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挨踢sir
來源 | IT最前線(ID:itzqxcom)
一日之計在於晨!
早餐,作為每天的第一餐,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彌補經過一晚消耗而降低的血糖,提振精神,促進腸道的蠕動,提高新陳代謝,還能中和早上過多的胃酸,達到養胃的目的。
而且早餐也是最不容易引發肥胖的餐時,可以說是好處多多,所以每天的早餐最好不要省。
不過,在快節奏以及喜歡賴床的習慣下,不少人還是沒時間吃早餐,長此以往,對身體實在不好。
近日,早餐自提櫃逐漸在上海興起,能有效幫助上班族,解決沒時間吃早餐的問題,受到一致好評。
據了解,消費者在手機APP上下單後,只需兩分鐘,就可以接到取餐碼和菜品正在製作的電話提示,非常快捷。
這種早餐自提櫃主要為上班族設計,選址大多在上班族的必經路線上,消費者提前幾分鐘,在APP上下訂單,等到了,就可以直接掃碼取餐,一點時間都不耽誤。
而且餐品也是花樣繁多,從煎餅果子到包子、咖啡、豆漿、油條……,想要的應有盡有,基本上十元以內,就可以買到一份豐盛的早餐。
有負責人表示,在19年7月開設的自提櫃,到今年6月份左右就已經實現盈利,並且目前每天的銷售訂單在700-800單的水平,單日的銷售額可以達到9000元左右。
據悉,目前外賣平臺投放的智能取餐櫃,除去人工和管理方面的成本,每臺造價基本在兩萬元左右,價格並不算高。
而在試運營階段,只有部分取餐櫃對外賣騎手進行收費,顧客不需要承擔額外的費用,外賣騎手也非常願意使用早餐櫃,因為那樣的話,可以多送10-20單,還是很划算的。
目前,美團已經為多家餐飲門店鋪設了10臺智能取餐櫃,並在商業樓宇鋪設90臺,而餓了麼智能櫃已在上海布設90個點位,三年內預計在上海投放近3000組。
其實不僅僅是早餐,「網訂櫃取」的模式在超市、便利店等場景也難怪呢得到很好的應用。
例如,在上海市楊浦區黃興路的一處科技園區內,傳統的便利店也改頭換面,不僅新增了現做現賣的中式早餐檔口,還有蛋糕、咖啡等西式餐點,可以為消費者提供超過130多種選擇,再配備上自提櫃,尖峰時段的經營效率也大大提升。
網際網路時代,就要用網際網路的思維,去思考問題,早餐自提櫃正是通過網際網路,解決了消費者沒時間吃早餐的痛點,才會迅速興起的。
第一,對消費者來說,方便快捷。
其實,早餐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即使如此,還是有很多人不吃早餐,究其原因,主要就是時間不夠。
畢竟在上班高峰期,買早餐的那五分鐘,都是很難擠出來的,遲到那麼一秒,整個月的全勤就沒了,所以上班族總是急匆匆的,而點早餐外賣到公司,也經常不能及時接收,非常不便。
早餐自提櫃卻能解決這個問題,提前點好,掃碼取餐,整個過程,一分鐘都用不到。
而且還可以在APP上,選擇多種多樣的餐品,搭配出美味而營養的早餐,而不是像此前,買早餐,因為路線的原因,一般只能在特定的幾家早餐店裡買,吃久了,都感覺膩了。
第二,對商家來說,訂單增多。
數據顯示,傳統的便利店、早餐店,一天早晨100-200單,就是極限了,而如今使用自提櫃,通過「一餐一櫃」「網訂櫃取」的方式,提高了周轉效率,算上每日12點前,全部的早上時段,可以達到400-500單的最高值,大幅度提高了銷量。
有些早餐店,可能因為位置不太好,導致每日訂單不多,但如果採用線上訂餐,就沒有了位置的阻礙,可以增加不少訂單。
並且,自提櫃的加入,其實是將早餐小店,由線下轉入線上,客源量會大大增加,如果做的好,日後還可以發展出標準工作餐等多種類型,提高效率,盈利機會將大大增加。
第三,對外賣騎手來說,送單更多。
早餐產品單價比較低,尖峰時段配送成本又比較高,一直以來都是難以解決的痛點,通過自提櫃,卻可以提高效率,一次可以送很多單,而且因為終點在自提櫃,也不會出現送錯的情況,外賣騎手的錯單率和超時率因此大大下降。
對於收費問題,有外賣騎手說道,收費不等,最開始是一分錢,也有一毛、兩毛,但是我們樂意出這個錢,因為給我們節約不少時間,有這個柜子,我們一天可以多送10單-20單左右。
此外,不僅僅是早餐自提櫃,一些外賣電商平臺也開始布局這一市場,對於外賣員來說,這種新模式,可以大幅提高他們的送餐效率。
如今,隨著人們消費能力的提升,對早餐的需求也向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有機構預測,2021年,中國消費者的早餐食品總消費額將達到1.948萬億元。
面對如此大體量的市場,早餐行業需要積極探索,尋求新的模式,來滿足愈發多元、龐大的消費者需求,而「網訂櫃取」,正是一個不錯的發力點。
有專業人士表明,「網訂櫃取」出示了一套規範化的零售計劃方案,營銷推廣難度係數並不高,關鍵是融合店面的區位因素搞好更為精確的訂單管理系統。
目前而言,自提櫃的技術難度並不高,兩萬元的建設費用也可以承受,最重要的就是,能夠精確判斷哪裡有需求,並選址在合適的位置,儘可能的服務於更多的人,以達到滿意的收益比。
就現階段而言,「網訂櫃取」模式,主要是與傳統的零售業緊密結合,例如商場、連鎖便利店及其各種中西式簡餐店,提高他們的出貨數量和效率,增強對附近小區的輻射功效。
值得注意的是,「網訂櫃取」並非適合所有外賣,只在如吃早餐等,大部分人會出門吃的場景中,才有奇效。
而在中餐、晚餐等場合,消費者點外賣,本就是因為懶於出門,如果還需要去自提櫃親自取,無疑是本末倒置,難以推行。
結語
其實,不限於早餐,智能快遞櫃模式,或許是推動整個傳統零售轉向新零售的發展思路。
有報告指出,疫情期間,有超過40%的消費者更加頻繁地使用線上購物,快遞量急劇增加,品類也包羅萬象,對智能快遞櫃的需求也不斷增加。
快遞櫃是打通「最後一公裡」的重要設施,如果鋪設完成,不只是可以存放普通快遞,在便利店、超市等購物買菜,也可以在網上下訂單,再由外賣騎手送至快遞櫃中,還有訂早餐、牛奶等,將多種場景融合在快遞櫃中,增加購物、送貨的效率,為零售業提供新的增長動力。
從長遠來看,像智能快遞櫃這種末端服務設施,將是發展的大趨勢。
版權問題、商務合作請加QQ/微信:2881339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