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莞非遺進校園活動走進常平鎮土塘小學
12月8日下午,2020年莞脈傳承之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在常平鎮土塘小學舉行。非遺傳承人們在現場展示了木偶戲、太極拳、醒獅項目。展演結束後,傳承人帶領同學們親身體驗了茶山公仔製作,燈籠仔製作非遺手工,讓孩子們零距離感受非遺魅力。
-
東莞非遺進校園走進高埗寶文學校
2020莞脈傳承之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日前走進高埗寶文學校。本次活動有非遺展演和非遺手工體驗兩個項目,讓同學們零距離感受非遺的魅力,活動現場非遺傳承人們集中展示醒獅、龍形拳。醒獅威武霸氣,龍形拳拳風凌凌,勁道十足,全體師生目不轉睛,現場掌聲不斷。
-
孫埠中心小學開展「非遺文化草編製作技藝進校園」活動
11月6日中午,孫埠中心小學開展「非遺文化草編製作技藝進校園」活動。「非遺文化草編製作技藝進校園」是該校少年宮特色品牌項目,由草編藝術傳承人姚華子老師授課。學校按照「一宮一品」要求,紮實推進「非遺進少年宮」,力求讓更多孩子體驗傳統工藝,培養孩子對本地傳統文化的興趣,切實感受非遺魅力,更好地傳承、弘揚非物質文化遺產。課程剛開始,姚老師拿出了自己的部分草編作品,供孩子們欣賞,激發孩子們的學習欲望。一件件精美逼真的藝術品擺放在眼前,引起陣陣驚嘆聲。
-
醒獅表演、手工製作,非遺進校園活動走進東莞市機關第二幼兒園
9月30日上午,「莞脈傳承之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走進東莞市機關第二幼兒園。當天有醒獅(莞城)、茶山公仔、燈籠仔製作技藝、木屐製作技藝、七夕貢案項目。活動旨在弘揚和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讓孩子們充分認識、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課餘生活。
-
「粵劇進校園」活動舉行
由東莞粵劇發展中心開展的「粵劇進校園」活動走進該校,一連兩天,六場活動,專業老師授課,讓學校1000名學生充分領略到粵劇之美。這是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東莞粵劇發展中心首次開展「粵劇進校園」活動,同時也是宏遠外國語學校生命教育夏令營活動內容之一。
-
古琴、洪拳、醒獅……快來圍觀萬江「非遺」進校園的精彩瞬間
古琴雅韻、洪拳威猛、醒獅勁舞——12月11日下午,2020年「莞脈傳承」之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走進萬江第七小學,為該校師生帶來一堂精彩的「非遺」公開課,讓「非遺」融入孩子們的日常學習生活,推進「非遺」在萬江的保護和傳承。
-
福建漳州:「非遺」進校園 傳遞匠心傳承文化
薌城實驗小學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 「非遺」進校園是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形式近年來,伴隨「『非遺』進校園」的日益深入,「『非遺』進校園」活動也從形式多樣到注重學生的親身體驗,從而讓「『非遺』進校園」邁向一個理論與實際逐漸融合的新階段。不僅讓「非遺」保護工作越來越接地氣,更為關鍵的是,其廣泛的社會影響力以及在少年兒童中的認同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幅提升。福建漳州傳統文化像一粒種子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喚起孩子們對漳州「非遺」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
擦亮「非遺文化 紅色旅遊進校園」金招牌
為進一步傳承和弘揚非遺文化,積極引導青少年熱愛並傳承中華優秀文化,井陘礦區文廣體旅局每年定期在全區16所中小學分批次舉辦「非遺文化少年行」「非遺進校園文化潤童心」等主題活動,遴選社火、拉花、高粱秸稈編織等省市「非遺」項目,走進校園開展講座、現場表演等活動,邀請青少年參與其中,讓他們在「學中做,做中學」,體驗本土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成為一項重要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品牌活動
-
描木屐、打太極、玩木偶戲……東莞非遺走進大朗鎮實驗小學
11月30日下午,2020莞脈傳承之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在大朗鎮實驗小學舉行。本次活動有非遺展演和非遺手工體驗兩個項目,讓同學們近距離感受非遺的魅力,親身體驗非遺傳統技藝的樂趣。本次活動在「我是小小傳承人」萬人籤名活動中拉開序幕,同學們在了解各項非遺項目後,認識到保護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紛紛要爭做優秀傳承人。在我是「小小傳承人」萬人籤名活動上,同學們鄭重地留下自己名字。此次非遺展演過程中,傳承人們集中展示了木偶戲、詠春拳、陳氏太極拳、茶山公仔製作技藝、紅漆描花傳統木屐製作技藝。
-
「非遺進校園」活動走進青島黃海學院
大眾網·海報新聞訊12月8日上午,青島市「非遺進校園」揭牌儀式在青島黃海學院體育館舉行。此次活動由青島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青島市手工藝協會、青島黃海學院承辦,旨在進一步推動青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在校園中的普及推廣與傳承。
-
非遺展示走進西安經開區校園
