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愛辦學 為大涼山孩子建起翻山越嶺的通途

2020-12-17 易車網
用愛辦學 為大涼山孩子建起翻山越嶺的通途

快樂人生,吉利相伴!

吉致汽車金融 申請條件政策:

貸款7成(車身)及以內:兩證一卡

貸款8成(車身)兩證一卡+吉致指定GPS或者

四證貸:即 身份證、駕照、居住類證明、半年流水

附加貸:在上述貸款成數基礎上,均可以增加附貸款。

歡迎關注東莞睿博吉利汽車4S店!實時掌握最新優惠活動信息,即時分享各類熱門話題,了解養車用車實用技巧!吉利,開創世界汽車安全技術新格局!買車就買吉利車,買吉利,到東莞睿博,服務更專業,價格更實惠

#東莞睿博吉利4S店#

地址:常平鎮陳屋貝村旁

聯繫電話:0769-82824566

#睿博繽越3S店#

地址:常平鎮常朗路189號

聯繫電話:0769-82200688


#睿博樟木頭店#

地址:樟木頭鎮荔菀路七號泰安城商鋪109室

聯繫電話:0769-87795699

涼山彝族自治州,位於四川省西南部,是全國最大的彝族聚集區,曾是全國連片深度貧困地區之一。這裡曾交通閉塞,形同「孤島」,舉目都是走不盡的路,翻不盡的山。曾有媒體這樣評價:「在脫貧攻堅的歷程中,四川的涼山州絕對是全S級難度的存在。」

自2014年被列為深度貧困地區以來,這裡逐年發生改變,直至2020年實現脫貧。串聯起西昌和雅安的「逆天工程」雅西高速,在崇山峻岭之間架起了通途;持續投入的教育資源,給予了大涼山年輕一代走出困境的底氣……這些努力的背後,也有吉利控股集團「吉時雨」精準扶貧項目的身影。

「吉時雨」項目組再次來到涼山州吉利幼兒園及涼山州西昌市綠蔭學校,為彝族孩子們捐贈助學金。


海拔3000米的彝族幼兒園

昭覺縣灑拉地坡鄉上遊村,位於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灑拉地坡鄉的西南部,是西昌到昭覺的必經之地。這裡平均海拔在2600米以上,常年寒冷。

在這裡,正規的現代教育起步晚、學前教育資源短缺。涼山州54萬名學前兒童中,有49%不會說普通話。許多涼山州少數民族地區的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就陷入了普通話缺失的瓶頸。

畢業於巴中職業技術學院教育學專業的莫色薩朵,是灑拉地坡鄉上遊幼教點少有的專業對口的輔導員老師。為了大山孩子也可以擁有更廣闊的人生,她放棄了成都的工作機會,毅然走入大山。

在大山裡,她不僅要教他們學會普通話,也要為他們帶來更加健康的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她說,她要在孩子們的心中種下希望的種子,要給他們注入走出去的力量。

從2015年10月開始,四川省涼山州啟動實施「一村一幼」計劃,以建制村為單位,一個村設立一個幼兒教學點,讓孩子們在家門口就可以接受到正規的學前教育,過好「語言關」、養成「好習慣」,從根本上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為彝區農村孩子成長成才奠定了堅實基礎。


△ 涼山州·吉利幼兒園

2017年,吉利捐資100萬元,用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灑拉地坡鄉上遊村捐建村級幼教點,包括教室、功能室、活動室,改善地方教育條件。2020年,首批80餘名幼兒實現在家門口入園,接受雙語教學。此前,孩子們只能借用村支部活動室進行教學。

「孤島」上的女生班

豆蔻年華,本是女孩最純真的年紀,而對於四川省大涼山的彝族姑娘們來說,卻往往要早早成家立業,扛起家庭的重擔。

為解決自主搬遷戶子女的讀書問題,王榮惠於1999年創辦了綠蔭學校,招收方圓數百裡讀不起書的貧困學生,還獨創涼山女生班,用知識為他們打開了一扇窗。

創辦一所這樣的學校,過程非常艱難。建校之初,學校只有簡陋的教室,師資單薄。她只好四處向親戚朋友借款,父親轉讓了家裡的承包土地,妹妹也資助了她。曾經有五年,她連100元都拿不出來,只好把父親家裡的米拿來吃。

王榮惠回憶:「當時,我的老師收入低,一般月收入就是四五百元,有一年我甚至沒錢發工資,只能拖欠著他們,可是老師們教學十分認真。學校的教學質量逐步提高,最可敬的是我的老師。」

