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骨法

2021-02-12 骨型骨塑

微信公眾號wxgxgs

十二主骨的形態和部位:

    1.頜骨,此骨在頭骨之前面下端,俗稱下巴,與頭骨銜接,其關節轉動極其靈敏。

 

    2.鎖骨,在胸廓之上端,與胸骨及肩胛骨相銜接,因其細長而彎曲如鎖形,故名鎖骨。

 

    3.肩胛骨,在胸廓後部之上方,左右各一,俗名飯匙骨,其形扁平三面有角,而角度不等,與鎖骨及上臂骨相結合,至前面而成肩胛窩,亦稱肩井。

 

    4.肘骨,此骨居大臂骨與小臂骨之間,即臂間結合之關節處。

 

    5.腕骨,又名手根骨,在臂骨與掌之中間,共有舟狀,半月狀,三角狀,豆狀,大小多稜裝,有頭有鉤狀等八骨組合而成。其形甚短,互相連合,不能單獨運動,一塊動,則其餘七塊必隨之轉動。

 

    6.手骨,此骨包括掌骨與指骨二部分,掌骨位於腕骨與指骨之中間,共五枚。指骨位於掌骨之前端。

 

    7.髀臼,此為骨之凹陷,關節連接處。髖骨之位置,居於骨盤之兩側,而以髀臼,即在髖骨之外側,俗名胯骨,其陷甚深,而成圓臼狀,即大腿骨上端之處。髀臼與大腿骨上端相結合,連綴以軟骨,而成為大腿關節.

 

    8.大腿骨,髖外側之下部,上端銜接於髀臼,下端連接於膝蓋骨及脛骨。

 

    9.膝蓋骨,在大腿骨之正中,即與其靠前面突出之圓形相銜接。膝蓋骨下面,則與脛骨相連屬,故時介於大腿骨及脛骨之中間。

 

    10.腓脛故,與脛骨並行,在上之一端,不直接與大腿骨及膝蓋骨,而靠與脛骨上端與大腿骨相連之外髁下側,而在下之一端,則突出與脛骨之外髁之下。

 

    11.附骨,亦稱足根骨,在脛骨與腓骨之下方,為根骨,舟狀骨,楔骨,骰子骨,等七塊小骨互相連綴接合而成,與大腿骨之下端各部相銜接,下面則接跗骨。

 

   12.足骨,此骨包括蹠骨,趾骨二部,通稱之為足骨。其後端連接與跗骨,前端為趾骨,共五枚。

    卸骨的手法:1,打手 2,攢手 3,拿手 4,捏手 5,揉手 6,彈手 7,擒手 8,推手

    卸法:

 

    1.卸顎法,顎分上下,下顎易卸。右手握雞心拳,從右耳根下,用攢手向上攢打,攢打之際,腕力一彈,下顎關節受攢打之振蕩,必脫臼落下。分左右卸及全卸。

  

    2. 卸肩法,此部有時可以捏法輔之,如卸其左肩,宜用左手,以拇指及中食二指,捏其肩前後之骨縫中,用力捏之,右手託其腋窩,其肩卸矣

 

    3. 卸肘法,肘屈之時,骨即外突;臂直之時,則其處有小陷窩。屈臂之時則用捏卸法,伸臂之時則用攢卸法。如敵與我對立屈臂之時,卸其左肘,用右手三指作捏狀,捏其肘節之兩側,拇指在外,中食二指居內,捏準骨縫用力向下拉之,左手握其小臂,向上一託,左肘卸矣。;敵對於我對立直臂時,卸其右肘,用右手握住其右腕或小臂,向前猛託,用左手之三指作捏狀,捏其肘節,拇指居內側肘彎之中央陷凹,中食二指按於肘節正面之骨縫中,用力捏之,右肘卸矣.

 

    4. 卸腕法,敵與我對立或側之,卸其左腕,右手捏住其腕,拇指在內側,中食二指在外側,捏其骨縫用力捏之,左手握住其小臂向下一壓左腕卸矣。

 

    5. 卸大腿法,如卸左腿,左手張開虎口,捏住左股上部,拇指捏住其內側,中食二指捏住外側,用力捏住,右手用虎爪拳,又名彈子拳,攢其大腿骨骱,使其骨骱脫臼或歪斜。

 

    6. 卸膝法,如卸右腿,左手擒拿其小腿,拽之使直,同時右手握雞心拳或彈子拳,就其膝蓋外側骨縫中,用力攢打,攢打之際暗用彈力

 

    7. 卸跗法,卸左腿則用左手用拿手拿住敵足背,右手捏敵跗骨,須於捏卸時,暗用錯勁,使其跗骨關節脫臼或歪斜

 

