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櫃取早餐的消費新模式,最近逐漸在上海興起。消費者在手機App上下單後,只需要2分鐘左右,就可以收到取餐碼和餐品製作完成的電話提醒。有網友說:「再也不用擔心外賣員到得比我早了。」但也有網友提出擔心:「會不會串味,比如先的一單放的是螺獅粉,後一單是糕點。」
■早餐自提櫃一天收入近萬元
據了解,這種類型的早餐門店主要為上班族設計,門店選址大多在上班族的必經路線上,從煎餅果子到咖啡、豆漿,基本上在十元以內就能買到一份豐盛的早餐。
一家門店負責人說,門店開設於2019年的7月份,在今年6月份左右就已經實現盈利:「銷售額單店差不多在9000元左右。」還有外賣騎手表示,有了早餐自提櫃,一天可以多送10單到20單。
據悉,目前外賣平臺投放的智能取餐櫃,除去人工和管理方面的成本,每臺造價基本在兩萬元左右。試運營階段,只有部分取餐櫃對外賣騎手進行收費,顧客不需要承擔額外的費用。
如今,隨著人們消費能力的提升,早餐市場也開始向多元化消費場景邁進。有機構預測,2021年,中國消費者的早餐食品總消費額將達到1.948萬億元。面對如此大體量的市場,餐飲、外賣、商超等相關行業都在積極探索,尋求新的發力點。
■有網友力挺,也有網友擔心
對於新業態帶來的這種新消費,自助櫃取早餐的消費新模式也迅速衝進了熱搜榜,在網友們大聲叫好的同時,也有一些網友擔出了自己的擔心——
●力挺派:
「早餐自提櫃成上班族新寵 上班路上再也不用擔心外賣員到得比你早了。」
「可以吃到熱的東西挺好的。」
「這個是真的方便。」
「挺好的,科技化正在慢慢覆蓋各種領域。」
「挺好的,不然很多人早上比較忙碌早飯就直接不吃了。」
……
●擔心派:
「會不會串味,比如先的一單放的是螺獅粉,後一單是糕點。」
「如果沒及時拿,或者說撤掉了怎麼辦?衛生問題有保障嗎?」
「會不會像蜂巢那樣用了一段時間後開始收費。」
「以後是不是送外賣也不送到你手裡了呀,直接給你整個外賣驛站,外賣全給你整驛站裡。」
「希望以後不要發展到像快遞櫃那樣,管你同不同意全給你扔柜子裡。」
「如果及時拿走可以,不然夏天衛生或味道串味,甚至溫度那些都會造成食物變質引發疾病。」
……
■早餐「網訂櫃取」新模式
「網訂櫃取」的新模式,解決了很多上班族來不及吃早餐的痛點。
位於上海市黃浦區歌斐中心的這家數位化早餐店開設於2019年7月份,門店負責人說,這家店在今年6月份左右就已經實現盈利。目前每天的銷售訂單在700-800單的水平,單店的銷售額可以達到9000元左右。
目前,「網訂櫃取」模式主要與傳統的零售業態相結合,比如超市、便利店以及各類中西式快餐店,提高門店周轉效率,增強對周邊社區的輻射作用。
上海逸刻新零售網絡科技有限公司CEO 趙陳斌說:一般的傳統便利店,可能一天一個早上100單-200單,這是一個極限。但現在這家門店每天12點以前,整個早晨時段,消費者的服務量已經達到400-500單的峰值。
作為上海市早餐工程推進的新場景之一,「網訂櫃取」的模式正在加速布局。業內人士表示,「網訂櫃取」提供了一套標準化的零售方案,推廣難度並不高,重點是結合門店的區位因素做好更加精準的訂單管理。
上海市商務委服務業發展處處長 朱文群:我們計劃到年底完成100家的「網訂櫃取」,其中包括多種業態,比如便利店加早餐服務的「網訂櫃取」、超市加早餐服務的「網訂櫃取」、傳統早餐門店加上早餐智能櫃的模式。
■食品安全是首位
一日之計在於晨,一頓早餐則是開啟新一天的重要選項。
如今的年輕上班族,生活節奏快、生活壓力大,有不少年輕人養成「將就」早餐甚至不吃早餐的習慣。一天之計在於晨,民生之首是早餐,對於年輕人來說,早餐成為一個社會問題引起各方關注。
有機構預測,2021年,中國消費者的早餐食品總消費額將達到1.948萬億元。面對如此大體量的市場,餐飲、外賣、商超等相關行業都在積極探索,尋求新的發力點。
我們期待更多有創意、有溫度的消費新模式出現,在帶給消費者健康和便利的同時,為消費市場帶來更多的活力和動力。但食品衛生和安全永遠應該放在第一位。希望在推廣一種新的消費模式的同時,首先應該考慮的是如何更安全的問題。
來源 | 晶報APP綜合、央視新聞、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