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幾年「克蘇魯神話」逐漸走進公眾視野,越來越多人開始注意到這一領域,並且開始加入這個大規模的:傳播科普、本土化、再創作的活動當中來。尤其是在亞洲地區,克蘇魯神話逐漸成為一個熱門的標籤——當然這只是在一個比較小的範圍內,尤其是對於國內來說。
但是實際上,克蘇魯神話的東進之路,要比人們想像的更加有歷史,這一段歷程,值得挖出來好好研究一番。
於是,筆者嘗試對這一段「克學東漸」的歷程做一個大概的梳理。最有趣的地方在於,日系「克蘇魯神話」方面的文獻有中文漢化的內容非常少,而偏偏日系克蘇魯又是國內克蘇魯神話傳播的一大源流之一——很多後來的設定、一些經典的梗、甚至於一些中文漢化方面的專有名詞是來自於日本的。
由於日本特有的「本土化」,使得很多日系克蘇魯作品帶有著鮮明的日本本土文化風格。而國內早期接觸到的恰恰是這一批有那麼點「變了味」的內容,於是就此產生了傳播的連鎖效應。以至於到今天來看,這些淵源使得國內對於克蘇魯神話的傳播產生了很多有意思的現象。
另外除了日本克蘇魯神話從傳播歷史的一些梳理之外,筆者也嘗試這梳理一下國內克蘇魯神話傳播的路徑,在考據這一類內容的時候,往往會發現事實與人們的很多尋常認知大不一樣,這會非常令人意外——國內傳入克蘇魯神話的時間要比大多數人以為的都要年代久遠,這很有趣。
目前所能接觸到的文獻顯示,日本方面最早的文獻可以追溯的1948年。1948年日本著名偵探小說家江戶川亂步在當時的《寶石》雜誌的專欄上首次提及了「洛夫克拉夫特」的名字,並對洛氏文學做了介紹。目前這可以看作是克蘇魯神話進入日本的原點。他介紹道:
霍華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1890-1937)出生於美國大西洋岸北部,,新英格蘭的羅德島州,是一位因體弱而將自己一生封閉在那裡的,沉浸在恐怖、超自然的幻想中的怪奇作家。(中略)他的作品中充滿了不同次元的對另一個世界的憂鬱狂熱,並以此打動了讀者的內心。其風格並不算美國風格,反而與英國的梅琴、布萊克伍德有共通之處,而且某種意義上比他們更內向、更狂熱。他喜歡描繪從天文學角度上完全不同的宇宙,也就是異次元的世界,以及那個世界中出現的妖魔鬼怪。
隨後是在1956年,早川書房出版社出版的選集《幻想與怪奇2》(幻想と怪奇2)收錄了日本最早的日語翻譯版克蘇魯神話作品——當時收錄的翻譯選篇是洛夫克拉夫特的《敦威志恐怖事件》。
之後在1972年的S-F雜誌9月臨時增刊號上,發表了首個克蘇魯神話的特輯。這份雜誌標誌著克蘇魯神話和洛夫克拉夫特在日本範圍內被廣泛知曉。緊接著第二年專業雜誌《幻想與怪奇》製作了專門的,標題為《LoveCraft=CTHULHU神話》(ラヴクラフト=CTHULHU神話)的特輯。
可以看出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克蘇魯神話就已經在日本範圍內廣泛傳播開來。
而日本的「本土化」速度也非常的快,幾乎在早在1956年,高木彬光就創作了短篇「日系克蘇魯神話故事《邪教之神》(「邪教の神」)。而最早出版的單行本的「日系克蘇魯故事」的發行則能追溯到1977年山田正紀的短篇集《銀色子彈》(銀の弾丸)。
1980年,日本作家風見潤開始創作「日本本土克蘇魯神話」長篇系列故事。(《クトゥルー・オペラ》)——菊地秀行認為這可能是日本最早的長篇日系克蘇魯神話原創故事。至此,克蘇魯神話在日本的傳播已經具有了規模,並且至此之後一直維持著一個旺盛的發展狀態——克蘇魯神話的影響範圍隨著文學的腳步,滲透到了多個文化領域,包括漫畫、動畫、遊戲等等。
