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塑限塑倒計時 可降解塑膠袋使用情況如何

2020-12-18 參考經濟網

「裝藥的袋子有點不一樣了。」在海口市第四人民醫院,市民們最近發現,藥物包裝袋、儲片袋、資料袋等,開始換成了帶有環保標誌的「生物降解」塑膠袋。

今年1月,國家發改委和生態環境部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明確到2020年底,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禁用在即,「新華視點」記者在多地調查發現,替換為可降解塑膠袋的是少數,多數商家在觀望,等待最終禁用期限的到來。

少部分開始替換,大多數在觀望

記者近日在安徽、海南、福建、浙江等地走訪發現,有的大型商超、餐飲企業和醫院開始使用可降解塑料製品、紙製品來代替傳統塑料製品,或者通過創新包裝設計減少傳統塑料的使用。

在三亞大東海廣場周邊的一家大型超市裡,記者看到原來的不可降解塑膠袋已經下架。「商超、市場裡生鮮類的包裝材料、連卷袋、購物袋月底前全部更換。」一名運營經理介紹,超市已上架部分可降解塑膠袋。

「用紙袋拎咖啡、裝漢堡和薯條環保又方便,我們已經逐漸接受了。」合肥市民鮑先生說。在合肥多個商場,記者注意到,星巴克、肯德基、麥當勞等連鎖餐飲企業已經將打包袋部分或全部替換為紙袋。

不過,由于禁塑限塑的年底最後期限未到,以及使用成本上漲明顯,這種替代還不普遍。

記者近日在福州市的永輝超市黎明店看到,這裡提供的購物袋以不可降解的傳統塑膠袋為主,可降解塑膠袋只用於打包部分即食食品。由於限塑令對超市內用於分包裝的連卷袋並未有要求,而且超市都是免費提供,不少顧客大量使用這種小塑膠袋打包商品,消耗巨大。

在餐飲打包外賣服務方面,記者發現,各平臺均有「無需餐具」選項,有的店鋪有餐盒選擇,環保餐盒需要額外收費,但對於外包裝袋目前沒有規定。記者調查發現,一部分店鋪開始使用無紡布袋、紙袋等作為外包裝,但大多數店鋪依然在使用傳統塑膠袋。比如,記者點了某披薩外賣,雖然食物包裝都是紙盒、紙袋,但外邊依然套著一個不可降解的大塑膠袋。

「這不是還沒到年底嗎?」「傳統塑料製品的存貨還有不少,得先用完再換。」「等期限到了,我們會停止使用不可降解購物袋的。」……不少商家對禁塑限塑持觀望態度。

「訂單量不多,進行可降解塑料替代的商戶是少數。」金塑(海南)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金普東直言,公司2020年8月以來生產了可降解膜袋類產品6噸,現在仍處於積壓狀態。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記者在多地不少場所觀察發現,不少消費者都養成了自備購物袋的習慣。其中,年長者多於年輕人,女性多於男性。有的是拿舊塑膠袋重複使用,有的使用無紡布袋、布袋等。「現買塑膠袋還要花錢,家裡各種袋子很多,一般都會隨身帶一個。」北京市民張女士說。

用不起,也不夠用

記者採訪發現,價格是影響可降解塑膠袋推廣的最主要因素。

據了解,目前,超市使用的傳統塑膠袋一般中號每個0.2元,大號每個0.3元,而可降解塑膠袋每個約1元。

永輝超市福州市鼓樓區後勤品類教練邱琳表示,「可降解塑膠袋的價格比傳統塑膠袋高約三倍,如果把塑膠袋統一換成可降解的,僅連卷袋一項,每個門店每個月就會多支出20萬元。」

杭州農合聯王家弄農貿市場一家水果經營戶趙曉娟說:「現在都是免費提供塑膠袋,不提供肯定影響生意。我們是小本生意,袋子價格上去會壓縮利潤。」

據記者調查,可降解塑料製品價格高的主要原因在於原材料供不應求。

中國塑協降解塑料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翁雲宣等人的研究數據顯示,從可降解塑料原材料目前的產能來看,實現大規模替代還需要一點時間。2019年,我國的塑料製品產量已高達8184萬噸,而全球聚乳酸的產能只有約28萬噸,其中我國約5萬噸。

