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夜梟
今年年初,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GDP總量接近100萬億人民幣大關。按照年平均匯率來算的話,人均GDP約為10276美元;而據今年8月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人均國民收入(GNI)上升至10410美元,首次突破萬元美元大關,高於中等偏上收入國家9074美元的平均水平。
而根據世界銀行發布的最新標準,人均國民收入在12536美元以上為高收入國家,人均國民收入在4046-12535美元之間為中高收入國家。也就是說,按照現行標準來看的話,我國人均國民收入水平據高收入國家標準還有2126美元的差距。
受黑天鵝事件影響,全球經濟下行,據世界銀行的預測,全球經濟將因此出現5.2%的下降,而作為重災區的美國,經濟降幅或將達到6.1%。而我國由於響應迅速,目前已經逐漸走出事件的陰霾,經濟也得到了恢復。據IMF預計,今年我國將是全球唯一一個經濟維持正增長的大型經濟體。
對於我國未來經濟走勢的問題,專家們也給出了自己的見解。此前,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日前預測,5年內,我國人均GDP將會超過12700美元,晉升高等收入國家。林毅夫指出,儘管在統計上,人均GDP與人均GNI存在一定的差別,但由於人均GNI核算比較困難,因此常用人均GDP來替代。
不過在成為高收入國家之前,我們還有這樣一個問題需要解決。根據此前所說的「6億國人月收入不足千元」,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們真的能夠實現5年內進入高等收入水平嗎?經過研究後,有專家表明,6億人月收入不足千元,並不影響我國成為高收入國家。
據數據顯示,2019年,低收入組和中低收入組共佔40%家庭,而這40%對應的人口也約為6.1%。但需要注意的是,這6億人群中,包含了大量兒童、學生、老人。對於這部分人群說,由於還沒有開始工作,或是已經過了工作的年齡,月收入低於1000元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另一部分則是集中在農村地區、西部地區,經濟水平較低,也是扶貧攻堅戰的核心重點。
換句話來說,我國進入高收入國家,主要是依靠剩餘8億「打工人」。只要這8億職場人能夠在未來保持收入增長,那麼未來便有望達到高等收入水平。
2007年,世界銀行曾提出過「中等收入陷阱」這一概念。所謂中等收入陷阱,即指一個經濟體的人均收入達到世界中等水平後,若不能順利實現發展戰略和發展方式轉變,那麼可能面臨新的增長動力不足、貧富分化、城市化進程受阻等問題,結果會導致經濟放緩遲遲不能進入高收入經濟體行列。
而縱觀全球各大經濟體,不少國家都曾陷入過中等收入陷阱。以巴西為例,1968-1973年,巴西GDP的年均增長率高達10%以上,也因此被公認為是「巴西奇蹟」。2001-2010年,巴西人均GDP年均增長率為2.4%,人均GDP與2010年首次超過1萬美元。然而在此之後,巴西經濟進入下行通道,至今未能實現有效增長,深陷中等收入陷阱。除此之外,俄羅斯、墨西哥、土耳其等國家,同樣在2010年前後突破人均GDP1萬美元的大關,並至今未能取得良好的進展,深陷中等收入陷阱。
那麼如今,我國同樣突破人均GDP1萬美元的大關,是否也將面臨中等收入陷阱呢?對此,有專家表示,只要我們能夠保持高質量的發展趨勢,那麼便有足夠的信心和能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國家,往往都有這樣一個共性:經歷了初始階段的高速發展後,經濟發展無法實現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逐漸失去發展動力,因而陷於停滯。而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始終離不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高度重視創新,在經濟發展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成為了我們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最有力的手段。
除此之外,近年來,我國始終堅持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計劃,大力發展農村及西部地區,目前已取得了不錯的成效。隨著戰略部署的不斷落實,這部分人群的收入也實現了明顯的增長。提高低收入人群收入,改善分配結構,縮小貧富差距,也為經濟的高速增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總的來說,「打工人」們的收入將實現繼續增長,低收入人群的收入也會得到有效的提升。如此來看,5年內晉升高等收入國家,並非無稽之談。對此,大家又是怎麼看的呢?
本文由不凡智庫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