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養生小常識

2021-01-09 手機鳳凰網

原標題:秋冬季養生小常識

華龍網1月31日10時訊冬季是人抵抗力最差的季節,學會養生保健是少生病的關鍵。那麼秋冬季如何養生呢?下面為您介紹冬季養生的幾個小常識,做到這些要點就能平安度過秋冬季!

1、養陰注意多喝水

乾燥的冬季每天通過皮膚蒸發的水分在600毫升以上,因此補水必不可少。一個成年人正確的飲水量要根據個人每天的日常活動量進行調節,正常情況下,每天至少飲用1.5~2L水。每次的飲水量控制在1~2杯。

2、穿衣注意保暖

有些人比較粗心,天冷了沒有及時添加衣服;有的人為了漂亮,本來穿得就少,還不扣外套。一早一晚天冷風大的時候,腹部很容易受寒。尤其是脾胃虛寒的女性,一旦遇到天冷,就會肚子疼、拉肚子,這是胃腸道的一種自然反應,最好最省事的辦法就是多穿點,尤其是把腰腹部包得嚴實點。

3、朝喝鹽水晚喝蜜

入冬後會經常覺得口渴,光喝白開水,不能抵禦秋燥。人體水分,很快會被蒸發或排洩出體外,所以,應該「朝朝鹽水,晚晚蜜湯」。就是白天喝點鹽水,晚上則喝點蜜水,這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又是抗拒衰老的飲食良方,同時還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一舉三得。

