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省錢女王 如何享受極簡生活?》有感

2020-12-15 悅讀閱篤

這本書能讓人打開新世界,原來這個世界上還有人過著這樣的生活卻不以為苦。雖然筆者認同開源節流,也自評同一般的女性比較筆者算是省錢的,然而書中的生活方式充分顯示了什麼叫小巫見大巫,嘆為觀止。尤其本書作者的生存環境一看便是西方資本主義社會,這反差著實讓人懷疑他們的優越性從何而來,也深刻認識到資本主義社會貧富差距兩極化的巨大鴻溝太難逾越。

書中的觀點其實都來自現在西方流行的極簡生活這種生活方式,雖然省錢女王並沒有做到極簡生活中用100件物品就完成個人生活物品的全覆蓋,但省錢女王對極簡生活的推崇還是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她家中物品的數量,更重要的是這種思想對於省錢女王購物方面的影響。如果不是必須要使用的物品,省錢女王絕對不買;如果不是已經加入了購物清單中的物品,省錢女王也不會買。

這樣的購買原則是很重要的,建立自己的購物清單,但內心感覺到需要購買一個物品時就將這個物品放入購物清單中,然後過兩三天在買,每天都去看看購物清單,思考清楚這個東西是不是真心需要的,一旦覺得不需要就果斷刪除物品清空購物清單。這樣的原則不僅適合現場實際的購物,也特別適用於網絡線上購物,畢竟線上購物的購買只需要點擊,還不用考慮搬運的問題,閒暇時間隨便點點點,錢錢就這麼花出去了,很容易超支的。

省錢女王從食物上進行節約的方法是筆者不太認同的:她會一次性購買很多的土豆、麵粉類可以放很久的食物。對於蔬菜也並非不吃,而是選擇一次性大規模買入便宜的甚至是自己種植。肉類也是必須買的,大規模的購買打碎的肉糜類肉類,甚至還認為這種肉類烹飪會更簡單。牛奶這種西方飲食很重要的組成成分也在購物清單中,但會考慮通過自製豆漿來降低牛奶購買的支出,還表示通過冰凍牛奶的方式可以延長牛奶的保質期。

有過生活經驗的普通人可能會產生這樣的感覺,如果選擇自己在家做飯,在食物上的支出相較於外出食用會節約很多,在此基礎上還不停的各種摳細節進行節約,著實難以想像。蔬菜不應該選擇新鮮的嗎?肉類不應該選擇自己喜歡吃的種類嗎?牛奶豆漿的選擇不應該更多是個人喜好嗎?而且超市中進行打折的食品都臨近保質期,怎麼可能買回去放冷凍室冰起來,就能將保質期暫停,借用法律上的訴訟時效暫停的概念嗎?除了吐槽,沒有認同。

同時省錢是個體力活。希望在交通通勤上節約開支,釜底抽薪的便是11路也就是靠兩條腿;希望在家庭洗護上節約開支,釜底抽薪的是成為化學家用一堆簡單的化工原料自己調配,從而拒絕市面上銷售的各種洗護用品;希望在蔬菜水果上節約開支,釜底抽薪的做法便是自己開闢一個種植園自己種,而且要種最划得來的那種;希望在雞蛋或者牛奶上節約開支,釜底抽薪的做法便是自己養雞養牛養羊,牛逼了,簡直不敢想。

最不敢想的是,省錢女王的房子其實是租的一個移動宿營車廂,然後租一片土地,這讓對土地有蜜汁感情的中國人著實難以接受。不過,之所以會對宿營車廂產生興趣,是因為省錢女王離婚且帶著小孩,很難通過朝九晚五的工作獲得穩定的經濟來源,於是她選擇了節約開支並且通過寫書分享經驗的方式來賺錢,雖然對她的生活方式總有一種違和感,但很高興她能通過這樣的方式實現自我獨立,畢竟這個社會讓女性尤其是離異帶娃的女性,有太多的偏見。

