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茶類中,綠茶、白茶、紅茶、巖茶,分別需要什麼水溫衝泡?

2020-12-15 騰訊網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冬日暖陽,窗簾外蕩漾著柔柔的光,眼之所及,全是洋洋灑灑的散光。

照在身上,讓人覺得軟綿綿的,好不愜意。

前些天,北京下雪上了新聞熱搜。

圖片上,初雪與故宮古建築相遇,別有一番韻味。

漫天的飛雪配上故宮的紅牆碧瓦,讓人想起來了那一句「宮城團回凜嚴光,白天碎碎墮瓊芳。」

身為一個南方人,只能坐在家中羨慕北方的茶友們,能享受如此美麗的雪景。

北方大雪紛飛,而南方的氣溫一直處於一個比較平和的狀態,不冷也不熱。

偶爾來個小高溫,豔陽高照,讓人重新又回到了那如溫暖和煦的春風般的季節。

午後,正在刷著茶友們的留言,突然收到了一條新消息,「泡茶要用什麼水溫才好喝?」

「綠茶和白茶都很嫩,水溫是不是要降低到85℃?巖茶和紅茶可以用沸水嗎?」

面對茶友的一連串問題,三言兩語肯定是說不清的。

於是,今天就專門來說一說,六大茶類中,綠茶,白茶,紅茶和巖茶,分別需要什麼水溫衝泡?

《2》

綠茶,白茶太嫩了,只能用85℃溫水衝泡?

不對。

在許多人的心中,都存在著這麼一個想法:茶葉越嫩,水溫越低;而茶葉越粗老,水溫越高。

但這種觀念完全是個人的主觀臆斷,並不準確。

六大茶類不是按茶葉的細嫩程度劃分,而是按照製作工藝以及發酵程度來分類。

那麼綠茶和白茶究竟該用什麼樣的水溫衝泡呢?

一般來說,水溫越高,茶葉的芳香物質和營養物質釋放得越快,茶湯中的風味就會更好。

綠茶,屬於不發酵茶,其中保留了大量鮮葉內的天然物質,茶多酚、咖啡鹼等物質存留在了體內,也因此形成了綠茶喝「鮮」的慣例。

之前與小夥伴們做過一個實驗,分別用剛燒開的沸水,以及85℃的水溫分別衝泡綠茶。

在相同的茶具、茶水比例、出湯時間下,溫度高泡出來香氣更濃鬱,而用稍微低一些的溫度,不容易把綠茶泡出苦澀味來。

實際上,經常聽說有人將綠茶泡苦泡澀,因為其中含有著鮮葉中的苦澀物質,稍有差池,就容易喝到苦澀味。

所以在還未掌握熟練的泡茶技巧前,用稍低溫度衝泡,更不容出錯。

且衝泡綠茶也可以用玻璃杯,欣賞、品飲兩不誤,只要控制好投茶量,就能泡出一杯鮮滑爽口的綠茶。

而衝泡白茶呢,毫無商量的餘地,必須用沸水!

泡白茶用沸水,已經成為了一個約定俗成的規則了。

但仍然有一部分人認為,「白毫銀針太嫩,不能用沸水」、「新白茶太嫩,不能用沸水」……

關於這些問題,在這裡做個統一回覆:不論是新白茶或老白茶,春白茶或秋白茶,白毫銀針,白牡丹或壽眉,都適合用沸水衝泡。

想要將一杯白茶泡的好喝,泡出鮮香醇爽的風味,少不了沸水的幫助。

以最常被大家誤會的「白毫銀針容易被燙壞」為例,來具體說一說。

作為一款高山白毫銀針,那麼它的芽頭上,必然是覆蓋著密實的白毫。

這些白毫具有超強的防水效果,就像穿了一件厚實的雨衣一樣。

若是用溫水衝泡,內質釋放不足,白毫掉落少,對茶湯的滋味起不到太大作用。

唯有沸水,才能將白毫打溼,並且大量脫落至茶湯之中,帶來鮮爽的口感,泡出優質白茶的精髓。

並且,茶葉中的香氣是按照沸點釋放的,沸水衝泡,才能完全激發白茶當中那些天然的芳香物質。

於是,白茶所有高、中、低沸點的香氣,鮮爽感,淳和感,在沸水衝泡下,一覽無餘。

《3》

紅茶和巖茶可以用沸水衝泡嗎?