日本文化的一大特色在於其特有的:「拿來主義」。他們對於外來文化具有著非常強大的吸收能力——基本上拿來就能用。但他們也不僅僅是單純的拿來,而是在拿來之後很快就完成了「本土化」:簡而言之,在接觸到任何外來的文化表現形式之後,他們很快就能學會這種表達形式。然後很快就進行再加工,以外來形式的包裝下,放入自己本土文化的風格到其中去。
由於日本方面本土化的很多克蘇魯神話作品並沒有被引進,而能找到的一部分被漢化了的作品性質又比較微妙——類似於受了克蘇魯神話作品影響而借鑑其中部分元素寫作自己原創故事的那種。大概可以參考《血源詛咒》這樣的文學類作品——也就是所謂的「克蘇魯風格」作品。
所以這裡只能大概介紹一下日本方面創作過克蘇魯神話類作品以及創作中含有「克蘇魯元素」的作品的一些作者以及他們比較有代表性的「克系」作品。而且嚴格意義上後者偏多,因為哪怕是「克蘇魯題材」的作品,更多的也僅僅是套用了克蘇魯的皮寫自己的故事。
由於日本方面版權意識很嚴謹,以及作品引進的非常少,所以能找到的相關資料不是很詳細,只能做一個很粗略的列舉和介紹了:
菊地秀行(1949年9月25日-)小說家,他創作的作品類型遍及科幻、奇幻、恐怖等。出生於日本千葉縣銚子市,血型AB型。
他於日本青山學院大學法學院畢業,在成為小說家前當過自由記者,1982年以《魔界都市〈新宿〉》系列出道,之後出版過《魔界都市》、《吸血鬼獵人D》等許多系列作品,當中還有被製成動畫、翻拍成真人版電影,或改編成漫畫。
除了小說外還著有許多恐怖電影的解說書籍;直到現在(包括文庫化小說在內)都還以每月發行數本作品的步調寫作,和日本暢銷作家夢枕獏兩人是日本傳奇小說的兩位代表人物。另外,日本的爵士樂家的菊地成孔是其親弟弟。
菊地秀行創作的不少作品中都含有性愛和暴力內容。而他從以前就是霍華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的恐怖小說愛好者,因此他也有許多以克蘇魯神話為題材的作品。他可以算是日本方面克蘇魯文化研究傳播的主力作者之一。
他曾修習過少林拳法,在作品中經常出現主角使用少林拳法的場面。並且他也是一位武器槍枝狂熱者,他的作品中也常可見到鮮為人知的槍炮武器登場。(艾特一下老虛、廣江禮威等人)。
除了他最廣為人知的魔界都市、吸血鬼獵人D系列之外,他還創作過大量純克系的文學作品。比如創社出版的,菊地秀行的克蘇魯神話小說短篇集《邪神金融街》。這個短篇集收錄了菊地創作的多部「克蘇魯神話」作品,故事背景從日本到國外,描述了平靜現實之下,克蘇魯世界的邪神們悄悄滲透著世界。是對人們那充滿了虛假平和的日常生活的揭示和警告。
《邪神決闘伝》以美國西部時代為背景,講述十七世紀七十年代美國西部世界的冒險故事,在槍炮騎射的同時,與來自邪神克蘇魯的信徒們戰鬥的故事。
出生於北海道札幌市的小說家。作品多為神秘·怪奇小說和傳奇小說。本名松井克弘。筆名的由來是作家亞瑟・梅琴。妻子是松尾未來。他發表了多部以密宗立川流和室町時代為背景的小說。同時他也是日本國內最主要的克蘇魯神話的選集編纂者和翻譯者。他畢業於北海道札幌月寒高等學校、東洋大學文學部佛教專業。
1972年,組成了幻想怪奇小說的同人團體「黑魔團」。1981年進入國書出版會,從事怪奇小說翻譯出版的同時,發表了很多關於西洋魔術的報導和著作。向日本系統地介紹關於西洋魔術的知識,以朝松為開端。1980年代以後的小說和遊戲中頻繁出現的魔術相關單詞中,都有朝松譯出原著時設計的譯語和造詞被廣泛使用的詞彙(例如召喚魔術的「召喚」等)。