想看看西方社會中省錢能節約到什麼地步,值得看看這本書,雖然做不到,但能反思下自己的消費行為,進而有所克制,已經難能可貴了。

相關焦點

  • 海市蜃樓 —— 讀《金色夜叉》有感
    從《人間便利店》開始去接觸日本文學,一直讀到這本,發現日本文學對於人,個體的細述深勾的角度尤為毒辣,人性與善的比例恰當好處,得我心思。我永遠認為人性是黑暗的,但也永遠有一束微光的善,而光雖弱卻是能反抗甚至壓制整片黑暗,因為暗黑的人性是生活所迫,而人性的光明是生命的根。
  • 【書香法苑 】讀《追風箏的人》有感
    【書香法苑 】讀《追風箏的人》有感 2020-12-18 11: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極簡主義生活是過窮人的生活?錯了,這樣的極簡,才是高級的審美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的生活物質條件越來越好,對生活來講,我們更注重舒適體驗和精神享受。因此,在這個物慾膨脹的時代,越來越多的人崇尚「減法」的極簡主義,這已成為我們快的樂生活的源泉。以前,我們常常為生活不斷增添不一樣的東西。
  • 極簡主義傳播了嗎?你的生活「極簡」?
    「極簡主義」的生活方式傳播開來。越來越多的人從建築設計、構件的使用甚至所接收到的信息等方面提倡「極簡」。他們相信「Less is More」,讓生活方式回歸簡單純粹。極簡主義者認為,極簡主義不是虐待狂,而是一種更加人性化、經濟化、輕鬆愉快的生活方式。當然,雖然極簡主義在中產階級和白領中有很多擁躉,但也有很多人冷思考這種生活方式。
  • 極簡主義蔓延,而你的生活「極簡」了嗎?
    「極簡主義」這種生活方式蔓延開來。越來越多的人從建築設計、使用器物甚至所接受的信息等等方面崇尚「極簡」,篤信「Less is More」,讓生活方式回歸簡單純粹。極簡主義者認為,極簡生活不是苦行僧式的自虐,而是一種更為人性化的、經濟的、環保的、輕鬆愉悅的生活方式。當然,極簡主義雖然在中產階級和白領中擁有不少擁躉,但對這種生活方式進行冷思考的也不乏其人。
  • 「極簡女王」 Jil Sander 能讓年輕人那麼著迷?
    德國時尚設計師 Jil Sander 對於極簡設計的精緻詮釋令她備受時尚界追捧,她被譽為當代「極簡女王」。
  • 歐京家居|與丁真一同享受極簡生活
    如果問大家為什麼喜歡丁真,大部分都是因為他臉上純淨無暇的笑容,在繁華喧囂的都市生活久了,難以回歸到本心的寧靜,白駒過隙,我們似乎都忘了停下腳步,感受一下生活裡純淨簡單的美好。丁真的出現,網友們紛紛在網絡上高喊要去他的家鄉看看,跨越山澗流水想擁抱最純粹簡單的生活,但大家似乎都忽略了最簡單最治癒人心的方法,那就是打造一個溫馨舒適的家。
  • 初中讀後感範文:讀《如何再次拿起書》有感300字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中讀後感範文:讀《如何再次拿起書》有感300字,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在書中我與逝者重逢,在書中我預見未來之事,在書中有戰事紛爭,在書中有和平安定。萬物都隨時間腐化,星辰隕落,季節更替,一切繁華終歸塵土,然而上帝讓這一切在書中得以重現。」
  • 暑假讀後感:讀《小房子》有感
    猜你喜歡:讀後感:讀《海底兩萬裡》有感暑假讀後感:讀《花婆婆》有感讀後感:讀《失落的一角》有感
  • 極簡主義者:嶄新的生活方式
    來源:企業家 整理:邁迪爾導讀:在你去百度「極簡主義者」一詞之前,或許你認為,極簡主義的生活方式就是去掉生活中一切樂趣,電視、網絡、汽車、麥當勞、IPHONE,甚至只能保留50件生活物品,過著苦行僧般清修的生活…事實上,極簡者(Minimalist)的核心理念在於:崇尚簡約生活,回歸生活本質。
  • 極簡的生活方式
    生活應刪繁就簡,只有簡單的生活方式,才能感受到生活中真真切切的幸福。極簡生活並不是指吃飯只吃一個菜,捨不得花錢等,而是放棄無效的事情,最大限度利用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做一些有用的事,從而獲得更大的快樂和幸福。
  • 讀《自在獨行》有感