當然可以。

有人說,用太高的水溫衝泡紅茶,內含物質容易過量析出,導致滋味苦澀。

紅茶屬於全發酵茶,在加工過程中,茶葉內部的茶多酚大量減少,產生了一些新的成分和香氣物質。

因此,只要在正確的衝泡方式下,紅茶並不會被泡出苦澀味。

而沸水,非但不會阻擋紅茶散發出自己香甜可口的魅力,反而還會助其一臂之力,讓茶湯更醇和,香氣更高揚。

藉助沸水的高溫,讓紅茶的香氣層次更豐富,更精彩。

優質紅茶內的物質大量浸出,茶香更加高揚,茶湯鮮醇飽滿,滋味濃鬱。

而若是用溫水衝泡,則會讓好茶的表現大大減分,失去了優質紅茶的風骨。

沸水泡紅茶,是世界紅茶發源地:桐木村的村民們老早發現,並且一直在堅持的習慣,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而衝泡武夷巖茶,尤其是正巖茶,想要體驗到那份特殊的「花香巖骨」,就必須用沸水衝泡。

巖茶,完全不畏懼高溫,在製作時,經歷了幾個小時的高溫焙火,區區的100℃沸水,對巖茶來說根本不算什麼。

中低水溫,連巖茶的毛孔都不能完全打開,又如何讓茶葉中的那些芳香物質和營養物質釋放呢?

若是只用溫水,快速出湯,那麼滋味必然寡淡,香氣也不顯;想要增加茶湯的滋味,就必然要延長出湯時間,如此一來,形成悶泡,茶湯又苦又澀。

所以,泡巖茶的精髓,便是用沸水激發出茶葉中的各式香型,香清甘活。

《4》

為什麼有的人一直堅持溫水泡茶?

第一,前面也提到了,溫水可以成為一款劣質茶的遮羞布。

像是內質不豐厚、苦澀味濃重的白茶,或是出酸味的紅茶,在溫水的衝泡下,這些缺點統統消失不見了。

所以,原本一款品質不佳的白茶,溫水衝泡,香氣清清淡淡,茶湯不苦不澀,便會讓大多數人認為,這款茶的品質尚且過得去。

一款由於工藝或是儲存不當,從而發酵過頭的紅茶,在溫水作用下,也能得到一杯酸味不顯的茶湯。

但是,優質白茶即便沸水衝泡也依然鮮香醇爽,不苦不澀,不需要用溫水來打掩護。

優質紅茶也不應該有酸味,而只有那些因為工藝或儲存過程中出現問題,會自帶酸味。

這些劣質茶,在溫水的作用下才會重新變得清新甜潤。

但我們為什麼要幫劣質茶遮羞,為優質茶擋路呢?

品茶的真正目的,難道不是為了直觀的判斷出一款茶的優劣,感悟其中的真諦嗎?

既然溫水可以抵擋住劣質茶身上的那股怪味,那茶農們又何須用心做茶,品飲者又何須認真品鑑呢?

