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許讀過三毛的書,但你有聽過她的歌嗎?

2022-01-07 麥殼視頻

不要問我從哪裡來

我的故鄉在遠方

為什麼流浪

流浪遠方 流浪

—— 齊豫、三毛、李泰祥《橄欖樹》

有的時候

我會想到這樣一個問題:

聽什麼音樂

可以暴露一個人的真實年齡呢?

當然不是古典音樂

也不是搖滾

而是看他聽什麼歌

就比如我吧

聽的音樂上至拜佔庭聖詠

中世紀世俗歌曲

下至施託克豪森的電子音樂

挪威黑金屬

既懷古又前衛

任何一個年齡段的人

都會以為我與他們的歲數相當

然而我一旦聽起自己最愛的歌

立刻就會讓人推測出我的大致歲數

—— 一個喜歡港臺校園民謠的人

他應該已經活過了半個世紀

這些詞曲皆美的歌

純淨之中蘊含激情

對於十八九歲

正處於青春期的大孩子來說

是最貼心的禮物

在那些日子裡

我的業餘時間除了複習功課

就是聽歌

並且這種模式

一直持續到大學時期

聽歌、唱歌

都是那麼投入

似乎每一首歌

就是一個深深的擁抱

可以融化掉所有的哀愁

即使現在想起來

都覺得幸福滿滿

今天,當往昔的故事

在記憶中變得愈發模糊

這些歌所生發出的與生俱來的美好

卻愈加清晰

我忽然意識到

其實過度的忙碌不啻

是一種流浪

而唯有當時間止步的一瞬

我們才止住了自己流浪的腳步

然後衝破有限的空間

真正得以自由

這些「古老」的歌謠

永遠是清晨的朝露

它們串成晶瑩的項鍊

掛在雲端熠熠閃爍

是一份情感的記錄

也是一種關乎生命與信念的啟示

這些至今可以隨口哼唱出來的歌

——《橄欖樹》

《歡顏》

《天下有情人》

《愛的箴言》

《野百合也有春天》

《我是不是你最疼愛的人》

……

它們在心靈的深處依舊是鮮活的

不曾老去

當年有一部臺灣電影

《歡顏》在大陸上演

為飾演女主角的胡慧中

配唱的是校園民謠歌手齊豫

《橄欖樹》這首歌就是出自此片

其中的《答案》、《走在雨中》

及主題歌《歡顏》等

都極具強烈的情感衝擊力

不管你是70後、80後還是90後

《橄欖樹》這首歌你一定聽過

即使是現在

那個流浪的夢

依舊縈繞在很多人心間

1979年,因為《橄欖樹》

三毛和齊豫有了交集

但並不認識

她倆 | 一人寫詞、一人演唱

那年 | 三毛36歲、齊豫22歲

三毛與荷西

愛情最美好的模樣

三毛的故事大家並不陌生,她和丈夫荷西也完美詮釋了「愛情最美好的模樣」,與荷西結婚後,兩人在撒哈拉過沙漠生活。

可惜的是,撒哈拉的「流浪」並沒有持續太久,丈夫荷西因潛水發生意外離世,三毛帶著如撒哈拉細沙般綿密的思念,孑然回國。

三毛後來寫了很多歌詞,機緣巧合之下,由齊豫所屬的滾石唱片幫忙製作出版。製作人齊豫、王新蓮看完歌詞後,覺得初稿的歌詞比較文氣、古典,建議三毛她獨特的文字風格,把童年的喜怒哀樂、初戀的甜蜜感傷、對沙漠的獨特感受寫成歌詞再通過音樂的形式表現出來。

齊豫

小毛驢 橄欖樹


大部分人可能只聽過齊豫的這首《橄欖樹》,三毛的詞,李泰祥的曲。其實,這首歌的原名叫《小毛驢》,是三毛有感於西班牙原野上奔跑的小毛驢而作。後來才改為「橄欖樹」 —— 西班牙南部常見的樹種,那裡是她愛人荷西的故鄉。

潘越雲

我是不是你最疼愛的人


80年代末,有一首歌曾經紅遍大江南北,歌名叫《我是不是你最疼愛的人》,不知大家是否有印象?

