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煮壺第一次用煮多久—懂壺人知識分享!

2020-12-22 老曹談苗木

紫砂壺開壺的時候,很多人都喜歡去煮,雖然懂壺人一直在說,紫砂壺煮的過程中會有危險,但不可否認的是,認為煮壺才是爭取開壺方法的人還是很多的。所以今天懂壺人和大家說一說,紫砂壺煮壺第一次用煮多久?

紫砂壺開壺一般煮多久?

通常認為,紫砂壺在煮的時候,需要煮一個小時,而且必須把紫砂壺的壺身和壺蓋分開,容器要足夠大,水要蓋沒整個壺。容器中同時放入一些茶葉(您想用此壺來泡的茶葉),放在小火上慢慢煮開,小心看護,防止壺與壺蓋或容器壁互相撞擊而造成破損。

慢慢的煮1小時左右,移去火源,讓壺仍靜置在有水覆蓋的容器中,慢慢冷卻,放置1天。次日,取出壺,倒去留在壺內的泥沙,清水小心淋壺洗滌。次日,取出壺,用熱水小心淋壺洗滌。經過此番處理,壺中的氣孔均已打開,以待使用。

紫砂壺使用注意事項

(一)泡茶時,先用沸水澆壺身外壁,然後再往壺裡衝水,也就是常說的「潤壺」。

(二)常用棉布擦拭壺身,不要將茶湯留在壺面,否則久而久之壺面上會堆滿茶垢,影響紫砂壺的品相。

(三)壺內勿常常浸著水,應到要泡茶時才衝水。

(四)每次用完後用布吸乾壺外面的水份,使用後的紫砂壺必須保持壺內乾爽。

(五)勿放近多油煙或多塵埃的地方。

(六)最好多備幾個好的紫砂壺,喝某一種茶葉時只用指定的一個壺,不可喝什麼茶葉都用同一個茶壺,應加識別,以免混亂。

(七)切勿用洗潔精或任何化學物劑浸洗紫砂壺,否則會把茶味洗擦掉,並使外表失去光澤。

以上就是懂壺人為大家介紹的內容,紫砂壺煮壺第一次煮多久相信你已經知道了,紫砂壺開壺方法很簡單,只要注意一些小細節即可。另外,紫砂壺使用過程中要注意養護好,紫砂壺也是需要保養的。

