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建築可持續住宅的未來,瑞典一家五口的生態之家

2020-12-21 ONELiving一活

「我們構建棲居地風景的方式,反應的正是我們內心的風景。環保要從我們內心開始,它是一種心靈追求。」 (法)夏爾

隨著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越來越流行,自然住宅或是說綠住宅也開始備受關注。對溫室大棚的第一印象就是農業專用,前幾年去過廈門一個農場,在大棚內種植植物還加入了餐廳,而這在國內也越來越多。而把家和溫室進行結合還是比較少的,特別是還考慮到生態系統,自建內部的灰水處理。

在瑞典有這麼一戶人家,故事開始於2001,Anders Solvarm安德斯要為家人建了一幢木屋,地基已經打好,他用木頭做了一圈半,這時他意識到,如果天氣不好,就很難再幹下去了。這也讓他產生了建造溫室的想法。

他曾經讀過由建築師本特·沃恩和瑪麗安·弗雷德裡克松著作的《P akacians villkor》(To Live Together With Nature),書中描述了他們與自然如何和諧相處,同樣在瑞典1974-1976年間,沃恩建造了一幢他稱之為Naturhuset,自然屋的房子,通過調控和整合幾大元素:陽光,空氣,水,火,土。這棟房子帶有為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做貢獻的理念,沃恩的自然住宅是由一個木屋90平方米,外面加上玻璃的大溫室200平方米。溫室保護房子內部免受惡劣天氣的影響,同時有助於降低取暖成本。

在溫室內,夏天溫度可達到25攝氏度以上,色彩斑斕,芳香四溢的地中海氣候的花園,冬天最低氣溫為18攝氏度。在這座自然屋中,你生活在自然的循環中。排洩物最終進入廁所下面的房間,廚房和花園垃圾也被用於堆肥最終再回到土壤。生活產生的廢水被用於澆灌溫室裡的植物。這些植物不僅能提供食物,還能淨化空氣,幫助保持空氣中適當的水分含量。

這給了安德斯關於自然屋最初的想法,和妻子商量後,她曾經去過位於冰島類似結構的房子,很是喜歡,說幹就幹,於是他投資買了一個300平方米的溫室,並環繞在木屋的周圍,再也不用顧慮天氣因素了,真建造了一個自然屋。理想的自然屋是在室內種植植物來清潔加溼空氣和收穫食物,利用太陽來節約能源,獨立的生態循環利用灰水和有機廢物堆肥。

木屋由太陽能和燒柴火產生熱量,屋子有兩個煙囪,一個用於冬天燒木材供熱水和供暖,冬天太陽能不足,一個用作烤箱。溫室的屋脊設有通風設備,方便調節室內通風和氣候。2010年冬天,最低為零下12度,這是因為他們的溫室沒有前門,因為在夏天,溫室裡太熱了,如果不在樹蔭下的話,他們會通過地下的一個管道將地底的冷空氣輸入到溫室中。這也是為什麼他們在溫室裡種植了很多植物來增加樹蔭的原因。溫室真的是比較乾燥,這就需要學習去平衡內部空氣的溼度,在2009年時,他們就收穫了一噸的葡萄,但是還需要再想辦法去增加室內的溼度,以防夏季太乾燥。儘管如此他們很享受住在自然屋中。在住了快20年後,現在能看到有前門了!冬天室內溫度也更暖和,一年中大部分時間室內滿是觸手可及的葡萄和各種蔬果,而且房子前種滿了薰衣草和各種花,能看到蝴蝶漫天飛舞,仿若仙境。

他們通過HOME紀錄片中Naturhus,想要向更多人展示這種很棒的生活方式。

在1996年的時候買下了這塊地,他們最初的想法是建造一所類似於18世紀風格的瑞典傳統木屋。都是就地取材,從身邊的森林中找建築材料。他的父親是一個優秀的工匠,最初跟他一起建造房子,沒有用釘子,而是採用類似榫卯結構的方式將木頭連接組合在一起。還有他父親親手做的代表五口之家的五瓣花瓣的木門。房子是一家人動手建造的。可以說這是一座承載記憶,回憶,親情的溫馨木屋。