多資助一個女童,就多增加一份希望。2017年,吉利「吉時雨」項目組在了解到這一情況後,立即與涼山州教育基金會取得聯繫,以員工一對一結對幫扶的形式,認領了30名初中女生,幫助她們順利完成九年義務教育。

2019年,吉利控股集團擴大對涼山州綠蔭學校的幫扶範圍,每年投入約70萬元,新增2個班共120名女生的幫扶,為其提供學費、生活費等方面的資助。

目前,首批受資助的30名女生均已順利考入高中。以全校第一名成績考入西昌一中的潔曲伍牛,就是其中一名女生。12歲那年,因家中變故,潔曲伍牛差點中斷了上學之路。「知識改變命運」的信念,以及持續的教育資助,點燃了潔曲伍牛內心的渴望。三年綠蔭學校的窗下苦讀,潔曲伍牛不負眾望,考上了西昌最好的高中。

現在,綠茵學校辦出名了,教學質量得到了社會公認。學校規模也越來越大,教職工136人,在校學生1900餘人。學生以寄宿為主,生源覆蓋涼山15個縣市,其中有98%的彝族孩子,90%以上的貧困生,85%以上的留守兒童。


 

△ 涼山州·吉利女生班的故事


2016年3月,吉利控股集團攜手李書福公益基金會啟動「吉時雨」精準扶貧項目,目前已累計投入資金超過6.8億元,通過「產業扶貧、教育扶貧、就業扶貧、農業扶貧和消費扶貧」等五大扶貧舉措,精準幫扶全國10省20地區。

為了下一代更好的未來

吉利始終在路上

為他們帶來改變生活的力量

用愛創造更美好的明天

快樂人生,吉利相伴!

吉致汽車金融 申請條件政策:

貸款7成(車身)及以內:兩證一卡

貸款8成(車身)兩證一卡+吉致指定GPS或者

四證貸:即 身份證、駕照、居住類證明、半年流水

附加貸:在上述貸款成數基礎上,均可以增加附貸款。

歡迎關注東莞睿博吉利汽車4S店!實時掌握最新優惠活動信息,即時分享各類熱門話題,了解養車用車實用技巧!吉利,開創世界汽車安全技術新格局!買車就買吉利車,買吉利,到東莞睿博,服務更專業,價格更實惠

