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版「何不食肉糜」,真相是被流言纏上的法國斷頭王后?

2020-12-13 熊沾沾

晉惠帝司馬衷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白痴皇帝。

有一年國家鬧饑荒,大臣把災情報告給晉惠帝。晉惠帝完全不能理解為何饑荒。他只是對大臣說:「沒有飯吃,為何百姓不吃肉粥呢?」

這句話讓前來匯報的大臣目瞪口呆,三觀盡碎。

這就是令百姓痛恨的「何不食肉糜」的歷史典故。

後世帝王家常常用它來教育子孫,務必要了解民生疾苦。起碼不要做一個白痴帝王。

太陽底下無新鮮事。

一千四百多年後的法國,也流傳著一則法國版的「何不食肉糜」的故事。

不同的是,法國版故事中,主人公是王后。

法王路易十六的妻子,瑪麗·安託瓦內特。

在人生最後階段,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雙手被縛,忍受著圍觀人群對她的羞辱。她一直保持平靜,即使知道她已經必死無疑。

1793年10月16日,瑪麗·安託瓦內特被公開執行死刑。

此時,剛好是法國大革命的高潮期。

一代王后,不得不走向斷頭臺,原因之一就是那句話:「讓他們吃蛋糕。」

這句話是不是真實的呢?

瑪麗·安託瓦內特出生於奧地利維也納,奧地利女大公,父親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蘭茨一世,母親是匈牙利女王 瑪麗婭·特蕾莎。

奧地利和法國歷經七年戰爭後,關係惡化。兩國王室後來為了修復關係,決定進行聯姻。於是,作為母親最小的女兒,瑪麗·安託瓦內特奉命嫁給了法國王儲,日後的路易十六。

成婚那一年,瑪麗·安託瓦內特十四歲。

法國宮廷並不是所有人都認可這樁婚姻,有些人是反對同奧利地結盟,有些人則是單純地討厭這位外來的太子妃。

年輕的太子妃,並不佔據天時地利人和。她沒有博得大家的好感,卻開支巨大。這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瑪麗·安託瓦內特紙醉金迷的時候,法國堪稱民不聊生。因此,人們更加厭惡王后這隻吞金獸。

法國大革命期間,革命黨添油加醋極力渲染王后的花銷令天怒人怨,以此來點燃法國民眾的怒火。

當瑪麗·安託瓦內特被執行死刑時,沒有幾個人同情王后。

人們唯一想要的鮮血,王室成員的鮮血。

人們都說瑪麗·安託瓦內特不愛護自己的子民,是法國君主歷代王后中品行最差的一位。理由之一就是那句著名的「讓他們吃蛋糕吧!」

無論瑪麗·安託瓦內特如何不合格,「讓他們吃蛋糕」這種不知民間死活仿佛白痴一樣的話語,絕對不是瑪麗·安託瓦內特說的話。

這種事情從來沒有真實發生過。

這種謠言在社會上反覆流傳,每一次主人公都是不同的皇室成員。

瑪麗·安託瓦內特不是一個受民眾歡迎的王后,其民間形象長期以來都是扭曲失真的。

實際上,瑪麗·安託瓦內特在慈善捐款頗為大方,她成立了一個針對未婚媽媽的慈善組織,專門幫助那些因為未婚先孕而陷入困境的女人。她會去看望窮人,提供一定的食物和金錢。

她曾經變賣王室物品,其變現款項用來為窮人提供食物,並且資助了不少孤兒。

瑪麗·安託瓦內特死後,頭腦空空、沒有同情心就成了人們對這位王后的既定評價。評價一位自私而且無情的人罪有應得,總比同情一位經歷複雜的女人來得容易些。

「讓他們吃蛋糕吧」這句話藏起了瑪麗·安託瓦內特真正的命運走向。在斷頭臺上等待赴死的那一刻,瑪麗·安託瓦內特接受了自己的命運。她白色的裙子被風吹起,她沒有抗議、哭泣或者尖叫。沒有浪費一分鐘,斷頭斧落下,重重一擊,一代王后人頭落地。

瑪麗·安託瓦內特利用王后的地位和丈夫懦弱心軟的性格,過著豪奢極侈的生活。華服、珠寶不斷流入她的宮殿,她不停地參加舞會,豪賭狂歡,沉浸在自己的奢華美夢中。

她花了太多法國人的錢。

只是,梳理瑪麗·安託瓦內特的經歷,會發現她一直是流言的靶心,備受攻擊。外遇、幹預政事、花光國庫,層出不窮的流言,讓瑪麗·安託瓦內特的聲望大跌,更別提在被審判期間,有人甚至誣陷她與自己的兒子有不倫關係。這讓一向平靜的瑪麗·安託瓦內特,情緒瞬間失控。