    讀賈平凹《自在獨行》有感。 人過了三十歲,就開始不自覺的減少無意義的飯局,在某些時候不知不覺中喜歡上了一個人獨處的味道,其實絕不是我們厭倦了世界的紛擾,只是我們更加企盼內心的富足和安寧。 最近讀了賈平凹的《自在獨行》,在書中有一段話讓我感受頗深。
  • 有些事不能輕易嘗試,會上癮,例如極簡生活
    與囤貨生活相反,逐漸開始盛行的極簡生活讓生活多了一種可能。這種生活精且簡,更重要的是也並沒有少了生活的樂趣,同樣快樂。無法比量兩種生活的好壞,也不能多了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就完全否定另一種生活方式,這是兩種感覺和兩種需要,不分伯仲,不相上下。有很多人的極簡是從囤貨生活轉變過來的。
  • 看見每個孩子的成長——讀《教育的情調有感》
    看見每個孩子的成長—— 讀《教育的情調有感》 向陽學校 柴文霞在緊張的工作之餘,我用半個月的時間讀完了加拿大範「一位真正的老師,知道該如何去看孩子,注意孩子一種害羞的表情,一種情緒的流露,一種期待的心情,真正地看,不僅僅是用眼看,而是帶著責任感去「看」孩子。」讀到此處,我想到了身邊的很多老師,他們對學生真誠地鼓勵,敏銳地發現,細心地呵護。
  • 2021,嘗試空無一物的極簡生活,享受內在豐盈!
    這是宸媽2020年發布的第143篇原創內容全文共計2361字,大約需要2-4分鐘時間閱讀極簡生活是什麼?我原本是個不太會收拾和計劃著生活的人。原來我不知不覺在離婚後養成的收納和整理的習慣,在這本書中所採訪的十位嘉賓身上演繹成了一種叫做「極簡主義」的生活態度。極簡=最低限度,是指捨棄一切可有可無的東西,只保留最低限度的生活必需品。
  • 日本女孩的極簡生活,從住到吃,省錢術走紅網絡!
    當『斷舍離』的概念橫空出世的那一刻,那些身陷煩惱泥沼中的人發出一聲驚嘆:原來生活還可以這樣!『極簡主義』的確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軌跡,這其中就包括日本的單身女孩Pipi,25歲的女生,本應該是最喜歡逛街購物的年齡,可是她卻完全相反,除了必要的購物需求之外,她是一位超級省錢小達人,在她的博客裡曬著她每個月的開銷和各項花錢計劃,被粉絲稱為:家計管理師,就是省錢術她租住在東京郊外的一套僅27㎡
  • 也說生活的極簡主義
    今天也說說極簡主義。前幾天看到這麼一個問題:崇尚極簡主義的日本,人生圖什麼,是不是想通了這個問題?「人生圖什麼」是個很大的話題。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追求,哪一種才是「想通了」的生活方式並沒有定論。極簡主義並不是日本人的專利極簡主義產生於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這個概念並不是日本人創造的。極簡主義是西方一個重要的藝術流派,由極少主義衍生而來。極簡主義也並不是僅僅指生活層面的理解,至多只能算是對待生活態度的一部分。
  • 人到中年,享受極簡生活
    但是,生活從來都是各過各的,在一起的時候,親密的不分你我,一旦分開了,由每天的聯絡漸漸變成周聯絡,每月聯絡,直到最後的失去聯繫,甚至一度都忘記了,哦,原來以前有過這麼一位親密無間的朋友。人到中年,經歷多了,自然感悟也頗多,知道逝去的不必強留。生活總是不緊不慢中獲得一些,失去一些,這才是生活的真理。
  • 劉豔萍 | 讀汪曾祺《車前子》有感
    劉豔萍 | 讀汪曾祺《車前子》有感 2020-12-15 18: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平凹國際家居:極簡輕奢,藝術與生活的家居美學
    隨著追求高級的極簡生活的人群越來越多,中高端的極簡輕奢品牌成為高級白領、城市新貴的選擇,極簡輕奢生活成為市場的一種時尚風向標,平凹國際家居便是該風向標中典型的代表品牌之一。輕奢介於奢華與快時尚之間,高檔的定位和品質,比快時尚家居個性有檔次,比奢華家具節省錢有內涵,輕奢所傳達的恣意時尚生活態度,讓人仿佛置身自由的第三空間,暫時逃離現實的紛擾,舒適地放鬆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