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國民收入突破1萬美元!我們離高收入國家,究竟還有多遠?

2020-12-21 不凡智庫

文:夜梟

今年年初,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GDP總量接近100萬億人民幣大關。按照年平均匯率來算的話,人均GDP約為10276美元;而據今年8月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人均國民收入(GNI)上升至10410美元,首次突破萬元美元大關,高於中等偏上收入國家9074美元的平均水平。

而根據世界銀行發布的最新標準,人均國民收入在12536美元以上為高收入國家,人均國民收入在4046-12535美元之間為中高收入國家。也就是說,按照現行標準來看的話,我國人均國民收入水平據高收入國家標準還有2126美元的差距。

受黑天鵝事件影響,全球經濟下行,據世界銀行的預測,全球經濟將因此出現5.2%的下降,而作為重災區的美國,經濟降幅或將達到6.1%。而我國由於響應迅速,目前已經逐漸走出事件的陰霾,經濟也得到了恢復。據IMF預計,今年我國將是全球唯一一個經濟維持正增長的大型經濟體。

對於我國未來經濟走勢的問題,專家們也給出了自己的見解。此前,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日前預測,5年內,我國人均GDP將會超過12700美元,晉升高等收入國家。林毅夫指出,儘管在統計上,人均GDP與人均GNI存在一定的差別,但由於人均GNI核算比較困難,因此常用人均GDP來替代。

不過在成為高收入國家之前,我們還有這樣一個問題需要解決。根據此前所說的「6億國人月收入不足千元」,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們真的能夠實現5年內進入高等收入水平嗎?經過研究後,有專家表明,6億人月收入不足千元,並不影響我國成為高收入國家。

據數據顯示,2019年,低收入組和中低收入組共佔40%家庭,而這40%對應的人口也約為6.1%。但需要注意的是,這6億人群中,包含了大量兒童、學生、老人。對於這部分人群說,由於還沒有開始工作,或是已經過了工作的年齡,月收入低於1000元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另一部分則是集中在農村地區、西部地區,經濟水平較低,也是扶貧攻堅戰的核心重點。

換句話來說,我國進入高收入國家,主要是依靠剩餘8億「打工人」。只要這8億職場人能夠在未來保持收入增長,那麼未來便有望達到高等收入水平。

2007年,世界銀行曾提出過「中等收入陷阱」這一概念。所謂中等收入陷阱,即指一個經濟體的人均收入達到世界中等水平後,若不能順利實現發展戰略和發展方式轉變,那麼可能面臨新的增長動力不足、貧富分化、城市化進程受阻等問題,結果會導致經濟放緩遲遲不能進入高收入經濟體行列。

而縱觀全球各大經濟體,不少國家都曾陷入過中等收入陷阱。以巴西為例,1968-1973年,巴西GDP的年均增長率高達10%以上,也因此被公認為是「巴西奇蹟」。2001-2010年,巴西人均GDP年均增長率為2.4%,人均GDP與2010年首次超過1萬美元。然而在此之後,巴西經濟進入下行通道,至今未能實現有效增長,深陷中等收入陷阱。除此之外,俄羅斯、墨西哥、土耳其等國家,同樣在2010年前後突破人均GDP1萬美元的大關,並至今未能取得良好的進展,深陷中等收入陷阱。

那麼如今,我國同樣突破人均GDP1萬美元的大關,是否也將面臨中等收入陷阱呢?對此,有專家表示,只要我們能夠保持高質量的發展趨勢,那麼便有足夠的信心和能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國家,往往都有這樣一個共性:經歷了初始階段的高速發展後,經濟發展無法實現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逐漸失去發展動力,因而陷於停滯。而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始終離不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高度重視創新,在經濟發展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成為了我們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最有力的手段。

除此之外,近年來,我國始終堅持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計劃,大力發展農村及西部地區,目前已取得了不錯的成效。隨著戰略部署的不斷落實,這部分人群的收入也實現了明顯的增長。提高低收入人群收入,改善分配結構,縮小貧富差距,也為經濟的高速增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總的來說,「打工人」們的收入將實現繼續增長,低收入人群的收入也會得到有效的提升。如此來看,5年內晉升高等收入國家,並非無稽之談。對此,大家又是怎麼看的呢?

