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甘草與灸甘草、甘草梢的區別

2021-02-07 神農百草醫學

生甘草與灸甘草、甘草梢的區別

處方中寫甘草,生草指生甘草。為原藥材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片,生用入藥者。偏於清熱解毒。炙草又名炙甘草、蜜甘草、蜜炙甘草。為生甘草片用蜂蜜拌勻,再炒至不粘手取出攤晾,然後入藥者。偏於潤肺和中。

  炙甘草是用蜜烘製的甘草。炙甘草為類圓形或橢圓形切片,表面紅棕色或灰棕色,微有光澤,切面黃色至深黃色,形成層環明顯,射線放射狀。

  炙甘草熬的湯不僅可以益氣滋陰,而且還具有一定的治療通陽復脈的功效。另外還有明顯的補脾和胃,益氣復脈的作用。

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動悸,脈結代,可解附子毒。

草梢

  草梢、甘草梢、生草梢均為甘草根的末梢或細根,洗淨,切小段入藥者。偏於清熱利尿。

  炙甘草經常被用於製作成炙甘草湯,這是一種以炙甘草為主要成分所熬製的湯,對人體的好處非常多。

  源於漢代張仲景《傷寒論》,原文曰:炙甘草湯「傷寒,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由炙甘草、生薑、桂枝、人參、生地、阿膠、麥冬、麻仁、大棗、清酒組成。



  炙甘草的功效

  一、補陰為主,如清.柯琴《傷寒來蘇集.傷寒附翼》指出本方以「生地為君、麥冬為臣、炙甘草為佐,大劑以峻補真陰,開來學之滋陰一路也。」清.田宗漢《醫寄優陰論》也認為本方是「滋陰之祖方」。

  二、補血為主,如以清.唐容川為代表的一派醫家認為炙甘草湯是 「補血之大劑」。

  三、氣血雙補,如以金.成無己《註解傷寒論》為代表,認為炙甘草湯的功效當為氣血雙補。「益虛補血氣而復脈」。

  四、陰陽並調,清代醫家尤在涇《傷寒貫珠集》指出炙甘草湯是「擴建中之制,為陰陽並調之法」。

  本方主治傷寒病後或重病恢復期陰血不足,血不榮心,虛羸少氣,心慌心悸,虛煩少眠,大便乾澀,舌質略紅少苔,脈象結代不整。或肺痿久咳,吐涎沫稀痰,量多,咽燥而渴,或痰中帶血,心悸氣短,心中溫溫液液,失眠多汗,脈虛細而數,或偶見結代。

  炙甘草甘溫益脾,脾屬土為心之子,補子而實母,緩心脾之急而復脈為主藥;生地滋陰生血,麥冬益陰養心以利復脈,為輔藥;用人參(黨參)益氣以生陽,桂枝助心陽而通脈,阿膠養血滋陰,麻仁潤腸緩中,得生薑之辛,滋而不膩,共為佐藥;生薑和大棗調和營衛為使藥。諸藥相合,具有滋陰養血、益氣復脈的功能。

  本方重用生地還配以麥冬、阿膠、麻仁,並以炙甘草為君藥,可見是一滋陰養血之劑,善補陰者陽中求陰,故又配以人參、桂枝、生薑、益氣、辛通而助陽、傷寒重證或大病久病之後,陰血耗傷,心血不足,心陽不振,而見心動悸、脈結代之症,本方為適用。

  仲景這一滋陰養心血、益氣助心陽而復脈之法,給後人極大啟發。今人用此方治療陰血不足,心陽不振而致的心律不齊、頻發的期前收縮、室性早搏,甚至出現二聯律、三聯律者,隨證加減,都能取得良好效果。



生甘草的功效

  1.用於心氣虛,心悸怔忡,脈結代,以及脾胃氣虛,倦怠乏力等。

  2.用於癰疽瘡瘍、咽喉腫痛等。可單用,內服或外敷,或配伍應用。

  3.用於氣喘咳嗽。可單用,亦可配伍其他藥物應用。

  4.用於胃痛、腹痛及腓腸肌攣急疼痛等。

  5.用於調和某些藥物的烈性。另外,在許多處方中也常用本品調和諸藥。

  生甘草的禁忌

  清火解毒宜生用,補中緩急宜炙用。甘草味甘,能助溼壅氣,令人中滿,故溼盛而胸腹脹滿及嘔吐者忌服,久服較大劑量的甘草,亦易引起浮腫,當注意之。「惡遠志.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四物。」

  另外還有注意長期給藥有水鈉瀦留傾向,腎上腺略有縮小,組織學上呈現機能低下狀態,甘草次酸可抑制豚鼠甲狀腺功能,有降低基礎代謝的趨勢。

  總結:通過上述的文章對炙甘草與生甘草,炙甘草的功效以及生甘草的功效等有關知識的具體介紹,大家對於炙甘草與生甘草的區別是不是都已經有了充分的了解,雖然它們都是屬於甘草一類,但是從它們的功效和作用上就可以看出來,差異還是很明顯的。


