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網紅設計大師佐藤大設計理念和作品賞析

2021-03-01 卓爾謨工業設計小站

點擊關注卓爾謨工業設計小站,置頂公眾號

-你的工設資訊早餐-

關注日本各領域的設計師很多年了,說到「佐藤」,首先會想到把個人風格強烈注入在優衣庫品牌的「藝術指導」佐藤可士和,也是個出了名的超級整理控,再就是在日本平面設計界地位頗高、近些年在國內被大家慢慢了解的佐藤卓,說實話佐藤大是後來才被大眾所知曉的,後來被各設計公眾大號轉發關於「新一代日本設計之神佐藤大」等等這一類的文章轟炸,今天小編就整理搜集了佐藤的設計理念和他的好設計。

他的個人成長背景和工作履歷相對大多數日本設計師來說比較特殊: 

1977年生於加拿大,2000年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於早滔田大學理工系建築專業,同年成立設計工作室nendo,2006年被Newsweek評為「最受世界尊敬的100位日本人」之一,2007年,執掌的nendo被評為「備受世界矚目的日本100家中小企業」之一。曾獲得米蘭Design Report 特別獎、JIDA30歲以下設計師競賽獎、GoodDesign獎等等等等的設計獎項。不到四十歲就已經在國際市場上獲得無數的讚譽和大獎,我們不知道,也許是因為他所涉獵的領域太廣泛,並在各個領域都有相當高的成就。

也許正因出生在加拿大,少年時期才返回了日本,他的作品中並沒有背負所謂的「日本風格」的使命,作品中除了日式的清新簡潔和絕對的功能美學,還有他一直強調的「違和感」和「幽默感」。

日本人很喜歡在工作中總結方法,融合自己的一些觀點形成一些方法論。

以面來思考


將平面思維運用到一切商業活動中。他主張在設計的時候讓人們明白為什要開發這個產品,設計理念如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什麼影響。這種影響不僅限於當下,要發展性地看待,在昨天、今天、明天形成的整個時間軸上來分析。這種觀念就像如今的蘋果,各個產品的宣傳已經不再是靠創意來強化別人對其品牌的記憶性,而是在用平實的方式在告訴你設計的細節和生活中它到底可以怎麼提升你的生活品質。以面來思考,更利於表達企業特色和品牌品牌效力。用平面思維來思考設計可以防止自家產品被模仿:將產品平面化做得更豐富,抱著將所有產品做成一個展示會,在各個產品之間保留明顯的相關性。這樣哪怕某款商品被別人抄襲,也不會影響整體品牌。

從品牌LOGO延伸到整個產品系列包裝的視覺。 

退一步的設計理念


設計師不要創造出多麼精美絕倫的設計,而應該在適當的時候選擇「退一步」,流出空間讓客戶使用自己的能力,讓產品發揮最大的價值。

這是和三宅一生的合作項目:作為三宅一生代表作的褶皺服飾Pleate Please Issey Miyake 並不是直接用帶有褶皺的布料製作而成的,而是設計師事先計算好某件衣服會有多少褶皺,然後將裁好的布料做出基本造型,在用一種專門製造褶皺的機器加熱,將褶皺固定下來,這種褶皺加工器會用到大量的褶皺紙,並且這宗用完的褶皺紙都是被直接扔掉的。當時三宅一生對佐藤提出了一個問題,「能不能用這種一次性的褶皺紙做些什麼呢」?