1986年,在《魔教的幻影》(索尼文庫)中作為小說家出道。
1995年因腦膿腫緊急住院,一度徘徊在生死線上,1996年奇蹟般的復出,再次執筆。
1999年,JET將自身的恐怖體驗漫畫化的《KEN&JET的魔界召喚》(朝日電影漫畫)發行了。
2006年,室町物語的短篇小說《東山殿御庭》被選為第58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短篇部門的候選作品。此外,高橋葉介的《黑子KUROKO》作品中他以「神秘作家荒松健太郎」的身份登場。
朝松健編纂的克蘇魯神話合集相關內容主要是:
The Cthulhu Mythos Files3 邪神帝國(加筆完全補完版)
The Cthulhu Mythos Files4 崑央(クン・ヤン)の女王(加筆完全補完版)
The Cthulhu Mythos Files6 チャールズウォードの系譜
其代表作為:代表作品:《逆宇宙シリーズ》、《魔術戦士(マジカル・ウォーリアー)》
風見潤(1951年1月1日-生死不明)是日本小說家、翻譯家、研究人員。本名加藤正美。出生於埼玉縣川越市。青山學院大學法學部畢業。文學部英美文學科中途退學。隸屬於青山學院推理小說研究會,擔任過短時間的副會長。
他以推理小說、科幻小說等翻譯為中心活躍著(初期也以本名進行翻譯活動),從1970年代後半期開始了這些題材的創作。幽靈事件系列已經是超過50部的人氣系列了。
2014年12月,青山學院大學推理小說研究會OB北原尚彥在推特上發推稱「翻譯家·作家風見潤去世的消息被確定」。
在2015年發售的《歌劇·邪神降臨》(創土社)中擔任解說的菊地秀行,在2015年1月時談到了風見從數年前開始就斷絕了消息。該書的版權頁上寫著「因為沒有和著作權者取得聯繫,所以本書的著作權費被委託了」的拒絕書和募集著作權者下落的信息。
風間潤有多部代表作品:《幽霊事件シリーズ》、《女子高生真琴の推理レポート》、《幽霊事件・京都探偵局シリーズ》、《漂流教室》(小說版)
而他的《クトゥルー・オペラ》(歌劇系列)是日本克蘇魯神話長篇作品的代表系列:
《邪神惑星一九九七年》(1980年7月)
《地底の黒い神》(1980年12月)
《雙子神の逆襲》(1981年9月)
《暗黒球の魔神》(1982年4月)
慄本薫(1953年2月13日-2009年5月26日),日本女性小說家、評論家。曾以中島梓的名義發表評論、作詞、作曲、鋼琴演奏、音樂劇劇本、演出。本名「今岡純代」,舊姓山田。作品涉及極為廣泛的領域也是其最大的特徵,包括:SF、幻想、傳奇·時代小說、恐怖、推理、耽美小說等。
1980年代是其創作的高峰期,在各個領域都獲得了很高的人氣,誕生了各種各樣的暢銷作品,同時還收錄了各種各樣種類的作品。
代表作有《豹頭王傳說》、《魔界水滸傳》、《伊集院大介》系列等。
其中《魔界水滸傳》是以結合了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與「克蘇魯」神話相結合,講述了想要侵略地球的「克蘇魯」神話中的眾邪神,與想要守護地球的一百零八星宿守護神互相對抗,以及在夾縫中掙扎生存的人類的故事。
1995年3月開始,作為《銀河聖戰篇》的續篇《新魔界水滸傳》開始發行,到第4卷為止都是從角川文庫發行的,但是由於慄本的逝世,所以還沒有完結。