這首歌的演唱者叫潘越雲,一位出生於1957年的臺灣女歌手。

三毛說她有兩個好朋友:一個是天使,一個是埃及豔后。天使是齊豫,埃及豔后是潘越雲。

潘越雲早期的特立獨行,比三毛更甚。

在才流行起喇叭褲的八十年代,潘越雲已經化起煙燻妝,塗著黑色指甲油與黑色口紅,審美走在於歐美前端。她不愛說話,三毛形容她,像一幅畫。

特別的演唱會

她們是世間最美的回聲

2018年6月9日

臺北小巨蛋開了一場特別的演唱會

取名叫《回聲》

之所以說特別

因為它的主人公原本是三個女人

齊豫和潘越雲

有一個沒有到場

那個人是三毛

這是一場為紀念三毛

而開的演唱會

她已經離開我們27年

然而留在心底的回聲依然還會響起

60歲的齊豫和潘越雲站在舞臺上

望著臺下星星點點的螢光

輕輕唱起那首《橄欖樹》

唱給聽眾

也唱給三毛

記得齊豫說

不是每個人都有三毛的勇敢

為了追尋心中所愛

不惜跋涉漂泊、浪跡天涯

每個人都憧憬過三毛的人生

因為她活成了我們的夢

1985年,三毛親自寫下11首歌詞

後來這些歌串聯成了一張專輯

三毛特意為它取名

《回聲-三毛作品第15號》

由當時女神級的歌手

齊豫和潘越雲演唱

這張專輯

就是「回聲」演唱會的原型

它與眾不同

甚至絕無僅有

與其說唱的是流行歌曲

不如說它演唱的

是三毛的大半生歲月


因為三毛在寫詞的時候

也將自己的人生掰開

一點點揉進了歌曲

包括在不同時期

不同際遇之下的不同心境

一張老唱片

竟是她一生的傳奇記錄

三毛的英文名Echo,正是「回聲」之意

《回聲》專輯。出版時間:1985年11月19日

製作人:齊豫 王新蓮 / 出版公司:滾石

演唱:齊豫 潘越雲 / 作詞:三毛

編曲/作曲:李泰祥 陳揚 陳志遠 李宗盛 翁孝良

✲ ‖ 《回聲-三毛作品第15號》具備當時樂壇極其壯盛的創作陣容,優秀的音樂人與作家聯手打造出一幅氣度恢宏、細膩斑讕的圖景,成為滾石唱片鼎盛時期最具代表性的唱片之一。

不僅如此

她本人的原聲旁白也貫穿其中

聽起來嗓音尖細柔和

又透著一股堅定

仿佛一個身邊老友

為你沏好了一壺茶

然後輕輕講述她當年的故事

有人說

讀過很多關於三毛的書

也嚮往過她走的路

可當你聽完她的歌

才算真正明白了三毛這個人

孤獨 / 浪漫 / 脆弱 / 清澈

青春一去不復返

三毛也早已離開人間

幾乎每個人都能在她的故事裡

找到自己年輕時青澀的影子

找到那些年逝去的回憶

是啊,我們也曾憧憬過

以夢為馬的未來

憧憬過詩和遠方

可最終卻在無數個

柴米油鹽的晝夜交替中

學會了麻木地俯首過日子

三毛說:

真正的愛是不緊張

其實生活也要不緊張

姑娘,你要勇敢

 用《回聲》追憶三毛

著名歌手吳青峰

著名作家饒雪漫等

看完演唱會後發文力挺

在齊豫姐姐與潘越雲姐姐的歌聲下,幾乎是整場含著眼淚聆聽,如此各自特色極致卻又互補無缺的天籟,真是不可思議。

——歌手 吳青峰

這一夜,臺上的她們只管唱,臺下的我們只管熱淚盈眶,而親愛的三毛,毫無障礙地榮歸故裡。

——青春文學作家 饒雪漫

非去不可,只要不關係到生死,都要去。它就是一件藝術品。

——南京東方衛報記者 黃佳詩

這就是我與歌的情緣

裡面藏著我最初的情感與最初的愛

或許也是最深的情感與最深的愛

 三毛詩與遠方的傳奇人生 

 齊豫美如天籟般的歌聲 

 潘越雲獨特清冽的嗓音 

 她們是世間最美的回聲 

互動

話題

# 在文末評論處留言

說說你為什麼想去看《回聲》? #

快留言告訴馬克菌

●編輯 | 鵬飛

三十三年前

三毛、齊豫、潘越雲

三個女人的不期而遇

三十三年後

三個女人的壯闊人生

再次相逢

對於大眾

三十三年前的相遇

已是往事不可見

而今的重逢

則是來者可追

用一場演唱會

看看過往的回聲

在心頭留下怎樣感動

武漢(9月8日)、以及後續的福州,都將掀起愛的「回聲」。

相信在這場懷念三毛的演唱會中,一如雪漫講的,你會和青春重逢,和年少的自己重逢。

『 MARK武漢福利 』


現在,訴說出你內心的感動,分享你對三毛的獨特記憶,你就有機會獲得齊豫·潘越雲『親筆籤名海報』1張。讓這一段回聲,帶你體驗三毛人生之旅中的每一個足跡。

具體獲取方式,請看何一雯(微信號 xixithe24s)朋友圈。

丨演出時間丨

2018.9.8 / 19:00

丨演出場館丨

武漢客廳·中國文化博覽中心 A廳

丨演出票價丨

¥280/480/680/880/1080

丨票務總代理丨

永樂票務

丨主辦方丨

永樂演藝

 武漢故事徵集 


故事之所以美好

是因為有你在其中

也許不跌宕起伏

也許不催人淚下

但只要有你

故事就值得被記錄

仔細想想

從關注到擁有

在有MARK武漢陪伴的

每一分每一刻裡

你們之間

都有哪些難忘的經歷

又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回憶呢?

趕緊把這些值得記錄的片段

分享給馬克菌

參與咱們的故事徵集令吧!