相關焦點

  • 灸甘草的功效與作用
    灸甘草為甘草的炮製加工品,類圓形或橢圓形切片,表面紅棕色或灰棕色,微有光澤,切面黃色至深黃色,形成層環明顯,射線放射狀,質稍粘。具焦香氣,味甜,具有補脾和胃、益氣復脈等功效。灸甘草的功效與作用【性味】甘,平。【歸經】心、脾、肺、胃經。【功效】補脾和胃,益氣復脈。
  • 神農本草經—甘草
    甘草,味甘,性平。主治五臟六腑內的寒熱邪氣;能夠使筋骨堅實,使肌肉增長,氣力增加;消除刀槍所致的瘡腫;能解毒。長期服用可使身體輕巧、延年益壽。產於山川、河谷之處。 甘草根性味:味甘,性平,無毒。甘草梢主治:生用治胸中積熱,祛陰莖中痛,加酒煮玄胡索效果更好。(張元素)甘草頭主治:生用能行足厥陰、陽明二經的瘀滯,消腫解毒。
  • 甘草的養生功效和食用方法
    甘草,又叫生草、生甘草、炙甘草、炙草、草梢、甘草梢、生草梢。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脹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根及根莖。主要產於內蒙古、甘肅、新疆等地。甘草味甘,性平。歸心、肺、脾、胃經。可見,甘草有益氣補中、清熱解毒、袪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藥性之功效。常用於氣虛、咳嗽氣喘、瘡瘍腫毒、食物中毒、脘腹痛、四肢攣急等。甘草的食用方法。一、甘草滷雞蛋原料:雞蛋12個,甘草20克,白糖、大料、桂皮各40克,丁香、白芷、艾葉各10克,白酒、醬油各適量。
  • 甘草、炙甘草、炙草的功效和作用及區別
    (24)嬰兒慢肝風(目澀、畏光、腫閉,甚至流血),用甘草一指長,豬膽汁灸過,研細。以米汁調少許灌下。(25)兒童遺尿。用大甘草頭煎湯,每夜臨睡前服之。(26)小兒尿中帶血。用甘草一兩二錢,加水六合,煎成二合。一歲兒一天服盡。(27)小兒乾瘦。用甘草三兩,灸焦,研細,和蜜成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丸,溫水送下。一天服二次。
  • 每天學中藥——甘草
    (《養生必用方》)⒁治農藥(1059、1605、4049等有機磷製劑)中毒:甘草四兩,滑石粉五錢。用時將甘草煎湯,冷後衝滑石粉頓服。一日連服三次。(徐州市《單方驗方新醫療法選編》)⒂治飲饌中毒,中砒毒:甘草伴黑豆煮汁,恣飲無虞。(《本草蒙筌》)⒃治鉛中毒:生甘草三錢,杏仁(去皮、尖)四錢。二味煎服,一日兩次,可連服三至五天。
  • 複方甘草 vs 複方甘草酸苷,用藥區別在哪?
    甘草製劑對比手冊,一文讀懂!  甘草中的三萜類成分 (甘草酸、甘草次酸等)、 黃酮類成分 (異甘草素、異甘草苷等) 以及游離酚類成分為主要活性成分。  臨床目前使用的甘草製劑常見的成份有複方甘草、複方甘草酸苷、異甘草酸鎂和甘草酸二銨。均含有甘草字樣,用藥區別在哪?
  • 陳皮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
    3、《本草經疏》:"中氣虛,氣不歸元者,忌與耗氣藥同用;胃虛有火嘔吐,不宜與溫熱香燥藥同用;陰虛咳嗽生痰,不宜與半夏、南星等同用;瘧非寒甚者,亦勿使。"  4、《本草匯言》:"亡液之證,自汗之證,元虛之人,吐血之證不可用。"  5、《本草從新》:"無滯勿用。"  6、《得配本草》:"痘疹灌漿時禁用。"陳皮的食用方法
  • 【方劑】聽說你們還在糾結各大方子中的甘草?
    涼膈散 甘草、白蜜—緩和硝、黃峻瀉之力,生津潤燥,調和諸藥。普濟消毒飲 甘草、桔梗—清利咽喉;仙方活命飲 甘草:清熱解毒,調和諸藥。導赤散 佐使:生甘草梢—清熱解毒,尚可直達莖中而止淋痛,並能調和諸藥,且防木通、生地寒涼傷胃。
  •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甘草的禁忌人群有哪些
    自古至今,甘草就被世人廣泛使用,在各種醫藥學上,飲食界中,甘草都被運用得淋漓盡致。而生甘草又是何方神物呢?甘草是一種補益中草藥。它主治清熱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症狀,有補脾益氣,健脾胃之功效。下面就來看看它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
  • 甘草(歷代本草匯言)
    生河西山谷積沙山及上郡。枝葉如槐狀,結角如相思子。二八月採根。滿家忌之,嘔家無用。(按仲景治滿家諸症,俱用之,是滿家不忌甘草也。)甘草梢治胸中積熱,止莖中疼痛。陰頭生瘡,蜜炙頻敷。(驗方第一。)代指腫痛,煎湯漬之。(第二。)陰下溼癢,煎湯常洗。(第三。)痘瘡煩渴,蜜炙,同花粉煎服。(第四。)
  • 甘草是什麼 甘草泡水喝的禁忌有哪些