發表形式是在《野性時代》連載或一舉刊登之後,由華德川小說發行。但是,只有外傳《白銀的神話》的最終卷,是由KADOKAWA小說作為新出版的。KADOKAWA小說版及角川文庫版的封面、插畫由永井豪、春樹文庫版的插畫由志一親自繪製。
小林泰三(1962年8月7日-),生於京都,1987年畢業於大阪大學,是一位日本科幻小說、恐怖小說和推理小說作家。他還是日本推理作家協會、日本SF作家俱樂部、宇宙作家俱樂部和日本電子情報通信學會成員。
小林泰三於1962年生於京都,1987年畢業於大阪大學,1995年憑藉《玩具修理者》獲第2屆日本恐怖小說大獎短篇獎。他自稱最初是夫人想要參加比賽,卻沒有寫出作品來,於是他就用三天時間寫出了《玩具修理者》代夫人參賽。1996年,《玩具修理者》單行本出版,賣出超15萬份,而改編電影由田中麗奈出演。2006、2007年分別擔任第8、第9屆日本科幻新人獎評委。
他的代表作《玩具修理者》獲得1995年第2屆日本恐怖小說大獎短篇獎。
《看海的人》獲得1998年第10屆《SF雜誌》讀者獎(國內部門)
《天獄和地國》獲得2012年第43屆星雲獎(長篇部門)
《謀殺愛麗絲》獲得2014年啟文堂大獎(文藝書部門)。
《奧特曼F》獲得2017年第48屆星雲獎(日本長篇部門)。
小林泰三相對來說在國內比較有名氣,《玩具修理者》也影響了很多後來創作者的作品。這裡介紹幾篇小林泰三創作的「克蘇魯神話」作品:
《偉大的種族·小林泰三》(可以算是超越時間之影同人續寫。三人作品合集)
科學家松田竹男對嘗試在短時間內向人類的腦內注入大量的信息這一行為進行了研究。 開發出了名為「對人量產信息技術」的實驗裝置。但是,他在以自己作為試驗對象時,無意間使自己獲得了對於這個世界恐怖的真相(他看見了偉大的伊斯種族)。
《來自C市的呼聲》:故事中涉及了即將甦醒的邪神克蘇魯,以及嘗試尋找對抗邪神手段的調查組織。他們來到了一片隱藏著秘密的,靠近海邊的陰鬱城市當中,在那裡的海灣裡充滿了匍匐的怪物。
山田正紀(1950年1月16日-)日本作家,SF作家。出生於愛知縣名古屋市。畢業於明治大學政治經濟學部。
1974年7月,年僅24歲的山田正紀在《SF Magazine》上發表了處女作《神狩》,次年就以該文一舉捧下第6回星雲賞日本短篇部門的桂冠。這被譽為慧星般光華萬丈的出道經歷在近年之中只有日本恐怖小說界的鬼才京極夏彥能與之媲美。
隨後山田正紀的名字就立刻成為了日本科幻文壇第一線的常客:1978年《地球·精神分析記錄》獲第9回星雲賞日本長篇大賞;1980年《寶石竊賊》獲第11回星雲賞日本長篇大賞;1982年《最後的敵人》獲第3回日本SF大賞;1995年《機神兵團》獲第26回星雲賞日本長篇大賞——顯著的成績奠定了他作為硬派科幻作家的地位,但是山田正紀的腳步沒有停留下來。
從1988年發表的《吃人時代》起,山田正紀開始涉足本格推理小說界。近年來發表的推理小說數量甚至超越了科幻小說。1999年《神曲法庭》躋身於該年度「本格推理小說 Best 10」,2002年集SF和推理於一身的《推理歌劇》則同時獲得第2回本格推理大賞和第55回日本推理作家協會賞,有力地肯定了他在推理小說界所獲得的成績。
除此之外,動作冒險類小說《謀殺的象棋遊戲》,《盜取火神》,《崑崙遊擊隊》等也都是堪稱山田正紀代表作的傑出作品。至今為止山田正紀已經出產120餘部作品,總冊數超過160本,內容涉及科幻、推理、動作冒險、歷史、犯罪、神秘、恐怖等等諸多領域,是當之無愧的多產·多樣型全能作家。
推理界的「新本格」興起後,將重點轉移到推理領域,近年來發表了很多推理作品。