    卸骨之法乃是武林中一大絕技,究其手法,有捏、卸、推、操,等法。捏法即用拇指及中、食二指,捏握欲卸之關節,用手上之巧勁,使其骨骼脫臼,是為捏法。卸法則用掌、指、拳攢打骨縫與銜接之處,使關節骨髖膏脫臼,是為卸法。或由下向上推,或由外向內推,或斜推務使其脫臼之骨關節復位為上法。揉法即俗稱按摩。推拿之法,受傷者骨未斷,儀損傷肌肉、筋皮者,施以手法摩之、按之,使其活血散瘀,舒筋消腫,現將卸骨法中的主要卸法與上法介紹給大家。
  

    一、卸法
  

    (1)卸顎法  
  

    顎分上下,下顎易卸,被卸則言語、呼吸不便,雖痛不劇烈,然足以在瞬間制敵也。其法用右手握雞形拳,猛擊敵左耳根下向上攢打,腕力一彈,下顎受震而脫臼,亦可左右卸與全卸,左卸則反之,全卸用雙拳。  
  

    (2)卸肩法   、
  

    肩部為肩胛骨、鎖骨、肱骨銜接處,被卸則全臂失去活動能力,且痛劇烈,唯此關節構造巧妙,吻合密接,但機關愈巧,損壞為易,如對面站立,欲卸其左肩,宜用左手拇、食、中三指,捏其肩頭前後之骨縫中,用右手託其腋窩,咯然一聲,其肩脫矣,卸右則反之。 
  

    (3)卸肘法  

 

    如敵與我對面站立屈肘時,卸其左肘,即用右手拇、食、中三指,捏其肘兩側,拇指於外、食、中指在內,捏準骨縫,用力向下猛拉同時左手握其小臂向上一捉,即卸之。卸右側反之。
  

    (4)卸腕法  
  

    如對面側立,卸其左腕,即-用右手三指拇、食、中以下同,捏其腕,拇指在內,食中指在外,同時左手握其小臂向下一壓,咯然一聲即卻也。卸右則反之。
  

    (5)卸大腿法
  

    如卻左腿,用左手張虎口捏住其左股上部拇指在內,中食指於外,同時左手用虎爪拳,鑽擊其大礙內忻,使其脫臼。卸右則反之。  
  

    (6)卸膝法
  

    卸右膝,用左手擒拿其腳踝或小腿,務使其伸直,後用右手虎爪拳、用力於其膝蓋外側骨縫中猛鑽打即脫。卸左則反之。卸左側用左手擒拿其足背,用右乎捏卸其跗骨即脫。
  

    二、上法
  

    (1)上顎法
  

    上右顎,用左手中食二指伸入口內,撳在下面脫離之內,再用右手於外面相等處推按之,先拉後上,聽有咯然一聲,即復位也.左則相反.
    

    (2)上肩法
  

    上右肩時用左手捏其肩後,拇指於腋窩,其餘在後肩上,用拇指扣頂脫臼之骨上推,同時以右手握其腕或小臂,向上向內推,然後再抽外上方轉推,聽有咯然一聲,即復位。  
  

    (3)上肘法
  

    以拇指按於肘內:彎處,餘指置於肘下,用另手捉其腕,先向外拉,然後向上推託,咯然一聲即復原位.
    

    (4)上腕法 
  

    如上左腕,先用右手捉其腕,再用左手捉其肘,然後牽引,並向下一拉,再順手向上一送則復位。右側反之。
  

    (5)上大腿法
  

    上左腿,桐右手握住其膝、左手扶住其肩再用左膝抵住其臀,向內一送,即合攏。右側反之。 
  

    (6)上膝法
  

    上左膝,令傷者仰臥,用左手捏住其足,右手捏住其足踝,用力緩緩牽引,然後左手扶下按,右手端正向一送,但聞有聲,即復位。右側反之。  
  

    凡被卻骨,皆在關節,經絡上,如果被拿過重,即使復位也必青腫,非用藥洗,不能速愈,如被拿傷及內部者,必用內服藥治之,現介紹三方供參考。
  

    (一)壯筋續骨丹
  

    當歸、川斷、五加皮,破敵紙,菟絲子、黨參、劉寄奴各二兩,川芎、白芍、杜仲、桂枝、三七、黃芪、虎骨、木瓜各一兩,骨碎補.地鱉蟲各三兩,妙熟地四兩。
  

    以上十八味、曬乾共研細末,砂糖水調和製成細丸,每服四錢,用堆花燒酒送下。
  

    (二)消腫止血膏
  

    魯香、沒藥、血蠍、五倍子,五靈脂、田七各等份,加冰片少許。
  

    上藥共研細末,蜂蜜或雞蛋清調成糊狀、攤於紗布上,根據患處面積大小,進行包紮,二天換藥一次,本方屬外用範疇,適用於損傷初、中期,包括骨折、脫位,用於骨折後期寸加地鱉蟲,自然銅、骨碎補、川斷等接骨補肝腎藥、效果更佳。
  