佐藤提出的方案是將很多用過的褶皺紙加工成筒狀紙卷,然後剪開一個口,讓他變成一把椅子,做出來的成品就像一棵白菜放在座子上,什麼也不做,就站穩了。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親自選擇形狀。將筒狀紙自由地剪裁使用,做出完全屬於自己的」料理」。

要宣傳某種產品,一味地在意音量,提高分貝,絕對不是個好辦法,真正重要的是你設計中包含什麼樣的信息,以及應該在何種場景下如何傳達給用戶。

「咖啡啤酒」是一種帶著咖啡香氣的啤酒,儘量不在包裝上放商品名和廣告語,直接貼上滿是畫滿咖啡豆的貼紙以突出手感。

感官設計最大的特色就是儘量讓包裝的元素少一點,保持畫面簡潔,讓人易與感知,越是產品眾多的店鋪,就越能看出這種「退一步」的方法帶來的好處。

製造違和感

佐藤所表達的「違和感」在我的理解就是在廣告創意裡的「戲劇性」運用到了產品的設計中去。在看似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產品上加一點戲劇衝突,讓你覺得有意思的同時,又會覺得印象深刻。 「違和感」不是憋了很久的大創意,不是驚世駭俗的大視覺,就是溫潤侵入讓你會心一笑的小改變。某種程度上是說,有的東西單獨存在時不怎麼顯眼,一點連續出現就很容易被發現。這和他平日的生活方式有關係: 佐藤除了思考設計案,平日裡別的什麼都不做,從來不會去為了刺激靈感而刻意去做什麼事情。這樣做的好處是隨時讓思緒放空。通過這樣的方式,才會更珍惜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發現的事物。

「越努力越不容易捕捉到好創意,就是說假如我們目的性太強,運用的手段太多,就會不自覺的在自己面前樹立起一層屏障,而這會嚴重地阻礙我們的視野。一旦將注意力集中在一個點上,就很容易忽略周圍其他東西,很多時候,這些被我們忽略的,才隱藏著絕妙的靈感。」「保持享受平淡無奇的每一天,不要努力尋找創意(不要使用什麼技巧),也不要將目光局限在某件事物上,保持某種狀態,我們的內心將變得更容易吸引「特殊點」。」 說實話這種觀點完全顛覆設計師之前的創作模式和思考方式。

頗具「違和感」的作品:

將本該儘量隱藏的地方,nendo把它用幽默的方式突出出來。

nendo(佐藤的設計公司)所看重的設計師是儘量將生活中發現的特色原汁原味地呈現出來,與更多的人分享。真正豐富而深刻的,永遠都是這些散落在日常生活中的「非日常」的東西。 

休息時間,別有洞天

研究事物被閒置的時候,也就是事物休息時間的狀態。不太發揮本身作用時的狀態,然後加以合理設計利用,賦予他們全新的價值。這個思考方式也是我們平時忽略的,將兩個平時毫不相關的事物聯繫在一起,從而創造出全新的價值。簡而言之,就是混搭,就算兩個毫無關聯的事物之間,也完全有可能在某些地方存在著細微的共同點,而如果這些想通的元素聯繫起來,就可能創造出全新的價值。

將星巴克杯子底部設計成「拿鐵」,「摩卡」等圖案。當把杯子洗乾淨倒過來的時候依然像盛滿咖啡一樣。

破平衡,適當的隱藏

獵奇心理與隱藏法的設計理念:

越是想要展示的東西就越要有意隱藏,這樣才能創造出讓人讀得懂的個故事。利用每個人的好奇心,通過隱藏事物的某些部分來喚起人們的興趣,如果這個過程讓他們開心了,他們就有可能不由自主的想要體驗我們的空間和產品。

將商品全部擺在人們看得見的地方,人們只會往裡看一眼然後就毫不留戀的走開了,只有通過不完全的展示事物,才有可能勾起人們的好奇心,讓他們被自己的設計所吸引,只有打動人心,才有可能引來更多的關注。

為了更好的表達空間特徵,在隱藏一部分空間的同時,利用對腳線讓視野更開闊,進而給人帶來更開闊的感覺。避免給人帶來不必要的壓抑感。根據遮擋的部位和順序不同,空間給人的印象也會有所變化。用燈光照射這些被遮擋的部分,讓人慾罷不能,波不急待地想要一看究竟。 