山田正紀也寫過不少「克蘇魯神話」作品,除了上面所說的《銀色子彈》,其態度比如《來自宇宙的顏色研究》 。內容上有點類似於尼爾·蓋曼的《綠字的研究》——內容上結合了克蘇魯與福爾摩斯探案。
故事講述:因為「在異常情況下『拘禁性神經障礙及其詛咒』」這一專業領域,主角被傳喚到了法庭。那個法庭的被告人以在「萊辛·巴赫瀑布」擊落一名男子的犯罪嫌疑而被告發。被擊落男性的名字是「夏洛克·福爾摩斯」,而被告人的名字是——「柯南·道爾」。
山本弘(1956年-)科幻、幻想作家以及遊戲設計師。本名「山本浩」。日本科幻作家俱樂部會員。京都出身,畢業於京都市立洛陽工業高等學校電子科。
在業餘時代參加了筒井康隆主持的SF迷團體「新·null」,1976年開始在SF同人誌《NULL》上發表短篇小說。另外,也參加了SF同人誌《星群》的創作發表。1986年獲得了科幻迷金獎。
1978年,憑藉獲得第一屆異想天開SF新人獎佳作的出道。處女長篇是1988年出版的《拉普拉斯之魔》(角川文庫出版)。參與SF遊戲社團,之後發展成遊戲設計師集團SNE,現在引退,作為自由創作者。
在輕小說SF的領域有《時空盡頭的菲布拉利》等作品,在這個領域,野尻抱介等都是有著強烈科幻志向的作家之一。表明了「SF的本質是笨蛋(笨蛋&認真)」的立場,重視在超現實的想法上加上科學考證這樣的SF創作思路。
在輕小說領域以外,2003年以後精力充沛地發表SF作品,作為正統派的SF作家的評價急速提高。04年之後作品屢屢獲獎,2011年,憑藉《去年會是個好年吧》獲得第42屆星雲獎日本長篇部門(小說)。
他參與過幾個日本克蘇魯神話短篇合集的創作,貢獻了一些短篇作品,比如:《超時間之籠》,故事主角被困在了一個混沌的時空之中不知所措。(感覺有點像是《超越銀匙之門》的那種感覺)
小中千昭(1961年4月4日-)是編劇、小說家。出生於東京都。成城大學畢業。電影美學學校腳本課程講師。
小中千昭寫作了很多克蘇魯神話短篇作品收錄於多個短篇小說合集中包括:
收錄於《クトゥルー怪異録 極東邪神ホラー傑作集》(1994年、學研ホラーノベルズ)的短篇《蔭洲升を覆う影》
收錄於《異形コレクション 侵略!》(1998年2月,廣濟堂文庫)的《夜歩く子》
收錄於《十二宮12幻想》(2000年、エニックス)的《共有される女王》
《怪獣文藝の逆襲》(2015年、角川文庫)《トウキョウ・デスワーム》
收錄於《日本怪獣侵略伝 〜ご當地怪獣異聞集〜》(2015年、洋泉社)的《東京都 まぼろし怪獣ジューニガイン》。
收錄於《きっと、夢にみる 競作集 怪談実話系》(2015年、角川文庫)的《偶像の聖痕》
收錄於《遙かなる海底神殿》(2015年、創土社)的《キングダム・カム》
收錄於《彼方からの幻影》(2016年、創土社)《Far From Beyond》
黑史郎(1974年12月27日-)日本小說家。神奈川縣出身。1998年左右開始在網站「幻想住人錄666」上公開各種類型的原創小說。2007年,憑藉《夜晚一起散步》(夜は一緒に散歩しよ)獲得第一屆《幽》怪談文學獎長篇部門大獎。2009年憑藉短篇小說《ラゴゼ・ヒイヨ》獲得了「克魯神話獎」的最優秀獎,他是該獎項史上最年輕的獲得者。
黑史郎除了小說創作之外,也是一名資料收集者。他收集資料一方面負責向雜誌、錄像、電視節目等提供資料和協助原案,另一方面也在對自己收集的資料進行編纂。
他的《童提燈》可以算他筆下「克蘇魯神話」作品的代表之一。
除了上述這些人之外,其實還能列舉出更多,比如:林讓治、樋口明雄、牧野修、田中文雄等,甚至於逢空萬太(寫奈亞子這位)。克蘇魯神話這一題材來到日本之後,被日本的作家加入了更多日本本土特色的東西:都市傳說、怪談、懸疑推理、SF等。
