趣的。
他說道:
「如果你只是想改變產品的外形,我認為你不必一定要讓Nendo來做,還有很多其他設計師可以幫你設計出不同的造型和不同的材質等等。但如果你想做出能夠真正改變世界的全新價值,Nendo可以幫你在項目中走得更遠。這讓一些客戶倍感壓力,因為他們只是想掛個名或是選個新顏色,我們很難和他們共事。但如果有一家公司真心想要開啟挑戰或創造新事物,並且願意冒著風險去做改變,我想Nendo會是合適的設計合作夥伴。」
即使沒有很顯眼的logo,但你總能一眼看清哪件東西是出自Nendo 之手,比如帶著輕盈的質感,修長清晰的線條……儘管這些設計出自不同品牌,運用不同材質,但仍給人一種「Nendo style」的質感,但佐藤大卻說自己並不是有意而為之。
▲ 襯衫陳列的無限可能,Nendo和COS合作時,選擇將冷淡風進行到底,把服裝與立體幾何體裝置組合在一起,不僅有了更多的層次,更突出了白襯衫獨特的魅力。
他說道:
「我不只想要一種風格,因為這是殺死一個設計師最簡單的方法。風格單一會讓人們逐漸感到厭倦,因此被淘汰。我認為Nendo呈現的是設計的進程,這是第一點;而第二點是,我認為一個好的設計應該是個你能說清楚的設計。沒有透視圖,沒有模型,沒有圖片,僅僅是想法就會讓人感興趣,那我認為這就是個好設計。這意味著你的點子必須非常簡單,不是說它必須low的,而是說即便面對老年人和孩子來講,它也是簡單,容易理解的。人們不再需要複雜的東西。我認為他們會對容易理解的事物更感興趣。」
▲ Nendo為日本造紙公司taniguchi aoya washi 設計的一款雙色和紙燈,採用了鳥取縣製造商生產使用的3D造紙成型技術,創造了一批燈具。在生產過程中運用同樣的方法生產了平面板,用細篩過濾掉桑皮紙和水,以收集紙漿,最後以無縫、三維形式被剝落,與人們認為的紙片實際上是粘貼起來呈現了一個形狀的觀點相反。
佐藤大在儘可能使自己透明化,頭腦風暴的時候想出新點子,結合品牌的優勢挖掘一些有趣的元素。這個過程很像表演,Nendo 的形象是去適應情境、劇情和劇本。比如設計師不是個演員,更像是個導演。
當你腦子裡閃出一個好點子,結果卻很糟糕的時候,這種情況就是佐藤大口中的「典型學生作品」。在他看來, Nendo設計和學生作品的區別處就在於最後產出的質量。如何實現高質量作品呢?
▲ Nendo工作室是一個複合型的工作空間,包括工作人員專用的圖書館和多個會議室,其中有一個會議室專門用來向合作者展示模型。
主要有兩點:
一、Nendo的設計師們都是經驗相當豐富,有的在繪圖領域很有經驗,有的更加了解產品,有的是建築師,甚至有的是科學家。
Nendo 吸納了各種各樣的人才,能夠相互協作。區別於獨立設計師,這種工作氛圍能快速進入到不同的項目中。Nendo 的這種團隊工作模式不是短短幾年建成的,這是18年的成果,是Nendo 的一直在沉澱的歷史。即使有300-400個項目,也能保證設計的質量,並且儘可能做到最好。
二、Nendo很注重與客戶的合作方式,團隊裡有10名員工是專門負責商務,每天和客戶進行溝通交流,會詳細解釋每一個設計要素。
當客戶擁有較多的技術時,Nendo反倒需要他們的支持,比如Bacarrat這樣的公司就有自己的拋光技藝,Lasvit擁有不同的鑄模技術,如果需要優質水晶,就會和這樣的公司保持溝通。在與客戶的合作中,並不是簡單的甲乙方關係,他們會在一起討論所有細節,力圖做到最好,得到客戶的全力支持之後,自然更有信心打造出高質量的產品。
▲ 專為捷克水晶玻璃製造商Lasvit設計的六件套玻璃器皿系列,包括酒杯、威士忌酒杯、玻璃瓶、長笛杯和鉛彈杯。
近年,Nendo正在中國開拓業務,但和很多中國公司聊過之後發現一些公司的想法與Nendo的設計初衷相違背,最後不了了之。在這一方面,佐藤大有著清晰的認知:「我們不能僅僅因為商業原因猛然衝進中國市場,還需要考慮創造力方面的巨大潛力。我認為最重要的事不僅僅是在中國尋找客戶,我們需要更多設計師,整個世界也是如此。」
▲ 無紙勝有紙,Nendo腦洞大開,玩轉他們擅長的極簡、模擬線條和輪廓,巧妙運用視錯覺來展現一張張「沒有紙張的紙」,不僅非常生動地模擬了紙的形態,連細節的刻畫也十分到位。