模糊周圍的東西,才能更加彰顯核心信息

將一部分塗成白色,是想通過這種露出冰山一角的感覺讓人們聯想到整個產品的構造,同時更直觀的體會到銅製品的魅力。

除了工作方法上的「術」,在經營他的工作室上,他的理念也與大多數設計師相反。 佐藤最看重的不是作品的完成度,作品的完成度太高,反而會讓使用者感覺到死板和拘束,好像是設計者強迫他們一樣,所以,聰明的設計師可以嘗試讓自己的產品不要過於完美,通過適當的留白,讓用戶有機會參與到造物的過程中來。 如果一家事務所過於注重東西的品質,勢必就會造成效率底下,收益自然就會減少,換而言之,挑戰一個新項目的時候,花費的經歷和金錢越多,越划不來。所以,佐藤比任何一個設計師都在乎創作的速度。 如果是一家能將100分的創意做成40分的設計(當然不是每次都能提出100分的創意),另外一家能穩定地將70分的創意做成100分的設計事務所,客戶會選擇誰是顯而易見的,佐藤大是努力將70分的創意做成100分的產品,這就是佐藤提出的「平臺式」的生存方法。所以他的經營理念: 

1、大量尋找70分的創意

用3倍的速度收集到超越客戶期待的會議資料。這和一般的設計事務所是相反的。一般設計師,儘量去思考100分的創意,但是這樣做的壞處是穩定感會下降許多,比起成功,不要失敗才具有更大的價值。

2、具有速度感的思考方式

在思考創意時,這種規則是完全不存在的,如果能用三倍於平常的速度讓創意成型,在同樣的日程內就可能提出三倍數量的方案,又能用三分之一的時間想提案,餘下三分之二的時間修正和完善方案。就算第一個方案失敗了,餘下三分之二時間可以進行補救,這樣的方式能獲得客戶的信任。 這與我們日常所說的,慢工出細活的思維是完全相反的,作為一個企業,高效也是核心競爭力之一,按佐藤所說的,每年他和他40個人左右的團隊,可以同時完成超過250個項目,設計領域遍布家居、建築、工業、平面等,幾乎每 2-3 天就能完成一件極具創意和美感的作品。 和傳統日本設計師的設計相比,佐藤大更追求「我喜歡我的設計很簡單,但我不想讓他們冷漠,他們還需要一點幽默感和友好」。 

所以他在他的網站上寫著他們的誕生理念:Giving people a small 「!」 moment.

