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胡同多如牛毛,每一條有每一條的味道,胡同是北京的脈絡,承載著老百姓的記憶與情懷。走在其中體驗胡同裡的老北京人真實生活的樣子~感受時間和歷史雕琢後的北京胡同,你會發現,除了京味兒和厚重的歷史底蘊,這裡還有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味道~今兒個就帶大家一起看看那些有意思的胡同。
記憶情懷
文化底蘊
磚塔胡同
磚塔胡同——「最古老的胡同」,位於西四牌樓附近,磚塔胡同這一名稱,來自於矗立在胡同中的一座青磚古塔,這座塔是元代名臣耶律楚材的老師,金元之際的高僧萬松老人的葬骨塔。
這是北京歷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胡同之一,塔下還有家古香古色的正陽書局,不遠還有座著名的西什庫教堂,可以感受老北京建築群中的西方文化和獨特的建築風格。
東交民巷
東交民巷是老北京最長的一條胡同,全長為1552米,西起天安門廣場東路,東至崇文門內大街,算得上北京城裡一個鬧中取靜的好去處了,各式異域風情的小洋房在林蔭大道兩旁若隱若現,走在路上如尋寶一般,特別適合拍照,一路向南,基本保留了一些早期的西洋建築,東交民巷距離天安門和前門大柵欄也不遠,時間安排合理可以都逛逛~
一尺大街
一尺大街雖名為「大街」,實際上仍是胡同,也並非真的只有一尺長,而是長約30餘米。此街雖短,卻是老北京胡同的縮影,具有明顯的老北京文化特色。位於北京楊梅竹斜街西段,在琉璃廠東街東口東南,桐梓胡同東口至櫻桃胡同北口,這一條街東西走向,是一條北京最短的胡同。
靈境胡同
靈境胡同自東向西分別和府右街、西皇城根大街、西單大街三條南北向街道相交。明朝時,靈境胡同分東西兩部分,東段因坐落有靈濟宮,因此被稱為靈濟宮,西部南側有宣城伯府,因此稱宣城伯後牆街。現代的靈境胡同寬闊筆直,西頭連接著繁華喧鬧的西單北大街,東頭連接著肅穆莊嚴的府右街,小汽車往來奔馳,成為東西向的通忂。
錢市胡同
大柵欄相鄰的珠寶市街西側,有條北京最窄的胡同--錢市胡同,街長55米,寬0.7米,街內南北共有九組建築。盡端是一庭院,上有罩棚,旁有鋪房,是清代官辦的銀、錢交易的「錢市」遺存,是早期金融市場的雛形。
九灣胡同
老北京胡同裡竟藏著一條超文藝貓咪塗鴉胡同——九灣胡同。九灣胡同位於西城區東部,全長約390米,顧名思義,正是以彎多而成名。說是九灣,實則彎曲之處不下13處,直彎,緩彎,寬彎,窄彎,彎彎相連,堪稱北京城彎道最多的胡同。最寬處四米有餘,最窄處僅容一人勉強通過!還得是個瘦子~
百花深處胡同
不敢在午夜問路,怕走到了百花深處。人說百花地深處,住著老情人,縫著繡花鞋」《北京一夜》的這句歌詞寫的就是這個胡同;老舍先生曾這樣描寫過百花深處:「胡同是狹而長的,兩旁都是用碎磚砌的牆,南牆少見日光,薄薄的長著一層綠苔,高處有隱隱的幾條蝸牛爬過的銀軌。往裡走略覺寬敞一些,可是兩旁的牆更破碎一些。」
北京還有很多耳熟能詳而且已經商業化的胡同,比如:南鑼鼓巷、菸袋斜街、大柵欄、五道營胡同、東四胡同~小編這次推薦的很市井,絲毫沒有商業氣息,這裡有這地地道道的北京味兒,敞開的大門,院門口的鳥籠子,隨處可見坐在門口下棋亦或是侃大山的大爺大媽非常生活~
胡同是北京的珍貴的飾品之一。夕陽西下,一抹陽光柔和地灑在京城那些幽深的小胡同裡。精緻的四合院,黝黑的宅門,嬉鬧的孩童,由遠及近的吆喝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