安德斯說「在建造房子的時候,人往往會把大自然隔絕以保護自己。而這個房子是將大自然請回家。自然屋的概念是為了增加人與植物的聯繫,家不僅僅庇護所還能是養活我們的地方,為我們提供食物和能量。」安德斯一直想要為家人建造一幢房子而這也是妻子的夢想,他在最初的時候並不知道原來家還可以給家人帶來療愈。他的孩子中有一個自閉症,7歲的時候搬進自然屋,用了幾年的時間孩子才適應。經過很多事情後才發現有期望才會有失望,當不再把孩子的自閉症當成一個問題的時候,他們的關係開始變得更親近。隨著一年一年的積累,安德斯的妻子發現這座自然屋對比較敏感的人群很好。因為她的孩子參與了很多社交活動這個和自閉診斷結果完全不一樣。從紀錄片中,除了房子本身,更感動於一家人的親密無比的融洽的家庭氛圍,儘管不可避免會還有失望,崩潰,但是並不會影響一家人快樂的生活,而這就是最真實的生活。誠然,有愛的家庭才讓這個自然住宅有了靈魂。

當你進入自然屋你會感到一種平靜和放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看到和喜歡上這個房子,有的將咖啡館和自然屋相結合,安德斯也開始用建造自然屋經驗去幫助更多人,並且幫助更多人去實現他們的夢想。興起了自然屋的運動。

永遠要相信,即便你改變不了世界,你也可以改變你的世界。家是希望,應該是關於愛與包容,不是控制對方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而是互相關心照顧,理解。而自然是家人之間最重要的,到大自然中或是把大自然搬回家,都能讓家人關係變得更緊密。

你是否也迫不及待想要親手建造這樣的自然住宅?又或是你已經擁有,分享你的故事吧!

