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可食無菜,不可餐無湯」,湯水作為南方人的「每日必備」已有悠久歷史,配合不同季節,選用不同食材煲湯飲用,能夠起到良好的養生保健功效。
當然,在煲出一碗好湯之前,選擇一款好「鍋」至關重要,用不同的「鍋」煲湯體驗盡不相同,今天我們特意選擇兩款不同定位的電燉鍋進行一番體驗,看下兩者之間到底都有哪些差異。
一款是九陽最新推出的北山系列電燉鍋:九陽北山全自動陶瓷電燉鍋D-35Z3(以下簡稱九陽北山電燉鍋),一款則是九陽傳統的電燉鍋:九陽電燉紫砂鍋 JYZS-M3525(以下簡稱九陽傳統電燉鍋)。
兩款產品的造型差不多,但在設計、細節、工藝方面,九陽北山電燉鍋更勝一籌,其採用純白色調,鍋體輪廓流暢,設計簡約、大氣,更易於與各種家裝風格搭配,煲蓋頂部的小凸點和「山」形提手,就像遠處起伏的山脈,詩意悠然,藝術感強烈。
九陽傳統電燉鍋的設計比較常規,外殼頂部帶有一圈花紋,有一定的精緻感,不過這種低沉的色調對比純白色調顯然沒有那麼清新亮眼。
從可插拔電源線防護插口、底座、不鏽鋼底盤等細節的工藝和用料也能看出九陽北山電燉煲做工精緻的過「人」之處,而九陽傳統電燉鍋這方面則不是很突出。
兩款產品的操控面板都採用防水設計,但九陽北山電燉煲採用觸控式交互,九陽傳統電燉鍋則為實際按鍵,前者更易於操作,且面板簡約,按鍵少,小白、大媽也能快速上手。
兩者內膽容量都為 3.5L,滿足 4 口之家使用,但九陽北山電燉鍋體型要比九陽傳統電燉鍋大一點,原因在於其外殼採用塑料材質,並且做了隔熱處理,能夠確保在煲湯時外殼不燙手,而九陽傳統電燉鍋外殼則為金屬片包裹,有一定的導熱性。
九陽北山電燉鍋內膽採用澳洲進口鋰輝石材質,內表面光滑易清理,耐熱溫度達 2000℃,耐熱溫差為 400℃,就算 0℃ 到 400℃ 的冷熱溫度驟變也不會產生開裂現象,這種陶斧材質的內膽還有良好的導熱性,使得電燉煲加熱更快,縮短預熱時間,增加精燉時長,讓食物營養在短時間內也能釋放充分。
九陽傳統電燉鍋內膽為常用的紫砂材質,優點就是透氣,並能夠吸附分解食物中多餘的脂肪,改善酸鹼度。
九陽北山電燉鍋默認標準燉湯時間為 2 小時,可手動設置時長,九陽傳統電燉鍋根據不同湯水種類時長不同,比如營養湯最快默認為 3.5 小時,支持 3.5-12 小時時間設定,煲湯完成後,兩者都可自動進入 5 小時保溫狀態。
其中,前者支持 24 小時的預約時長,後者最長只有 12 小時預約時長,但也基本滿足「下班即有湯喝」的需求。
下面正式進入煲湯環節,做一道:玉米排骨湯,準備的食材有:排骨、胡蘿蔔、玉米、枸杞、紅棗。
兩款電燉煲都選用相同的食材和用量,使用默認燉湯時長,九陽傳統電燉鍋選擇營養湯模式,由於其燉湯時長比九陽北山電燉煲長,為了同一時間做出品對比,所以九陽傳統電燉鍋特意提前 1.5 小時就開始煲湯。
把所有食材準備好放進鍋內,點擊「啟動」煲湯即開始,煲湯過程中,兩者並沒有出現溢鍋等異常現象,觀察中發現,九陽北山電燉鍋很快就進入沸騰狀態,九陽北山電燉鍋則過了半個多小時才開始沸騰,這應該得益於前者良好導熱性的內膽和高效加熱的底盤,而快速沸騰的好處,就是可以縮短預熱時間,增加精燉時長,這或許就是九陽北山電燉鍋煲湯時間比九陽傳統電燉鍋短的原因。
幾個小時過去後,玉米排骨湯終於製作完成,兩款電燉鍋出品的賣相都很好,儘管九陽北山電燉鍋煲湯時間沒有九陽傳統電燉鍋長,但味道同樣非常濃鬱,口感相當,玉米和紅棗的香味明顯,蘿蔔、紅棗沒有融爛,肉也足夠鮮香,煲湯功力,兩者打平。
兩款不同的電燉鍋,雖然出品差不多,但其中的細節體驗卻區別明顯,首先在顏值上,九陽北山電燉採用極簡設計,精緻做工,擺在家裡也可以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而九陽傳統電燉煲則長得相對普通一些,滿足基本的功能使用。
內在方面,九陽北山電燉鍋由於採用「快沸慢燉」技術,因此煲湯速度相比傳統電燉鍋快不少,卻同樣保證出品質量,提高效率,讓用戶更快有湯喝。
當然,這種種體驗的提升並非沒有代價付出,九陽北山電燉鍋 D-35Z3 售價 599 元,將於 4 月 20 日京東首發,首發當日立省 100元(戳「閱讀原文」把它帶回家!),相比普通電燉鍋貴不少,當然多幾百塊換來的是更多的細緻體驗,我想這也是提升生活品質、煲一鍋好湯的關鍵。
畢竟,用好看的鍋,煮出來的湯都是情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