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命名方式和隱秘閨名

2021-03-05 元迪文史閣

古代女子命名方式在出嫁前後是有所不同的,出嫁前,本名的形式是:己家國名+行輩+本性+名+女;出嫁後,己家國名要改為夫家的國名或姓氏(或者排在夫家的國名或姓名之後),名要改為字。

這些與當時的婚姻制度和男尊女卑的社會風俗有關。

古代女子服飾(魏晉時期)

當時男女從出生時開始,即有禮儀上的不同。如果生男,須在產房門左邊掛以角弓,「載寢之床,載衣之裳,載弄之璋(一種禮器)」。生後三日,父親還要以弓射天地四方,表示這個孩子將來要以天下事為己任。

如果生女,澤須在產房門右掛以佩巾,「載寢之地,載衣之裼,載弄之瓦(紡線的工具)」。

這兩者的差別表明,當時的人們已經認為,男子是主外事的,而女子則是主內事,所謂「婦人之禮,精五飯,冪酒漿,養舅姑,縫衣裳而已矣」。

在當時的父權制度下,世系是據父系計算的,因而尚未出嫁的女子還在父親家族中佔有一席之地。

祖宗世系圖

及至出嫁,古人認為,所謂嫁就是「自家而出」,也就是從父母家中轉入夫方的家中。未嫁之前,女子以父母為家,既嫁之後,即以夫為家。因此,嫁也稱「歸」,以示此為女子的最終歸宿。

古代婚嫁圖

所以,出嫁後的女子就要以夫家之姓加在己姓之前。後世出嫁女子不稱名而以夫家姓合己姓,稱為某某氏之源即由此而發。

史料記載,據名取字的習慣大約在周代形成,它是成年的標誌。男子在20歲之際要舉行冠禮,屆時由來賓據名而題取相應的字。

《中國姓氏文化》

女子在成年禮,一般在許嫁前夕(15歲左右)舉行。這樣,對女子來說,名和字就有了不同的意義,名為父母家在初生時所取,是她作為父母家成員的標誌;許嫁之際的字,表示她將成為夫家的成員,因而既嫁之後,就只以字行而不稱名了。更進一步的,當時還有以丈夫的字為自己的字的。

何謂「隱秘閨名」?在古代社會裡,男女互不通問。女子的名字僅在閨閫之間流行,要是出了閨門(內室之門),給親戚鄰裡以外的人聽到認識到,便是違反了禮法。

隋朝女子服飾

因而,女子的名字又稱閨名。即使議婚,男女之間也不是一開始就爽快地通名,婚配六禮,要到第三禮上才是問名,也就是說要到基本定婚後,才讓男家知道女子的名字。接下去就是納吉(男方送上正式聘禮)、請期(商量完婚吉日)之類的結婚準備事宜了。

