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夫人: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

2020-12-13 騰訊網

文/黃楚旋 郭珊

她功勳卓著,先後被七朝君王敕封,被百姓尊稱為嶺南「聖母」;她忠義為國,被周恩來總理高度評價為「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她就是致力維護國家統一,促進民族團結,發展嶺南經濟的愛國女英雄——冼夫人(約公元522—602)。

茂名濱海新區海絲遺蹟——冼夫人銅像 。劉武基 攝

冼夫人原名冼珍,南北朝時期高涼郡人,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社會活動家,其家族世代為俚族部落首領,嫁給當時的高涼太守馮寶後,冼夫人成為俚漢融合的典範。她的事跡不僅見諸《隋書》《北史》《資治通鑑》和許多方志,千百年來,也一直在嶺南大地口耳相傳。

跨越歷史的長河,一名少數民族女性何以享有如此高的聲望,乃至成為嶺南地區民俗信仰的崇拜對象?回溯冼夫人為國為民的一生,我們就能找到答案。

推行仁政 不徇私情

南朝梁武帝普通三年(522),冼夫人出生在高涼郡(今廣東茂名電白)一個統領十餘萬戶的南越俚族部落首領家庭。當時的中國動蕩不安,年幼的冼夫人目睹戰亂所帶來的苦難與災禍,從小就萌生了推動國家統一、增進民族融洽的願望。

冼夫人雖貴為地位顯赫的首領千金,卻作風樸素、不愛穿金戴玉。她自幼聰慧,多謀善斷,且親近百姓、關心人民疾苦,年紀輕輕就能將俚人部眾團結在身邊。雖為女子,冼夫人卻習得一身好武藝,尚未出閣時,已成為一名能行軍布陣的青年女首領(參見《隋書•譙國夫人傳》、清•崔翼周《誠敬夫人廟碑銘》)。

電城娘娘廟。曾群芳 供圖

冼夫人崇尚儒家典籍中忠孝仁政等思想觀念,並將其充分運用在治理實踐中。南北朝時期,嶺南偏遠的俚、僚等族群聚居區仍保持著相對落後的生產方式和生活習俗,史載「俗好相殺,多構仇怨」(《隋書•地理志》)。在此背景下,冼夫人以仁愛為施政原則,廢除愚昧習俗,致力於消除部族之間的積怨與矛盾,自此「信義結於本鄉」。

為了更好地促進漢越民族團結和文化融合,梁朝大同初年(535),冼夫人接受羅州(今廣東化州)刺史馮融的禮聘,與馮融之子、高涼太守馮寶結為夫妻,邁出南方越人與漢人融合的第一步。

馮氏一族,雖是北燕皇族之後,且累世任州郡長官,卻因是外來漢人,得不到當地俚族的認同,致使朝廷政令難以在當地推行。而冼夫人與馮寶結為夫妻後,憑藉自己既是越人首領又是漢人媳婦的身份,積極協助夫君推廣朝廷法令、處理訴訟紛爭、傳播禮教文化。

秉公持正,是推行仁政的應有之義。哪怕是俚族首領犯法,冼夫人也一視同仁,依法懲辦。她的兄長冼挺身為州刺史,倚仗權勢,大肆侵略掠奪其他州縣,嶺表一帶深受其苦。對此,冼夫人不徇私情,苦口婆心反覆勸諫兄長,最終使冼挺轉變態度,不再將個人私慾凌駕於法律權威之上,為各部族遵守法律作出榜樣。此後,各郡怨聲逐漸平息,政令得以有序實施,境內穩定安寧,冼夫人由此聲名遠揚,聞風歸附者絡繹不絕。

馬來西亞的冼太廟。南方日報記者 魯力 攝

是非分明 忠義為國

在群雄爭霸、戰爭頻繁的年代,地方豪酋往往擁兵自重,大肆在所屬轄境奴役百姓、搜刮財富,不斷擴張個人勢力。

與之相反,兼具才能、威望和軍力的冼夫人,卻始終以百姓福祉、國家利益為出發點,竭力追求和平、為民謀利。海南諸越族歸附後,冼夫人多次渡海,親自對部族首領進行考察授職,說服俚人長老真心擁護朝廷,最終成功在海南建置崖州,結束海南近六百年動蕩不定的局面(明正德《瓊臺志》)。