同時這一題材也順著文學作品,向著其它領域輻射出去。尤其在日本,多個文化領域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小說作者與漫畫作家之間的關聯,與影視劇本、遊戲腳本之間的關聯。這種關聯性讓「克蘇魯神話」在日本進一步發展擴大,藉由每一位愛好者的創作,進一步傳遞給更多的人。
在隨後的80-90年代,trpg遊戲在日本也開始興起,COC跑團的概念進入日本。伴隨著這股浪潮克蘇魯神話的內容變得更加流行,直到現在coc題材仍然是日本書店的trpg類書籍的銷量排行的前列。
這裡先要簡單介紹兩位,在日本方面為「克蘇魯神話」科普以及克蘇魯跑團做出過重要貢獻的人:竹岡啟與森瀨繚。
關於這兩位的個人資料,網絡上幾乎查找不到。但是他們可以算是日本方面對克蘇魯科普和引進的重要人物。其中竹岡啟寫作了大量的關於洛夫克拉夫特以及很多其它相關克蘇魯作者的介紹文章:很多人物小傳。同時他也把很多COC的規則書翻譯成了日語引進日本,還寫了不少論述類文章。
玖羽大佬在trow論壇、豆瓣等平臺上翻譯了很多竹岡啟的文章,可以說他不僅僅是日本方面克蘇魯神話研究的重要人物,同時也是克蘇魯引入國內的很多資料的重要來源。而且這些內容還挺深的,可見竹岡啟對於克蘇魯文化研究的非常深入。
森瀨繚是日本的作家、編劇、翻譯家。畢業於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他經常負責書籍、雜誌的企劃、編輯、執筆,協助遊戲的設定,撰寫小說、腳本等。他編纂過《圖解克蘇魯神話》,之前在那篇實體書推薦指南的文章裡提到過他,日本方面很多其它涉及到克蘇魯神話內容的載體:遊戲、雜誌、書籍等等,都能看到他作為監修的身影。(其中包括Fate的小說)他還翻譯了洛氏文學研究者ST·喬希的著作等等。可以說他是目前日本方面克蘇魯神話的主要研究者。
由於在日本,文化相關領域之間有著很高的重合度:小說作者不僅僅寫小說,也可以為漫畫家提供劇本,為影視提供劇本,乃至於為遊戲提供腳本。反之也可以,這樣的互相滲透,使得克蘇魯神話這一題材很快就從文學中蔓延到了整個亞文化圈內。以至於到現在,我們幾乎可以從幾乎所有的文化、亞文化形式裡看到克蘇魯神話的影子。
文學方面自不必說,動漫方面能舉出的例子也有很多:數碼寶貝、哆啦A夢……都是一些耳熟能詳的例子,包括遊戲領域很多遊戲背景中帶有克蘇魯神話設定的名作,也能列出不下三四個:《斬魔大聖》、《女神異聞錄》、《沙耶之歌》等等。輕小說方面,不論是直接使用克蘇魯題材,或者僅僅在背景中提及(《魔法禁書目錄》這樣的都帶有克蘇魯神話的設定在其中),音樂方面也有專門一克蘇魯神話作為題材的很多作品……可以說方方面面都有涉及到。
克蘇魯神話在日本的廣泛傳播,一個是表現出其本身的泛用性之廣泛,同時也體現出了日本方面各個文化領域之間的緊密關聯。
在日本經歷數十年的積澱後,克蘇魯在東亞的亞文化圈中逐漸有了根基,並且開始傳入國內——當然日本不是唯一的途徑。在搜索克蘇魯文化傳入國內的蹤跡時,檢索到一篇1979年文章《淺談歐美科學小說》,文章中將克蘇魯神話定義為50年代的流行科學小說類型中的一種,認為其內核是一種新宗教性質的正邪大戰故事。
雖然帶著強烈的偏見和誤解,但是也可以證明,國內知識分子注意到克蘇魯神話這一類型的時間最早可追溯到70年代。但是克蘇魯神話故事的精神內核與那個時代並不相符,在之後的70-90年代這20多年間也沒有任何傳播或研究誕生。
