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低垂,夕陽慢慢從地平線上消失,測量隊長蔣澤忠看著傈僳族徒弟阿丁那扛著測量儀器走在前邊,那雙「微微張嘴」的膠鞋,仿佛在訴說著什麼。
「阿丁那,明天去領一雙新膠鞋吧,雖然山野裡散發著泥土香,那也不能讓膠鞋一路吃泥啊。」蔣澤忠打趣道,阿丁那不好意思地回頭一笑。
泥土香對阿丁那來說是再熟悉不過的味道。從小生活在怒江大山裡的他,今年6月來到了駐津央企中交一航局總承包分公司承建的昭陽西環高速公路項目。同時,蔣澤忠接到了項目黨支部書記王蕊豔的電話:「澤忠,項目部新來的傈僳小夥阿丁那想學技術,讓他做你的徒弟吧,到測量隊工作。」剛向項目部反映測量隊人員緊缺,這麼快就來了個新人,蔣澤忠自然是慨然允諾。他一路小跑趕到書記辦公室領回了新人,又帶著他領取了一套嶄新的工裝和膠鞋。
然而,面對複雜精密的測量儀器,零基礎的阿丁那一臉茫然。儘管蔣澤忠悉心指導,但阿丁那一時還幫不上什麼忙,測量團隊的整體工作進度也因此受到影響。「師父,你不用每天抽這麼長時間指導我,要不然我就在隊裡幫忙幹點搬設備這樣的雜活吧。」也許是被複雜的測量儀器唬住,也許是對耽誤團隊工作進度的自責,阿丁那打起了退堂鼓。
「想學技術,就要有信心,我不收『逃兵』徒弟。」蔣澤忠將一份手抄的學習清單遞到了他手上,從儀器結構、操作方法到數據整理一應俱全。望著師父堅定的眼神,阿丁那點了點頭,暗下決心一定要學出個模樣來。
經過近一周的「紙上練兵」後,阿丁那基本熟悉了測量工作的日常操作。在蔣澤忠的帶領下,阿丁那奔走在山頭、河澗、曠野……3個多月過去了,對測量儀器架設、搬站、看護、保養等一套操作流程,阿丁那已然得心應手。
雨季施工,現場泥濘不堪,一趟測量下來,膠鞋被泥土包裹得嚴嚴實實,阿丁那毫不在意。為了覆核一項數據,要扛著儀器、踩過荊棘、登上高點,膠鞋扎滿樹刺,阿丁那毫無察覺。「我基礎比較弱,要多練習才行,一定要把技術學好。」測完一個點位,阿丁那繼續前往下一個點位。
「阿丁那離一名合格的測量員的標準越來越近了。」看著徒弟的進步,蔣澤忠也是樂開了懷。
隨著工作中的自信逐步提升,阿丁那和同事們的關係也更為融洽。閒暇之餘,他還會拉上大家跳一支傈僳族鍋莊舞。大家看到阿丁那的破膠鞋,便不解地問他,阿丁那回答道:「鍋莊舞要不停地踏步擺腿,可費鞋了,不過我的鞋是爬山過水走壞的,鞋子走壞了,可我的技術卻提高了。」阿丁那笑道。
「我們堅持以技能扶貧,『授人以漁』,充分利用項目部內部資源,讓怒江同事脫貧有『術』,致富有『路』。」看著阿丁那的進步,王蕊豔十分欣慰。(記者 胡萌偉 通訊員 陳飛羽 潘祚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