冼夫人還與地方分裂割據勢力進行不懈鬥爭,鎮撫百越,保境安民。南梁末年,戰火四起,高州刺史李遷仕趁機北上擴張地盤,企圖用計誘騙馮寶一同謀反。冼夫人識破其詭計,勸告丈夫不要介入分裂國家的活動中。數日後,李遷仕果然原形畢露,冼夫人遂獨自率領精兵千餘,假扮成挑擔民夫,以送禮為名,一舉攻破李遷仕大軍。

面對大是大非,冼夫人立場堅定,哪怕涉及自己的親骨肉,也堅決不受威逼、不行偏袒之事。陳宣帝太建元年(569),廣州刺史歐陽紇發動兵變,企圖以冼夫人之子馮僕作為人質,要挾她協同作亂。對此,冼夫人斷然拒絕,她表示:「我為忠貞,經今兩代,不能惜汝(馮僕),輒負國家。」隨後,冼夫人又召集各部落酋長,與陳軍合力擊敗歐陽紇的割據勢力。

冼夫人一生效力於南梁、南陳、隋三朝,她「深識正理」,精察善斷,每每在歷史轉折的重要節點上,她都能以民族大義為重,作出正確抉擇。南梁末年,梁武帝疏於朝政,痴迷禮佛,還寵信野心勃勃的奸臣侯景,最終引發「侯景之亂」。而冼夫人在協助朝廷平定叛亂時,曾與陳霸先(即後來的陳武帝)會師。她敏銳地發覺陳霸先不僅擁有雄才偉略,而且為人仁厚、崇尚儉樸、「極得眾心」,於是為其提供了大量物資援助。後來的歷史也證實了冼夫人的遠見卓識——陳武帝在位三年,任賢使能,政治清明,江南局勢漸趨穩定。

南陳最後一位君主——陳後主陳叔寶在位之際,沉湎酒色,重用佞臣,導致貪汙腐敗、賣官鬻爵、排斥異己之風盛行,老百姓怨聲載道,國力日漸衰微。而當時的隋文帝楊堅卻勵精圖治,積極謀求富國強兵之道。因而在隋朝滅陳以後,冼夫人派孫子馮魂率兵歸化於隋朝。

鳳凰花開時的娘娘廟。曾群芳 供圖

懲治貪暴 老而彌堅

冼夫人的命運是坎坷的,她的丈夫、兒子先後因病逝世,但家庭變故從未將她打倒,她總是迅速地從悲慟中振作,擔起大任,運籌帷幄,為保障粵西局勢穩定,避免族人遭受戰亂之苦而傾盡心力。

隋文帝仁壽元年(601),番州(今廣東廣州)總管趙訥貪財暴虐、收受賄賂,對少數民族極盡橫徵暴斂之能事,當地俚僚百姓不堪忍受,紛紛逃亡他鄉或揭竿反抗。

此時冼夫人已年近八旬,仍挺身而出,她首先搜集趙訥貪汙暴政的證據,寫成奏疏,如實向朝廷稟報;再派遣專人前往當時的首都大興(今陝西西安),歷數趙訥罪狀,並向朝廷提出安撫逃亡民眾、管制嶺南的對策。冼夫人指出,倘若放任趙訥貪贓枉法,長此以往恐危及朝廷政權。

隋文帝隨即派人到嶺南調查,果然查出大批贓物,趙訥因此被處以死刑。同時,朝廷又下敕令,委派冼夫人「招慰亡叛」。面對這一重任,冼夫人不辱使命,持詔書巡遍嶺南十餘州,向逃亡在外的民眾宣諭聖旨,所到之處,反叛者紛紛降順,逃亡者也返歸故土。

冼夫人在世時,曾獲得不少賞賜,但她依然穿著樸素,日常服飾僅為本地產的麻衣。至於三朝所賜之物,她則「盛於金篋」,小心貯藏在不同的倉庫裡。逢年過節、親族聚會時,她就把這些受賜之物取出,陳列在庭院中,教導子孫們要心懷百姓、忠於國家、艱苦樸素,唯盡職盡責者,方能獲得朝廷的認可。

