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聽到「有魅力的女人,身上總散發著迷人的味道」,但最近卻有些女性朋友在後臺諮詢問:為什麼總感覺自己或者身邊的女性身上有時會有一種酸酸臭臭的味道?
「臭臭的味道」從哪來?
女性的陰道是一條長約8到10cm的圓型中空管道,是外界通往到子宮的大門。除了是性生活的重要場所,也是孕育生命的必經通道,還是子宮抵禦病菌入侵的第一道防線。因此這裡出現我們常常形容的「臭臭的味道」,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血味
大部分女性都會在經期感到身上有股類似「魚腥味」的酸酸臭臭的味道,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經期出血的。經期長時間出血,血本身就是腥味,且在私處較熱的環境中更明顯。
2.菌味
正常育齡女性陰道的PH值為3.8-4.5,它決定了陰道內定植的細菌一般情況下都呈嗜酸性或耐酸,而維持這種自淨作用的關鍵便是陰道內大量分布的乳酸桿菌。它不但可以壓制陰道裡面原本存在的病原菌的滋生,也可以阻擋外來細菌的侵犯,並能使陰道壁的腺體分泌功能順暢,滋潤陰道,讓子宮頸免受感染。
乳酸桿菌能使糖類發酵產生乳酸,我們平常喝的酸牛奶中大量使用的便是乳酸桿菌,因此除了經期外我們問到的女性身上「酸酸臭臭」的味道,便是這種菌味。
為什麼會出現異味?
一般正常私處聞起來是有一點點味道的,偶爾因為出汗多也會有汗酸味,這些都是正常的;
但是!當私處聞起來是腥臭味或魚腥味,那就說明陰道內部環境已經發生改變,有細菌入侵,檢查是不是以下兩種原因造成:
1.陰道環境改變
陰道環境本屬於弱酸性,但很多女性在面對婦科問題時,私自使用清潔用品,如:肥皂、沐浴乳等鹼性清潔產品,便會使得私處環境酸鹼性產生變化,已形成細菌滋生,產生異味。
2.細菌性陰道病
當致病菌在陰道內大量繁殖引起疾病,也會導致陰道生態平衡失調,使陰道處於一種病理狀態,出現私處散發出惡臭味的症狀。
女性私處本就擁有自淨能力,輕度感染可自行復原,但如果有以下症狀就要引起注意了:
1.白帶分泌物變多,顏色變黃。
2.出現癢感,私密處皮膚開始紅腫發炎。
3.因搔癢而抓破皮,引起蜂窩性組織炎。
出現上面症狀,作為醫生,建議趁早到婦科就診,千萬不要用力抓傷外陰增加感染的嚴重性,也不要擅自使用清潔護理產品。
經期常見誤區
除了上面這些,有的女性還因為聽說經期不能洗頭洗澡,哪怕身上出現了酸臭味,也堅持不進行清潔,那麼這些經期常見說法到底是對是錯?經期真的不能洗頭洗澡嗎?
1.經期不可以洗頭?
經期不但可以洗頭、洗澡,而且Dr.X還提倡女性朋友們經期洗,採用溫水淋浴的方式,不衝涼水澡,也不建議泡澡。經期女性確實處於更容易感染的狀態,所以才要更注意個人清潔。
2.經期不能吃涼的?
吃涼的和痛經,沒有必然的聯繫。因此,能不能吃涼的是因人而異,如果你吃了啥事兒都沒有,那就可以放心吃。但也有很多女性是那種一喝冷水就肚子痛的人,那還是忍一忍!
3.醫療檢查有禁忌?
Dr.X想提醒各位女性朋友,在我們醫療檢查方面,經期確實是有一些禁忌的。比如,經期凝血功能會變差,不宜進行拔牙、胃鏡、腸鏡等醫學操作。而且,像尿常規、婦科檢查等一些項目,也不建議在月經期間做,因為會影響檢查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