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炮與玫瑰
槍炮玫瑰樂隊的音樂最初是基於布魯斯搖滾樂,與流行金屬相比更為強硬,歌詞更為囂張,同時具有朋克的自由主義色彩,樂隊的成員具有十足的地下搖滾樂特徵,骯髒、暴力、頹廢,而他們的音樂則具有喧囂但是出色的旋律,同時擁有旋律非常出色的樂器演奏,特別是主音吉他手Slash和節奏吉他手兼樂隊的核心創作者Izzy Stradlin的吉他演奏,無論是riff段還是Slash的solo都成為歌迷們追捧的對象,而主唱Axl Rose華麗的外形,以及高亢至極的嗓音更是為樂隊徵服了無數女歌迷的心,再加上長相帥氣十足但個性特例獨行的貝司手、天生的朋克小子Duff McKagan以及放縱不羈的鼓手Steven Adler,正是這些綜合的元素才讓這支原本不為人知的樂隊迅速的走紅全世界,隨著之後樂隊成功的商業化包裝,更是成為了世界硬搖滾樂界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最具標誌性的樂隊。
涅磐樂隊
「涅槃」的音樂路線源自於」討厭鬼」(Melvins)和「低級戲法」(Cheap Trick)。他們的音樂理念深深地紮根於地下搖滾的土壤中,在他們的音樂裡,你可以感受到「雨衣」(Raincoat)、「藝術朋克」的色彩以及「肉偶」(Meat Puppet)帶有騷動鄉村味的「硬核」。「涅槃」是支奇怪的樂隊,儘管他們堅守地下搖滾的信條,但他們也愛使用流行的旋律。在他們的影響下,「後工業金屬」和「白色嗓音」等風格也開始受到人們的青睞。另類樂隊是離奇的一族,「簡之癮」(Jane『s Addiction)和「聲響花園」(Soundgardon)向重金屬樂迷證實自己也能做出很「重」的音樂,「妖精」(The Pixies)則將流行的感覺注入到「白色噪音」中去,而「涅槃」更是成功地將這兩種元素融合進Grunge。因而「涅槃」既是一支鬧哄哄的樂隊,但又不乏旋律感。「涅槃」這種「騎牆派」的態度在為他們樹立超級巨星形象的同時,也使他們成為歷史上最具爭議性的「反搖滾」明星之一。在1993年推出《在母體》(In Utero)後,主唱柯特·科本(Kurt Cobain)因不堪忍受胃痛,藥物及成功帶來的壓力,拔槍自殺。從而奏響了搖滾史上最悲壯燦爛的一曲。儘管不久後「涅槃」的神話宣告破滅,但無論如何,「涅槃」這個名字已在搖滾史上留下了重要而又獨特的一頁。
雷蒙斯樂隊
雷蒙斯樂隊成立於1974年,被認為是朋克音樂的先行者,也是美國的第一支朋克樂隊。他們於1976年發表的首張同名專輯,只花了6200美元的唱片製作成本,但卻大獲成功,成為急速、暴躁的朋克音樂藍本之作。而他們皮褸加窄身牛仔褲加冬菇式長發的打扮,也成為樂隊獨樹一幟的標記。
地下絲絨樂隊
Velvet Underground對美國的Rock & Roll有深遠的影響。往後十幾年的搖滾藝人無不跟隨他們的腳步,承襲他們的意識,在那個花與和平的嬉皮年代,V.U.卻提出反時代潮流的意識,講出社會的無力感,使搖滾樂不再只是單純的音樂,而是充滿自省及急呼社會不平的音樂。當時只要是聽V.U.的,無不自己搞起樂隊,可見他們對當時及後世的搖滾極具影響。「Life Was Saved By Rock & Roll」這句由Lou Reed的「Rock & Roll」中所唱出的名言,至今讓人確信不已!
邦.喬維樂隊
說Bon Jovi領導了pop-metal的時代潮流一點也不過分,他近10年來走在時代前沿支配著主流硬搖滾、金屬搖滾的發展趨向!在商業上取得的巨大成功讓他們名利雙收!樂隊的成員只有Jon Bon Jovi(喬恩·邦·喬維, 吉它兼主唱)、AlecJohnSuch(艾力克·約翰·薩其,貝司手)、Tico Torres(蒂考·託勒斯,鼓手 )、Richie Sambora(裡奇·薩姆鮑勒, 吉他手)和大衛·布萊恩(David Bryan, 鍵盤手,1962年2月7日生於新澤西州)。從80年代至今,樂隊一直保持著健康而充滿活力的音樂風格。在充滿了叛逆性的重金屬搖滾樂中,這是頗為罕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