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銅河文化 傳承好家風沙灣區銅河之濱的文旅打卡地——銅河家風...

2020-12-26 四川新聞網

四川新聞網消息(蒲曉君)四川省樂山市沙灣區,是峨眉山餘脈與小涼山餘脈在大渡河中下遊的交匯地。漢文帝時,鄧通在此開銅礦鑄幣,因而大渡河進入沙灣境內,得名「銅河」。

歷史上銅河百姓在多族群融合過程中,形成了以儒家思想為指導的民風家風,孕育了郭沫若等在全國範圍內享有知名度的精英,也誕生了一批有教化鄉裡、濟世救人之心的鄉賢。

在銅河兩岸,以「執善禮義先,道德仁愛賢,忠廉孝悌訓,立功立嘉言」為內容的家風家訓文化世澤長遠,無數銅河後人從這裡汲取養分。

為傳承優良家風,弘揚「銅河家風文化」,一座以「家風文化」為主題的標誌性建築——銅河家風樓,在沙灣區銅河之濱應運而生,通過集中展現家風家訓文化、姓氏文化、孝廉文化,將其打造為集傳統文化教育、特色研學、休閒觀光為一體的文旅打卡地。

銅河家風樓是一座極具仿古建築風韻的景觀文化廊橋,第一層主要展示銅河十大家風家訓以及銅河十大旅遊風景照片,把恢弘古樸的建築風格和莊重穩健的家風家訓以及沙灣區獨有的地域風景自然風光完美結合。

第一層 文化長廊

銅河家風樓是一座極具古風建築風韻的景觀文化廊橋,第一層主要展示銅河十大家風家訓以及銅河十大旅遊風景照片,把恢弘古樸的建築風格和莊重穩健的家風家訓以及沙灣區獨有的地域風景自然風光完美結合。

銅河十大家風

銅河民間有句諺語:「教兒不學好,一家不到老。教人不學好,一生不得好。」銅河人深信,立身處世,必先與人為善。「銅河十大家風」展示了以郭氏、陳氏、王氏、餘氏等家族為代表的家風、家訓,他們從外地遷入銅河,在當地立下穩固的家業基礎,耕讀傳家,形成崇文重教的家庭氛圍。

銅河十大風景

沙灣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自古譽稱「綏山毓秀,沫水鍾靈」,從唐宋到明清至今,歷來為李白、杜甫、陳子昂、蘇東坡、陸遊、範成大等詩人宦遊歌贊之鄉,旅遊資源相當豐富。郭沫若故居、大渡河溼地、 美女峰石林、範店一線天、紅房子村落、銅河睡佛、龍巖攀巖地、沫若戲劇小鎮、四峨山梯田、硝鬥巖天坑,十景十不同,十景十變化。

第二層 尋根問祖

第二層是「尋根問祖館」,主要展示遠古人物介紹、中華血脈樹、姓氏分布圖、百家姓圖騰柱等幾個版塊內容。遊客可通過百家姓軟體,查詢與姓氏相關的得姓始祖、姓氏圖騰、名人等,更充分地了解到樹立優良家風的意義,感受家風文化的薰陶。

館內設書吧、茶吧,遊客坐在舒適淡雅的茶吧,閱讀家譜書籍、品茗、觀賞銅河風光,品味一種精緻、詩意的生活方式,從茶的滴水微香中感悟大自然的真味,感受銅河之水流淌不息的生命。

銅河先民自遷徙移居銅河流域以來,物質生活和精神文化不斷發展,最終形成以儒家思想為主導的銅河家風,世界文豪郭沫若先生正是銅河流域的家風名片。著名的《郭氏家訓》、《孔子家語》均以儒家的仁義禮智為核心思想,以修身做人為立身之本,以與人為善、勤儉持家作為基本美德。「飲銅河之源,樹優良家風」,從優秀傳統文化典範中汲取思想精華和道德營養,內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外化於人們的自覺行動,在全社會形成文明、和諧、健康、向上的良好風尚。(圖片來源於沙灣區融媒體中心)

 