— end —

© Copyright

五月一年原創作品 | 轉載請聯繫授權

戳「閱讀原文」

追尋三毛的記憶贏取《回聲》武漢站門票~

相關焦點

  • 莫聊書026|三毛,流浪者之歌.
    選定這兩本,是因為他最喜歡流浪時的三毛。他講,只有流浪時的三毛才是最好的三毛,而這兩本,在她生命的不同階段發生,表現出了兩個不一樣的三毛。小昂兄說,:「《撒哈拉的故事》,這是她的第一本書,講她和荷西在撒哈拉的故事。這時的三毛是最好的三毛。這本書就像她的旅行日記一樣,瀟灑而不作地講完了她所見所感。這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最愛看的一本。」
  • 三毛和王洛賓的忘年戀,77歲的王洛賓為何拒絕,一首歌說出原因
    王洛賓在直到三毛自殺後,痛哭的已經站不起來,寫下了這樣的一句話:你走了,人間就冷了!後悔吧,後悔安慰不了她的在天之靈!實際上後悔又是在責備自己。直到三毛去世後,王洛賓才發現自己是多麼的愛著三毛,這一切發現的時候都太晚了。
  • 這位歌紅人不紅的『情歌天后』你聽過她的歌嗎?
    本期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莊心妍的幾首經典歌曲,看看你聽過幾首?《一萬個捨不得》這首發布於2013年,這首歌在那時候真是火爆,校園街道隨處都能聽到。這首歌還獲得酷狗音樂年度最受歡迎彩鈴金曲獎。《以後的以後》這首歌發布於2013年,是莊心妍在失戀後有感而生的創作靈感,莊心妍通過這首歌是想慰藉一下自己的心靈傷害,告訴自己,應該微笑面對自己的人生。莊心妍展現自己傷感一面的,目的是想要唱出她自己的故事,想唱出大家對愛情的共鳴,該曲特別邀請國內音樂製作人陳偉為莊心妍量身打造的。
  • 【散文】再讀三毛的書/風雨中的綠柳
    再讀三毛的書      文/風雨中的綠柳(吉林樺甸)我一直喜歡讀三毛的作品,她是個用生命,用文字詮釋的女人。她與西班牙水手荷西相守了七個春秋歲月。他們,有過錦瑟華年,也有過良辰美景;他們有一種繁華落盡的滄桑,也有一種意興闌珊的美麗。也許這時是三毛最幸福的時刻吧。而三毛的那篇夢裡花落知多少,她和荷西生活的幸福簡單也讓人感動。我覺得她像風,像火,像陽光,像美麗的茂盛的樹。
  • 寫給三毛的11首歌曝光:真正的愛,就是不緊張……
    作者|cutie_你,也許讀過三毛的書,但你有聽過她的歌嗎?
  • 三毛:我不願慢吞吞地老死
    她勇敢灑脫,追求著心目中的遠方,帶著書和筆走遍了萬水千山。《三毛傳:你鬆開手,我便落入茫茫宇宙》在這本書中,將看到一個全面的三毛,講別人沒講過沒講透的那個三毛。三毛的旅行、愛情、友情、居所、廚房、收藏、衣服、沙漠和島嶼,與荷西、林青霞、齊豫、潘越雲、王洛賓的故事。
  • 你要的詩與遠方,都在三毛的歌詞中
    ,這首歌寫盡了三毛對生活的態度。 這實在是一首很有故事的歌,因為寫它的人曾經踏遍大漠、閱盡人間,在故事裡道盡了她的人生。她有對滾滾紅塵的愛和痴,有蝕骨的孤獨和純真的赤子之心。但是 行裝理了 箱子扣了要走了要走了要走了這是最後一夜了面對面坐著沒有終站的火車明天要飛去 飛去沒有你的地方啊 沒有你的地方鑰匙在你緊鎖的心裡左手的機票右手的護照 是個謎一個不想去解開 不想去解開的謎 你聽過有什麼結果的初戀嗎?
  • 劉志強:我為什麼買那麼多三毛的書
    從2006年接觸網絡後,很少買書了。這次買這麼多書,算是比較多的一次了。 說說我買的書吧。我買了三毛的一大套,共11本,像《送你一匹馬》、《溫柔的夜》、《雨季不再來》、《親愛的三毛》、《撒哈拉的故事》等等都在裡面,很喜歡的。 其實,早在我十幾年前,我就很喜歡三毛的作品。
  • 作家三毛的哪部作品對你影響深遠?
    很早就知道三毛的大名,可是沒有刻意的去找她的書讀。也許以我當時四十多歲的年齡,應該有代溝吧。可是當我偶然讀到三毛的《撒哈拉沙漠》時三毛已經香消玉殞了。以後又陸續讀了幾本三毛的作品,對三毛的認識更深沉次的了解。
  • 對三毛影響最深的書竟然是它?!
    少女時代的三毛  三毛對書的痴迷從幼時就顯露出來。上小學的時候,她就得到過老師的表揚。當課本已然無法滿足她的求知慾時,她開始將目光投向了那些課外讀物。她翻出了許多的書籍,包括魯迅、巴金、老舍、周作人、鬱達夫、冰心等人的作品。三毛沉醉在閱讀的世界裡。每讀一本著作,都仿佛是在經歷一種人生,那裡有她期盼的願景,有她從未聽聞的生活,也有她曾經的過往。而對風格各異、種類繁多的著作的閱讀,也為三毛日後自成一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你聽過盧廣仲的歌嗎?聽過的應該很喜歡吧!
    你聽過盧廣仲的歌嗎?小編第一次聽是來自同學的分享,之後就愛上了。喜歡他的詞喜歡這麼一個大男孩,第二次了解這麼一個男孩是在劉若英的書《我敢在你懷裡孤獨》,裡面有寫到他的一些習慣,如何獨處,怎麼學會獨處,《黃帝內經》是他的生活指南等等,除了音樂他好像是個很有意思的人。