    在中醫上,甘草補脾益氣,滋咳潤肺,緩急解毒,調和百藥。臨床應用分「生用」與「蜜炙」之別。生用主治咽喉腫痛,痛疽瘡瘍,胃腸道潰瘍以及解藥毒、食物中毒等;蜜炙主治脾胃功能減退,大便溏薄,乏力發熱以及咳嗽、心悸等。西醫藥理發現,甘草劑有抗炎和抗變態反映的功能,因此在西醫臨床上主要作為緩和劑。
  • 藥食同源 | 甘草
    甘草能以一介最是親和水性的豆科植物,得以從這麼貧瘠的土壤中茁壯成長,可見它吸取土性與水分並轉為能量的能力是多麼的強大啊!中焦取汁,奉心化赤生血。甘草在人體之中的功能,即為向脾胃中土進行「中焦取汁」,也就是為脾胃涵養水精。
  • 甘草的作用和功效 甘草的副作用
    甘草以其卓越的藥用特性,並可以作為糖果的原料而著名。如今,它已經被廣泛用於治療多種疾病 。那麼,甘草的作用和功效都有哪些呢?甘草的副作用是什麼呢?緩解咳嗽,祛痰,治療咽痛喉炎;甘草或甘草次酸有去氧皮質酮類作用,對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症有良好功效;甘草製劑能促進胃部粘液形成和分泌,延長上皮細胞壽命,有抗炎活性,常用於慢性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的治療;甘草的黃酮具有消炎、解痙和抗酸作用;甘草也是人丹的主要原料之一。4、甘草有助於減少經前綜合症和絕經期症狀。
  • 甘草的功效和作用 甘草怎麼吃
    甘草是一種中藥,甘草主產於東北、華北、陝西、甘肅、青海、新疆、山東等地,甘草可以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那麼請問甘草的功效和作用是什麼?甘草的副作用是什麼?孕婦可以吃甘草嗎?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甘草的功效和作用甘草一直就是一種十分常見的中藥材,有著很好的藥用價值,功效作用有很多。
  • 甘草附子湯
    7 甘草有類似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對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過多有抑制作用;並有抗酸和緩解胃腸平滑肌痙攣作用。8. 甘草黃酮、甘草浸膏及甘草次酸均有明顯的鎮咳作用;祛痰作用也較顯著,其作用強度為甘草酸>甘草黃酮>甘草浸膏。9. 甘草還有抗炎,抗過敏作用,能保護髮炎的咽喉和氣管黏膜。甘草浸膏和甘草酸對某些毒物有類似葡萄糖醛酸的解毒作用。
  • 補氣藥——甘草
    甘草科屬豆科植物甘草、脹果甘草或光果甘草,其乾燥根及根莖入藥。甘草屬植物全世界約有19種,分布於世界各地。中國約有8種,入藥用約有6種。本品氣微,味甜而特殊。生用或蜜炙用。地理分布1.甘草 生於向陽乾燥的鈣質草原、河岸沙質地。分布於華北、東北、西北 等地。2.脹果甘草 常生於鹽漬化土壤。內蒙古、甘肅和新疆均有出產。
  • 甘草的功效和作用 甘草是什麼樣的顏色
    在日常生活中,甘草是一種常見的中藥。那甘草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呢?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等功效哦。那甘草是什麼顏色的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甘草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吧。甘草的功效和作用1、用於心氣虛,心悸怔忡,脈結代,以及脾胃氣虛,倦怠乏力等。前者,常與桂枝配伍,如桂枝甘草湯、炙甘草湯。
  • 甘草粉怎麼用?
    甘草粉的功效與作用1、甘草粉可以抗炎、抗變態反應,這主要是因為甘草粉中含有一種叫做甘草酸的物質,這種物質可以有效地抑制毛細血管變薄
  • 一周一經典---甘草瀉心湯證
    蝕於上部則聲喝,甘草瀉心湯主之。甘草瀉心湯方:甘草四兩  黃芩  人參  乾薑各三兩  黃連一兩  大棗十二枚  半夏半升 上七味,水一鬥,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溫服一升,日三服。尤在涇註:狐,蟲病,即巢氏所謂(匿蟲)病也。
  • 甘草的藥用功效 甘草泡水喝功效極佳
    甘草在我們身邊並不常見,他主要用於中藥成分中。那麼大家知道甘草的藥用功效有哪些嗎?甘草的副作用有哪些呢?以及甘草泡水喝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呢?感興趣的朋友請看以下內容吧。甘草的藥用功效1、用於胃痛、腹痛及腓腸肌攣急疼痛等,常與芍藥同用,能顯著增強治攣急疼痛的療效,如芍藥甘草湯。2、用於調和某些藥物的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