相關焦點

  • 樂山沙灣區銅河家風樓:傳統文化教育、特色研學、休閒觀光文旅打卡...
    傳承優良家風,弘揚「銅河家風文化」,近日,以「家風文化」為主題的銅河家風樓在樂山市沙灣區銅河之濱應運而生。通過集中展現家風家訓文化、姓氏文化、孝廉文化,銅河家風樓將被打造成集傳統文化教育、特色研學、休閒觀光為一體的文旅打卡地。
  • 樂山打造的文旅新場景體驗各不同,打卡安排上!
    樂山文化和旅遊發展以「新文旅、新場景、新技術」為主題,以沉浸式展覽為主要形式,集中展示文化旅遊發展的新業態、新模式、新項目,以旅遊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促進文化消費、推動文化繁榮的文旅融合發展格局,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
  • 弘揚傳統文化傳承優良家風家訓
    小記者觀摩採訪家風館。 梁書欣文/圖 家風、家訓,是中國傳統文化和傳統教育的一個重要部分,它在中國歷史上對個人的修身、齊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12月6日,銀川晚報小記者團的小記者們邁著整齊的步伐,走進寶湖社區「家風家訓館」體驗家的傳統文化。 寶湖社區「家風家訓館」以時間為主線,共分為「古人好家風」、「名人好家風」、「傳承好家風」和「我們身邊的好家風」四個部分。小記者們在專業講解老師的帶領下,興致勃勃地參觀了起來。「老師,他的家風家訓是什麼?」「老師,這幅畫上寫的是什麼字?」
  • 樹文明家風 建文明家庭|陽江市傳承弘揚好家教好家風創文宣傳進行時
    陽江市婦聯傳承弘揚好家教好家風創文宣傳活動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要求,9月15日上午,陽江市婦聯、陽江市文明辦在陽東區燕山湖廣場舉行「樹文明家風 建文明家庭」——陽江市傳承弘揚好家教好家風創文宣傳活動
  • 家風傳承,重在文化認同(新語)
    浸蘊在歷史深處的優秀文化傳統,正是家風傳承的精髓之所在如果一個地方可以自信滿滿地講家風傳承,這個地方往往是歷史悠久、人文薈萃之地。浙江湖州的南潯,就是這樣一個地方。南潯早在明清時代就是江南群鎮中一顆明珠,史載「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綺羅」,擁有嘉業堂藏書樓等一批文保單位,積澱了獨特的建築文化、園林文化。古鎮繁盛綿延至今,最打動人的還是這裡厚積的誠信文化與公益傳統。尤其是在南潯形成風尚的家風傳承,真正將昨天、今天、明天串聯起來。
  • 榆陽區新明樓街道傳承好家風好家訓專題講座開講
    知禮儀、重家風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為進一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和弘揚優良家風,培育道德正能量,宣揚文明向上的家風文化,營造積極健康、科學教子的良好家庭氛圍,7月22日,新明樓街道「弘揚傳統美德,爭做時代新人」傳承好家風好家訓專題講座在夫子廟荷風書苑開講。
  • 《黨風政風熱線》「崇廉尚德•好家風潤西安」:忠孝清廉傳家風...
    藍田縣:立鄉約築民風藍田縣紀委副書記、監委副主任齊寶云:全市開展「崇廉尚德•好家風潤西安」活動,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重要講話精神、紮實推進廉政文化建設、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體現,也是營造崇廉尚德的新風正氣,不斷增強黨員幹部對家庭建設廉潔文明家風的思想認同、文化認同、情感認同和行動自覺的生動實踐,有助於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堅持守初心
  • 好家風 我傳承_新聞中心_洛陽網
    家風家訓,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是一個社會的價值縮影。我們愛國、愛家,就應當從立德樹人開始,從抓好家教、搞好家訓家風做起。好家訓造就好家風,好家風造就好家庭,好家庭則是造就好兒女的搖籃。  位於河南鞏義市康店鎮的康百萬莊園,是全國重點保護的三大莊園之一,到過康百萬莊園的人,大多都會在「留餘匾」前久久佇立。
  • 南充高坪:傳承好家風,社區舉行母親節主題活動
    南充高坪:傳承好家風,社區舉行母親節主題活動 2020-05-12 02: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家風故事:好家風如春風化雨潤澤大地
    曾國藩的這句家訓大家都不陌生,比起物質財富,優秀的家風家訓才是留給後人的無價之寶。好家風濃縮著華夏子孫幾千年來的價值取向和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的精神瑰寶,是涵養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中國自古注重家風、家訓。古語有云:家風正,則後代正,則源頭正,則國正。良好家風的樹立、傳播,能夠弘揚正氣、引導全社會向上向善。
  • 傳承好家風 凝聚正能量 | 原平市婦聯「建設好家庭、傳承好家教...
    傳承好家風 凝聚正能量 | 原平市婦聯「建設好家庭、傳承好家教、弘揚好家風」空中課堂(五十六) 2020-12-15 17: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好母親傳承好家風"調查:"孝女賢妻慈母善鄰"成為當代好母親標準
    中國文明網記者 張慧磊 攝    中國文明網5月10日消息(記者張慧磊)中國家庭文化研究會、中國婦女雜誌社9日在北京召開「好母親傳承好家風」調查暨研究文集《好母親傳承好家風》出版發布會。中國文明網記者 張慧磊 攝  顧秀蓮指出,「好母親傳承好家風」課題的調查、研究及文集的出版,正是落細落小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舉措。傳承良好家風,是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提高母親素質,則是傳承好家風的重要方面。為此,各方面要全面努力,為推動形成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做出新貢獻。
  • 【家風傳世久】陳國泰:美德亙古不變 家風代代傳承
    家,是社會的基本細胞家,是夢想的啟航之地好家風、好家訓是標杆、是示範更是一份信念,一份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