相關焦點

  • 傳壺人為什麼要在朋友圈分享紫砂壺知識?
    如果你有傳壺人的微信,可以會發現這麼一個問題:傳壺人經常在朋友圈分享紫砂壺的知識。有人可能會想不明白,傳壺人不是紫砂工作室嗎?不就是是個賣壺的嗎,我朋友圈賣壺的多了,別人都天天發壺的照片,發顧客對話說自己的壺多好多好,傳壺人為什麼要分享紫砂壺知識呢?
  • 泡紅茶用蓋碗好還是紫砂壺好?
    但問題又來了:該用蓋碗泡還是紫砂壺泡好呢?本文就結合筆者所學知識來和茶友們分享一下。 紫砂壺優點: 1、紫砂壺雙氣孔結構,能較好適應冷熱驟然變化。2、紫砂壺的保溫性較好。3、紫砂壺極易吸味,能將茶香留在壺壁,經常用紫砂壺衝泡同一款茶,就形成了「一壺侍一茶」的專一美味。
  • 紅茶用什麼紫砂壺泡會更好喝?
    那用什麼壺可以讓剛剛入門的茶友也能把紅茶泡得很好喝呢? 紅茶香濃,紫砂壺的溫潤,兩者本身就有共通的聯繫,融合在一起就組成了一杯讓人回味無窮的好茶。在用紫砂壺衝泡紅茶時也要了解這方面的知識,從而把紅茶的美味發揮到一種極致。
  • 10塊錢,能買到什麼樣的紫砂壺?
    這樣的「紫砂壺」你敢用嗎? 圖文|砂海墨韻 什麼是灌漿壺? 灌漿壺:是把泥漿打磨得非常細膩,加入玻璃水、高嶺土、以及化工顏料,按照一定的配比,攪拌成細泥漿,然後注入模具,等水分幹後脫模出來,就是一把完整的紫砂壺了,燒出來看起來像紫砂,其實已經接近瓷器,失去了紫砂壺的透氣性,不管使用多久也不會包漿。
  • 紫砂和紫陶有什麼區別?追壺人分享3點!
    很多人對紫砂和紫陶分不清楚,認為其實是同一種的東西,只是叫法不同罷了。而實際上,紫砂和紫陶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東西。追壺人今天教你鑑別紫砂和紫陶,看完後你就知道了。
  • 懂壺人說壺:原礦泥料沒有黑金砂
    有人問懂壺人,黑金砂紫砂壺好不好,其實原礦紫砂泥料中是沒有黑金砂這種泥料的。黑色的紫砂壺其實有兩種,一種是黑泥燒成的紫砂壺,另外一種是用焐灰工藝燒制出來的壺。原礦黑泥的確存在,只是儲量非常的少,現代幾乎很少見到了,而現在的黑泥紫砂壺大多都是通過誤會工藝做出來的黑色紫砂壺。至於黑金砂,並沒有這樣的原礦泥料準在,而單純的焐灰工藝也做不出來這種樣子。所謂的黑金上紫砂也應該是配製的泥料。
  • 歲暮天寒,宜煮茶,簡單幾招,教你煮出一壺好喝的白茶!
    煮雪問茶味,當風看雁行。 古來今往,既清閒,又優雅的煮一壺茶,受到不少人的喜歡。 快節奏的現代生活裡,煮開一壺茶,享受一段慢時光,特別有閒情。 林清玄在《煮雪》裡寫,傳說北極天寒地凍,一開口說話便凝成了冰雪,對方聽不見,只好回家慢慢烤來聽。
  • 有了它不用買水壺和養生壺,米家多功能電煮壺,米粉:現貨不用搶
    小米在四月初發布的多功能電煮壺能夠實現煮茶、熬粥、燒水甚至火鍋等功能,白色的設計風格無論是放在廚房還是客廳都是很不錯的,據說上市後口碑不錯,到底這款多功能電煮壺怎麼樣,我們一探究竟。 米家多功能電煮壺在操作上也更簡單,在底座上集成一枚帶顯控的多功能按鈕,並且在按鈕上還集成了OLED屏幕,不僅能夠顯示實時烹飪狀態和剩餘時間,還能選擇一些烹飪菜單,這一點比電煮壺養生壺之類的方便很多。
  • 關於紫砂壺泡咖啡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想來當時這位大文豪就是在用紫砂壺飲茶。可是,不走尋常路的我們,卻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除了泡茶,能不能用紫砂壺泡其他飲品,比如咖啡!這是個看上去荒誕,仔細想來卻非常現實的問題。畢竟,古人在創造紫砂壺時,還不知道世界上有咖啡這種飲品。而在越來越多元化、越來越個性化的今天,中國人的飲品也早不止茶水一種。紫砂壺泡咖啡到底靠不靠譜?
  • 焱壺人物誌|餘立平的紫砂藝術
    關注【焱壺紫砂】全面解析紫砂基礎知識解密中國傳統紫砂文化█
  • 紫砂壺到底有多暴利?