仁壽二年(602),冼夫人以八旬高齡逝世。「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這是冼夫人最為人熟知的名言。秉持著一腔「好心」,冼夫人在朝代更替、艱難困苦之中,力拒割據,護國安民,促進民族團結,助力國家統一。為感念冼夫人為南粵各族人民立下的汗馬功勞,由粵西到海南,民間建造了大量冼太廟、冼夫人廟,每年到了農曆十一月廿四日,茂名、湛江等地的百姓還會用醒獅表演、粵劇演出、彩車巡遊等方式,表達對這位嶺南「聖母」的敬仰與崇拜。

冼太夫人故裡景區前的電白高腳獅表演。曾群芳 供圖

評說冼夫人

文/潮白

「親被甲,乘介馬,張錦傘,引彀騎衛,從裴矩巡撫二十餘州」,寥寥20餘字,冼夫人颯爽英姿的形象躍然紙上,後人賦予她「巾幗英雄第一人」的美譽。

而冼夫人之所以為後世所紀念,首先在於她的國家觀。她不像秦末的龍川令趙佗,中原易主,「佗即擊並桂林、象郡,自立為南越武王」,實際上他是稱帝,建立了南越國,定都番禺(今廣州),是南越武帝。1983年廣州市區象崗山發現了第二代南越王墓,那枚「文帝行璽」金印道得分明:仍然在稱皇帝。冼夫人並不是沒有趙佗那種立國的資本。《北史》載,其家族「世為南越首領,部落十餘萬家」,且有「海南儋耳歸附者千餘洞」,表明其家族具有相當的割據實力。丈夫馮寶死後,「嶺表大亂,夫人懷集百越,數州晏然」,表明冼夫人自身具有相當的號召力。「陳國亡,嶺南未有所附,數郡共奉夫人,號為聖母」,表明冼夫人還有恰當的割據時機。但是,她沒有。他們本來聽命於南朝的陳國,「晉王廣遣陳主遺夫人書,諭以國亡,命其歸化,並以犀杖及兵符為信」。在確認陳朝確實已經滅亡之後,冼夫人先「集首領數千人,盡日慟哭」,然後派孫子馮魂前去迎接隋朝官軍。

國家觀是冼夫人的大節,相對而言,她的廉政觀歷史並無明確記載,但是從《隋書》所載的她上書懲辦貪官一事中,卻也不難窺見一二。「時番州總管趙訥貪虐,諸俚獠多有亡叛」,鑑於此,冼夫人派人密奏朝廷,「論安撫之宜,並言訥罪狀,不可以招懷遠人」,這樣的官員是完全不稱職的。朝廷調查結果,「得其(趙訥)贓賄,竟致於法」。冼夫人此舉誠然仍是從安定團結的角度出發,但其對貪官嫉惡如仇的一面也盡顯無疑。

宋人洪天錫說:「在廷無嚴憚之士,何以寢奸謀?遇事無敢諍之臣,何以臨大節?」後半句用到冼夫人身上,恰如其分。

(感謝茂名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電白區文聯文藝創作部主任、茂名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崔偉棟,南方日報茂名記者站對本文給予的支持與寶貴建議。)