海南創佳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蔡連開說,傳統塑料製品的原材料聚丙烯每噸約7000元,而可降解塑料製品的原材料中,完全生物降解的主流材料聚乳酸每噸3萬元以上。

另外,塑料製品使用方便且便宜,替代產品的使用體驗還不能與之相比。廈門市好貓生態文明推廣中心副理事長邱竹佳表示,除價格更高的可降解塑膠袋外,其他替代品仍無法給消費者提供足夠便利,紙袋子不能承重,布袋子在衛生方面存在問題,菜籃子體積大不易攜帶。

不少消費者也表示,如果有足夠方便、好用、價格合適的替代品,完全支持不用傳統塑膠袋。

倒計時階段,有哪些可以做的?

據記者了解,不少企業已開始布局,部分國內企業貫通了低成本生產聚乳酸原材料的全線技術,最近一兩年開始大規模擴產。

今年8月,安徽豐原集團年產5萬噸聚乳酸項目投產,目前年產30萬噸聚乳酸項目正在建設。為爭取原材料穩定供應,山東正凱新材料、河南中塑新材、江蘇悅達家紡等十多家企業紛紛規劃在該聚乳酸生產基地附近建廠,緊俏程度可見一斑。

「以聚乳酸為代表的生物基可降解材料產業是國家鼓勵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有條件的地方可以鼓勵相關企業擴大產能,解決可降解塑料原材料短缺的問題,同時降低可降解塑料製品的成本。」合肥工業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教授姚日生說。

也有企業擔心可降解塑料製品的假冒偽劣問題。海南天人降解塑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胡智功認為,如果監管管不住假冒偽劣的可降解塑料製品,或者不可降解塑料製品繼續大範圍使用,可降解塑料製品企業就難以生存。

「管得住正規廠,管不住小作坊;管得住大超市,管不住小賣部。」一直以來,小作坊、菜市場、小商鋪等是限塑令執行的難點。

海口市愛藍環境保護服務中心總幹事徐華等人建議,在可降解塑料製品短期內難以降價的情況下,政府部門可以使用價格補貼等方式適當降低商戶和消費者的壓力。同時,加強市場監管力度,對違規生產、銷售和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製品的行為進行查處,以保證禁塑限塑相關政策落實。

數據顯示,在2008年限塑令頒布前,我國每天買菜要用掉10億個塑膠袋,其他各類塑膠袋20多億個,相當於每人每天至少要用掉兩個。限塑令實施7年後,相關部門統計發現,超市、商場的塑料購物袋使用量普遍減少了2/3以上,累計減少塑料購物袋140萬噸左右。但是,僅2016年,幾大外賣平臺一年至少消耗70多億個塑料包裝袋。

業內人士表示,限塑令的目的是減少塑料垃圾汙染,核心是實現塑料垃圾減量。一方面相關場所應嚴格落實限塑規定,另一方面,消費者更容易做到的是增加循環使用次數,一個塑膠袋多次重複使用,日常使用量必然會減少。