    在我們宜興的丁蜀鎮,是一個以紫砂而聞名全國的鄉鎮。鎮上大部人從事的工作都與紫砂相關。早期的一批當地人確實靠紫砂攢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發家致富了。導致很多行外人也蜂擁而至,加入到這個全新的行業,各路的遊資也接踵而至,都希望在紫砂行業裡分得一杯羹。於是乎紫砂壺開始了無休止的炒作,紫砂壺的價格也水漲船高,無形中紫砂壺被貼上了「暴利」的標籤。那麼什麼是暴利?
  • 玩壺必知 | 名家紫砂老壺的鑑定要點
    明 朱泥裙花壺製作紫砂壺的最後一道工序,就是蓋章,或是用刀直接刻款。由於印章材料堅固,名人印章一般可以沿用多年,甚至終生都在使用,可以說印章款的鑑別是判斷作者的直接依據。明代的紫砂壺造型多以方形、圓形為主,線條簡約,壺體偏大,平實質樸,給人一種樸質的感覺。而清代初期的紫砂壺造型與瓷器一樣,出現了專供宮廷皇家使用的宮廷壺,多以自然形與幾何形為主。
  • 鐵壺、玻璃壺、紫砂壺究竟哪個泡茶好?
    用不同的茶具泡不同的茶,把茶味、質感發揮出來,也是一種生活的情趣。市面上不再是紫砂壺一枝獨秀,傳統材質的茶壺古老當時興,重新流行起來,新式的茶壺往往因為新式的茶類款款而至。泡茶,你會選擇哪種茶壺與你為伴呢? 一、鑄鐵壺
  • 焱壺課堂|紫砂人物傳之-顧景舟
    關注【焱壺紫砂】全面解析紫砂基礎知識解密中國傳統紫砂文化提及紫砂壺就不得不提到當代紫砂泰鬥顧景舟先生他的目標更加明確了,那就是刻苦的學習和提高壺藝水平,與上溯數百年的高手一試高低,要在歷史上留下自己的足跡。1942年,顧景舟一度應聘至上海標準陶瓷公司當模型技師,邊工作邊做壺。作品有《三線鼎足提梁壺》、《洋桶壺》等,自號「自怡軒」。「洋桶壺」成為其選擇的一件樣式,他要用一件最為通俗的壺款創造出自己的藝術意境。「洋桶壺」是宜興地區喝茶流行的一種樣式,因為壺身像汽油桶,當地人稱之為「洋桶壺」。
  • 紫砂壺泥料的目數詳解
    區分篩網的規格,國際通用的是「泰勒制」,把篩網每英寸長度(25.4毫米)上所具有的網眼數量稱為目數,簡稱「目」,比如說「60目」,即表示該泥粉是用每英寸有60個篩孔的篩子篩過,目數少,則網眼大,顆粒粗,目數多,網眼小,顆粒細。
  • 紫砂大師程輝:壺心我心 泥性心性
    做壺並不只是簡單的「捏泥巴」,甚至可以說是一份「苦差」,冬做三九夏做三伏,一張冷板凳,每天做十幾個小時,長年累月,那是什麼滋味?能堅持下來的又有幾人?有位國大師曾經說過,當年和他一起學做紫砂有近百人,數十年後,最後只剩下他一人。足見做壺不易,需要毅力與恆心的支持。
  • 焱壺人物誌|胡迪峰的紫砂藝術
    關注【焱壺紫砂】全面解析紫砂基礎知識解密中國傳統紫砂文化胡迪峰 景德鎮陶瓷大學陶瓷系碩士(陶瓷裝飾與造型設計專業)2006年入宜興紫砂工藝廠,隨其父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胡洪明研習壺藝精髓,並積極參加過中國工藝美術高級研修班等多項陶藝培訓,具有獨立的陶藝創作設計能力,並參與設計多款歷史題材紫砂作品,在收藏界樹立了良好的口碑與信譽;作品多次榮獲國家級獎項,被國內知名美術館收藏。
  • 紫甌春韻|時大彬紫砂壺鑑賞
    時大彬(1573~1648),號少山,也稱時彬、大彬,宜興縣人。明代晚期最負盛名的紫砂壺大師,工藝紫砂壺的首創者,著名的紫砂「四大家」——時朋之子,他是繼供春後,紫砂壺藝史上知名度最大、影響力最深的一位壺藝大家,被譽為「千載一時」、「明代良陶讓一時」。
  • 懂壺人告訴你紫砂壺為什麼會有異味!
    紫砂壺的保養和養壺許多人都混為一談,但實際上,這並不是一回事。養壺是在使用的過程中如何用茶湯滋潤紫砂壺,讓它包漿,而紫砂壺的保養則是在使用完壺後,如何去愛護它。 有些人只懂養壺,卻忽略了紫砂壺的保養,結果就是紫砂壺很快就出現了異味。這就是紫砂壺保養不善而造成的結果,那麼該如何保養紫砂壺呢?
  • 紫砂壺中的「黑色」壺,到底是不是原礦紫砂?看中一把,能下手嗎
    前兩天有位壺友主動找我,問我如今紫砂市場上的黑色紫砂壺是不是原礦紫砂做的,他看中了一把,色澤好看,壺型也不錯,但是沒敢下手,所以問問我的建議。那麼今天就借著這個問題和大家說說,紫砂圈的黑色紫砂壺,到底是不是原礦紫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