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芝貴,安徽合肥人。
他本是一個讀書人,卻因父親是衙差的緣故,參加不了科舉考試。於是放棄學業,去了李鴻章家族的當鋪當學徒,然而他好賭,欠了很多錢,為了躲債,逃去當兵去了。
段芝貴這人雖然沒啥大本事,卻很會察言觀色,長了一張好嘴。他的族叔段日升是營中管帶,他想辦法取悅族叔,最終在族叔的走動下得到了天津北洋武備學堂讀書的機會。
這是他人生的又一個轉折點,有了這段履歷,他在族叔的關係下如願成為袁世凱的手下。
段芝貴其人,臉皮賊厚。在軍中,各種阿諛奉承袁世凱,每日早早問候請安,就連袁世凱都感覺尷尬不已,看在段日升的面子上,決定敲打敲打他,「我聞人子事親,每晨必赴寢門問安。汝非我子,何必如此?」
袁世凱的意思是這寢門問安是兒子對老子做的,你又不是我兒子,天天這麼幹你累不累啊。誰知段芝貴撲通一下,直接跪在了地上,重重地磕了三個頭,高喊袁世凱「義父」。就這樣,袁世凱一臉懵逼,莫名其妙多了一個義子。
此後,段芝貴更是想著法子討好袁世凱。他知道袁世凱貪財好色,便投其所好,通過多種途徑物色名妓美女,捨得下重本搞來獻給袁世凱,這樣的舉動深得袁世凱的心。在袁世凱的推薦下,段芝貴當上了天津巡警道。
這是段芝貴人生之中第一次使用美人計,效果出其意料的好,他似乎發現了走上人生巔峰的捷徑,從此以後對于美人計的使用更是得心應手。
1907年,慶親王的兒子載振途徑天津前往東北。看到天津素有豔名,貌似天仙,才智出眾的坤伶楊翠喜,心中歡喜,欲納為妾,卻遭到楊翠喜的無情拒絕。載振礙於身份不敢做出強搶民女之事,只好把此事作罷。
段芝貴知道載振對楊翠喜有意之後,他知道機會來了,於是利用手中的權力威逼利誘楊翠喜的父親哥哥,以給一萬兩贖身費為藉口,強迫楊家交出楊翠喜。就這樣,段芝貴連夜把楊翠喜送到載振府邸,載振大喜,對段芝貴成人之美頗為感激,遂在他父親面前大誇段芝貴政績卓著,心細才長,請破格為用。
慶親王見是自己兒子的話,沒有多想,直接就報告慈禧太后,任命段芝貴為布政使,出任黑龍江巡撫。段芝貴再次升官發財,儘管後來此事東窗事發,載振也被迫辭職,然而段芝貴卻沒有多大影響,依然繼續升官發財,也是神奇的很。
辛亥革命後,清帝退位,進入民國紀年。段芝貴因為傍上袁世凱的大腿,搖身一變從清朝大臣變成了民國上將,出任湖北督軍一職。
1914年,袁世凱的兒子袁克定來了武漢,在怡園看劇的時候,看上了名噪南北的坤伶王克琴。段芝貴得知後,兩次造訪王克琴,並花費八千銀元為王克琴購置家具日用品,同樣是打著將王克琴獻給袁克定的主意。
誰知此事被當時的《大漢報》披露出來,公然抨擊段芝貴是「皮條客」。此報導一出,轟動天下,就連袁世凱都知曉了,大罵袁克定,段芝貴雖然查封了《大漢報》,但是將王克琴獻給袁克定的計劃只能不了了之。
不過《大漢報》的報導卻把王克琴的名聲給打響了,許多人慕名而來,只為一睹她的真容。這些人之中不乏當時的大佬顯貴,「辯帥」張勳就是其中之一,張勳做事就沒有多少顧忌了,在他的操作下,年僅十八歲的王克琴便成了他的三姨太。
雖然在武漢的時候沒有成功將美人獻給袁克定,但是這份心意已然傳遞到了,後來兩人的關係也非常好。善於琢磨領導心思的段芝貴,察覺到義父袁世凱想稱帝的願望,馬上帶頭建議復闢,充當復闢先鋒,參與「籌安會」,甚至和袁克定一起製造假的順天時報給袁世凱,讓袁世凱產生了錯覺。
袁世凱稱帝後,段芝貴被封為一等公爵,再次走上人生巔峰。
段芝貴的一生,真正踐行了人不要臉,天下無敵八個字。也不知道段芝貴晚年回首往事的時候,會不會給自己的人生點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