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關注運動健康
「啊~」一聲尖叫劃破寧靜的早晨,未看先猜,大概是家人的體重又有新突破了!
以往,大部分人息慣用體重來評斷身形標準,並且相當在意體重肌上的數字。甚至常為體重的震蕩幅度煩惱不已。
事實上,要以體重來評斷某人過重、健康與否是比較不客觀的事。運動員為例,他們通常有比較大的肌肉量,體重也都比同年齡層的人來得重。這樣就代表他們是肥胖相關疾病的高危險群嗎?那可不一定!
這樣就代表他們是肥胖相關疾病的高危險群嗎?那可不一定!
(同身高同體重會因肌肉含量而視覺效果不同)
一般認為,男性體脂率超過25%、女性超過35%即可視為肥胖。如果要測得體脂肪率,可以透過體脂計進行測量,尖叫聲也從體重機上改由體脂機傳出…。雖然目前還沒有制定出一套絕對數值,可是經由信息不斷翻新與傳達,許多人開始翻轉對體重的看法,「用體脂肪檢視是否肥胖」的觀念,已經開始落實在大眾身上。
BUT,人生就是會充滿著「BUT」才有趣!只透過幾個點(雙腳、雙手,或是兩種都有)測量,就能量出正確體脂率,這過程難道不會有什麼問題?
關於體脂計,讓小編來解釋給你聽。
市面上常見的體脂計,通常會在腳底設置鐵片(電極)。使用時,從腳底發出微弱的電流,利用身體組成、電流通過的阻力不同,進一步測得體內脂肪的多寡。簡單來說,體脂計正是運用脂肪組成不會導電的原理,計算出體脂肪率。
所以,可以想像,體內水份越少時,體脂肪量起來會比較高;如果剛喝完水、運動完,血液循環較好的時候,體脂也會量起來比較低。
但這並不代表體脂計的數值完全沒有意義喔!
其實你只要儘量避免大量喝水、運動完、吃飽飯後及生理期等,身體含有較多水分的時刻站上體脂計,就能測量到較穩定的數值。
另外,固定時間測量、固定使用同一臺機器、固定的姿勢,多少也能避免掉一些誤差。或是搭配量腰圍,穿不下的褲子作為另類的測量標準,都可以幫助你更全面地檢視體脂肪包圍的困擾。
小編私心推薦,不妨用拍照的方式,將自己身體的變化歷程記錄下來。體態的改變、腹肌的呈現,照片絕對能顯示得一清二楚,但不要偷修圖或開美肌就是了(指)。
▼關注熱雨運動▼
就是關注你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