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消息(蒲曉君)四川省樂山市沙灣區,是峨眉山餘脈與小涼山餘脈在大渡河中下遊的交匯地。漢文帝時,鄧通在此開銅礦鑄幣,因而大渡河進入沙灣境內,得名「銅河」。
歷史上銅河百姓在多族群融合過程中,形成了以儒家思想為指導的民風家風,孕育了郭沫若等在全國範圍內享有知名度的精英,也誕生了一批有教化鄉裡、濟世救人之心的鄉賢。
在銅河兩岸,以「執善禮義先,道德仁愛賢,忠廉孝悌訓,立功立嘉言」為內容的家風家訓文化世澤長遠,無數銅河後人從這裡汲取養分。
為傳承優良家風,弘揚「銅河家風文化」,一座以「家風文化」為主題的標誌性建築——銅河家風樓,在沙灣區銅河之濱應運而生,通過集中展現家風家訓文化、姓氏文化、孝廉文化,將其打造為集傳統文化教育、特色研學、休閒觀光為一體的文旅打卡地。
銅河家風樓是一座極具仿古建築風韻的景觀文化廊橋,第一層主要展示銅河十大家風家訓以及銅河十大旅遊風景照片,把恢弘古樸的建築風格和莊重穩健的家風家訓以及沙灣區獨有的地域風景自然風光完美結合。
第一層 文化長廊
銅河家風樓是一座極具古風建築風韻的景觀文化廊橋,第一層主要展示銅河十大家風家訓以及銅河十大旅遊風景照片,把恢弘古樸的建築風格和莊重穩健的家風家訓以及沙灣區獨有的地域風景自然風光完美結合。
銅河十大家風
銅河民間有句諺語:「教兒不學好,一家不到老。教人不學好,一生不得好。」銅河人深信,立身處世,必先與人為善。「銅河十大家風」展示了以郭氏、陳氏、王氏、餘氏等家族為代表的家風、家訓,他們從外地遷入銅河,在當地立下穩固的家業基礎,耕讀傳家,形成崇文重教的家庭氛圍。
銅河十大風景
沙灣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自古譽稱「綏山毓秀,沫水鍾靈」,從唐宋到明清至今,歷來為李白、杜甫、陳子昂、蘇東坡、陸遊、範成大等詩人宦遊歌贊之鄉,旅遊資源相當豐富。郭沫若故居、大渡河溼地、 美女峰石林、範店一線天、紅房子村落、銅河睡佛、龍巖攀巖地、沫若戲劇小鎮、四峨山梯田、硝鬥巖天坑,十景十不同,十景十變化。
第二層 尋根問祖
第二層是「尋根問祖館」,主要展示遠古人物介紹、中華血脈樹、姓氏分布圖、百家姓圖騰柱等幾個版塊內容。遊客可通過百家姓軟體,查詢與姓氏相關的得姓始祖、姓氏圖騰、名人等,更充分地了解到樹立優良家風的意義,感受家風文化的薰陶。
館內設書吧、茶吧,遊客坐在舒適淡雅的茶吧,閱讀家譜書籍、品茗、觀賞銅河風光,品味一種精緻、詩意的生活方式,從茶的滴水微香中感悟大自然的真味,感受銅河之水流淌不息的生命。
銅河先民自遷徙移居銅河流域以來,物質生活和精神文化不斷發展,最終形成以儒家思想為主導的銅河家風,世界文豪郭沫若先生正是銅河流域的家風名片。著名的《郭氏家訓》、《孔子家語》均以儒家的仁義禮智為核心思想,以修身做人為立身之本,以與人為善、勤儉持家作為基本美德。「飲銅河之源,樹優良家風」,從優秀傳統文化典範中汲取思想精華和道德營養,內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外化於人們的自覺行動,在全社會形成文明、和諧、健康、向上的良好風尚。(圖片來源於沙灣區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