第二,害怕沸水泡茶,令蓋碗太燙手。

實際上,即便是將沸水注入蓋碗,但只要掌握好正確的手法和衝泡方式,就不會燙手。

比如,有些茶友日常用的蓋碗不趁手,容積太大,無法輕鬆的抓握。

那麼在出湯的時候,就很容易因為出湯角度不當或是其它一些原因,難以掌控蓋碗,從而燙到手。

所以,出於這個問題,我們在泡茶前就需要選擇一個合適的、趁手的蓋碗,多加練習,就不會燙手了。

再比如,由於反覆強調好茶需要快出水,但自己又還未熟練,所以只能用溫水練習。

其實,在短短的7-8秒之內,只要注水位置不要超過碗沿,熱量還未蔓延,邊緣是不會燙手的。

而若是坐杯悶泡了,那麼沸水的溫度就會出現傳導作用,漸漸蔓延至碗沿,使蓋碗成為一個燙手山芋。

沸水泡茶,並不是蓋碗燙手的主要原因,真正的元兇,是使用不當。

《5》

相傳煎茶只煎水,茶性仍存偏有味。

煎茶重在煎水,水煎得好,能讓茶的色、香俱美而味更美。

到了如今,出現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規則,美其名曰,可以讓茶變得更好喝。

可事實上,一點用處都沒有,華而不實。

而一些真真正正的學問,被一直流傳下來的真理,卻總是被人忽略。

就比如今天所說的,關於泡茶水溫的問題。

大部分茶葉,都適合用沸水衝泡,只要自身品質過關,就不懼怕高溫的考驗。

只有那些本身內質不足,有怪味的茶,才會將溫水作為遮羞布。

若是真的用沸水狠狠的衝泡它,缺點則會暴露無遺,將其打回原形。

因此,希望大家在品茶的同時,增強明辨是非的能力。

練就一雙火眼金睛,不管是優質茶或是劣質茶,都能一眼看穿真面目。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讚。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相關焦點