中國青年網西安1月8日電 1月4日,西安經開區第三小學「傳承非遺文化之美,助力文明校園創建——非遺文化進校園」活動正式啟幕,多位民俗藝人走進校園,與學生面對面進行非遺展示交流。西安經開區第三小學舉辦「傳承非遺文化之美,助力文明校園創建——非遺文化進校園」活動。
-
連續兩年入選全國非遺「雙十佳」,廣州「非遺進校園」步穩行遠
2018年開展的「繡美校園——廣繡進校園系列活動中小學廣繡課例」展示現場非遺資源豐富多彩,「非遺進校園」率先開展廣州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著2200多年建城史,是嶺南文化中心和廣府文化發祥地。如2002年,海珠區前進路幼兒園開展學前刺繡活動;番禺區沙灣鎮實驗小學成立了沙坑醒獅、武術、舞龍、舞鳳傳承研究小組;2003年,番禺區紅基學校開始開設民間灰塑藝術特色德育校本課程;2004年,海珠區大元帥府小學、番禺區大龍街沙湧小學、白雲區長紅小學分別把鹹水歌、鰲魚舞、醒獅加入到教學內容……白雲區竹料第二小學的洪拳教學廣州市非遺保護中心在
-
「小師傅」學做「燈籠仔」,非遺傳承走進鳳崗鎮中心幼兒園
黏糊、繞圈、貼紙……在鳳崗鎮中心幼兒園社會人文中心室,小朋友們跟著泗洲燈籠仔製作技藝第三代傳承人劉淑如,認真地學習紙燈籠的做法,頗顯「小師傅」模樣。12月15日,莞脈傳承之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走進鳳崗鎮中心幼兒園,激發孩童對非遺文化傳承的興趣,鼓勵他們學會自覺擔負起保護傳統文化的責任和使命。鳳崗鎮中心幼兒園教師曾智君說:「這樣的活動很有意義,能讓孩子近距離地接觸和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氛圍,真正感受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
-
「山海情相牽,非遺進校園」 貴州安順蠟染傳統手工藝走進青島學校
12月1日下午,「山海情相牽,非遺進校園」 貴州安順蠟染傳統手工藝走進青島學校活動在山東省青島市市北區洛陽路第一小學正式啟動。此次蠟染進校園活動由青島市、安順市兩市文旅、教育主管部門聯合主辦。安順蠟染進校園活動將分別進入市北區洛陽路第一小學和青島實驗初級中學,向島城的同學們全面展示了安順蠟染的獨特魅力。據了解,此次活動是安順蠟染首次進入青島校園。安順市共帶來兩位老師,一位是精通中國少數民族傳統蠟染的朱興東,一位是安順小花苗最年輕、只有23歲的苗族蠟染傳承者楊婷。
-
昆明晉寧區傳承非遺文化 顛樂「舞」進校園
「顛樂」文化走進六街鎮中心小學。供圖雲南網訊(記者 趙崗 通訊員 王瑞雯 蒲乾 王勝)為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進一步弘揚彝族倮人文化,使「顛樂」文化向年青一代傳承,近日,昆明市晉寧區六街鎮六街鎮中心小學開展了「 顛樂」文化進校園活動。
-
愛樂實驗小學舉行2020滑雪體驗季暨冬奧非遺主題展活動
12月7日下午「愛上冰雪 樂繪冬奧」 ——愛樂實驗小學2020滑雪體驗季暨冬奧非遺主題展活動在學校成功舉辦。活動開始,學校王淑鳳校長致歡迎詞,介紹了學校作為冰雪特色校和非遺示範校、校各項工作的開展情況,並希望在此次冰雪體驗活動中學生們感受到冰雪帶來的快樂,各個成為熱愛運動,健康向上的冰雪小達人。學生代表將親手繪作的冬奧郵票畫送給在座嘉賓,傳遞孩子們對2022北京冬奧會的美好期盼。
-
傳統戲曲進校園,非遺文化顯魅力!
12月15日,鄢陵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舉辦戲曲非遺進課堂活動,走進鄢陵縣人民路小學,為同學們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戲曲藝術課。本次授課老師為豫劇名角吳玉華老師。吳老師是鄢陵縣豫劇二團著名演員,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鄢陵豫劇代表性傳承人,多次獲得省市豫劇大賽獎項。
-
戲曲國粹進校園 文化傳承在身邊:戲曲進校園走進駐馬店實驗小學
12月8日上午,由中共駐馬店市委宣傳部、市教育局主辦,市演藝中心承辦的2020年"戲曲進校園"活動走進駐馬店實驗小學,為全校師生奉獻了一場精彩的視聽盛宴。此次"戲曲進校園"活動展現了一如既往的高水平。市演藝中心展演的劇目,從節目內容、舞臺呈現、演員表演和風格特色等方面,都表現出較高水平。其中,國家一級演員、梅花獎、白玉蘭獎獲得者,河南省豫劇院二團演員徐俊霞戲劇知識講座尤為精彩,她對戲曲歷史發展、戲曲文化特徵、戲曲表現形式等方面進行了系統的闡述。此次講座除了理論知識的講解,還結合表演、示範、互動等方式,一邊講一邊演示,並邀請同學上臺,通過一對一的指導,讓同學們體驗戲曲的基本功。
-
剪紙迎春進校園 非遺文化潤童心
12月31日,湖北省武昌水果湖第二小學邀請剪紙文化非遺傳承人左丹江走進課堂,與同學們一起剪紙迎新春,在趣味中感悟傳統文化的藝術魅力。剪紙課堂。實習記者 施夢羽 攝「要仔細觀察畫紙的細節,小心箭刀尖尖,慢慢給小牛的眼睛部位剪出彎彎的月牙兒……對對對,就是這樣,寶寶們真棒!」
-
「環境保護科普普法進校園」公益活動走進江濱小學
茂名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李顏東 攝茂名網訊 為進一步提升青少年愛護環境的自覺行為,營造人人講環境保護的良好氛圍,昨日,市生態環境局聯合市江濱小學開展「環境保護科普普法進校園」公益活動。當天上午,市環保志願者協會志願者首先為該校同學上了一堂環保教育為主題的科普知識課,向同學們講解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和如何踐行環保,並在現場開展環保知識有獎問答活動,同學們都踴躍搶答環保問題,課堂氣氛非常活躍。互動活動中,同學們紛紛向老師表達爭做「環保小衛士」的決心。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低碳環保的綠色生活理念也逐漸深入學生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