本文由不凡智庫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我國人均GDP首次突破1萬美元 人均GDP是什麼意思是人均收入嗎
    錯,人均GDP是GDP總量除以這個國家的總人口數。  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就相當於我們每個中國人,在2019年創造的財富超過了1萬美元。問題來了,好多人會說,對不起,我給國家拖後腿了,我一年沒掙到這麼多錢!錯,你又錯了!  人均GDP≠人均收入  人均GDP不等於人均收入,GDP是一個時期內國內居民創造的總財富,而收入是財富分配到個人手上的。
  • 中國高收入城市排行榜發布!佛山排名第12位,人均GDP1.9萬美元!
    作為中國城市的第一梯隊,萬億、準萬億GDP城市有多少已跨過中等收入階段,邁入高收入門檻?昨日,21世紀經濟報導發布「中國高收入城市排行榜」,截至2019年末,中國已有23座城市的人均GDP超過1.25萬美元,達到高收入標準,可稱為「高收入城市」。其中,佛山排名第12位,為人均GDP1.5-2萬美元的高收入城市。
  • 2019年,中國人均GDP超1萬美元!為什麼說這事意義重大?
    這個數字突破不僅有數學意義,實質意義也很大。中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後,會發生什麼?G20是19個國家加歐盟,在世界經濟中地位突出。G20中,美、日、德、英、法、意、加這七個西方國家,人均GDP最少的義大利也有3.4萬美元,其它都在4萬美元以上,而人均GDP最高的美國更是達到了約6萬美元。即便中國人均GDP超過了1萬美元,但跟前述西方七國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 2019年中國人均GDP預計破1萬美元 成就有多了不起
    聚焦人均GDP邁上1萬美元臺階•上篇  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了不起!  2019年,我國人均GDP預計將邁上1萬美元的臺階。作為一個近14億人口的大國,取得這一成就來之不易,充分彰顯了我國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與巨大潛力。
  • 越南現已發展到什麼程度,離發達國家還有多遠呢?
    在2020年版本的「全球創新指數報告」裡,我們發現了這樣一條信息:越南的創新指數排在全球第42名,超過了泰國(44名)、俄羅斯(第47名)和印度(第48名),更遠遠的超過了另外一個大國——巴西(排第62名)。
  • 人均破1萬美元 未來上哪兒搞錢?
    據國家統計局1月17日公布的數據,2019年我國人均GDP首次突破1萬美元。本來,這是一件歡欣鼓舞的事,但小柒發現網上的評論卻炸開了鍋。分兩派,僵持不下,火藥味十足。有踩的,覺得突破1萬美元又能咋滴?連全球的平均線都不到。有膨脹的,覺得我們分分鐘就要把美國幹趴下,晉升為世界經濟的老大。口嗨、吐槽滿天飛,很少有人能靜下心來想一想,人均GDP破萬,意味著什麼?應該怎樣去配置資產?今天小柒就撿重點,給大家捋一捋。
  • 「中等收入陷阱」的十字路口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人均GDP正式突破1萬美元大關,距離世界銀行給出的高收入國家標準(人均GDP超過1.2萬美元)僅有一步之遙——要知道,1978年我國人均GDP還不到200美元,僅僅用了41年時間就取得如此成就,令世人驚嘆。
  • 2019年中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那美國、日本、韓國是哪年呢?
    再加上物價、匯率的影響因素,我們有理由相信:2020年中國GDP有望提升至15萬億美元左右,人均有望超過1.05萬美元。 我們都知道,2019年中國人均GDP正式突破1萬美元。今年雖然由於疫情的原因,增速有所放緩,但經濟總量和人均GDP仍將繼續創新高。那問題來了,美國、日本、韓國,今年他們的經濟發展情況會怎樣呢?
  • 中國人均GDP過萬美元,世界這樣解讀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編者的話: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數據,中國2019年GDP總量接近100萬億元、人均GDP首次超過1萬美元門檻,按平均匯率折算達到10276美元。隨著總人口達到14億的中國步入人均GDP1萬美元以上國家的行列,全球處於這個行列的人口規模已接近30億。這些數據不僅讓中國人感慨,也引發了國外媒體和學者的關注。
  • 中國、日本、韓國的人均GDP是多少呢?分別是哪年突破1萬美元呢?
    2019年,東亞三國的人均GDP對比東亞三大國中,咱們中國的經濟總量最高,人口也最多——在2019年人口突破14億,人均GDP首次突破1萬美元(約為1.03萬美元),三國中最低。2019年韓國人口略微超過5170萬,人均GDP約為3.175萬美元。