  • 白茶、巖茶、綠茶、紅茶、普洱茶,六大茶類裡,哪一泡茶好喝?
    特別是高山白茶、名優綠茶等,第一道茶湯內包含著不少的養分、風味物質,平白倒掉不喝實在可惜。至於六大茶類裡,是不是所有的茶都適用「三衝四衝是精華」的說法,有待商榷。因為不同形態,不同泡茶水溫,不同喝茶情況下。
  • 六大茶類的最佳衝泡水溫,你掌握了多少?
    六大類茶衝泡的最佳水溫既然溫度越高,有效成分浸出越多,那是不是意味著我們都用最高的水溫來衝泡就可以了?為什麼還會有不同的茶對應不同的水溫這樣的說法?那是因為,不同的茶風味口感要求有差異,外形原料也各不相同。
  • 春茶上市在即,白茶、紅茶、綠茶、普洱茶,衝泡方法你都備好了嗎
    恍然間,直感覺漫山遍野的春色,都匯入了杯中。春日嘗鮮,春天的味道少不了茶的參與!2020年度的春茶,綠茶、白茶、黃茶、紅茶、普洱茶、烏龍茶正在緩緩回歸。然而,要想盡情體會春茶的美妙滋味,少不了搭配正確的衝泡方法。
  • 一篇文章囊括綠茶普洱茶紅茶白茶烏龍茶衝泡茶具,這下全齊了!
    小陳茶事家的茶友,涵蓋天南地北,地域遼闊,除了喝白茶,還有喜歡烏龍茶、黑茶、普洱茶、綠茶的朋友。這些朋友問,能否發一篇關於各類茶的衝泡茶具,查看起來,比較方便。只要一篇文章,就能輕鬆了解各種茶的衝泡茶具。這,就是今天這篇文章出現的原因——告訴大家,不同茶類衝泡,該使用什麼茶具。中國茶,遠不止白茶一種。
  • 沸水是「照妖鏡」,綠茶、紅茶、白茶、巖茶品質好不好,一泡便知
    至少,連90多度的水溫都達不到。用這樣的水溫,泡一款據說2016年的老白茶,可謂暴殄天物。這種水溫度,達不到衝泡要求。泡出來的茶,香氣很淡,滋味溫吞。像是加熱一鍋雞湯,還沒燒沸,就著急倒出一碗。嘗一口,壓根沒那股銷魂的味覺體驗。六大茶類裡,任何茶用溫水去泡,都實在浪費啊。
  • 白茶、巖茶、紅茶、綠茶、普洱茶,怎麼泡好喝?請掌握正確投茶量
    那不論綠茶、黃茶、紅茶、白茶、黑茶、青茶等等,掌握好合適的投茶量,特別關鍵。為了確保投茶量數量的準確,得出最佳的茶水比例,泡茶桌上備一把克秤稱茶,很有必要。那什麼是茶水比例呢?茶水比例是茶與水的搭配。我國傳統的茶葉,可以分成六大類。綠茶、黃茶、紅茶、白茶、黑茶、青茶。六大類茶之間,加工方式不同,發酵程度不同,口感滋味特色不同。所以,衝泡六大茶類時,要實事求是,要具體分析。
  • 六大茶類 - 綠茶、紅茶、烏龍茶、黃茶、白茶、黑茶
    學習茶道,識茶是基本功,中國的六大茶類或綠或紅或黃或青或黑或白,茶產品更是數以千計,因不同茶類,在色澤、口感風味呈現鮮明的特點,如綠茶是清湯綠葉,紅茶則紅湯紅葉,人們常常認為綠茶樹上長著綠茶,紅茶書上長著紅茶,事實上,不同的茶類製作的原料皆以綠色為主,是因為不同的加工工藝使得茶葉的內涵成分發生了不同的變化
  • 綠茶、紅茶、黃茶、白茶、青茶,六大茶類的分類是按顏色區分嗎?
    綠茶紅茶是按不同顏色分嗎? 還是說,用綠茶樹做出來才是綠茶,紅茶樹做出來就是紅茶? 為什麼白茶看起來不太白,為什麼還叫白茶? 烏龍茶到底又是什麼茶? 上述有關六大茶類的基礎分類知識,下文就來好好細說。
  • 紅茶巖茶普洱茶重口味,白茶綠茶小清新?老茶客:別以偏概全了
    簡而言之就是六大茶類裡,紅茶巖茶口味重,白茶綠茶口味輕。經無數茶客點評後,觀點日益相近。紛紛以「輕重」二字囊括原本參差百態的茶滋味。喝茶越來越多,疑惑也日愈增多。喝習慣綠茶的人,轉身過去喝紅茶時,疑慮重重。「會不會太重口味?」「紅茶是不是不鮮?」而喝了兩三年熟普後,偶有幾回喝白茶。「白茶也就那樣嘛,太清淡。」
  • 一語道破,綠茶、紅茶、白茶、普洱茶、巖茶,什麼時候才適合喝?
    第一種,綠茶,鐵觀音,茉莉花茶,喝越早越好。第二種,巖茶,紅茶,褪火兩三年後喝。第三種,白茶,普洱,黑茶,久存無妨。到底這份大神喝茶秘籍是對,還是不對?下面就來細細道來,一款茶究竟該什麼時候喝?《2》第一種,趁早嘗鮮型需要及時飲用為好的茶,羅列起來有不少。1. 綠茶。
  • 話說,中國六大茶類裡,白茶、普洱、紅茶,哪些茶適合煮著喝呢?
    話說,六大茶類裡有這麼多的茶,究竟哪些茶適合煮著喝呢? 傳統的六大茶類裡,按照分類的不同,有綠茶、黃茶、白茶、烏龍茶、黑茶、紅茶的區分。 其中,可以嘗試用來煮茶的並不多。 從喝茶的經驗看,煮茶可以選以下的幾類。 老白茶、熟普、黑茶、個別的紅茶,泡開過的足火肉桂葉底……
