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最近爆火的「打工人」梗?首先,這說明短視頻平臺的散播效應,要比原來的任何方式都有效,和激勵式的雞湯通過長時間的宣傳邊際效應越來越低,並沒有效用了。其實這是好事,和而不同其實才是這個世界最終的歸宿,由於社會資源的限制,個人智力不同,環境差異,等等,其實貧富,資源等等每個人都會不同,特別是貧富差距,不管社會怎麼變遷,體式如何改變,只要還存在人這個規律就不會變。和而不同才應該是永遠地道,所以想法看法也永遠會不同。
比起原來宣傳資源壟斷,不停造勢來看,多種意見的發生才是符合規律的。至於民眾是否認可是民眾的事,所以會有人認同這種喪的思想,也會有人一笑了之,仍然去拼盡全力的掙前程,這永遠是你決定的事情,與人無關。有人說這不過是一種自嘲方式罷了,因為現在的年輕人大部分都已經知道,很難靠自己的努力實現階級躍遷了。財富是不斷不斷積累和拉開距離的,往往現在的有錢人,將來未來可能會越來越有錢,而現在沒有錢的人沒準未來會更加的缺錢。
而年輕人恰恰是看透了自己的奮鬥,往往只是在幫助老闆實現小康,他們才真正確定了自己的意義,其實並沒有辦法做老闆,只能做老闆的打工人只能累生累死,也只能做一輩子,給別人打工。這種拉低自己心理預期的行為其實也有好處,現在普通普遍工作的人,把這個關係看得越清楚,他們就越不會想要索求更多,就會看得更加的開闊而不會因為這些因為種種問題而抱怨太多。就像你要打一個人,他直接躺在那裡給你打,他已經把自己的底線無限的拉低了,你也無法再對他造成什麼傷害。這樣說有一些可悲,但確實是無法改變,而且存在的社會現象問題導致的。
那些用自己的落魄來催眠剛剛工作,甚至是還沒工作的年輕人們,說什麼自己就是個打工人,而不去努力工作,噁心,我就想問問,除了在工作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術,有幾個人在工作之餘,還可以主動去提升自己的?現在的企業高管,哪個不是靠自己努力工作打拼出來的?甚至不僅僅是努力工作這麼簡單,哪個不是從小就學習優秀,名牌大學畢業?他們從小就開始在努力,不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工作上,還有別跟我提先天優勢,這玩意是你能決定的嗎?你能決定的就只有努不努力,能不能成功,努力了才會知道。
幹什麼事抱著百分之120的態度去做,成,衣錦還鄉,敗,過程依舊值得回憶,什麼都沒做就在網上聽某些人瞎叨叨打工人,給別人打工,為什麼要努力?就開始美名其曰「享受生活」,你能享受個什麼生活,就算有大量的時間,除了每天躺在那個10平的房間裡耍手機,還有個屁的生活?這些話同時也是在說給我自己聽,唯有努力工作,從中提升自己,不論是交流技巧,技術水平,軟體的使用技巧,知識的積累等等,你就會厚積薄發。別天天喪著是我自己是打工人,而不去努力工作,玩笑話笑笑就過去可以,千萬別當真,否則30歲以後的你依舊是現在的你,沒有一絲絲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