他說道:
「這意味著我們需要尋找更年輕的,有才華的亞洲設計師。日本是個小島,只有兩到三所學校。而我們需要的是最好的設計師。我發現中國有許多有趣、有才華的設計師,我們也需要和他們建立更強的聯繫。所以我認為,中國市場具有巨大的潛力。」
對佐藤大而言,這20年的時間託起了經驗和創造力的天平。20年前,初作設計時,團隊裡充滿精力和創造力,但缺乏經驗,導致處處碰壁,不懂得如何破牆而出,在與客戶溝通的時候也沒有任何技巧。當設計遇到難題的時候,無計可施。
而20年過去了,事情也出現轉機,用前人的經驗和方法度過每一關,佐藤大坦言這麼長時間,自己對設計的喜愛沒有絲毫改變;數字不代表全部,20年雖然過去,但他的設計風格沒有改變,時間沒有改變任何事情。雖然每年接下300多個項目(令人咋舌),但就像他說的:「每見一個客戶,每接下一個項目,每個創意都體現了設計師這個職業的魔力。」
佐藤大向我們透露在明年的米蘭家具展上,Nendo 將與Fashion品牌合作,共同設計一款用3毫米厚的玻璃或其它材料做的椅子,這種玻璃椅子超薄、靈活、且柔韌性極強。讓他感到興奮的是能夠和和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合作,拓寬了他觀察新事物、思考和實現想法的方式。
時下流行的科技方面,Nendo 的工作室裡放置了7-8個3D印表機,全天24小時工作,改變了團隊的工作模式,並且工作室將關注點放在影視和多媒體創意上面,這是個新的領域。某些程度上,科技和時尚的確很相似,很快就會過時,永遠都在尋找下一個新科技。
「10年過後,當你往回看,你會覺得:哦,天吶!這科技太過時了吧。我不希望這樣的事發生,所以我試著將科技當作工具,不讓最後產出的作品顯得太高科技。這是一件需要我們好好處理的棘手事,不是說要去避免,但也不要靠得太近。我們需要在設計和科技之間建立好的關係。」
佐藤大說道。
▲ Nendo為早稻田大學橄欖球隊設計的隊服,使用了新材料和GPS,非常有科技感。
世界在改變,社會的大環境也在發生變化,零售業和設計都發生了諸多改變,似乎邊界和規矩都變得模糊,這在佐藤大看來,與商業策略有關,設計師的角色和機會正在飛速擴大,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他進一步解釋道:
「我想說,設計就像是膠水,把遙遠的事物聯繫在一起。新的材料、新的業務、新的機遇都能通過設計被粘在一起。世界正在改變,尤其是零售業,規則也因此改變。當市場上有大變化時,設計和設計師就會迎來大機遇。最重要的不是追逐這一切,而是用更廣闊的視野看待他們。你需要放眼全球,也要做你自己。這就是我對零售世界和設計師領域的看法。」
💡💡💡
作為一年接下300多項目的設計「大神」,看起來佐藤大的時間管理能力也是相當厲害,還出了一本《佐藤大 : 超快速工作法》的書,裡面分享了他工作多年所積累的獨特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習慣,給讀者提供了很多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並且書中也給出了一些真實的設計案例,有很多佐藤大創業經營的具體細節,在收穫超快速工作法的同時,也能夠領略到設計的魅力。
👀👀👀
1、讓工作「急加速」的展開,一旦確定要接受這個工作,就負責到底,把它做完。
2、多重任務的處理能力。
3、巧用大腦,讓自己在最佳的狀態做最佳的事情。
4、休息日的時候果斷放緩節奏,讓大腦休息。
5、放棄出勤主義。
6、讓自己享受工作的樂趣,更加投入。
讀者福利
你對佐藤大的哪些設計單品記憶猶新?
快來留言告訴我們
將選取幸運讀者送出神秘禮物!
評論區等你喲!
✍
策劃:Tyra
採訪:Simone
錄音整理:丁夢悅
撰文:花比傲
新媒體編輯:甜甜
本文為《IDEAT理想家》版權所有,歡迎轉發朋友圈;
如需轉載,請聯繫後臺告知轉載事宜,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