    (三)舒筋活絡湯
  

    荊芥、防風、獨活,桔梗、祁艾、川椒各二錢、逢骨蘋、赤芍、一枝蒿各五錢,羌活一錢,以上十味,煎濃湯趁熱浸洗之,每日三次,專治被卸、被拿與其它跌打損傷,皮破者忌用。


相關焦點

  • 卸骨法、上骨法
    卸骨的手法:1,打手 2,攢手 3,拿手 4,捏手 5,揉手 6,彈手 7,擒手 8,推手    卸法:     1.卸顎法,顎分上下,下顎易卸。右手握雞心拳,從右耳根下,用攢手向上攢打,攢打之際,腕力一彈,下顎關節受攢打之振蕩,必脫臼落下。分左右卸及全卸。
  • 卸骨法與疼痛有關的肌肉
    卸骨的手法:1,打手 2,攢手 3,拿手 4,捏手 5,揉手 6,彈手 7,擒手 8,推手    卸法:     1.卸顎法,顎分上下,下顎易卸。右手握雞心拳,從右耳根下,用攢手向上攢打,攢打之際,腕力一彈,下顎關節受攢打之振蕩,必脫臼落下。分左右卸及全卸。     2.
  • 學 武技功夫之絕技卸骨之秘術
    卸骨法歌訣 推揉捏卸法精奇,一捏一卸痛在地,扶臼捏骱出者易,攢打猝彈錯骨迭,左右逢源熟能巧,順手牽拿隨我意,出於左者隨之左,右者來時側身軀,脫臼迭骱骨歪倚,瞬時成擒把敵摧,活手正之斯為貴,方稱全能文武藝
  • 蘿蔔的一萬種死法
    多刺的鯽魚,與蘿蔔、豆腐等燉湯,易卸骨而味道美。新鮮的鯽魚和老薑在鍋裡煎香,倒入滾水,下進蘿蔔絲,直到湯水煮成奶白色,撒一點鹽和蔥花,就起鍋裝碗。不加繁多的調料,蘿蔔絲清甜不奪味,堪堪能烘託出魚肉的軟嫩肥滑、清淡鮮美。
  • 捏法、揉法、推法、點法、搓法、
    操作方法:①指揉法:以指端著力於穴位做環旋揉動,用於全身各部位。②掌揉法:以掌著力於穴位做環旋揉動,用於腰背、腹部。③魚際揉法:以大魚際著力於穴位做環旋揉動,用於面部。操作方法:①掌推法:用掌著力於施術部位,進行單方向直線推動,用於背、胸腹、下肢部。②指推法:用指著力於施術部位,進行單方向直線推動,用於肌腱部。
  • 《公主連結》姐妹法法蒸隊攻略 姐妹法法蒸隊搭配推薦
    導 讀 公主連結姐妹法法蒸隊的組合搭配要求是比較高的,不少玩家還不知道要怎麼搭配,九遊小編這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姐妹法法蒸隊搭配推薦
  • 時辰佔卜――耳鳴法、耳熱法、面熱法
  • 油炒法、水炒法、油水混合炒法、幹炒法和油底掛漿法
    炒糖的方法有五種 — —油炒法、水炒法、油水混合炒法、幹炒法和油底掛漿法。 拔絲炒糖液 油 炒 法 油炒法是用油脂作為傳熱介質去溶化糖的方法,它是製作拔絲菜時用得最多的一種方法。
  • 推法、捏法、捻法、放法、提法、揉法和按法及基本功練習
    捏法:捏法是捏脊術中的第二個手法,具體的操作方法是術者在上述推法的基礎上,雙側拇指與食指合作,將患兒施術部位的皮膚捏拿起來。這個手法在運用時應該注意的是捏拿皮膚的面積及力量都要適中。捻法:捻法是捏脊術中的第三個手法,具體的操作方法是術者在捏拿著患兒施術部位皮膚的基礎上,拇指與食指合作,向前捻動患兒的皮膚,移動施術的部位,左右兩手交替進行,如果手法嫻熟,看上去就像海邊的波濤向前滾動。
  • 直接法、中種法、湯種法和燙種法
    好多焙友問我什麼是直接法、中種法、湯種法和燙種法,在這裡寫一下我掌握的知識和我的理解,寫得不對的還請指正。
  • 法棍並不止於法棍——法棍的二次重生
    蒜香海苔烤法棍大蒜切末,黃油放室溫軟化,香蔥切末。把蒜末、香蔥末放入軟化好的黃油中,加一點點鹽, 將法棍斜切成2CM厚片。先塗一層韓國辣醬,再塗上拌好的黃油蒜末,再撒上一層海苔末。烤箱120度,上下火烤15分鐘即可。
  • 金剛經:「一切法都是佛法」,是法無定法,萬法皆法的自在之道