  • 白茶沸水衝泡,綠茶溫水衝泡,紅茶隨便衝泡?這是真理還是歪理?
    好茶的滋味來源於衝泡,水成就茶的滋味。前些天,聽到了一個說法:白茶要用沸水泡,綠茶要用溫水泡,紅茶隨便泡。這樣泡出來的茶湯,真的會好喝嗎?《2》白茶沸水泡?這說法沒錯。白茶的的確確要用沸水衝泡才會好喝。用沸水泡白茶有三大好處,一,香氣更加張揚,二,滋味更充足,三,判斷茶葉品質。
  • 六大茶類的最佳衝泡溫度指南-小喜年
    在衝泡茶葉的時候,若想要讓茶葉施展出最佳口感,則需要根據茶的種類、等級、發酵程度匹配適宜的衝泡溫度。小喜年給大家整理了一份超全的衝泡溫度指南,涵蓋了六大茶類,快往下看看吧!綠茶名優綠茶最佳衝泡溫度是80-85℃,炒青綠茶則是95℃左右。
  • 掌握好泡茶出湯訣竅,綠茶,紅茶,巖茶,白茶,黑茶都好喝,實用
    偶爾偷懶的時候,煮一壺老白茶,坐在一旁讀一本最近心愛的書,倒也愜意。不過,大多數時候還是喜歡用蓋碗泡茶。既方便聞香,還能一衝一衝感受茶湯,更重要的是,六大茶類皆適宜。上周和朋友一起喝茶的時候,一邊泡茶,一邊閒聊,等到出湯結束了,她問,「什麼茶都要這麼快出湯嗎?」那麼在眾多茶類中,綠茶,紅茶,巖茶,白茶,黑茶,在衝泡時都要快出水嗎?快出水與悶泡的滋味,有什麼不同?《2》什麼是快出水?
  • 綠茶、白茶、紅茶、巖茶的最佳飲用期來了,趁著假期的尾巴喝一杯
    茶圈裡的熱門茶類,綠茶、紅茶、白茶、巖茶等。從新茶上市一路至今,它們正進入香氣滋味表現力頗佳的時期,達到了小巔峰。古人云,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喝好茶,自然少不了抓住一款茶葉的最佳適飲期。泡上一杯清香的綠茶為伴,也是不錯的選擇!《3》喝白茶,喝茶時機選擇豐富。傳統的六大茶類中,白茶身上最為特色的標籤,在於簡約。不揉捻,不殺青,不焙火。
  • 超實用六大茶類衝泡方法,教會你怎麼衝泡好各種茶
    黑茶濃鬱厚實;白茶清淡爽滑;黃茶清香甘甜;綠茶清新宜人;青茶變化多端;紅茶醇厚甘美。
  • 六大茶類可以存多久?掌握好四個技巧,再也不怕綠茶、紅茶過期了
    在六大茶類中,綠茶,黃茶,紅茶,青茶(烏龍茶),白茶和黑茶,這些茶葉可以存放的時間不同。並不是所有茶都可以存上個五年,十年。都說強扭的瓜,不甜。強行長存的茶葉也不會好喝。順應茶葉本性,順應自然,才好。六大茶類中的白茶,之所以可以長期存放,得益於它的工藝。白茶的工藝主要是以萎凋和烘乾為主,不殺青不揉捻,工藝簡樸柔和,將茶葉中的物質大部分地保留了下來。所謂萎凋,也就是利用溫柔的光照和風力,讓茶葉失去水分,順便帶走其中含有的苦澀味物質。
  • 茉莉花茶算綠茶?大紅袍是紅茶?細數中國六大茶類常見五大誤區
    究竟,茉莉花茶算六大茶類中的哪一種?是不是綠茶呢?實際上,茉莉花茶不是綠茶,也不在六大茶類行列。它的真實身份歸屬,是再加工茶。加工製作茉莉花茶的茶胚,可以是綠茶、白茶、紅茶等等。除了茉莉花茶外,玫瑰紅茶,桂花茶、菊花茶等,都是按這樣的分類。隨著制茶技術的發展,在傳統的六大茶類基礎上,衍生出了無數的茶類。以六大茶類為基礎,進一步加工製作出來的茉莉花茶,袋泡茶,速溶茶、茶膏等,它們擁有一個專有名稱——再加工茶。
  • 各類茶葉衝泡的水溫是多少?原來泡茶這麼講究!
    現在人越來越喜歡喝茶,對於喝茶也越來越講究,講究茶類,講究茶具,講究茶藝,講究水溫等等。在這些講究裡,似乎講究水溫都大家排在後面,其實衝泡茶葉,茶具倒還不是那麼緊要的,水溫的控制小約認為要僅次於講究茶類的後面。
  • 普洱茶、黑茶、白茶、紅茶、武夷巖茶,不同茶如何控制出湯時間?
    沸水衝泡,最能讓一款茶葉原形畢露,茶葉品質好壞,一泡便知。但為了能讓舌尖體會到最美妙的滋味,在水溫的選擇上,稍稍有所講究,如綠茶若使用沸水衝泡,一旦控制不好出湯時間,容易導致湯水出現苦澀味,嚴重影響喝茶體驗。而武夷巖茶以及黑茶、普洱茶的衝泡,最好選用沸水衝泡。在沸水之下,芳香物質與滋味物質才能從最大程度上發揮作用,從而釋放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