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寒有痰的咳嗽,可以用通宣理肺丸

2021-02-08 網易

  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案例來先感受一下通宣理肺的使用場景。

  案例1

  述:「小孩之前寒感冒,開始流清鼻涕,打噴嚏不多,舌苔白,有一晚上咳嗽得好厲害,白天也咳嗽。吃了通宣理肺口服液,第二天減輕很多,晚上沒咳嗽了,第三天就基本康復了。也沒有鼻涕了。」

  案例2

  述:「小孩受寒感冒流鼻涕一兩天沒處理後開始咳嗽,有痰音,明顯的沒有積食的原因,舌苔偏白但不厚,我給辨證的受寒咳嗽,給吃的通宣理肺丸,吃的一天,吃了兩次,第二天覺得沒轉,看舌苔不厚但有點偏膩,就給加了藿香正氣液,就是通宣理肺丸加藿香正氣液一起吃,也是吃了一天吃兩次,第三天就覺得沒事了,沒再處理。」

  案例3

  述:「小孩3歲,前幾天偶爾咳嗽,睡不安,流鼻涕,低燒,流黃色眼屎,還有點流眼淚。做了處理後發燒和眼屎的症狀逐漸消失,鼻涕和咳嗽還在繼續。」

  這個病案還有更具體的十問。

  

  大便:最近都三四天一次,前面幹。一直臭,長期便秘;

  冷熱:生病期間沒感覺特別怕熱或怕冷。

  小便:小便正常,平時也是有點黃

  食慾:正常

  睡眠:睡覺時要咳嗽幾次,睡眠質量還行

  出汗:平時愛出汗,現在不發燒了,還是汗比較多

  喝水:平時也比較愛喝水,現在喝水跟平時差不多

  手心:不燒了後正常

  其它:流鼻涕,黃鼻涕、清鼻涕都有;咳嗽有痰,早上喝奶咳吐了一些。

  流清鼻涕和黃鼻涕:首先能判斷的是受寒一定有清鼻涕,我們可以認為是受寒的主要症狀,有人認為黃鼻涕是受熱,那不一定,要看看有沒有其他熱的證據。

  大便前面幹;愛出汗;愛喝水。陳述說咳嗽之前發燒手心熱,有可能是積食發燒,所以可以考慮歸類為積食引發的局部熱證。

  又說到長期便秘,大便一直臭,代表長期有消化不良的情況,是脾胃虛寒的表現,咳嗽有痰,是寒溼的表現。

  建議的是通宣理肺顆粒解決鼻涕和痰飲,保和丸解決積食內熱。反饋說用了通宣理肺口服液加保和丸,咳嗽減輕,現在偶爾咳,精神狀態挺好。

  

  所以使用通宣理肺需要滿足兩個要點:

  1.確認有受寒

  2.確認有比較多的痰

  【通宣理肺丸、通宣理肺口服液、通宣理肺顆粒】

  

  通宣理肺丸,說明書寫的,解表散寒,宣肺止嗽;用於風寒束表、肺氣不宣所致的感冒咳嗽,症見發熱、惡寒、咳嗽、鼻塞流涕、頭痛、無汗、肢體酸痛。

  成分為紫蘇葉、前胡、桔梗、苦杏仁、麻黃、甘草、陳皮、半夏(制)、茯苓、枳殼(炒)、黃芩。

  通宣理肺有很多劑型,主要成分都是一樣的,能吃下去的都可以用。通宣理肺丸是蜜丸,通宣理肺顆粒是衝劑,還有通宣理肺口服液。

  通宣理肺適合太陽太陰證,可以兼有少陽,不一定是說明書寫的那些症狀也能用。說明書所述表寒為太陽表證,止嗽是咳嗽有痰情況,有痰是太陰的痰飲。發熱、惡寒、鼻塞流涕、頭痛、無汗都是太陽表證,肢體酸痛則錯雜了太陽的體痛以及太陰寒溼的酸痛。所以解決的整體病機是表寒裡寒,表未解,正氣已經不足。邪氣從表往裡走的趨勢會有一定的少陽證據,也可以照顧,但這個藥照顧少陽不是為主。

  

  再來分析藥物成分:

  紫蘇,辛溫。主下氣。除寒中。其子尤良。

  前胡,辛苦寒。主治心腹腸胃中結氣、飲食積聚、寒熱邪氣,推陳致新。《別錄》:主療痰滿胸脅中痞,心腹結氣,風頭痛,去痰實,下氣。

  桔梗,苦溫。主治胸脅痛如刀刺,腹滿腸鳴幽幽,驚恐悸氣。

  杏仁,甘溫。主治欬逆上氣,雷鳴,喉痺,下氣,產乳,金創,寒心,賁豚。

  麻黃:苦溫。主治中風傷寒頭痛,溫瘧,發表出汗,去邪熱氣,止欬逆上氣,除寒熱,破癥堅積聚。

  甘草:甘平。主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堅筋骨,長肌肉,倍力,金創,尰,解毒。

  陳皮,辛溫。主胸中瘕熱逆氣,利水谷,下氣,止嘔咳,除膀胱留熱,停水利小便。主脾不能消谷,氣充胸中,吐逆霍亂,止瀉,去寸白。

  半夏,辛平。主治傷寒寒熱,心下堅,下氣,喉咽腫痛,頭眩胸脹,咳逆腸鳴,止汗。

  茯苓,甘平。主治胸脅逆氣,憂恚驚恐,心下結痛,寒熱煩滿咳逆,口焦舌幹,利小便。

  枳殼,苦寒。主治大風在皮膚中如麻豆苦癢,除寒熱熱結,止利。長肌肉,利五臟,益氣輕身。《別錄》:主除胸脅淡癖,逐停水,破結實,消脹滿、心下急、痞痛、逆氣 脅風痛,安胃氣、止溏洩,明目。

  黃芩,苦寒。主治諸熱黃疸,腸澼洩利,逐水,下血閉,惡瘡疽蝕,火瘍。

  小孩用量:

  1歲以上孩子可以使用大人量三分之一,2歲以上可用大人量一半。4歲以上可以使用大人量。(切記:嚴格辨證後使用,未辨證準確請勿使用,亂用傷害的是孩子的身體,一定要謹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病案 | 9月男寶咳嗽喘
    發病有一周多了,最開始只是早上咳幾聲,到十點多就會好,最近兩天全天都能聽到喘,睡覺不喘。吃了兩天通宣理肺顆粒,喘不見輕。太陽病的證據只有鼻屎,哭的時候才有鼻涕這兩個。但是仔細推敲,雖然大便一天沒有拉,但是前些天的大便不算太臭,也不算硬,並且肚子手心不熱,嘴唇不紅,尿液不黃,中焦的熱不明顯,說是積食很勉強。但是如果是用受寒的病機來看,我們把受寒後人體產生熱量來驅寒的邏輯思考,就可以把整個病案的證據穿在一起了。
  • 感冒後期咳嗽怎麼辦?
    在整個後背尤其是肺腧穴附近著重刮痧,直到出痧,如果出現類似青春痘一樣的小疙瘩,選取主要的大的紅的疙瘩,用酒精棉球消毒後用糖尿病採血針刺破,然後用手動的拔罐器在刺破處拔罐,出3到20滴血即可,多點少點都不要緊。血出後三分鐘之內咳嗽就會止住了,就算操作不是很精準也至少是好了大半。如果你覺得刺血技術難度太大,那麼可以服用中成藥,對症的話效果也會很好。
  • 大雪養生——理肺散寒
    中醫認為肺主皮毛,肺開竅於鼻,身體受寒以後首先侵襲的就是我們的皮膚,鼻子呼入冷空氣後,寒邪就容易傷肺,形寒寒飲傷於肺,重寒也傷肺,說明大雪這個節氣我們的肺最容易受傷。因此大雪這個節氣就要注重補肺,尤其是理肺氣、散寒,而蘿蔔就有一個潤肺、止咳、下氣、消脹的作用。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流傳著「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這樣的諺語。
  • 人生中醫人生60:臟腑病機——肺
    一遊客,舟車勞頓,坐三輪車,吹風幾十公裡,一直咳嗽幾十天沒好。他看到枳殼、桔梗、木香各10克,叫胸三藥,能開胸順氣,便自作主張抓來服食。第一劑下去,咳嗽就痊癒。可見,通宣理肺可以醫治傷風氣竄咳嗽。如果,跟人生氣過後,老咳嗽或者著急工作幹活、趕路後老咳嗽,也用這胸三藥煎水,加一杯酒服用,很快就好。2、肺主氣,肺虛則氣力不濟。退休的村官,常覺得呼吸氣不夠,稍微勞動就大汗淋漓。
  • 喉嚨幹癢咳嗽怎麼辦
  • 為什麼吃了藥咳嗽卻不見好?藥師教你對症下藥
    有聲無痰為咳,有痰無聲為嗽。一般多為痰聲並見,難以截然分開,故以咳嗽並稱。 導致咳嗽的原因 中醫上導致咳嗽的原因分為外感和內傷。和肺臟自病(如肺系疾病遷延不愈,肺臟虛弱,陰傷氣耗,肺主氣功能失常,以致肅降無權,而上逆作咳。)兩種情況。內傷咳嗽證型包括痰溼咳嗽、痰熱咳嗽、肺陰虛咳嗽、肺氣虛咳嗽。
  • 古方|清氣化痰丸:痰多而黃稠的咳嗽常用方
    用於痰熱阻肺所致的咳嗽痰多、痰黃稠黏、胸腹滿悶。【典型徵象】痰稠色黃,咯之不爽。【禁忌人群】風寒咳嗽,痰溼阻肺者不適用。清氣化痰丸由瓜蔞仁、黃芩、茯苓、枳實、杏仁、陳皮、膽南星、制半夏諸藥組成,薑汁為丸。因為其有清順氣機、化痰除熱之功,故名之清氣化痰丸。《丹溪心法》中說:「見痰休治痰,善治痰,不治痰而治氣。」
  • 秋涼感冒,用它就好
    出現頭疼、咳嗽、鼻子不透氣、不停的流清涕、食慾減退、周身酸痛等症狀。《時病論》為清末醫家雷豐撰著。該書以《內經》「冬傷於寒,春必病溫」等論述為綱,以四時之病證為目。《時病論》:「初秋尚熱, 則燥而熱,深秋既涼,則燥而涼」,秋季的感冒是有其特定的治法的,那就是:苦溫平燥。
  • 古代經典名方解,主治風熱咳嗽之辛涼輕劑桑菊飲!名醫名方:益氣通鼻方!
    ;《溫病條辨·小兒痙病瘛病共有九大綱論》:「風溫痙……風溫咳嗽致痙者, 用桑菊飲, 銀翹散辛涼例。」本方所治乃風溫襲肺,肺經風熱,肺衛失宣,肺失清肅。治宜疏散風熱,輕宣肺氣。桑葉疏風清熱,菊花清散肺經風熱,二味合用,是為君藥,疏散在肺之風熱,給邪以出路,使其得以內清外散。
  • 中藥連花清咳片治療咳嗽的特點、止咳化痰,消炎排痰、治療各種咳嗽!