【作者】 黃楚旋;郭珊

粵讀

相關焦點

  • 電視劇《冼夫人傳奇》開機
    冼夫人像大洋網訊 北有花木蘭代父出徵,南有冼夫人威震嶺南。隨著電視劇《冼夫人傳奇》的開機,被譽為「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的冼夫人也將從文獻記載和民間傳說中走上螢屏。弘揚愛國主義 打造歷史劇精品力作冼夫人出生於南北朝時期古高涼(今廣東茂名),是我國古代著名政治家、軍事家和社會活動家,《隋書》《資治通鑑》《北史》等正史都不惜筆墨大篇幅記載冼夫人的豐功偉績,周恩來總理讚譽其為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
  • 市民期待《冼夫人傳奇》電視劇播出
    茂名網訊 近日,電視劇《冼夫人傳奇》正在高州馬貴摩天小鎮、濱海新區浪漫海岸和水東灣新城南海旅遊島冼夫人文化影視城等地取景拍攝。記者走上街頭,隨機採訪了一些市民。接受採訪的市民紛紛表示,作為土生土長的茂名人,從小就聽著冼夫人的故事長大,擁有濃厚的冼夫人信俗基礎。
  • 電視劇《冼夫人傳奇》在北京...
    北有花木蘭代父出徵南有冼夫人威震嶺南 隨著電視劇《冼夫人傳奇》的開機 被譽為「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周恩來總理讚譽其為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茂名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許志暉他在致辭中表示,冼夫人的一生功勳卓著、深受眾望,冼夫人作為一個歷史人物和文化符號,不僅是茂名的、也是中國的、世界的,拍攝《冼夫人傳奇》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
  • 電視劇《冼夫人傳奇》劇組首日在茂拍攝
    茂名網訊 昨日,《冼夫人傳奇》劇組來到高州冼太廟開始在茂名的首日拍攝。當天一早,該劇組的攝製人員在冼太廟前集體祈願拍攝順利。隨後,工作人員把拍攝器材等用具搬下車後,拍攝隨之開始。高州冼太廟始建於明嘉靖十四年。周恩來總理曾稱頌冼夫人為「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
  • 電視劇《冼夫人傳奇》劇組轉場茂名拍攝
    茂名日報社全媒體記者黎雄 攝茂名網訊  昨日早上6點01分,電視劇《冼夫人傳奇》劇組100餘人抵達茂名,計劃開啟為期45天的拍攝。此前,《冼夫人傳奇》劇組已在貴州都勻影視城拍攝部分情節。隨著茂名冼夫人影視文化城即將搭建完工,該劇劇組全體轉場茂名拍攝。當天,導演陳健接受採訪時表示:「來到茂名就是回到了冼夫人的家。」
  • 電視劇《冼夫人傳奇》在茂名開拍!搶先看→
    電視劇《冼夫人傳奇》在茂名開拍!電視劇《冼夫人傳奇》重點講述冼夫人一生矢志於反對分裂割據、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故事。據製片方介紹,劇本歷經十年打磨,希望電視劇的播出能讓全國觀眾了解冼夫人,不僅能宣揚冼夫人唯用一好心精神,還宣揚愛國主義精神,讓他們從中能得到啟發,將這個精神發揚光大。聲音●「冼夫人是一名軍事家、政治家,當之無愧的巾幗英雄,來到高州冼太廟取景拍攝讓我感受到了冼夫人文化的濃厚氛圍。」
  • 中國歷史上十大巾幗英雄,你最佩服誰?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除了英勇善戰的名將,驍勇無敵的英雄,也出現過很多馳騁疆場、戰功赫赫的巾幗英雄,她們的英雄事跡流傳至今。我們一起來講講十大巾幗英雄的故事。一、婦好,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有據可查的女英雄。商朝的武功以商高宗武丁時代最盛。武丁通過一連串戰爭將商朝的版圖擴大了數倍。而為武丁帶兵東徵西討的大將就是他的王后婦好。
  • 【11·11冼夫人傳奇】冼夫人:超級女漢子的傳奇人生(上)
    冼夫人(生卒年約512~602年)生活的時代跨南北朝至隋朝。這是個什麼樣的時代?12個字:大分裂、大動蕩,大融合、大趨統。她出生的時候,南梁、北魏對峙,她中年的時候,梁被陳取代,北魏分裂為北周和北齊,她老年的時候,北周滅北齊,隋又代北周,最後滅陳,統一中國。在這個時代,冼夫人幹了什麼?反對分裂和動蕩,促進融合和統一,可以說是,踩著時代的步點,順應和推動了歷史大趨勢。