  • 撒哈拉的故事,也是三毛的故事——讀《撒哈拉的故事》有感
    撒哈拉的故事,也是三毛的故事——讀《撒哈拉的故事》有感文:李楊星(學生)手捧作家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心中如黃色的書封一樣,有一種蒼茫與寧靜,那是大地的顏色,遼遠空闊,又沉穩深邃。說實話,在這之前,我從未對沙漠有過任何幻想。也從未想過,有那樣一個女子,在最美的年紀,遠行撒哈拉,說這兒是自己前世的夢幻、第二個家。但三毛這個簡單的名字,卻像童話一樣,把我帶進第二個世界,看灰姑娘如何穿上水晶鞋,看醜小鴨是如何「笑傲江湖」,看三毛如何在沙漠中做夢。  故事情節不像長篇小說,有著一波三折,它是一個個小小的生活片段,為我們描繪了真實的撒哈拉,真實的撒哈拉威。
  • 三十年過去了,為什麼我們還是深愛著三毛
    有人說,因為少年時讀了三毛的書,所以自己也成了一個旅行者。但如果你讀過三毛家人和朋友的回憶,從其他的側面了解過三毛,你就會明白,在所有同類的作家裡,三毛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但為什麼她卻始終站在那個最高最高的頂點。用「文青」、「浪漫主義」......之類的任何一個詞去概括她,都是對於一個如此飽滿而自省的靈魂的侮辱。
  • 種桃種李種春風,去聽聽三毛的詩和遠方
    :眭澔平,你在不在家01:00來自知音與知樂1943年出生,1991年1月4日去世的三毛,於我而言真的只有她書裡的故事,但可能每個青春期看過她散文的女生,心裡都有一個三毛的夢,瀟灑、俏皮、勇敢、轟轟烈烈。
  • 兒時讀過的三毛流浪記,過時了嗎?讓我們看看現在的孩子讀啥書
    共讀開啟課第一周,一年級進行了共讀《三毛流浪記》的閱讀課活動。在開啟課上,老師們先引導學生看插圖說故事,因為生僻字較多,老師們先選取一些片段給同學們讀故事;然後指導學生能夠根據插圖和拼音說故事,並布置作業,讓孩子在家觀看《三毛流浪記》的影片,要求孩子看完以後用自己的語言講述《三毛流浪記》的故事,並大膽講給家長聽,給全班聽,以此發展了學生語言表達的能力。二年級進行《中國古今寓言故事》共讀開啟課。
  • 紀念三毛:遠方到底有多遠,請你告訴我 | 張震「為你讀詩」
    Lieke van der Vorst [荷蘭]1943年3月26日,三毛出生了,她那「愛哭的時候便哭,想笑的時候便笑」的個性,感染了無數青春時代的我們。她我行我素的形象,萬水千山走遍的姿態,也讓我們看到:生活除了循規蹈矩、按部就班,還有主動設想和安排,還可以流浪,體驗生命的動感和刺激。適逢三毛生日,謹以一首《遠方》,紀念遠去的三毛。你我無需也不必汲汲尋求地理上的遠方,惟願在一份自信和曠達裡,遊必有方。
  • 三毛給荷西做菜,說食材是春雨、魚線和魚翅。荷西:你當我是白痴
    怕她的中國胃,吃不了非洲的食物,給她航寄了大批粉絲、紫菜、冬茹、生力麵、豬肉乾等各種食品,令三毛愛不釋手。她做的第 一道菜是「粉絲煮雞湯」。荷西喝了一口後問她是什麼,是不是中國的細面。三毛對他說:你嶽母會萬 裡迢迢,替你寄細面來?三毛挑著粉絲告訴荷西,說這個叫「雨」。
  • 30年過去了,為什麼我們還是深愛著三毛
    在這幾萬條評論裡,有人說,三毛是自己的青春,她永遠是那個走遍萬水千山的女孩,很多時候自己甚至已經不敢再看她的書,因為不知道讀到哪一段又會流淚。有人說,在看這段視頻之前,自己對三毛的印象是颯爽自由,以為她應當是一個像開在沙漠裡的鮮花一般堅韌而勇敢的人,但沒有想到,她居然如此溫柔,甚至有些羞赧。有人說,因為少年時讀了三毛的書,所以自己也成了一個旅行者。
  • 盤點林憶蓮唱過的好聽的歌,你聽過幾首?
    1,《不必在乎我是誰》小編覺得這首歌特別好聽,這首歌是由李宗盛作詞和作曲的,在湖南衛視的歌手舞臺上,林憶蓮又演唱了這首歌,歌詞寫的很美,小編每天晚上都會聽,你們覺得好聽麼?2,《至少還有你》林憶蓮結婚並剖腹產女之後,沉寂了一段時間,她的事業幾乎停滯不前。姚謙為她挑了至少還有你,林憶蓮最初不願意唱,因為她覺得太土。但是姚謙認為歌曲能帶給人溫暖,堅持要她唱。策劃林憶蓮復出的一位操盤手T先生後來聽了林憶蓮錄的樣本,覺得是難得的好歌,於是他接下案子並開始製作。歌曲溫暖而又細緻,是一首預言歌,也是唱給生命中的另一條伏線。
  • 讀了很多書,卻過不好這一生,也許是因為你用錯了書
    讀了故事類書籍,卻將故事當成現實,非要在現實中去踐行,結果變成了「事故」;同樣讀了實用類書籍,卻將實用當成故事,看完過了一遍腦子,然後書是書,你是你,書與你只是相交了一下,最後分道揚鑣,成了兩條平行線,導致自己明明讀了很多的書,結果依舊過不好這一生。因為你在該把故事類書籍當故事時,當成了現實;該把實用類書籍當現實時,當成了故事,最後整個人生事故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