相關焦點

  • 新限塑令實施倒計時,可降解塑膠袋準備好了嗎?
    今年1月,國家發改委和生態環境部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明確到2020年底,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禁用在即,記者在多地調查發現,替換為可降解塑膠袋的是少數,多數商家在觀望,等待最終禁用期限的到來。
  • 不可降解塑膠袋禁用在即,多數商家仍在觀望 可降解塑膠袋為什麼難...
    不過,由于禁塑限塑的年底最後期限未到,以及使用成本上漲明顯,這種替代還不普遍。記者近日在福州市的永輝超市黎明店看到,這裡提供的購物袋以不可降解的傳統塑膠袋為主,可降解塑膠袋只用於打包部分即食食品。由於限塑令對超市內用於分包裝的連卷袋並未有要求,且超市都是免費提供,不少顧客大量使用這種小塑膠袋打包商品,消耗巨大。
  • 可降解塑膠袋為什麼難推廣?
    不可降解塑膠袋禁用在即,記者近日調查發現,替換為可降解塑膠袋的是少數,多數商家在觀望,等待最終禁用期限的到來。可降解塑膠袋推廣難在哪?  現狀  小部分開始替換 大多數仍在觀望  記者近日在多地走訪發現,有的大型商超、餐飲企業和醫院開始使用可降解塑料製品、紙製品來代替傳統塑料製品,或者通過創新包裝設計減少傳統塑料的使用。
  • 禁用在即 可降解塑膠袋準備好了嗎?
    不過,由于禁塑限塑的年底最後期限未到,以及使用成本上漲明顯,這種替代還不普遍。記者近日在福州市的永輝超市黎明店看到,這裡提供的購物袋以不可降解的傳統塑膠袋為主,可降解塑膠袋只用於打包部分即食食品。由於限塑令對超市內用於分包裝的連卷袋並未有要求,而且超市都是免費提供,不少顧客大量使用這種小塑膠袋打包商品,消耗巨大。
  • 禁用倒計時,可降解塑膠袋準備好了嗎?
    「以聚乳酸為代表的生物基可降解材料產業是國家鼓勵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有條件的地方可以鼓勵相關企業擴大產能,解決可降解塑料原材料短缺的問題,同時降低可降解塑料製品的成本。」合肥工業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教授姚日生說。  也有企業擔心可降解塑料製品的假冒偽劣問題。
  • 環保塑膠袋為何「不好賣」 限塑如何落地成規
    「即日起,禁止生產和銷售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購物袋」「2020年底前,福州、廈門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書店等場所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的打包外賣服務」……近期,福建出臺加強塑料汙染治理新政,劃定了「限塑」時間表和路線圖。「禁塑」時間表能否管住數以億計的塑膠袋?面對不斷升級的「限塑令」,有人尚在觀望,有人早已入局。
  • 成都限塑令: 2020年底前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到2020年底,全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全市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包括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餐具,賓館、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遞塑料包裝等塑料製品都將逐步減少直至禁止使用,並明確了禁用倒計時。
  • 傳統塑料製品禁用在即,可降解塑膠袋準備好了嗎?
    不過,由于禁塑限塑的年底最後期限未到,以及使用成本上漲明顯,這種替代還不普遍。記者近日在福州市的永輝超市黎明店看到,這裡提供的購物袋以不可降解的傳統塑膠袋為主,可降解塑膠袋只用於打包部分即食食品。由於限塑令對超市內用於分包裝的連卷袋並未有要求,而且超市都是免費提供,不少顧客大量使用這種小塑膠袋打包商品,消耗巨大。
  • 「最嚴限塑令」年底落地 可降解塑料市場巨大
    隨著年底臨近,被譽為「最嚴限塑令」的落地實施也進入倒計時階段。多家機構表示,在此背景下,可降解塑料行業或將迎來快速發展機遇。截止12月25日收盤,同花順可降解塑料概念板塊上漲1.03%,收報994.32點。
  • 禁用在即,可降解塑膠袋準備好了嗎?_新聞頻道_中國青年網
    不過,由于禁塑限塑的年底最後期限未到,以及使用成本上漲明顯,這種替代還不普遍。  記者近日在福州市的永輝超市黎明店看到,這裡提供的購物袋以不可降解的傳統塑膠袋為主,可降解塑膠袋只用於打包部分即食食品。由於限塑令對超市內用於分包裝的連卷袋並未有要求,而且超市都是免費提供,不少顧客大量使用這種小塑膠袋打包商品,消耗巨大。
  • 限塑令即將實施,西安已有超市啟用可降解塑膠袋
    新年伊始,西安最嚴格的限塑令即將實施,根據《西安市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實施方案》,到2020年底,西安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以及餐飲行業等,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超市:有賣場正在上新 大袋1.2元呼籲顧客注意環保12月29日,新規執行倒計時第3天,華商報記者走訪了西安部分超市。在唐延路永輝超市內,廣播在播放「拒絕白色汙染,共建綠色西安」內容,呼籲大家拒絕不可降解的塑料製品。幾名收銀員正在整理一沓沓新塑膠袋,她們告訴記者這就是新推出的可降解環保塑膠袋,已經陸續在收銀臺推薦顧客使用。「新袋子更軟,手感更好,袋子上印有可降解字樣」。
  • 成都最強限塑令: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吸管「拜拜」