  • 日本是如何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
    當前的我們,正處在一個關鍵的十字路口。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人均GDP正式突破1萬美元大關,距離世界銀行給出的高收入國家標準(人均GDP超過1.2萬美元)僅有一步之遙——要知道,1978年我國人均GDP還不到200美元,僅僅用了41年時間就取得如此成就,令世人驚嘆。
  • 【中國高收入城市排行榜#:深圳逼近3萬美元高居首位,萬億GDP城市中...
    【中國高收入城市排行榜#:深圳逼近3萬美元高居首位,萬億GDP城市中僅重慶落榜】2019年末,GDP達萬億元的城市有17座,按照GDP突破萬億的時間順序分別為: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天津、重慶、蘇州、成都、武漢、杭州、南京、青島、長沙、無錫、寧波、鄭州、佛山。
  • 重慶體量超過廣州,重慶離一線城市還有多遠?北上深渝來了嗎?
    但唯GDP論在我國經濟由「粗礦式」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的大背景下,顯得不再具有那麼說服力,今天重慶的綜合實力離一線城市還很遠,但發展後勁十足的重慶離一線究竟差在哪裡呢?重慶離一線有多遠?|重慶的差距重慶超越廣州其實是比較正常的經濟發展規律,首先重慶市域面積高達8.2萬平方公裡,其面積與部分省級行政區相當,廣州市域面積僅為7434平方公裡,深圳、上海的市域面積都不過萬,城市中面積較大的北京其市域面積也控制在了2萬平方公裡以內,為1.6萬平方公裡。
  • 中國人均GNI「10410美元」!代表什麼意思?大家都成了有錢人?
    難道只有自己的收入沒有提高,而周圍的其他人都在悶聲發大財嗎?而且相信很多人都還記得,前不久還有報導稱,中國有6億人每個月收入還不足1000元,怎麼現在又說人均國民總收入達到了10410美元?真的是越聽越糊塗了,其實主要就是因為很多人對國民總收入的概念沒搞明白導致的。
  • 2019年蒙古國人均GDP超4200美元,相當於哪年的中國人均水平呢?
    蒙古國居民生活並不算很貧窮實際上這是一種誤解,蒙古國經濟發展雖然不高,但並非很貧窮。首先,蒙古國的經濟總量雖然不高,但人口也不多啊。數據顯示,截止到2019年年底,其人口只在320萬到330萬之間,GDP卻達到了138.5億美元。
  • 那些人均GDP非常高,卻不是發達國家的國家,都比發達國家有錢
    說起人均GDP,我們知道這個概念對於國家來說非常重要,這個能體現很多事情。比如國家的發展水平、國民的收入、國家的實力等。一般來說,發達國家的人均GDP都比較高,發展中國家的人均GDP比較低。不過也有例外,有些國家人均GDP非常高,但是卻並不是發達國家。
  • 人均GDP達1.4萬美元以上!昆明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2017年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經濟總量在27個省會城市中從「十二五」末的第17位提升到2019年的第12位,2020年接近7000億元,年均增長9.3%;人均GDP達1.4萬美元以上。經濟發展質量指數在全國27個省會城市中的排名由2009年的第18位提升至2018年的第11位,前進7位。
  • 亞洲四小龍人均GDP出爐,韓國突破3萬美元,新加坡、香港和臺灣呢
    亞洲四小龍中GDP總量最高的是韓國,2018年GDP總量1.62萬億美元,位居全球第12位,實際增速為2.7%,增速和往年相比略有下降。韓國總人口為5116萬人,按照GDP總量和總人口來計算,人均GDP約為3.13萬美元,2018年韓國人均GDP首次突破3萬美元。接著是中國臺灣,2018年實現生產總值5894億美元,實際增速為2.6%,同比2017年增長了141億美元。
  • 青島「十三五」經濟目標總體完成 人均GDP有望達1.9萬美元
    人均生產總值今年有望達到1.9萬美元,接近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新形勢,青島全面落實「六穩」「六保」任務,經濟社會保持健康穩定發展,今年前三季度全市生產總值增長2.2%,高於全國、全省1.5、0.3個百分點。
  • 人均GDP超過3萬美元的國家總人口是多少?哪個大洲最多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統計,2019年全球人均GDP超過3萬美元的比較富裕國家只有30個,這些國家大部分是人口小國,其中人口超過1億的只有美國和日本2個國家,人口超過5000萬但低於1億的國家也只有德國、法國、英國、義大利和韓國5個國家,人口大於1000萬但低於5000萬的國家有加拿大、澳大利亞、荷蘭、比利時和瑞典4個國家,其他19個國家都是只有幾百萬或幾十萬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