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上方藍色【日語幫】查看往期精彩內容 ---
日本的設計大師們對造形,有著近乎偏執的「こだわり」。「こだわり」是執著、堅守、對極致的追求,「こだわり」於傳統美學與現代生活的精妙融合,「こだわり」於天地人的和諧自在。「こだわり」使日本設計成為獨特的存在,並不因簡約而與北歐、德國的產品相混同。
Butterfly Stool(蝴蝶凳)
柳宗理被譽為日本戰後工業設計第一人,其1956年的作品蝴蝶凳作為永久展品,陳列在紐約近代美術館和巴黎蓬皮杜中心,成為日本工業設計的代表作。
蝴蝶凳的設計極為簡約,以一根金屬配件結合兩塊彎曲的膠合板,形成展翅蝴蝶的造型。凳子正面的形態讓人聯想到極具日本風情的神社鳥居,又如同張開的雙手撐起天空,堪稱功能主義與日本美學相結合的典範。柳宗理毫無違和地將日式傳統美感體現在現代工業產品的設計中,形成日本現代工業設計YO no BI的設計哲學,並未後世所承繼,可以說是現代日式設計美學的奠基人。
不同於中式家具對材質、對工序的講求,日式設計美學,不追求巧奪天工的雕花,不是所謂低調的奢華,其本質就是樸和實。樸是大道至簡,是因致簡而雅;實是對實用性、功能性、舒適性近乎苛刻的要求。
整整設計兩年,沒有炙熱感的燒水壺
柳宗理的設計涉及家具、裝飾、餐具、廚具、乃至建築、交通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設計中他儘可能還原生活場景中的使用感受,避免設計師想當然的美化,以細節的考究追求功能性和美感的共存。柳宗理的設計流程不是圖紙到製作,而是先製作與實物大小等同的石膏模型,之後試用,反覆調整,才進行圖紙繪製和實物製作。這款看似與普通水壺並無二致的不鏽鋼水壺,光設計就耗時兩年。
柳宗理的設計,從每個細節讓使用者感受到他的體貼入微。以這款水壺為例,寬平壺底,增加了受熱面積,使水更易煮沸,且增添了放置於煤氣灶上的穩定感。整體材質和線條感,打破一般燒水壺給人的炙熱感,且不易生鏽、損壞,壺把的小凹槽使倒水更省力。
設計理念:設計因用而生
±0スチーム式加溼器(個人品牌「±0」蒸汽加溼器)
深澤直人是近年來非常活躍的一位日本工業設計大師。他因無印良品(MUJI)新推出的廚房家電產品而為中國一般消費者所熟識。不同於歐美現代設計中的「Less is more」,深澤直人繼承的是柳宗理的Yo-no-Bi(日本功能美學)的設計哲學,他的設計以簡潔的雅致與使用功能相結合,形成極具個人特色的極簡美。
這款獲得2005年Good Design Award金獎的加溼器,是深澤直人的代表作之一。加溼器以水滴為原型,柔和的線條形成婉約的氣質,青白二色宛若天青月白的宋代汝窯瓷器。為配合各式家居風格,加溼器推出了多種顏色,即使是飽和度極高的紅綠色,材質的光澤也使其清爽而不俗氣。
無印良品(MUJI)廚房家電系列
深澤直人為MUJI設計的廚房家電系列一上線,立刻如風吹縐一池春水,引發家電業的進一步市場細分。MUJI的廚房家電,並不以現在市場流行的智能化為賣點,而是以「親近生活」的理念和設計來贏得用戶。
近乎潔癖的白色,配以柔和的線條、精緻的配件,令處女座都無可挑剔。極簡的風格延續了MUJI的品牌定位,而細節的考究,又使它在其他廚電中鶴立雞群,成為高品質生活的代名詞。
設計理念:直覺設計——不特立違和,自然地存在
1980設計發表的Cassina- Wink座椅
左為可360度旋轉的挪威品牌TOK雙彈簧系統座椅,右為MEGPOINT新概念家庭座椅。
與柳宗理、深澤直人相比,喜多俊之的設計色彩更大膽張揚,加入更多功能考量,也融入了更多現代元素,1980年他設計的可自由摺疊舒適座椅Wink,1983年設計的可自由移動桌子Kick,被紐約近代美術館永久收藏,成為實用設計的代表佳作。他設計的產品涉及家居、電視電腦、機器人等各個行業,歐洲、日本各大品牌,成為世界流行商品。
設計理念:面向未來經濟、生活,具有獨特個性,更具質感的產品製造
與現代科技在功能上的結合,色彩形態的大膽嘗試,讓不了解設計的消費者很難做出日式的直觀判斷。然而其利用現代加工方法製作的傳統漆器,和融入傳統技藝和材料運的現代設計,又讓人在一眾歐美設計師中立刻發現他的與眾不同。喜多俊之似乎有意擯棄了日本美學中的清、寂,但其審美本質上仍是日本式的「雅」。
當代日本工業設計承繼YO no BI的設計哲學,將產品實用功能與日本美學相結合,形成日本設計的獨特氣質。同時,集合傳統的雅趣與幽默、童趣,在美的基礎上平添了更多現代生活的情趣。
平野敬子設計的桌面日曆
細江勲夫設計的檯燈
黒川雅之設計的菸灰缸
柴田文江設計的兒童玩具箱
山中俊治設計的三宅一生OVO腕錶
佐藤オオキ牆面插座
本文文字由日語幫原創,部分圖片來源自網絡,轉載須在文章開頭註明來源為微信公眾號「日語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