洛夫克拉夫特被重新正式介紹,應該是在1996年出版的《科學之路》系列的小說出版物中。《半人半魚之神》應該算得上是國內第一篇正式翻譯的洛氏故事,並且較為系統的介紹了關於洛夫克拉夫特在這類作品中的地位以及影響。這篇介紹的標題也很有意思,叫《對神的恐懼》。
時間上接續的商業出版是2001年開始出版的布萊恩.拉姆利的系列作品,這部分在實體書推薦那篇文章裡能找到。但是其劣質的翻譯質量和意義不明的插圖,使得這本實體書對於克蘇魯文化的推廣可能起不到什麼好的作用。
然後到了網絡論壇時代,大概是從05年後開始,逐漸有愛好者聚集起來開始對真正的核心內容進行翻譯和傳播。例如在純美蘋果園、a9vg、trow、貼吧等,最初的內容多是圍繞遊戲,如對真女神轉生、女神異聞錄的背景考據的來源時接觸到克蘇魯、機神咆哮系列的galgame的背景、coc trpg、阿卡姆驚魂等桌面遊戲的傳入等等。
05算是國內的第一波克蘇魯潮,當時出現的一批翻譯與推廣的主力人物也活躍至今,其中為代表的大概就是玖羽和竹子,現在市面上也有他們參與翻譯的書籍出版(玖羽也是通過《斬魔大聖》最早接觸到克蘇魯的)。
但是第一波熱潮僅僅只在深層愛好者中逐漸擴散開,因為語言和載體上的的阻礙,這波的影響力實在有限。然後從10年開始到現在,大致都屬於第二波熱潮之中,最初引起主流注意的可能是眾籌網站上的內容,克蘇魯題材相關的內容是眾籌平臺上最容易籌款成功的類型之一,主要是模型、圖集或者桌遊一類。克蘇魯愛好者在多年的沉積之後,卻沒有對應的消費品可以滿足愛好的時候。
眾籌網站將這個類型展現在了主流的舞臺上,簡單來說就是一個收錢的市場調查,既能了解消費者的購買意願,還能先收款,無疑是讓更多商家注意到這個題材的潛在消費群體。國內也是在這次風潮中跟上的,出版物在現在逐漸增多,有希望出版洛夫克拉夫特之外的作家的作品。同時期還有《潛行吧!奈亞子》這類,涉及克蘇魯內容的作品在輕小說獲得不錯的成績後轉向多媒體展開。
在acg圈吸收了不少新愛好者,以《饅饅來妖夢與看明白就很恐怖的克蘇魯神話》為代表的跑團replay視頻在彈幕網站上興起,讓「coc」「trpg」的認知度再次獲得了傳播,所以這次的熱潮大概是美日雙重的文化輸出的產物,在之後有所了解的愛好群體逐漸擴大。
如今近兩年都有許多影視、遊戲娛樂等作品裡都會出現克蘇魯相關的彩蛋、致敬或是精神內核上的共鳴,或是直接以克蘇魯題材作為內容,能夠見到相關訊息的機會越來越多。之前的《血源詛咒》也算是在國內引起了一波潮流,去年的《星之彩》、最近的《深海異獸》等影視方面的作品也在其中推波助瀾。
某種程度上來說,目前國內克蘇魯題材的火熱和泛濫僅僅只是一時的現象,並不會成為某種常駐流行——達不到日本那種程度。因為這一題材在國內的發展其實如同空中樓閣,是在外國文化的輸出下逐漸認識,但也長期停留在認識的狀態,還不能作出輸出。如今的環境倒是有了可以回頭打基礎可能,但是人們喜歡的依舊是被提煉和改造後的衍生文化。
如果真的想要達到愛好者們理想中的那種蓬勃發展——有質有量的狀態的話,可能還需要足夠的時間來沉澱積累,為上層建築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
這篇文章起源於「克蘇魯神話」貼吧小吧主「維C缺乏」,他嘗試對克蘇魯神話傳入亞洲以及傳入國內的路徑考據。在經過他的深入研究,群內討論之後積攢了大量的資料。筆者在此基礎上完成了這篇投稿,所以嚴格意義上說,筆者只能算是代筆。
在此感謝克蘇魯神話的諸位愛好者的辛勞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