    成都最強限塑令: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吸管「拜拜」 到今年底,成都市城市建成區的商超、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外賣、展會活動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成都市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 海南全面「禁塑」倒計時 分種類逐步替代一次性塑料製品
    面對「白色汙染」,海南下決心全面「禁塑」。 今年4月,海南省生態環境廳印發《關於開展禁止生產銷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試點工作的通知》,明確4月至11月,海南將分步驟、分階段組織重點行業和場所率先開展「禁塑」試點工作,為12月起正式全面「禁塑」的實施打好基礎。目前,海南已進入全面「禁塑」倒計時。
  • 半島調查 | 限塑令升級倒計時 青島商家執行情況如何?
    文圖/半島全媒體記者 白菊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分2020年、2022年、2025年三個階段。距離第一階段的限塑,禁塑任務只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更加嚴格的限塑令已經在路上。「倒計時」哨聲吹響之時,島城市場執行情況如何?
  • 成都「最強限塑令」來了!餐飲打包外賣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包括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餐具,賓館、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遞塑料包裝等塑料製品都將逐步減少直至禁止使用,並明確了禁用倒計時。 到2020年底,全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到2025年底,全市城市建成區的集貿市場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 海南全面「禁塑」進入倒計時
    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在帶給人們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令人頭疼的汙染問題。拒絕「白色汙染」,已成為廣泛共識。當下,海南全面「禁塑」已進入倒計時:今年12月1日起,海南省將禁止生產、運輸、銷售、儲存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膠袋、塑料餐具等塑料製品。如果拒絕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人們是否還有其他的選擇?
  • 成都發布最強限塑令: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吸管「拜拜」
    來源:澎湃新聞到今年底,成都市城市建成區的商超、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外賣、展會活動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成都市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包括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餐具,賓館、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遞塑料包裝等塑料製品都將逐步減少直至禁止使用,並明確了禁用「倒計時」。
  • 「「限塑令」倒計時」貴陽部分超市:可降解塑膠袋每個0.5元—1元
    根據《方案》,離新「限塑令」正式實施已不到十天。連日來,記者走訪了貴陽的部分大小型超市,看看超市的準備情況。該超市行政經理餘燕芬表示,對於新的限塑令不清楚,超市也暫未接到相關的通知。超市還沒有提供可降解塑膠袋,目前超市還是按2008年限塑令規定,有償提供普通塑膠袋,小的0.2元,大的0.3元。在尚禮路一家大型超市,情況相似,工作人員表示,不清楚新的限塑令,超市有償提供普通塑膠袋。
  • 「升級版限塑令」來了!太原紙質吸管陸續「上崗」,還有可降解塑膠袋
    1月1日起新的「升級版」限塑令正式生效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裝袋以及一次性用品逐漸遠離我們的生活那麼太原情況如何?除了塑料吸管我們生活中使用最多的塑料製品應該就是塑膠袋了那麼隨著「升級版」限塑令的實施我們使用的塑膠袋又會發生什麼變化呢?可降解塑膠袋已在超市和集貿市場使用太原五一路的一家大型超市,從去年12月份開始,就將所有的購物袋更換為可降解的環保購物袋。
  • 「禁塑令」倒計時:不可降解塑膠袋將禁用,哪些行業迎「大考」?
    由此可見,限塑已是大勢所趨。而且,隨著環保意識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塑料汙染一事也有了更高的認識,降低塑料對環境的汙染已迫在眉睫。從全國範圍來看,可降解塑料市場早已對此做出了反應。據天眼查關於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8月27日,我國可回收塑料相關企業的註冊總量已由2008年的4萬家增長到如今的17萬家,增長近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