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法國大使館9月24日消息,9月22日,駐法國大使盧沙野在使館舉行中外記者會,現場回答記者提問,涉及中法關係、中歐關係、涉疆、涉港、南海、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人權等問題。有關答問實錄如下:
總臺央視記者:您如何評價當前的中法關係?對疫情後的中法關係有何期待?
盧大使:正如我剛才所講,中法關係是中國與西方國家關係、世界大國關係中最穩健的關係之一。中法關係具有很多獨特優勢。法國是第一個與新中國建交的西方大國,兩國傳統友好。中法同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作為世界大國,中法均對世界形勢和國際事務有著戰略視野,兩國保持頻繁的戰略溝通。中法經濟互補性強,雙方共同推進多個大項目合作。兩國人民交往密切。我們在2004年舉辦了中法文化年,明年將舉辦中法旅遊文化年。
當然,我們面臨著後疫情時代的挑戰,因為疫情對世界各國都帶來了挑戰。我認為,中法關係面臨的挑戰主要來自外部,確切地說是受到國際局勢的影響。現在,大家經常談論地緣政治。某個大國在國際上大搞單邊主義和霸凌行徑,向歐洲盟友施壓。我認為這對法國輿論造成了一定影響。我們對法國政府的外交政策具有信心,但對輿論有一些擔心。當然輿論並不能代表法國的民意。這些輿論是由媒體的聲音構成的。也就是說,儘管媒體數量不大,但它們的聲音很大。
我曾多次參訪法國地方省份。每次訪問給我的的感覺都很好,因為法國地方的民眾非常友好淳樸。或許他們並不十分了解中國,但對中國懷有非常真摯的感情。他們知道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人民非常友善,中國的遊客和投資者為他們帶來了經濟機遇。所以,我很願意積極地與媒體、智庫溝通,與當地民眾更多交流。
我希望法國媒體在推動兩國人民友誼、促進兩國友好合作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因為說實話,媒體應該看看發展與中國的關係是否對法國有利?毫無疑問,是對法國有利的。因為中國有著14億消費者的全球最大市場,法國企業的市場和未來在中國。剛才我提到一些數據。89%的歐盟企業在疫情後不願離開中國,這充分說明了問題。如果符合法國利益,為什麼不努力推動兩國的合作呢?應該看到中國和中法關係的主流面。當然,任何國家都有其好和不好的地方。但應該看的是佔主流的一面。如果我們想要發展好雙邊關係,就應該講述兩國合作的好故事,而不是挖掘陰暗面。這樣的話,我認為中法關係就可以健康順利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