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商品出口大陸比例大增,國民黨:對岸以經濟手段殲滅臺灣

2021-01-07 臺海大師兄

民進黨反擊直指臺北市議員羅智強批蔡當局對大陸出口創新高是比馬「政府」更賣臺一說,是刻意誤導,並解讀臺灣對大陸出口增加,代表的是大陸需要臺灣,對此國民黨發言人陳偉傑5日回應,怎不說可能是大陸的陰謀,要以經濟手段殲滅臺灣?

顏若芳表示,有經貿專家指出中美貿易戰下,造成大陸對臺灣擴大採購拉貨,所以臺灣對大陸出口的增加,反而是證明大陸需要臺灣,而不是臺灣對大陸的依賴加深,「請羅智強要認真做功課,不要見獵心喜,混淆視聽」。

對此,陳偉傑在臉書表示,還沒看到執政者拿出應變策略,就先看到民進黨驚人之語「證明大陸需要臺灣」,練肖話到令人瞠目結舌,只會說大陸需要臺灣,怎不說可能是大陸的陰謀,要以經濟手段殲滅臺灣?

陳偉傑指出,面對臺灣對大陸出口創新高,大幅度增長到14%,站在保護臺灣經濟發展立場,難道不該提高警覺?不該緊張嗎?試想哪天突如其來對臺經濟制裁時會是誰受害?執政黨有因應措施嗎?