#東莞睿博吉利4S店#

地址:常平鎮陳屋貝村旁

聯繫電話:0769-82824566

#睿博繽越3S店#

地址:常平鎮常朗路189號

聯繫電話:0769-82200688


#睿博樟木頭店#

地址:樟木頭鎮荔菀路七號泰安城商鋪109室

聯繫電話:0769-87795699


相關焦點

  • ...大涼山支教老師的「求助信」:你願意給孩子們一個夢想的籃球場嗎?
    在離重慶500多公裡的四川大涼山,陽光一樣燦爛。這一天,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收到了一封來自大涼山深處的來信。寫信的人名叫黃雯,是一個漂亮的重慶女孩。 她說,這些工作經歷都是在為實現夢想做準備。今年年初,黃雯在網上看到了大涼山需要支教老師的信息。「是實現夢想的時候了!」黃雯說,自己從來沒有去過大涼山。雖然那裡一切未知,但卻是她心之所向。經過層層選拔和專業培訓後,黃雯今年8月終於出發了。
  • 四川大涼山:彝族教師紮根鄉村15年 不離不棄為圓孩子足球夢
    瓦吾小學是一所位於大涼山深處的鄉村小學,地處海拔2600米以上的四川涼山昭覺縣阿並洛古鄉洛五阿莫村瓦吾社寨子。被群山環抱的這裡,一年四季時常雲霧繚繞,被當地人稱為「雲端小學」。2004年,剛拿到公辦教師資格證的25歲彝族漢子曲比史古從昭覺縣城徒步近15公裡,翻山越嶺來到了沒水沒電沒通公路、海拔2600多米的洛五阿莫村瓦吾社寨子,開始了迄今15年的鄉村教師生涯。
  • 觀察|大涼山國際戲劇節,為大涼山帶來什麼?
    在和貧困告別的同時,大涼山也需要用另一種面貌,向世界說一聲,你好。大涼山舊貌新顏的彝族村寨而第二屆中國西昌·大涼山國際戲劇節就是在這樣的歷史時刻,如約而至。在第一年以令人驚豔的方式橫空出世後,大涼山國際戲劇節在這個特殊的年份如期舉辦,又一次吸引了各方的目光。從立冬開啟的戲劇節雖已落幕,但戲劇節為大涼山帶來什麼,卻成為一個始終會伴隨其成長的話題。
  • 東莞這所學校向四川大涼山捐贈16813件衣物
    「我捐了羽絨服,讓大涼山的小朋友寒冬不冷」「我捐了運動鞋,讓大涼山的小朋友跑得更快」。1月11日,東莞市光正實驗學校聯合東莞市橙心慈善會舉行了「情暖大涼山」衣物捐贈儀式。該校師生手拎一袋袋衣物參與捐贈,共計捐贈衣服、鞋帽、背包等16813件,價值約50萬元。
  • 視頻|大涼山扶貧攻堅戰線的「擺渡人」
    他以群眾之憂樂為憂樂,以群眾之急難為急難,誓做大涼山扶貧攻堅戰線的「擺渡人」。「扶貧工作離不開走訪貧困群眾,走訪才能贏得信任,架起心心相通的橋梁。」譚毅自信地說。行走在大涼山扶貧攻堅一線的「擺渡人」。譚毅翻山越嶺走訪貧困群眾。
  • 我回到大涼山,是為了讓你們走出大涼山 -記黑龍江幼兒師範高等專科...
    一、走出大山 追求夢想三年前,那個陽光明媚的九月,一個還稚氣未脫的山裡孩子一個人背著行囊獨自走了4個小時的山路又換乘2個小時的汽車,再坐3天3夜的火車,終於從四川大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李子坪村來到了黑龍江牡丹江,踏入了坐落於北山腳下的黑龍江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的校門,那一年他22歲。
  • 大涼山走出「好醫生」 小小附子幫1.4萬戶「脫窮根」
    30年間,他闖出中藥材產業化發展之路,組建了從加工生產到中藥研發的現代化醫藥企業——好醫生集團,讓大涼山小小的附子從中藥材變成中藥產品,村民也靠種植附子脫貧致富。  近日,記者來到好醫生集團,聽耿福能講述中醫藥扶貧的故事。
  • 女孩的棒球之路 通往大涼山外
    從去年起,這裡的一個棒球基地陸續從四川大涼山招收了20多名彝族女孩來到北京,準備組建一支對標國際標準的少年女子棒球隊。走出大山的女孩在這裡接觸到了陌生的棒球,也期待尋找人生更多的可能。9月24日,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棒球基地走訪的一所小學裡,女孩爾曲睜著眼睛,趴在桌上休息。爾曲被棒球基地的孫嶺峰教練選中,出發前家人不同意,最後她沒能前往北京。
  • 翻山越嶺 · 為愛「童」行 | 青春接力,用愛點亮孩子們的笑臉
    當我們在父母身邊嬉鬧撒嬌   享受衣食富足的生活時   有這樣一群孩子   他們的父母因為各種原因   不能陪伴在他們身邊   他們可能已經早早地在為生計發愁   幫助家庭經濟困難的孩子們   給孩子們更多關係關愛和精神陪伴   讓他們感受社會的溫暖   鄞州共青團開展「翻山越嶺•為愛『童』行」   關愛和龍、延吉貧困學生活動   依託寧波市善園公益基金會平臺   發起眾籌募捐   我們的目標金額是138500元   我們需要每一個愛心人士的支持
