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吳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在日常檢查中發現,轄區一企業剛到貨的9噸進口冷凍豬肘未經我市集中監管倉便進入企業準備加工。該局立即責令該企業停止加工並進行整改。目前,該批次食品已入倉完成消殺和核酸檢測,並取得《無錫市進口冷鏈食品出庫證明》。
新吳區市場監管局對轄區內使用進口冷鏈食品的食品生產企業開展監督檢查。在其中一家肉製品生產加工企業內,執法人員發現了一批「凍豬前腿肘子」正在解凍。經查,該批次食品產地為西班牙,共計9噸,檢查當天剛運抵企業,準備用於加工。企業相關負責人提供了該批次食品的海關檢驗檢疫證明、核酸檢測證明和消毒證明等材料。但執法人員核查發現,其中的核酸檢測證明為第三方機構出具,並無出入集中監管倉的相關證明材料。
由於該批次食品進購時間為11月15日以後,按照我市《關於加強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11月15日起,進入我市並在我市儲存、銷售、加工的進口冷鏈食品,在儲存、銷售、加工前必須進入集中監管倉進行外包裝消殺和採樣核酸檢測,取得《無錫市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出庫證明》(以下簡稱「出庫證明」)後方能出庫。凡未取得該出庫證明的,不得在我市儲存、銷售、加工。
對此,企業相關負責人解釋稱,因企業對通告內容的理解存在偏差,誤以為進口冷鏈食品有核酸檢測證明就無須入監管倉。執法人員對當事企業現場下達責令整改通知書,要求立即停止生產加工,並將該批次食品申報進倉,同時要求該企業對冷庫、生產場所、廠區等環境進行全面消毒,對從業人員進行核酸檢測。
目前,該企業生產環境已進行了全面消毒,從業人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該批次進口冷鏈食品也已取得出庫證明。(記者 劉娟)
釋 疑
目前有3種情況可不進入集中監管倉
就涉事企業存在的理解誤區,新吳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解釋說,11月15日之後進入無錫市場的進口冷鏈食品,目前有3種情況可不進入我市集中監管倉,但產品信息及相關材料須上傳至「靈錫app」的進口冷鏈食品申報追溯系統。這3種情況分別為:大型超市和星級酒店加工銷售的進口冷鏈食品核酸檢測證明、消毒證明齊全的,經行業主管部門(大型超市報屬地商務部門,星級酒店報屬地文廣旅遊部門)審核同意可不進入集中監管倉的;取得外省市出庫證明(出倉證明)的;海關部門出具的《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中已標註「業經消毒」的。除上述情況外,即便取得第三方機構出具的核酸檢測報告,也須進入我市集中監管倉,以最大限度確保冷鏈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