瑪麗·安託瓦內特固然是一個不成熟的王后,但纏在她身上的謠言實在太多太多,從十四歲成為法國王太子妃時,她就為這一場虛高的標價付出了太高的代價。

相關焦點

  • 吃蛋糕能吃倒法國?法國版的「何不食肉糜」 ,受「假新聞」所苦...
    每當有政治人物被罵「不知人間疾苦」,就會有人提起晉惠帝在西元299年說的「何不食肉糜」。這次被罵的是美國商務部長羅斯(Wilbur Ross)。雖然川普總統1月25日晚籤署臨時開支法案,使政府停擺暫時畫下句點;但美國已創下史上歷時最長的政府關門,在這35天內,約有80萬聯邦政府僱員被迫停薪休假。
  • 法國斷頭王后瑪麗不為人知的愛情故事
    「她那時還太年輕,不知道命運饋贈的禮物,已經在暗中標好了價格」這是作家茨威格對法國斷頭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的評價。瑪麗原是奧地利的公主,作為鞏固奧地利法蘭西聯盟政治集團的砝碼,聯繫哈布斯堡王朝與波旁王室的紐帶,十五歲便嫁給當時尚為太子的路易十六。
  • 法國末代王后太奢侈!拖鞋拍出35萬天價,大革命時被推上斷頭臺
    法國末代王后太奢侈!拖鞋拍出35萬天價,大革命時被推上斷頭臺《斷頭皇后》中有這樣一句經典臺詞:「命運饋贈的禮物,暗中早已標註好了價格,只是當時太年輕不明白」。茨威格的這本書的主人公就是法國末代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一位堪比慈禧太后的女人。
  • 法國的「斷頭王后」,是政治的犧牲品?還是咎由自取
    奧地利的一位作家史蒂芬寫過一位「斷頭王后」。這位法國王后,有著尊貴的身份、富足的生活,她還擁有著讓很多人羨慕的美貌。但她的結局卻幾近荒誕。瑪麗·安託瓦勒特(1755年11月2日-1793年10月16日),原是奧地利的女大公,1770年遠嫁法國。
  • 法國王后:沒有麵包可以吃蛋糕!
    而相同的話我們在法國歷史上也曾聽聞:沒有麵包,吃蛋糕不就好了嗎?你看,何其相似爾!何不食肉粥?中國歷史上說出這句話的是西晉時期的晉惠帝司馬衷。在我們的印象中,晉惠帝司馬衷用現在的話來說,是個白痴,他是歷史上有名的白痴。兩個證據,一個就是「何不食肉粥」。據《晉書·惠帝紀》上記載:天下荒亂,百姓餓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其蒙蔽皆此類也。
  • 一輩子住在歐洲最大的宮殿;斷頭皇后:我一個人就搞垮了法國
    被揭秘者:斷頭皇后瑪麗,出生在歐洲第二大的宮殿:美泉宮;之後一直在法國凡爾賽宮,到法國大革命被斬首;揭秘坐標:歐洲規模最大的3大宮殿:馬德裡皇宮排第三,第一第二分別是:法國凡爾賽宮、奧地利美泉宮;判詞:著名的斷頭皇后
  • 路易十六是少有的私生活不亂的法國國王,卻因奢侈的王后而被法國人...
    法國波傍王朝末代國王路易十六,雖說在日後的法國大革命中與王后安東奈特一起上了斷頭臺,但是不論路易十六的治國能力怎麼樣,他在法國歷史上卻是少有的私生活不混亂的國王。
  • 法國王后上斷頭臺時,到底對劊子手說了什麼,令人肅然起敬呢?
    法國路易十六的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是法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被處決的王后,她在上斷頭的時候,說了一句話,令人肅然起敬。那麼,瑪麗王后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她到底說了什麼呢?在法國大革命期間,法國政權進入瘋狂的「輪盤賭」,波旁王朝、吉倫特派、雅各賓派,輪流上臺開始了自己的表演。
  • 法國王后被推上斷頭臺,不小心踩了劊子手一腳,說出一句話,流傳至今
    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是有太多不同,有一位美麗又悲情的斷頭王后,他曾經是奧地利的公主,是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的妻子,這個人就是瑪麗安託瓦內特。 長得很美麗,在7歲的時候,在舞會上遇見了6歲的莫扎特。當時幼年的音樂家莫扎特為他彈奏小星星所要求的獎勵,就是這位美麗的小公主的吻,當時在場的人都因為這件事情笑得前仰後俯。 而在瑪麗11歲的時候,法國王室就已經向其求婚,在三年之後,他剛剛14歲就已經離開了自己的國家來到了法國,成為了法國王太子妃。
  • 《斷頭王后》:革命風暴下隱藏的愛情,與王后的品格