相關焦點

  • 全球都在發展綠色建築,8個可持續建築的案例速覽
    這座建築是由Ateliers Jean Nouvel 與PTW Architects共同設計完成,用於住宅。這座中央公園被250種澳大利亞植物和鮮花覆蓋,草本、木本、藤本類植物包裹著建築,形成了綠色的植生牆,好像是從周圍的綠地延伸上來一樣,給住戶們帶來大自然的感覺。同時,這些植被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減少能源消耗,阻隔熱量的效果更勝於傳統的陰影遮蓋。
  • 綠色生態住宅小區規劃設計關鍵技術 廣東省建科建築設計院
    以生態為理念進行規劃設計,主要是以景觀建築設計為主題,通過生態學的觀點進行各種規劃、景觀的布局和設計。在住宅小區規劃設計中融入生態理念,不僅能做到節能、節水、低汙染,還能做到改善生態環境。因此,對綠色生態住宅小區規劃設計要點進行深入研究意義重大。
  • 五代住宅未來之家震撼發布 禮獻邯鄲
    作為五代住宅的現行者,未來之家,本著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順應時代發展大勢,把握中國地產發展態勢,把安全、健康、智能、經濟、適用和耐久作為綠色生態智能建築——「第五代住宅」產品的先導理念,從滿足住宅生態環境的要求,到構建科技智慧空間的追求
  • CNN評選的世界八大可持續綠色建築,不僅顏值高還有這些厲害之處
    據卡拉特拉瓦先生所說,這棟建築「是源於長久持續的對話,它是一座為了未來而建的博物館,也是一個教育單位。」超過24,000平方米的綠色生態屋頂是溫哥華會議中心的驕傲,這是加拿大最大的綠色生態屋頂,同時也是北美地區最大的」非工業用途」綠色生態屋頂,它能夠在夏冬兩季通過吸收外部熱量和減少內部熱量發散天然調節室溫,每年為會議中心節約20%的供熱和製冷成本,還可以吸收過濾雨水和減緩雨水衝刷力量。
  • 江蘇首棟裝配式組合結構居住建築,這才是未來住宅設計該有的樣子
    建築還可根據入住人群的不同,將8種基本戶型單元模塊進行組合,從而滿足住戶需求,例如三口之家需要130平左右的戶型,就可以把兩套65平米的單身公寓進行拼接,把原來小戶型裡的客廳、餐廳進行簡單的拆裝組合後,形成大戶型新的臥室。▲ 項目展示區及樣板房「近零碳」建築12號樓社區服務中心採用裝配式木結構,是江蘇省第一棟木結構的零碳建築。
  • 全球典型的十大綠色建築案例,看看你了解幾個!
    這個建築系統化地展示了在景觀設計、水與能源效率、室內環境質量以及材料的保護與使用等方面的高超技術。美國綠色建築委員會為這個項目的評分是63分,而滿分為69分,迄今為止,只有另外一個建築項目達到了如此高的分數。   菲普斯可持續景觀中心是在一片城市棕地中重新建設的,通過綠色基礎設施,場地上所有的廢棄物和雨洪都能夠在場地本身範圍內有效處理。
  • 怎麼做綠色建築?超震撼經典案例!
    北極星環保網訊:日常生活中綠色食品、綠色城市出現的的越來越頻繁,漸漸為大家所接受,「綠色」漸漸成為大家的首要選擇。綠色建築也應運而生,也將是未來的一大趨勢。綠色建築,是指在全壽命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減少汙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築。
  • 達州市全面發展綠色生態建築
    達州市首次出臺《達州市綠色建築實施方案》,要求全市科學規劃、全面發展綠色生態建築。其中包括對新區建設啟動生態城市規劃研究和城市設計、對舊城區既有建築進行綠色節能改造、基礎設施建設實施綠色化,以及打造生態綠色小城鎮等,要將達州打造成節能減排的綠色生態城市。
  • 新增綠色建築5177.2萬㎡ 濟南發起成立黃河流域綠色裝配式建築城市...
    2020年,全市共有17家特級資質建築企業,102家總承包一級以上資質建築企業,建築業總產值過百億的企業達到8家。在全省創建「建築強市、強縣、強企」活動中,近三年濟南市連續蟬聯5強市首位。2020年底,預計濟南全年建築業主要經濟指標持續領跑全省。
  • 杭蕭鋼構「聯姻」江海房產 助推泰州綠色生態建築發展