  • 「冼夫人傳奇」一個人,一部戲,一座「嶺南文化」地標!
    「南海之濱,冼太故裡」。冼太即冼夫人,先後被封為石龍太夫人、譙國夫人、誠敬夫人。她出生於南北朝時期的古高涼,她一生致力於維護國家統一,促進民族團結,為嶺南百姓免去戰亂之苦,是嶺南地區傑出的政治家之一。至今,冼夫人提倡的開放與包容已融於嶺南文化,不少人初識茂名也是因為冼夫人。
  • 高州:電視劇《冼夫人傳奇》片場花絮!
    由茂名市委宣傳部、廣東廣播電視臺、北京光兆大地傳媒有限公司、北京潤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製作的電視劇《冼夫人傳奇》正在馬貴鎮摩天小鎮火熱拍攝。 那麼你們知道他們幕後都在幹嘛?
  • 電視劇《冼夫人傳奇》開機,巡警全力保駕護航
    電視劇《冼夫人傳奇》在馬貴摩天小鎮正式開機拍攝,消息傳開後,去摩天小鎮拍攝基的遊客數量持續增加,現場交通壓力劇增,各種糾紛亦有增加的趨勢。為此,巡警大隊加強部署,增加入駐摩天小鎮拍攝基地警力,全力為《冼夫人傳奇》拍攝順利完成保駕護航。
  • 高州市領導調研《冼夫人傳奇》拍攝基地建設情況
    11月16日,高州市委書記王土瑞帶領有關人員到馬貴鎮摩天小鎮調研《冼夫人傳奇》電視劇拍攝基地建設情況。高州市領導杜坤玲、陳沛超、馮明參加了調研。王土瑞一行驅車來到海拔1000米高的《冼夫人傳奇》拍攝基地進行調研。
  • 中國歷史十大巾幗女英雄,花木蘭排名第三
    她是一個真正的巾幗英雄,才識膽略絲毫不遜色於她的兄弟們。李淵將自己的三女兒嫁給了武將柴紹為妻。這位柴紹在唐朝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排名第十四,謀略出眾,善於以少勝多,消滅薛舉、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都有他一份功勞。消滅唐朝最後一個對手梁師都他還是主將。李淵起兵的消息就傳來,平陽公主到處聯絡反隋的義軍。
  • 中國古代九位強悍女將軍!哪位是最傑出女將?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出現了很多馳騁疆場、戰功赫赫的巾幗英雄。 現在,日照境內奎山西麓的崮河崖上,呂母起義的點將臺猶存,後來稱作呂母崮,成為中國第一個農民起義領袖的紀念地。 NO.4 遲昭平 這支農民起義軍,不但攻縣郡、殺貪官汙吏、搶府衙官庫、砸地方牢獄、拯救身陷的無辜百姓,給王莽統治集團以沉重打擊。
  • 名家新秀聯袂 粵劇《譙國夫人》北京首演成功
    12月19日晚,廣東粵劇院優秀劇目粵劇《譙國夫人》在北京保利大劇院舉行,該劇由國家一級演員曾小敏、歐凱明、黎駿聲、彭慶華、文汝清等聯合主演,由著名編劇王新生、梅曉擔任編劇,著名粵劇編劇家陳錦榮、青年編劇馮敏儀擔任粵劇改編,國家一級導演張平執導。
  • 中國歷史上排名前五的女將軍,兩位皇家人,一位是穆桂英原型
    第一名:女將軍兼王后,商朝大王之妻婦好婦好是中國歷史上有史料記載的最早一位女將軍,同時,她是商朝大王武丁的王后,被後世稱之為「戰爭女神」。秦良玉從小就學武,在幼年就曾經對自己的父親說,如果讓自己領兵打仗,一定不輸於冼夫人和平陽公主(這兩個人我們後面會介紹),後來的事實證明,她做到了。秦良玉的丈夫是石砫宣撫使(土司)馬千乘,萬曆年間,兩人共同帶兵,據《明史.秦良玉傳》記載,「良玉夫婦首擊敗之,追入賊境,連破七寨,大敗賊眾,為南川路戰功第一。
  • 粵劇《譙國夫人》北京首演,廣東粵劇院優秀劇目晉京巡演圓滿成功
    12月19日晚,廣東粵劇院優秀劇目《譙國夫人》在北京保利大劇院上演。中宣部、文旅部、中國文聯、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廣州市委宣傳部的相關領導,以及薛若琳、龔和德、黃在敏、何玉人、王馗、鄭雷、孫紅俠、李玲、王靜波、謝擁軍、趙倩、張之薇、張靜、王學鋒、李小菊、柯凡等戲曲專家學者,與廣大觀眾戲迷一起觀看了演出,現場掌聲不絕於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