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琳
近期,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的消息不斷傳來,為了強化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工作,近日濰坊市委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運行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辦公室發布通告,要求從12月7日起,啟用濰坊市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以下簡稱集中監管專倉)。冷鏈食品到達濰坊後,需要經過哪些程序才能入庫,又要經過哪些措施才能進入市場流通,登上市民餐桌的肉類究竟闖過幾道安全關卡考驗?12月10日,記者來到集中監管專倉進行了實地探訪,看看濰坊冷鏈食品的安全屏障究竟是如何設置的。
檢測結果出來前,貨物處於隔離狀態
10日中午11點左右,兩輛從天津港駛來的滿載牛肉的貨櫃貨車停在了中凱智慧冷鏈物流園門前,濰坊啟用的集中監管專倉就在這裡。「這輛車已經在『山東冷鏈』上報備了,報備之後就取得了我們公司出具的預約單。」中凱物流的副總經理李冰說,按照規定,凡進入濰坊域內的進口冷鏈食品,必須於到達目的地24小時前,通過「山東冷鏈」進行報備,如實填報相關信息。
兩輛貨櫃進入物流園後,在工作人員的指揮下,停在了專門設置的「停車區」內。隨後,幾名用隔離服、護目鏡「全身武裝」的工作人員上前將貨櫃打開,開始對貨物進行抽樣。外包裝、內包裝、產品……抽樣範圍囊括了方方面面,確保沒有一處遺落,緊接著,工作人員將這些抽樣送去進行核酸檢測。
等待核酸檢測結果期間,兩輛貨櫃一直停在停車區內,所載貨物處於完全隔離狀態。「這是我們濰坊集中監管專倉的最大優勢,新到貨物的核酸檢測結果出來之前,一直暫存在停車區,不用跟別的貨物混放。」李冰說。
消殺後才能進入專倉,全程儘量避免人物接觸
下午三點左右,這批貨物的核酸檢測結果出來了,全部呈陰性,接下來,它們將進入消殺專區。「如果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我們會通知政府有關部門,將貨物全部拉走集中處理。」李冰說,檢測結果呈陰性的貨物就可以進入下一步程序——消毒殺菌。消殺工作人員對貨櫃車身內外、貨物外包裝等進行噴藥殺菌消毒後,它們就可以進入專管倉庫了。
雖然貨物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但是為最大限度減少感染風險,身穿防護服的裝卸人員採用叉車直取的方式。貨物進入監管專倉後,整個流程並沒有結束,接下來,工作人員還將為這些「合格」的冷鏈食品出具相關證明,待這些貨物實際產生銷售訂單以後,可以憑藉「監管專倉出庫單」出庫,進入市場銷售。
監管專倉共2520平,後期可擴展到7500平
「這裡有來自全國各地的運輸車,進入我們物流園首先要保證安全。」李冰說,他們對進口冷鏈食品涉及的運輸車輛、從業人員全部登記在冊,實行閉環管理,運輸車輛、人員信息隨進口冷鏈食品同行,實現全程可追溯。此外,運輸冷鏈食品的駕駛員進入園區後,嚴格落實人貨分離,車輛進出時,駕駛員和隨車人員要求佩戴口罩,測量體溫並且出示健康碼,同時還需要提供核酸檢測證明。
「從12月7日監管專倉正式啟用到10日,大概進來了七、八批貨物,總重300噸左右,以牛、羊、豬肉為主,還有一些雞肉和海產品。」李冰介紹說,目前濰坊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共2520平,後期可根據需要擴展到7500平,足以滿足來濰冷鏈食品的集中監管需求。「我們接到要將監管專倉落在我們物流園的通知後,用了不到十天時間就建好了,幾乎是日夜不停地趕工。」他說,工作人員在不到十天裡清空倉庫四大間,騰出貨物5000餘噸,還採購了移動式裝卸車八臺、消毒賢八條,消殺棚三個等一系列配套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