    「建築產業現代化」和「建築工業4.0」建設是當下熱點,也是建築企業未來發展的目標。3月18日,杭蕭鋼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蕭鋼構」)與江蘇省泰州市江海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以杭蕭鋼構鋼結構住宅體系為依託,以設計、製造和施工等產業鏈核心技術為支撐,在江蘇省泰州市共同打造裝配式鋼結構綠色建築產業基地,推進當地鋼結構綠色生態建築發展,促進泰州市乃至江蘇省裝配式建築產業化進程,提高本地住宅居住品質。杭蕭鋼構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國鋼結構行業首家上市公司。
  • 未來住宅的 10 個趨勢
    而在英國,每年從拆除建築物中產生 0.7-1.05 億噸廢物,其中僅有 20% 是生物可降解的。要打造零浪費的建築,大概「鋼鐵+叢林」的設想還不夠生態前衛。不如直接使用生物來製造建築,綠色環保,空氣清新,房屋面積還能逐年擴增。
  • 國銳地產:主動適應綠色發展的時代要求,打造真正的生態建築
    地方政府推行這種帶有「鬆動」性質的政策,其目的其實不難理解,那就是希望「激活」因疫情之故沉寂了一段時間的房地產市場,由此帶動當地經濟發展。這對於傳統的地產行業來說又是一個新的機遇與發展機會。尋求多元化的布局方案輕重並舉,並且主動適應綠色發展的時代要求,在建築與環境的和諧共存方面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國銳地產旗下的兩個經典項目——國銳·廣場與國銳·金嵿以低碳、環保、節能、綠色為理念,迎合了二十一世紀建築發展的新趨勢。
  • 跨越山海,瑞典精工品牌刷屏島城
    遙遠的北歐,有一個全球最幸福的國度,這裡森林蔥鬱廣袤,湖泊、島嶼星羅棋布,這裡是舉世矚目的諾貝爾獎的頒獎地,這裡有多如繁星的如宜家、H&M、沃爾沃等世界知名品牌,這裡的高科技和綠色生態走在了世界前列,這裡也是White Peak中瑞鼎峰的故鄉,這便是瑞典。
  • 專家觀點|外牆保溫裝飾行業如何打造綠色建築?
    過去幾十年,"灰色城鎮化"的發展道路讓我們正在承受來自大自然的反擊,節能減排成為維繫生態的當務之急。工信部數據顯示,中國碳排放總量的近三分之一都來自建築業。為促進節能減排,緩解生態危機,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從2005年起我國就開始全面支持綠色建築發展,接連出臺多項綠色建築鼓勵政策。
  • 自帶空中庭院,3S生態智能創新建築風口已來!
    當然,除了3S系統的全方位應用,3S生態智能創新建築對於生態、健康、可持續也有相當的執著。3S生態智能創新建築引進先進的海綿城市設計:在小區內充分設置下沉式綠地承接和貯存雨水,利用收集的雨水供應澆灌系統;採用陶瓷透水磚鋪裝場地,在吸收雨水的同時吸收地面揚塵,保護環境;嫁接未來中水系統,節約水資源。
  • 未來住宅暢想——未來你將住在什麼樣住宅裡
    目前來看,未來住宅發展方向主要有三類:一、生態綠色住宅:通過對生態、園林元素融入,滿足居住者親近自然的渴求;二、高科技智能住宅:通過高科技智能化技術的植入,給居住者全新的居住體驗;三、適應各種環境住宅:通過對不同地形地貌的改變,讓人類能居住在地球上每一片土地。下面我將詳細講解以上三種未來住宅的發展模式。
  • 瑞典零能耗建築推動零能耗建築領域的發展
    曾經開辦了一個製冷設備廠,他從2005年起在瑞典建立一家風力發電公司,後來創辦了一家可再生能源諮詢公司ParkuddenEnergi AB,現在還是Nilsson能源公司的聯合創始人。關於房子的成本,2014年開始建造該幢房子,2015年開始使用。
  • 探尋瑞典建築的驚世之美
    瑞典建築形態萬千,各具風情。從南部的馬爾默(Malm)和哥德堡(Gothenburg),一路北上到耶姆特蘭(Jmtland)和松茲瓦爾(Sundsvall)。暢遊其中,領略瑞典當地的特色風土人情。馬爾默旋轉大樓是整個斯堪地那維亞半島最高的建築。
  • 綠色建築是未來發展潮流,我國各省市相繼出臺BIPV利好政策
    近年來,國內外密集出臺對綠色建築的支持政策和發展目標,BIPV作為綠色建築的主流形式,高度契合了全球綠色建築的發展潮流,代表了城市和建築能源發展的未來趨勢。下面小編為大家匯總了各省市對於綠色建築以及BIPV項目的利好政策,快來看看吧。
  • 淺談生態建築與建築生態化發展
    中國園林網2月14日消息:人、建築、環境是建築發展的永恆主題。隨著全球環境的惡化,生態問題日趨嚴重,人們越來越關注人類自身的生存方式。特別是1992年178個聯合國成員國通過了《裡約宣言》,為促進地球生態系統的恢復,實現地球的可持續發展起到了導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