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 Cointelegraph,作者 Anirudh Tiwari,由Apifiny團隊編譯。
BCH又一次分叉了,BCHN似乎成為了當下新興的贏家。
BCH網絡於2017年8月通過硬分叉離開比特幣(BTC)原始區塊鏈後出現,今年11月15日又經歷了一場硬分叉,將BCH網絡拆分為:BCH ABC(BCHA)和BCHN(也被稱為「BCH節點「)兩個新的區塊鏈。兩者的主要區別是,礦工必須向BCH ABC的開發團隊支付8%的礦工稅。
在以上兩個網絡中,BCH ABC幾乎沒有哈希能力,而BCHN則獲得了大多數算力,這表明礦工可能普遍青睞BCHN而不是BCHA。分叉前,BCH最後一個「常見區塊」由Binance開採,而第一個將區塊鏈一分為二的區塊是由AntPool挖掘。
又一次分叉
這並非BCH社區第一次出現分叉事件。該網絡於2017年8月出現了第一次分叉,隨後在2018年11月又發生了一次分叉,通過這次分叉,它被進一步拆分為Bitcoin Cash ABC和Bitcoin Cash SV(BSV)。後者的代幣被命名為 "Satoshi Vision",這種拆分的目的是為了讓比特幣保持其最初「用於點對點日常交易的貨幣」的願景。
隨著時間的推移,比特幣不斷增值,也受到越來越多的主流關注,這導致其更多地被用作投資工具,並非像最初設想的用於日常交易。除了偏離最初的願景,比特幣還面臨著可擴展性問題,受限於其1兆字節的區塊大小,網絡無法處理大量的交易。這導致交易在等待確認的隊列中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
BCH解決了這個問題。在其 「壓力測試日」,BCH網絡的交易量上升到每塊2.5萬筆,與比特幣網絡每塊1000到1500筆交易相比,費用並沒有激增。然而,今年11月15日的發生的最近一次硬分叉,是出於提高網絡效率以外的動機。
硬分叉有利於分叉前的資產,因為它可以清晰地劃分網絡的不同優勢,讓參與者可以選擇哪些優勢對他們的影響更大,這也會導致產生的代幣的價值超過原幣的價值。然而,由於分叉幣的激勵機制不同,其中一個幣通常會佔據領先地位,而另一個幣則會因落後而失去大部分市值,更容易受到51%的攻擊。
當前分叉的影響
推動這次特殊硬分叉的原因,是由礦工們在擬議的規則上產生了分歧,該規則要求將開採的BCH的8%礦工稅作為BCH ABC為協議開發注資。開發者們分成了兩派:BCH ABC由提議更新的Amaury Sechet領導;而BCHN,後者已經刪除了原始碼,否則BCH礦工將承擔額外的稅收。
加密貨幣流動性和解決方案提供商Apifiny的首席技術官Ashu Swami告訴Cointelegraph,為什麼BCHN會得到更多的支持。"挖礦陣營和去中心化支持者都在支持它,所以像Coinbase和Kraken等許多知名的交易所也向其伸出了橄欖枝。" 他進一步補充道 :"另一個幣BCHA很有可能活不過幾個月。" 作為BCH的長期支持者,Bitcoin.com的營運長Roger Ver希望BCHA節點好運,他表示自己並不是導致分裂的那批人中的一員。
自分叉以來,BCHN的哈希能力似乎在兩者中更佔優勢。Swami認為,向BCHA徵收8%的稅是主要原因,但這種情況可能會很快改變。他解釋說:「這兩種幣的相對獎勵,決定了礦工在任何時候實際會做什麼。由於BCHN和BCHA共同使用同一種工作量證明算法,因此具有可以非常快速地在這些幣之間重新分配的能力。如果BCHA的價格能夠保持足夠高的水平,即使在8%的稅後,它的挖礦投資回報率也高於BCHN,那麼所有理性的礦工就會立即將哈希力重新分配給BCHA,除非他們故意願意承擔損失,來操縱未來的價格。」
但是,即使未來BCHA的回報率不夠高,該網絡也未必會從社區中消失。加密貨幣交易所FTX的執行長Sam Bankman Fried向Cointelegraph講述了另一種可能性:「這並不一定意味著它會完全消失,分叉上有很多少數鏈繼續存在的例子,但看起來BCHN是最有可能成為未來的主導鏈。」
數據顯示:即使在分叉之前,80%的BCH礦工也都支持BCHN,這在分叉後的挖礦數據中已經有所體現。在之前的幾天,BCH的交易價格跌至233.96美元,創歷史新低,之後又恢復到分叉前250美元左右的水平。
Bankman-Fried解釋了下跌的根本原因。「通過分叉,『BCH』最初是『BCHN + BCHA』,但最終僅代表BCHN,所以它的價格應該按BCHA的價格下跌,類似於股息或股票分割。」
儘管分叉後BCHA立即出現20美元的價格與這個邏輯一致,但此後該幣已經損失了20%的價值,交易價格在16美元左右。
長期設想
BCH的價格幾乎已經恢復到分叉前的水平,但顯然,硬分叉事件給投資者和礦工帶來了分叉前和分叉後幣種的不確定性。由於這個特殊的分叉對一個去中心化的網絡產生了中心化的影響,這似乎是礦工和開發者之間的權力鬥爭。Swami進一步解釋道:「把挖礦獎勵給區塊鏈團隊,會削弱鏈的去中心化性質,使其更像政府。因此,對這個分叉的支持非常少。不幸的是,開發團隊是支持這個分叉的人,如果讓這個團隊不高興,也不利於幣的發展。這讓市場對BCH或其分叉後幣種的長期前景產生了一些焦慮。」
這種不確定性可能正是機構投資者(例如Grayscale Investments的Bitcoin Cash Trust)管理的資產在分叉前縮水160萬美元的原因。這種不安全感在散戶身上似乎並不存在,從ChainAnalysis的交易活動中推斷,他們在硬分叉之前將150萬美元的BCH存入了各個交易所,而不是立即拋售資產。
目前,從更高的哈希率可以看出,社區驅動的BCHN似乎已經佔據了領先地位。BCHA礦工必須向開發團隊支付8%的挖礦獎勵稅,這使得該代幣容易進一步受到價格波動甚至網絡攻擊。Swami認為,考慮到目前的礦工的毛利率約為10%至15%,8%的費用實在太高了,這意味著80%的礦工可能會退出BCHA網絡以恢復同樣的利潤率。
本文來源: Cointelegraph/ 作者:侃鏈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