    網圖「一切法都是佛法」,什麼是一切法,佛祖為眾生所說的八萬四千法門是也,八萬四千法門,是因應眾生的八萬四千塵勞所立,所以在佛祖心中,一切法就是一切事物,只要體性空寂,那麼法法都是實相這個一切法,頗有點像過去武俠小說中那些以劍入道的高手一樣,只要到了一定的境界與修為,那麼萬物皆劍,手中有沒有鋒利無比的寶劍根本就不重要,任何一件事物到了手中都能夠成為克敵制勝的武器,落葉飛花,皆可制敵。
  • 【麵包實驗室】|直接法、中種法、燙種法、液種法吐司製法差異
    今天,東京烘焙職業人進行的麵包實驗是直接法、中種法、燙種法和液種法的工藝區別,文中將透過不同工藝在吐司中的表現來講解。直接法將是全部的材料依照一定的次序一次性攪拌成麵團,再進行基礎發酵、分割、中間鬆弛、成型、最後醒發、烘烤等操作的製作方式。
  • 宣傳的七種技法(下):證詞法、平民百姓法、洗牌作弊法、樂隊花車法
    證詞法在廣告和政治宣傳中是一種很常用的技巧。2.平民百姓法指講話者試圖讓受眾相信其想法是好的,因為這些想法是「人民的」想法,是「普通老百姓」的想法。3.洗牌作弊法指選擇採取陳述的方式,通過事實或謊言,以清晰或糊塗、合法或不合法的敘述,對一個觀念、計劃、人或產品做好或壞的說明。
  • 大廚詳解拔絲炒糖五法 | 油炒法、水炒法、油水混合炒法、幹炒法和油底掛漿法~
    △拔絲香蕉不過,無論採用哪種炒糖的方法,其目的均是利用加熱使糖溶化,讓糖由結晶狀轉化為液體狀,最後形成不定型的玻璃體。油炒法是用油脂作為傳熱介質去溶化糖的方法,它是製作拔絲菜時用得最多的一種方法。水炒法以選用白砂糖為好,其出絲的特點是色澤明亮、絲細綿長,一般適用於色白清亮的原料,如鴨梨、雞蛋等。一般是白糖100克要用清水25~30毫升。不過,水炒法的不足之處是炒糖的時間比較長。
  • 正確的麵包發酵法 | 中種法
    作者 | 掌溫 | 圖片 | 網絡編輯 | 米娜 | 設計 | 婷婷中種法,又稱二次發酵法是指生產工藝流程中經過二次發酵階段的方法。麵包經過發酵階段能令麵團形成較好的網絡組織,及產生特有的麵包發酵香味,二次發酵法因有較長時間的發酵而令麵團之效果及特性更為成熟。所謂中種法,就是將麵包的原料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中種麵團,另一部分是主麵團。
  • 佛法講什麼:緣起法,三法印
    佛陀講法四十九年,講的是什麼法?大致可歸納為:緣起法,三法印。懂得這兩樣,基本就懂得佛陀的說法了。【緣起法】佛陀用「緣起」來解釋世間萬象,其基本要點是認為世間萬事萬物均由因緣而生,亦由因緣而滅;萬事萬物都處於一定的因果聯繫中,並隨著因果關係的改變而改變。典型地以「法身舍利偈」表述為:「諸法從緣起,如來說是因。彼法因緣盡,是大沙門說。」
  •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的意思
    在沒有進入「人法地」階段之前,必須有一個「我法於母」的過程。修煉者本應繼承父母仁善之心,不斷克服人心之私,完成後天主觀意識的改造,在三元回歸和三源再造領域,完成「法於母」的過程。同時在命體方面,經過修爻補漏,逐步完成生命再造,達到在母腹中的先天乾健狀態。「人法地」,是修真的第二步工程。人如何效法地母呢?大地馱載萬物,替我們承擔了一切,提供了一切,人體生命的生存,全賴大地來維持。
  • 修煉有正法與邪法,當如何鑑別?
    而邪法多來源於邪性靈能,修煉使用後心性會向邪性方向發展,貪嗔痴疑謾膨脹,貪財好色,即使運用邪法做好事,也要承擔運用邪法的不良效應,有的邪法只要學了即使不用也會有不良後果。法本身的邪正是祖源所決定的,與修煉運用的人無關,正法以修心和修德為根本,以功修自身,以法濟世間,法脈一般是正統道家和民間正神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