相關焦點

  • 國民黨專家:臺灣經濟增長,完全是受惠於大陸的經濟復甦
    臺灣2020年對陸出口依存度達43.8%,創歷史新高,蔡當局對此稱,是大陸對臺依賴度提升所致。中國國民黨智庫財政顧問施威全表示,該說法明顯違反正常認知,臺灣的經濟增長率完全是受惠於大陸的經濟復甦,在大陸陸續促成一帶一路、RCEP的當下,蔡當局卻宣稱大陸對臺經濟依賴提升,恐怕過於樂觀,並悖於事實。
  • 英媒:臺灣經濟事實上高度依賴大陸 國民黨諷刺蔡英文當局「親中...
    中國小康網1月9日訊 老馬 在臺灣股市破新高,經濟成長的當下,不同立場的陣營對臺灣的經濟成長有截然不同的看法。臺灣對中國大陸歷年出口佔比(依存度);國民黨馬英九執政期間為2008至2016年英國廣播公司報導,根據資料,2020年臺灣對中國大陸(含香港)出口達1,367.4 億美元,佔臺灣總出口值的43.8%,較2019年同期約951億美元增加了14%。
  • 臺灣前11月對大陸出口增加14% 國民黨民代:經濟「傾中」創新高
    中國臺灣網12月14日訊 臺當局財政事務主管部門日前公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臺灣對大陸(含香港)出口額約1367.4億美元,同比增長14.0%。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國民黨民代李貴敏指出,今年1到11月,臺灣出口增加4.2%,貿易順差530億美元,看似光鮮亮眼,但光對大陸出口就增加14.0%,佔同期出口高達43.8%,創歷史新高,順差更高達783億美元。換言之,臺灣「政治仇中、經濟傾中」的傾向已進一步深入。
  • 臺灣前11月對大陸出口增加14% 國民黨民代:經濟"傾中"創新高
    中國臺灣網12月14日訊 臺當局財政事務主管部門日前公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臺灣對大陸(
  • 臺灣對大陸出口不減反增?民眾的需求,蔡英文也擋不住
    2018年中國的年進出口總額高達4.6萬億美元,全球佔比11.75%,出口商品佔全球比重為12.77%,居世界首位,而進口佔全球比重也達到10.75%。臺灣對大陸出口增長中國政府一直希望可以仿照香港模式和平統一臺灣,與臺灣籤訂了對臺非常優惠的貿易政策,臺灣商品出口到大陸遠比其他國家更方便,利潤更高。
  • 大陸經濟更依賴臺灣?驚人言論背後,是對岸島民不敢直面的真相
    臺灣地區有部分人始終不敢面對真相:經濟發展根本離不開大陸。正解局出品前兩天,臺灣地區發布貿易統計數據。大部分島民們一驚:臺灣地區超過40%的出口,要靠大陸。這也意味著,臺灣地區連續多年來推動的所謂「新南向政策」成了笑話。不過,就這樣,臺灣地區仍然有人給出驚人解讀:說明大陸越來越依靠臺灣。
  • 今年前8月對大陸出口大增12%,「臺灣製造」競爭力還是很強?
    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進出口面臨嚴峻挑戰,臺灣地區為何能夠成功突圍,甚至有望成為2020年少數GDP能維持增長的經濟體。不得不說,臺灣雖說近20多年來經濟發展面臨停滯,但其在科技領域掌握一些很難被取代的核心科技,比如臺積電的晶片就撐起來臺灣出口的半邊天。
  • 臺灣對大陸出口成長14%,「藍委」:蔡當局經濟「傾中」創新高
    國民黨「立委」李貴敏指出,今年1到11月的出口數據,臺灣出口成長4.2%,貿易順差530億美元,看似光鮮亮眼;但光是對大陸出口就成長14.0%,佔臺灣出口高達43.8%,創歷史新高,順差更高達783億美元。換言之,臺灣當局「政治仇中、經濟傾中」的傾向已進一步惡化,宛如燙手山芋。
  • 2020年臺灣對大陸出口創新高 國臺辦:臺灣經濟離不開大陸
    人民網北京1月13日電 (劉潔妍、蘇纓翔)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13日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朱鳳蓮主持發布會並答問。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記者提問:民進黨發言人日前稱,2020年臺灣對大陸出口創新高,證明大陸需要臺灣,而不是臺灣對大陸的依賴加深。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謝謝。
  • 臺灣工業總會白皮書公布!疫情期間臺灣對大陸出口增加,想「離開...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倪浩】臺灣經濟的重心到底維繫在哪裡?民進黨當局所謂的「新南向政策」、中美衝突以及疫情爆發因素,進一步強化臺灣產業「全球多元化布局」的衝動。但臺灣最大工業行業組織臺灣工業總會近日發布的白皮書顯示,兩岸經濟深度融合使得臺灣已無法割捨大陸。尤其疫情以來,大陸對臺灣經濟模式的影響進一步凸顯。
  • 臺灣經濟成長率超過大陸的真相
    臺灣中國時報社論說,臺灣今年經濟表現出色,臺當局經濟主管部門「主計總處」將成長率預測值由原來的1.56%調高到2.54%,顯著超越國際貨幣基金預測的1.9%,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更看好,估計將超過2%,可能是數十年來首次超越大陸。表面看來這是個好消息,深層觀察卻可能是一個大警訊,臺灣切勿自滿,更不可掉以輕心。
  • 臺灣出口商品的43.8%銷往大陸,港媒:疫情放大大陸對臺經濟重要性
    兩岸日趨緊密的經貿聯繫頗引人注目:據臺灣方面統計,今年1至11月臺對大陸(含港)貿易總額為1951.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2.9%,其中出口1367.4億美元,佔出口總額的43.8%。國臺辦新聞發言人朱鳳蓮表示,這些數據表明,如果沒有大陸,臺灣對外貿易將出現巨額貿易逆差,今年經濟將難以維持正增長。
  • 民進黨當局否決大陸六個貨運航點,國民黨「立委」:影響臺灣經濟
    臺「交通部」原擬增加中國大陸六個貨運航點,遭陸委會否決。中國國民黨「立委」李貴敏向表示,這對航空業來說造成更多不便,她非常不以為然,任何事都意識形態,就沒法把臺灣經濟照顧好,也會衍生更多的失業問題,臺灣經濟被封鎖後,只有往下絕對沒有向上加分的狀況。
  • 臺灣經濟成長 也該感謝鍾南山
    福州博覽會活動,臺灣美食吸引參觀者購買。(中新社)臺灣中國時報刊載「野臺」製作人練鴻慶撰寫的文章說,韓國《朝鮮日報》報導稱「臺灣不靠大陸經濟成長世界第一」,卻被踢爆去年是臺灣有史以來,對大陸出口依存度最高的一年,對此民進黨的回應是,「這證明了中國(大陸)需要臺灣」。
  • 國民黨前「立委」:RCEP讓臺灣農產品外銷大陸岌岌可危
    針對RCEP對臺灣農業的衝擊,全臺農會理事長、中國國民黨前「立委」蕭景田向中評社表示,出口的農產品原本利潤就不高,將來面對RCEP各會員國間零關稅,臺灣農產品更沒有競爭力,甚至會被拒於門外。
  • 2020年臺對大陸出口創新高 國臺辦:臺灣經濟離不開大陸
    中新網1月13日電 國臺辦13日舉行例行發布會,發言人朱鳳蓮表示,臺灣經濟離不開大陸,大陸持續發展進步是臺灣經濟發展的重大機遇,是廣大臺胞的重大利好。民進黨發言人日前稱,2020年臺灣對大陸出口創新高,證明大陸需要臺灣,而不是臺灣對大陸的依賴加深。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 韓國媒體稱臺灣經濟不再依賴大陸,卻被臺灣官方數據打臉
    韓國媒體《朝鮮日報》報導稱,臺灣在2020年經濟成長率2.54%,成為人口2千萬以上經濟體的第一名,其中關鍵在於臺灣「脫離大陸」。「綠委」陳亭妃揚言,蔡英文「執政」後,臺灣不再依賴大陸,這些成效讓全世界看到。
  • 臺灣出口大陸屢創紀錄民進黨「兩岸脫鉤論」成笑柄(日月談)
    原標題:臺灣出口大陸屢創紀錄民進黨「兩岸脫鉤論」成笑柄(日月談)臺灣今年前11個月對大陸(含香港)出口佔比達43.8%,刷新近10年來最高紀錄。這放在國民黨執政時期,早被扣上「親中賣臺」的帽子一百回了。想當年,臺灣對大陸出口佔比39%之際,民進黨就對馬英九當局罵破了嗓子。
  • 李登輝對臺灣經濟的負面影響深遠
    一方面,島內勞動力與土地這兩大重要基本生產要素的價格大幅上升,導致企業生產成本上升,競爭力下降;另一方面,在美國對臺灣貿易強大壓力下,新臺幣被迫大幅升值,臺灣許多傳統出口產業失去國際競爭力。同時,後起的發展中國家及地區紛紛憑藉廉價勞力及資源的優勢加入國際市場競爭,臺灣傳統的勞力密集型出口產品受到嚴峻挑戰。
  • 曾銘宗:臺灣出口商品近一半到大陸,蔡英文當局擋不住
    中國國民黨「立委」曾銘宗接受訪問時表示,即使全球疫情持續當中,臺灣今年1至6月總出口年增率為0.5%,但同期出口到中國大陸(含香港)的年增率為9.8%,佔總出口的42.3%,創歷年新高。同期出口到東協的年增率為負4.8%,不但是負成長,而且只佔總出口的15.7%,顯示出口到大陸數據不降反升,完全是市場力量,蔡英文當局即使想降低也降不下來。馬英九執政時曾任「金管會主委」的曾銘宗表示,臺灣出口大陸的比例不減反增,可以從幾個數據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