    本文緊接上一篇《斷頭王后:被時代選中的悲劇》,細節內容,來源於茨威格的《斷頭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傳》。上一篇寫到臭名昭著的項鍊事件,本篇主要寫瑪麗·安託瓦內特的愛情,大革命期間,國王一家遭遇的苦難,以及她表現出的「王后的品格」。
  • 法國斷頭王后的珠寶重現天日,瑪麗王后曾用棉花包裹、木箱運出
    法王路易十六的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Marie Antoinette)曾一度是奢靡的象徵,她驚人的揮霍與浪費和她的美貌一樣著名。她喜愛各種精美奢華的珠寶服飾,為此不惜一擲千金——曾經有人戲稱瑪麗王后花光了法國國庫。那麼她死後,那些珠寶都去了哪裡呢?
  • 法國斷頭王后的珠寶200年後「重見天日」,到底有多奢華?
    那些讓瑪麗王后走上斷頭臺的珍寶不同於佳士得的一枝獨秀,蘇富比的珠寶拍賣會可以說是「群芳爭豔」了。這場拍賣最大的亮點就是來自波旁·帕爾瑪家族(Bourbon-Parma)的皇家珠寶,其中有10件來自法國王后瑪麗·安東尼特(Marie Antoinette)的珍貴首飾已經有200多年沒有在公共場合出現過了。
  • 她是法國末代王后,窮奢極欲比肩慈禧,年僅38歲被送上斷頭臺
    她是法國末代王后,窮奢極欲比肩慈禧,年僅38歲被送上斷頭臺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是大清,溥儀作為末代皇帝,一生經歷了大起大落。雖然作為皇族命運悲慘,但起碼人生安全得到了保障,晚年還成為了一名普通的園丁,被改造成了自食其力的勞動者。
  • 法國瑪麗王后:一個靠買買買敗光國庫,最終走上斷頭臺的女人
    法國瑪麗王后生前佩戴過的珠寶首飾,在蘇富比拍賣行拍出了珠寶歷史上的最高總價。 ● 瑪麗王后的帆船髮型瑪麗王后在頭髮上的打扮是不留餘力的。她的髮型前衛而坎普,常有誇張的羽毛和模型做裝飾,許多貴族女性都爭相模仿。
  • 法國斷頭王后瑪麗:揮霍無度瘋狂斂財,一份禮物價值76萬6千法郎
    而在千餘年後的歐洲大陸上,同樣有一位王后,眨著天真眼眸問侍女,為什麼饑民窮到買不起麵包時,不改吃蛋糕?她便是法國有名的'' ''瑪麗·安託瓦內特。 從一國公主,到和親太子妃,再到王后殿下,瑪麗·安託瓦內特的一生究竟是怎樣的?
  • 她是莫扎特都想娶的大美人,14歲嫁給法國國王,38歲被送上斷頭臺
    你能想像作為法國的太子妃、未來的王后,居然不怎麼會說法語嗎? 在嫁給路易十六之後,瑪麗開始了她驕奢淫逸的享樂生活。 1775年8月6日,她的弟妹瑪麗亞·特麗莎產下一子,且他將在七年後成為法國正式王位繼承人,因此安託瓦內特的地位岌岌可危。 在這種情況下,瑪麗乾脆徹底放飛自我,過上了紙醉金迷、奢侈無度的生活。 瑪麗到底有多會享受(花錢)呢?
  • 絕代艷后瑪麗·安託瓦內特成斷頭王后,世間所有的饋贈,已標價碼
    這位瑪麗·安託內特就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她是奧地利的公主,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的王后,凡爾賽的玫瑰,法國大革命中的斷頭王后。她的母親是奧地利女王瑪利亞泰莉莎,丈夫是法國國王路易十六。她15歲結婚,20歲成為王后,27歲生下第一個孩子,35歲遭遇法國大革命,38歲在革命廣場的斷頭臺上結束了生命。
  • 從《安家》到《斷頭王后》,命運饋贈的禮物都暗中標好了「價格」
    奧地利作家史蒂芬茨威格曾在《斷頭王后》一書中寫道:她是所有漫不經心的人裡最漫不經心的; 她是所有奢侈浪費的人裡最奢侈浪費的; 她是所有風流輕浮的人裡最風流輕浮的; 再沒有人能比她 更好地表現了18世紀的社會風情。;她是18世紀的象徵,也是18世紀的終結。
  • 38歲王后被砍頭,斷頭王后原來是背鍋俠?
    在法國有這樣一幅畫作,法語名字叫《L'exécution de Marie-Antoinette》,譯成中文是《處決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描繪的是1793年10月16日,法國路易十六的妻子瑪麗王后被送上斷頭臺的情景。
  • 瑪麗·安託瓦內特——法國末代王后的傳奇人生
    這是瑪麗·安託瓦內特王后出生時的樣子,她的一生富有奢靡,卻終於斷頭臺上。她是「赤字夫人」,是「斷頭艷后」,是法國史上最悲劇的女性之一。1766年,為滿足政治上的需求,法國王室正式向11歲的瑪麗·安託瓦內特公主求婚。1770年,瑪麗·安託瓦內特未滿十六歲,便成為了法國王室的王太子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