  • 暖暖大涼山,灼灼戲劇節
    《環球》雜誌記者/劉娟娟  所幸,冬日的大涼山,暖意融融。  2020年是全球戲劇人的寒冬,劇院停擺,演出取消,阿維尼翁戲劇節、烏鎮戲劇節等都沒能如期舉行。但就在11月7日立冬這天,第二屆大涼山國際戲劇節如期開幕。  除了為戲劇提供大舞臺,大涼山本身就是個充滿戲劇性的地方。
  • 2020年貧困山區捐贈地址,四川大涼山捐舊衣服怎麼捐,往哪兒捐?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庭會給孩子添加很多的衣服,但孩子長得快,丟了可惜,哪麼2020年貧困山區捐贈地址是什麼,四川大涼山捐舊衣服怎麼捐,往哪兒捐?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了解一下志願者胡秋根。貧困山區捐贈地址在國家的扶持下,深圳企業為我們學校建了新的校宿,孩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裡,更安心學習。
  • 最悲傷作文引發非法辦學風波:校方稱遭報復
    佳寶說,兩個女兒(一個10歲一個7歲)從前都在索瑪花上學,現在索瑪花停止辦學了,都轉到了四合鄉中心校讀小學。  佳寶說,以前在索瑪花上學,每學期一個孩子只用繳80元的保險費。他平時給兩個孩子1塊錢的零用錢,而現在孩子去了中心校,一學期一個人197元費用,兩個就是394元,每周還要給每人50元生活費,這對他來說壓力較大。
  • 大涼山童工被遣返自稱倒黴:打工總比受窮好(全文)
    大涼山的孩子三四歲就開始幹撿柴等家務活新聞回顧:四川小學生深圳打工續:不想回家 打工可以吃肉深圳一電子廠涉嫌僱傭童工 日工作時長12小時就在深圳一批年幼童工被遣送回大涼山後不久這些被攔截的十幾歲少年為此十分沮喪,準備接孩子回家的家長們臉上也露出了不滿和不屑:「出去打工至少能吃飽飯 ,為什麼不讓出去?」理由聽上去簡單粗暴。但接下來幾天,記者深入大涼山,所見所聞令人不禁心酸。
  • 駐馬店實驗小學為四川大涼山山區兒童捐贈禦寒衣物
    為進一步弘揚扶貧濟困、樂善好施的傳統美德,前不久,一場「為四川大涼山雷波縣長河鄉中心學校貧困山區孩子捐贈衣物」儀式在駐馬店實驗小學北校區操場舉行。一片片愛心匯聚成一股暖流,讓貧困山區的孩子這個冬天不再寒冷。四川大涼山區由於地區經濟水平較低,學生的學習條件和生活環境十分的艱苦,尤其是冬季缺少禦寒衣物。為了讓孩子們認識互助與分享,培養孩子們的愛心,駐馬店實驗小學舉辦了此次活動。
  • 大涼山走出來的女子棒球隊
    很少有人知道,除了棒球少年,這個基地還有一群來自大涼山的彝族棒球少女。她們一手抓書本,一手抓訓練,正為改變自己的命運而努力。「從比賽角度來看,女子棒球隊打出國際成績、拿到世界冠軍的概率是男子的10倍以上;從社會角度來看,幫助女孩子比幫助男孩子的意義和價值要大很多。」
  • 四川「大涼山」特色農產品亮相臺灣
    四川「大涼山」特色農產品亮相臺灣 2016年07月11日 15:30: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7月11日涼山州訊 6月20至26日,「
  • 少年》之外,大涼山的女孩和夢想也被帶到了北京
    從四川大涼山來到遙遠陌生的北京,自下山那天起,等待她們的一切都是嶄新的。2015年12月,前「國手」孫嶺峰說服朋友,合資建立基地,收助貧困家庭的孩子。他屢次向媒體表示,選擇做「強棒」,一方面是希望改變孩子們現有的生活境遇,另一方面是為中國棒球產業的發展儲備人才。所以每當有人說他改變了孩子的命運時,他都會毫不猶豫地反駁道,「是棒球給了這些困境中的孩子一個選擇未來的機會。」
  • 「釘」在大涼山的「背包客」:裝滿扶貧材料,水和餅乾
    敬瀟 封面新聞記者蘇定偉 實習生陳恩鳳 一頂遮陽的竹鬥笠,一個沉甸甸的雙肩包,一雙沾滿泥土的運動鞋,一位常年行走在大涼山裡的「背包客」,包裡裝滿材料,筆記本電腦、水和餅乾。
  • 大涼山為什麼這麼窮 你應該知道的七件事
    隨著「最悲傷作文」在網絡發酵,有人質疑這是槍手所為,中共涼山州委宣傳部還專門發出針對此事的調查報告,稱文章經過支教老師的整理。   很多網友開始捐款,但公益組織人士認為,涼山孤兒缺的不是錢,是愛。   大涼山貧困,但為什麼貧困?為什麼這麼多年仍然貧困?問題並不簡單。
  • 玖月奇蹟組合情系大涼山,帶給孩子們最先進的音樂教室,人美心善
    她說:走進大涼山喜德縣,為孩子們帶來最先進的音樂教室,願處處都有美好的音樂浸潤心靈。帶去的不僅僅是最先進的音樂教室還有孩子們的希望,帶不走的卻是孩子們渴望的眼神和對音樂的無限嚮往,一個小小的舉動有可能影響和改變一個人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