    以中醫絡病理論為指導,集合傳統經典名方及臨床實踐研製的專利創新中藥連花清咳片,具有宣肺洩熱,化痰止咳功效,成為氣管-支氣管炎咳嗽患者的專用藥物。連花清咳片融匯了東漢張仲景《傷寒論》中的麻杏石甘湯、明代葉文齡《醫學統旨》中的清金化痰湯,還吸取了明代吳又可《溫疫論》治療瘟疫用大黃的經驗,全方具有「宣肺洩熱,化痰止咳」的功效。
  • 一起來學習「排痰法」!
    孩子咳嗽說明需要幫他排痰了 中醫講,五臟六腑皆能令人咳,說的是人體是一個整體,臟腑之間會相互影響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那原因是什麼呢?就是身體裡面有垃圾了。對於肺這個臟腑來說,最主要的垃圾就是痰。
  • 一個古方:白雲換肺丸
    《素問·至真要大論》有個名言:「諸氣膹鬱,皆屬於肺」,諸氣,肺主氣。膹鬱是指呼吸氣促、胸悶痞滿不適。呼吸費力或氣不夠用的時候,會有氣喘咳嗽以及胸悶的情況發生。反過來說,輕微的胸悶,又與脾胃升降失調,胃氣壅塞或胃液逆流而上,以及呼吸道感染如咳嗽氣喘等相關。
  • 漫畫說肺:肺的宣、肅、降三者關係你懂了嗎?
    肺的清肅功能又表現在自身潔淨方面,肺輕清肅淨,不容異物,如呼吸時空氣中塵埃、細菌等異物經鼻毛、溼潤的黏膜等阻擋,部分進入氣管者則被氣管分泌的粘液吸附,通過氣管壁的纖毛運動及咳嗽一系列過程排出體外。打噴嚏也是排除肺系中邪氣、異物的方法。肺中的痰液等物也可經咳嗽排出。肺通過呼吸運動,吐故納新,呼氣也即肅除了肺中的廢濁之氣。
  • 咳嗽多是肺熱,中醫分為4個證型,3種止咳化痰藥有何區別?
    止咳化痰類OTC中成藥中,有很多,你或多或少聽到過,清肺化痰丸、清肺消炎丸、養陰清肺丸等,它們名字裡面都有「清肺」二字,都可用於清肺,可因成分差異,「清肺」各有不同和側重。1、清肺化痰丸【功能主治】降氣化痰,止咳平喘。用於肺熱咳嗽,痰多氣喘,痰涎壅盛,肺氣不暢。【組方特點】川貝、黃芩清熱化痰止咳,法半夏降氣化痰止咳,桔梗、杏仁宣肺化痰止咳,全方共奏清熱降氣、化痰止咳之功。【治療「肺熱」】用於熱邪壅肺型。
  • 對症選藥,少花冤枉錢:緩解6類咳嗽,可選用這些中成藥
    風寒咳嗽的治療以疏風散寒、宣肺止咳為原則,忌吃生冷、寒涼的食物,宜吃辛味帶有溫熱性的食物。在用藥推薦方面,可以服用以下藥物:中成藥:通宣理肺丸:主治風寒咳嗽引起的吐痰不暢、發熱惡寒、鼻塞流涕、四肢酸痛。
  • 寶寶咳嗽猝不及防,聰明家長找熨肺膏來幫忙
    中醫認為,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易受外邪所侵,而出現咳嗽痰喘等肺系疾患,又因小兒肺脾不足,嬌髒易傷而難復,故咳嗽常常驟然忽作而纏綿難愈。 面對諸多治療帶來的不便和寶寶不配合等問題,不妨試一試「熨肺膏」。 走!去看一下哇!
  • 悉心養肺,還你順暢呼吸!
    有補益潤肺,養陰生津的作用,適用於身體虛弱,乾咳少痰,喉癢咽幹,神疲氣短等肺氣虛證。如長更期服用可減量,用銀耳3克,大棗3枚,煎煮方法同前,還有提高人體免疫功能,軟化血管,抗衰老,延年益壽的作用。③養陰清肺膏(由地黃、麥冬、白芍、貝母等組成)有養陰清肺的作用,適用於肺腎陰虛、燥熱內生所致的咳嗽痰少、口燥咽幹、心煩少寐等。
  • 清氣化痰丸-痰熱阻肺剛需治療用藥!
    痰熱阻肺中醫學概念:        痰熱阻肺也稱痰熱鬱肺或痰熱伏肺。多由外感熱邪或外感風寒,鬱而化熱,熱灼肺津,煉液成痰,痰與熱結,壅阻肺絡所致。少數也可因痰溼日久,鬱而化熱導致痰熱鬱肺。臨床常見有咳嗽和氣喘,其痰稠黏、色黃甚至帶血,咳嗽不爽可引起胸痛及胸肋有脹滿感。
  • 秋冬乾燥季,2個宣肺化痰的中醫思路
    又比如說,這個人肥胖、苔膩、脈滑等,我們也會說這個人體內有痰。甚至是這個人昏迷不醒,可能是中風了,我們可以聽到喉中似有痰鳴,符合以上說的舌脈像,我們也可以推斷這個人體內有痰。3、狹義的痰飲狹義的痰就是我們常識裡所認識到的痰,一般指肺部滲出物和呼吸道的分泌物,或咳吐而出,或嘔惡而出,容易於被人們察覺和理解,又稱之為外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