相關焦點

  • 日本新生代設計鬼才佐藤大設計作品一覽
    我不認為設計可以改變世界,設計沒有這麼大的力量。因為我認為設計是解決小問題、讓生活變得更好一點、更舒適些,讓人們能夠發自內心微笑,這是我認為設計存在的理由。——佐藤大01、自帶傘套的雨傘這套佐藤大設計的卵石系列器物,包含了茶具和咖啡器皿兩大款式,合計 12 件產品。它最大的特點,來自「卵石」這個概念。佐藤大創造性地將「卵石」這一自然意象融入到設計之中。卵石系列的重點卵石蓋子,都是由食品級矽膠製作而成。
  • 設計圈網紅佐藤大太幽默!網紅作品也太有趣了吧!網友:要連結!
    但「人紅是非多」,在爆火的同時,爭議也隨之而來,有人說他「華而不實」,有人說他「沒有代表作品」,甚至還有人吐槽說他只是一位「網紅設計師」。但事實上,如果你一直有關注他的作品就會明白,他根本也無心成為一個「大師」,更多只是在「玩」「我不認為設計可以改變世界,設計沒有這麼大的力量。
  • 用驚喜設計解救人們生活苦悶—日本鬼才佐藤大
    用驚喜設計解救人們生活苦悶—日本鬼才佐藤大「生活中處處隱藏著意外與驚喜,只是他們往往可能在你內心深處沉睡著。」佐藤大在 2002 年創辦 Nendo 設計事務所後,就一直秉持著「帶給人們驚喜瞬間」的設計理念,即使這些作品大多以黑白色係為主,但細節中卻隱藏著讓人會心一笑的幽默元素。
  • 世界級設工業設計大師——日本篇
    日本工業設計是不少工業設計師研究和學習的對象,想要更好的知曉日本工業設計及特點,代表性設計師,以及他們的設計作品應該是最好的途徑之一,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十大日本工業設計大師及其代表作品,相信能夠讓你知曉日本工業設計!
  • 佐藤大 │設計界第一網紅
    佐藤大作品《水母花瓶》佐藤大Oki SatoNendo設計工作室創始人他成為
  • 【作品賞析】中國包裝之星創意設計大獎賽-創意設計企業獎獲獎作品賞析(1)
    設計師們所設計的千姿百態、風格各異的彩盒、彩箱、彩袋、促銷品將讓全國各地,特別是長三角地區消費品包裝用戶大開眼界,成為其參觀、欣賞、選擇、參照對象,物色中意的設計師,尋找未來的合作夥伴。經過專家們的層層評選,「2014『中國包裝之星』創意設計大獎賽」創意設計企業獎(企業類)、外觀創意企業獎(企業類)、結構設計企業獎(企業類)、製作工藝企業獎(企業類)、綠色包裝創意企業獎(企業類)及創意設計院校獎獲獎名單(學校類)等六大類金、銀、銅及優秀獎項全部產生。
  • 帶你走進日本工業設計,了解五位知名工業設計師
    說到日本的設計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因為在設計界中日本可是一個實力派的設計國家,從他們現在的各大設計品牌就可以看出來,索尼、佳能、無印良品等等,不知不覺他們的產品大大小小已經佔據了我們生活中的角角落落,特別是在工業設計的領域裡,不過這些成功的背後自然少不了設計師們的努力和貢獻,那麼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十位日本知名的工業設計師和他們的作品
  • 日本設計鬼才佐藤大—2020設計作品賞析(二)
    nendo工作室的設計作品  總是值得拿出來與大家一起欣賞  所以今天帶來2020年8、9、10月份  nendo工作室的11個優秀設計項目案例  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設計怎麼樣~  01/「小溪」桌子-creek  一張看上去像是一條小溪在中央流過的桌子
  • 開掛的佐藤大
    建築、裝置、工業設計領域的作品,圖自《無限佐藤大》內頁設計圈內的人對於佐藤大用了太多讚美,還曾被 Newsweek 選為「世界最受尊敬之 100 位日本人」。他的 Nendo 工作室在東京、米蘭都有據點,設計領域遍布家居、建築、工業、平面等,非常高產,幾乎每 2-3 天就能完成一件極具創意和美感的作品。
  • 這個日本團體,簡直就是設計界的哆啦A夢!
    在《知日・日本製造力!Made in Japan》特集中,知日特意對nendo進行了全面的採訪取材。究竟他們又怎樣的魅力?nendo的創始人佐藤大又有怎樣的設計理念呢?佐藤大的設計,從來沒有領域之說,你會看到前不久才說他設計了椅子書桌,過不久就聽說他設計的某個店鋪,為某個藝術家設計的展覽,為某個品牌設計的logo或者食品,或者直接是3D列印等高科技手段……小到巧克力,大到百貨商店,經他手的東西無所不包,唯一相同的,大概就是成品出來都讓人驚訝和充滿喜愛。