華龍網綜合

相關焦點

  • 冬季養生保健小常識
    養生應該隨著天之四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適時而行。最近剛剛立冬,又到冬季養生的時候了。冬季養生應以「藏」為主,而人體之中腎主藏,所以冬天養生重點祛寒就溫養腎進補。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幾點冬季養生小常識:1、進補冬天屬水,而人體的腎亦屬水,到了冬季,腎較易受到傷害,所以冬季養生應順應了自然界和人體陽氣下降潛藏的趨勢注重補腎。進補包括食補和藥補兩類,但是補也要因人因地因時而異,一般陽氣偏虛的人,可選羊肉、雞肉、狗肉等。氣血雙虧的人,可用鵝肉、鴨肉、烏雞等。
  • 冬季的五種飲食養生小常識
    冬季的蟄伏是為了來年萬物生長儲存養分,冬季是進補的好時機,進補的目的是防病和防寒,不過,我們希望大家知道一些冬季養生知識,以防走入冬季養生誤區,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冬季的五種飲食養生小常識。
  • 冬季食療養生,這些小常識要記得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是藥三分毒,即使是所謂的保健藥品,長期吃也可能會對身體造成傷害,而且用藥來補養身體並不是最好的養生方式,所以在中醫理論中,向來倡導的都是食補法,而且是依據時節來食補,根據不同時節的特點,梳理出養生的重點,也就是所謂的「順時令而食」。
  • 秋季養生的方法 秋季保健養生小常識
    秋季屬於冷熱交替的季節次深呼吸,這個時候多注意養生方面的小常識是非常重要的。保持身體的健康,儲蓄足夠的能量,才能更好的應對即將到來的冬天。以下是由學習啦小編整理關於秋季養生的小常識,希望大家喜歡!秋季養生的三個方法中醫認為,安撫經絡,可糾正臟腑功能的失衡,起到養心的功效。
  • 收好這份冬季養生小常識!蛋白粉的功效也別忘了
    冬天是生機潛伏閉藏的季節,是一年的結束,亦是下一年的開始,所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做好冬季養生,養精蓄銳,對於維持來年的健康,提高體質至關重要。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冬季養生有什麼常識吧!
  • 秋季養生的小常識
    那麼在這個至關重要的秋季有哪些養生小常識呢?飲食方面又有哪些宜忌呢?秋季秋高氣爽的氣候使許多人選擇戶外運動來鍛鍊身體,那麼又有哪些注意事項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秋季養生七個小常識1、健康飲食
  • 冬季養生小常識
    冬天是進補的季節,也是容易上火的季節,所以在冬天一定要注意一些生活方面的小常識,能夠讓自己的身體更健康早睡早起,睡前泡腳 冬季需要增強體質、提高機體免疫力和抗寒能力冬季,天寒地凍。生活在北方的居民,有供暖設施,雖然在室外活動倍感寒冷,但室內溫暖如春。但在南方,室內沒有集中供暖設施,室內室外溫度一個樣,甚至室內還比室外冷,人體對能量的需要增加,需要注意能量的充足供應。保證足夠量的主食,建議每天吃半斤-八兩的穀類食物,除了饅頭,米飯、窩頭等,可以「軟硬兼施」, 經常喝粥。
  • 冬季養生的10個小常識
    冬季是人抵抗力最差的季節,學會養生保健是少生病的關鍵。那麼冬季如何養生呢?下面為您介紹冬季養生的十個小常識,做到這些要點就能平安度過秋冬季!就是白天喝點鹽水,晚上則喝點蜜水,這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養生、抗拒衰老的飲食良方,同時還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一舉三得。       鹽有清熱、涼血、解毒的作用,清晨起床後空腹喝一杯淡鹽水,有利於降火益腎,保持大便通暢,改善腸胃的消化吸收等。蜂蜜有補中、潤燥、止痛、解毒的作用。
  • 四季養生之秋冬季養生之道「秋冬養陰」
    四季養生之秋冬季養生之道「秋冬養陰」——中國人重視健康,多年來一直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這是因為從秋初到初冬,整個秋天經歷了六節氣,而且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先秦時期的文學作品曾指出:秋者陰氣始下,故萬物收。」
  • 四十歲以上男人「秋冬季養生」必學方法!(請收藏)
    多數人認為只有女人才需要滋補,這是養生的一大誤區。男性對於能量的要求遠遠高於女性。無論是20歲的年輕小夥,還是30而立的男人,又或者是40歲中年男人,都需要滋補,尤其是冬季。對於四十歲的男人來說,秋冬季養生最好的養生方法是喝粥。那四十歲男人秋冬季養生粥有哪些呢?
  • 你需要知道的幾點冬季運動健康小常識
    冬季是鍛鍊身體的黃金季節,但是冬季鍛鍊也要多加講究,正確運動才能養生,做錯了反而會傷身!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幾個冬季運動養生小常識,想要健康運動,這些點一定要牢記!  心情低落時不鍛鍊  秋入冬後,氣溫變化不定容易給人的心理及生理帶來一定影響。部分人常莫名地感到苦悶傷感、疲勞易怒、精力衰退。
  • 夏季養生小常識合集|小常識|合集|養生|-健康界
    夏季飲食養生保健應該怎麼辦?要重點關注飲食,要做到以清淡為主,切忌燥熱。下面請看醫學教育網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夏季養生小常識合集」吧!多吃高纖蔬果夏季飲食以甘寒、清淡為宜,烹煮忌重油厚味。夏季養生可以適當補身體,但是要看怎樣補法,萬不可和冬季那樣人參湯、雞湯、排骨湯等一頓神補,在這大夏季如此補法不但對身體無益,只怕你身體內的火氣會蹭蹭的上升而難消。想要補身體,可以選擇一些清淡滋陰等食物進行適當的補。
  • 冬至養生吃什麼食物養生比較好 今日冬至養生小常識
    冬至養生吃什麼食物養生比較好 今日冬至養生小常識1.羊肉  北方不少地方有冬至吃狗肉和羊肉的習俗,中醫認為,羊肉、狗肉都有壯陽補體的功效。羊肉味甘性溫,有補腎壯陽的作用,歷來作為補陽佳品,是冬至進補的重要食物之一。
  • 盤點冬季養生小常識,你知道有哪些飲食誤區?
    冬季養生小常識一、多喝水冬天的氣候是比較乾燥的,多數人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皮膚問題,如果皮膚本身比較敏感情況將會更加嚴重,常見的有皮膚瘙癢、慢性溼疹以及乾裂等等二、注意保暖在冬天氣候比較寒冷,養生方面最重要的就是做好保暖工作。天氣寒冷很容易導致關節疼痛並誘發頸椎病,血管也秉承著熱脹冷縮的現象導致冬天還是心腦血管疾病出現的高發期,因此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
  • 網紅爺爺的這場秋冬季養生約起……
    氣溫斷崖式下降,各地上演「花式取暖」何不與咱們的網紅爺爺來場「秋冬季養生」之約?日前,北京清新國醫啟蒙促進中心楊志勳教授來到馬放塘社區,為他的粉絲朋友們送上了一堂精彩的養生之課。楊志勳教授主講養生保健知識一是精神調養小雪節氣後,夜越來越長,白天越來越短,天氣時常陰冷晦暗,加上樹葉凋零寒風瑟瑟,初冬早晚的的寒意時常使人心中引起悽涼之感,容易出現抑鬱情緒。養生需循古人之綱要: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
  • 「濟民養生小常識」百家號健康養生領域排行,新作者選擇哪個領域好?
    「濟民養生小常識」百家號健康養生領域排行,新作者選擇哪個領域好? 濟民養生小常識百家號推廣估值及分析 目前濟民養生小常識百家號預估推廣價格為16-56元之間不等,該價格綜合排名32.7萬 ,高於整體70.6%的作者預估價,健康養生分類排名1.1萬 ,高於健康養生分類
  • 冬季健康養生保健小常識
    冬季,最易損人陽氣。所以,此時的養生要特別重視陽氣潛藏、斂陰護陽,從而減少疾病的發生。早睡晚起。冬季是萬物生機潛伏閉藏的季節,所以冬三月應「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意志安靜,陽氣不受外界幹擾。避寒就溫。冬日氣候寒冷,避室應溫暖防風,一般宜保持在18℃以上。氣溫驟降與寒流過境時,老年人與體弱多病者,最好減少外出。若要外出則應做好保暖防護。
  • 秋季如何養生,男性秋季養生小常識!
    秋季是個養生的季節,很多朋友都在秋季養生,這主要是因為秋季天氣多變,很多感冒等疾病發生在秋季。因此在秋季,男性朋友更應該通過日常飲食和日常生活習慣來進行秋季養生。那麼有哪些好的習慣,可以讓自己的秋季過得更加美好呢?
  • 冬天養生小常識,收藏起來用,不需要求別人
    冬日養生要以「藏」為主,人體中的腎主藏,因此冬日養生的重點在於祛寒養腎,即溫補腎。以下為大家介紹一些冬季養生的小常識:冬天養生中的食補冬季屬水,而人體的腎也屬水,到了冬季,因為天氣寒冷,我們的腎更加容易受到損害,因此我們要在冬季養生過程中要順應大自然規律以及人體陽氣衰微之勢,來著重補一下腎。
  • 秋天養生保健的小常識
    接下來介紹幾個秋季養生小常識防秋燥,多補充水分秋季養生大家應注意及時補充水分,這樣可以預防由於秋季氣候乾燥所造成的皮膚粗糙、皮膚起皺、皮膚瘙癢的症狀。一般秋季要比其他時節每天多喝水500毫升以上,有條件的可以煮梨子水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