  • 世界頂級設計大師的設計理念
    他們的作品又特殊在哪兒?下面小印就帶大家來看看大師的作品,並解讀這些作品背後的理念。世界公認的優秀設計,都在這兒了。01 憑什麼配得上世界三大設計師稱號?福田繁雄,來自日本,卻被西方世界稱為「 平面設計教父 」。
  • 佐藤大來上海,告訴了我們十個設計秘密
    日本新生代頂級設計師佐藤大,他從事建築、室內裝修、生產、平面藝術等多維度的設計,是LV、可口可樂、星巴克、三宅一生等知名品牌的特邀設計師,也是設計工作室Nendo 的創始人。他收穫了國際市場無數讚譽和大獎,很多作品也被收藏於世界多地重要美術館。但有別於傳統的極簡,而是將嚴謹有度的極簡主義柔化處理,加入孩子氣的幽默,看上去像日本流行文化的產物,但更具有世界通用性的特質。
  • 10個日本大師設計的時鐘,時間真的太美了!
    而在藝術家和設計師的手裡,當他們的「時間畫作」被具象成時鐘、腕錶等計時工具時,又如何更好表達他們眼裡的時間?日本著名鐘錶廠牌Lemnos,聯合渡邊力、安積伸、奈良雄一等10位日本設計大師共同打造的經典時鐘是這樣告訴你的。01.
  • 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攝影插畫,獨特的設計理念,大師級別的作品
    西班牙插畫家Oriol Angrill筆下的插畫作品打破了常規,讓人感受到他筆下獨特的插畫魅力。與其說他的作品像插畫,倒不如說他是一個會畫畫的攝影師。他筆下的插畫作品,利用雙重曝光的一種現象,通過水彩與石墨,還有鉛筆相結合,完成一系列讓人難以置信的作品。插畫大家都見得非常多,無非就是在繪畫主題上面進行變換。但Oriol Angrill的作品不一樣,他是從繪畫的方式方法上面進行組合性的創意,把石墨與鉛筆的素描繪畫,再加上水彩的繪畫理念一起組合出超前的繪畫作品。
  • 【嘆為觀止】「造物主」的神技:日本工業設計大師們的極致追求
    >日本的設計大師們對造形,有著近乎偏執的「こだわり」。Butterfly Stool(蝴蝶凳)柳宗理被譽為日本戰後工業設計第一人,其1956年的作品蝴蝶凳作為永久展品,陳列在紐約近代美術館和巴黎蓬皮杜中心,成為日本工業設計的代表作。
  • 「設計綜合書單」——10本
    這本書風趣而富有啟發性,以平面設計的實踐為關注點,闡述了優秀設計作品的創作過程,以及其中蘊含的激情,抨擊了對流行和時髦的盲目追求。書中談到了:美學評判的價值觀基礎;直覺在好的設計中扮演的角色;客戶與設計師的合理關係;市場調研的位置;在設計過程中使用電腦的方法和時機;如何選擇字體;圖書設計的原則,以及設計作品終稿誕生的心路歷程。
  • 無印良品在日本已經過時了,他才是設計之神 日本設計
    「我喜歡我的設計很簡單,」佐藤大說,「但我不想讓他們冷漠,他們還需要一點幽默感和友好。」什麼?你並不知道當今日本設計界的天之驕子佐藤大(Oki Sato)?不知道他多產多創意的設計諮詢工作室 Nendo?
  • 「工業設計必讀書單」——20本好書推薦!
    02-《阿爾瓦·阿爾託全集》by: [瑞士]卡爾·弗雷格、[芬蘭]愛麗莎·阿爾託一句話感受一本書:阿爾瓦·阿爾託是我特別好奇和喜歡的一位設計大師,他的作品從花瓶到家具再到建築,在上個世紀可謂都是劃時代的突破,這本書將全面展示阿爾瓦·阿爾託的作品及大師的高貴與謙遜
  • 2018臺北設計獎——工業類獲獎作品賞析
    重新設計的方式應用到身體上的傳感器使它不費力而且直觀。其設計特徵和色料光潔度完全基於Holter的技術需求,對用戶產生低情感和實際影響,同時提供易於生產且維護性低的解決方案。傳感器是藍牙連接到智慧型手機和所有數據存儲在Dab雲。
  • 中國十佳手繪POP設計大師李硯輝作品賞析
    1978年生於中國東北聖水湖畔,幼習字畫,入大學本科攻讀藝術設計,後專注藝術入才培養與中國品牌創意,吉林大學碩士,藝術學副教授,喜設計創意,愛書畫創作,以愛心傳遞快樂,傳播正能量。硯輝先生"再書法」理念的興起代表新亞洲的文明與開放,創作主題聚焦人生萬象,傳達時代精神,講究中西合井,集文創、教育於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