女子名字隱秘的原因,是其被父母兄弟丈夫以外的男人知道,有瀆清白。如果除去濃厚的封建倫理觀念,其實質還是名字與人為一體,知其名即如同相互接觸的原始思維方式在作怪。

目前,雖然還沒有直接的資料說明此俗起於何時,但有充分的理由認為,這種習俗很可能是遠承原始姓名禁忌習俗而又被加上了舊式倫理觀念。

相關焦點

  • 從《天龍八部》中的美人名,看古代女子的閨名之「趣」
    雖然古代女子多半是沒有姓名的,即使有,也是閨名,乳名,特別是嫁人之後,更是連名都沒有了,跟隨夫家的姓氏,比如某某氏,但是即使是閨名、乳名,在詩詞的浸潤下,也有其不同的意趣。由是觀之,金庸以「朱紫」為二姝命名,愛憎之情不言自明矣。
  • 古代女子咋起名?
    正史中很少出現中國古代女性的名字。重要的只有她們的姓氏、父親的姓和夫家的姓,顯赫一些的還有封號、諡號,等等。只有少數殊異的女性,才能以獨立的「人」的姿態將其姓名流傳於世。這篇文章就來八卦一下古代女子都起了些什麼名字,有些名字在今天看來都十分過分吶  秦漢之前,由于姓和氏的概念和後代迥然不同,人名的起法也很不一樣。《說文解字》「女部」中寫道:「姓,人所生也,從女、生,生亦聲。」
  • 女子割陰宮刑!看看古代殘忍的避孕方式~
    你聽說過女子割陰宮刑嗎?你知道古代老鴇慘絕人寰的避孕方式嗎?古代老鴇為了讓妓女避孕,簡直是無所不用其極,竟然給青樓女子灌水銀、逼迫其喝砒霜,甚至給她們吃鴉片、執行割陰宮刑。3、割陰宮刑避孕宮刑男女都可以受的,男的受宮刑就是割掉生殖器官,就和太監一樣;女的受宮刑在法制史上還不是很具體,大多是拿木棒重擊小腹使其生殖器官破壞,失去性能力和生育功能。
  • 古代女子避孕方式驚人 堪比滿清十大酷刑
    在現代的避孕藥具出現之前,過去的古代女子她們是如何採取避孕措施的呢?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古代女子的避孕方式竟是如此千奇百怪,有的避孕方式更是堪比滿清十大酷刑!  4、喝含鉛打鐵水  喝含鉛打鐵水也是古代避孕方式之一。古希臘人認為,打鐵水也可以作為一種避孕工具。儘管我們不知道是什麼人發明這種方法的,但打鐵水中含鉛卻是事實。一戰期間,那些在含鉛工廠工作的女性,患有不孕症的比例異常高。科學研究發現,打鐵水可以引起神經疾病、腎衰竭、昏迷,甚至死亡。它的功用似乎與水銀類似。
  • 古代女子是如何化妝的?淺談中國古代女子妝容的演變
    古時候的女子也會化妝,不過他們的妝容畫出來可能沒有現在的自然。那時候沒有BB霜,沒有氣墊,沒有腮紅,沒有眼影,更沒有高光。但是他們有他們的化妝工具,有他們的化妝技巧和方式。下面,小編既為大家分享一些古代女子在化妝的時候常用的幾種化妝工具。花鈿這種化妝的方式還有其他的別稱:花子、面花、貼花。花鈿是貼在眉間或者是貼在臉上的一種小裝飾。
  • 古代女子髮型盤點(一)
    (星星臉) 實際上在古代,髮型與冠戴能增加女子儀容的俊美,又能體現出女子的年齡與身份特點,所以分外重要呢。古代髮型種類很多,基本上是按髻的形態與裝飾而命名。接下來讓我們細細盤點那些好看的髮型,看哪款是你心儀的哦~
  • 古代女子最隱秘的「五件寶」,最後一個令人面紅耳赤
    古代女子最隱秘的「五件寶」,最後一個令人面紅耳赤中國古代,女性講究溫良恭儉讓,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許多小姐閨閣中的用品,更是秘不示人,許多我們現在看起來稀鬆平常的物件,在古代男人著實是難得一見!古代的時候,人們還沒有發明衛生巾,因此來月經的時候,就用月經帶來代替。這在古代,絕對算是最私密的個人用品,月經帶一般情況下可以重複的利用,每次用過之後,只需要清洗晾乾即可!
  • 「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淺談中國古代女子的美容護膚方式
    由此可見,無論是在古代社會還是現代社會中,女性都會通過化妝的方式來讓自己變得更加美麗。對於每個人來說,追求美都是一種天性,那麼,對於古時候的女子來說,她們的化妝方式與現代社會又有怎樣的差異呢?在《外臺秘要》中曾記載過一個「大聖皇后煉益母草留顏方」,這就是古代女子的護膚手段,據說,這種護膚方式能夠讓臉上的死皮脫落,在使用之後,女子的面部皮膚就會像十五歲的少女一樣柔嫩。
  • 富察琅嬅「臨死」求喚「閨名」,他的一句話誅心無聲!
    富察皇后原就心灰意冷,有油盡燈枯之態,派太醫下了調理氣色的猛藥,強撐著身體陪同皇上東巡,在歷史有名的「青雀舫」上,因偶爾聽到玫嬪和海蘭閒話家常說皇后是一報還一報,她一個踉蹌摔進冰涼的湖水
  • 迪麗熱巴官宣新身份,身穿旗袍研墨畫眉,分享古代女子示愛方式
    臉型和漫畫版的人物簡直是一模一樣,不少漫畫迷對熱巴的定妝照還是比較滿意的。而另一部未播先火的電視劇《你是我的榮耀》,熱巴搭檔楊洋出演。這部劇一官宣男女主演人選就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不少網友都表示非常期待熱巴和楊洋這對高顏值演員的合作。評論區也有粉絲稱熱巴是他們的榮耀。
  • 古代錢幣的命名有什麼區別,和朝代大有相關
    古代錢幣的命名有什麼區別,和朝代大有相關 古代的錢幣種類繁多,名稱也各不相同。不同時期的錢幣有著不同的稱呼。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我國古代錢幣的名稱。
  • 在古代,有兩個特殊地方的女子不能隨便懷孕
    在醫療和生產技術不發達的古代,人口自然是一國強大的標誌。正因如此,很多統治者都不會限制百姓生育。但是,有兩個特殊的地方,女子是不能隨便懷孕的。一個是古代的青樓;一個則是皇宮。前者是為了保證妓女接客而不生育,後者則是出於對繼承人血脈的考慮。
  • 共名、公名——古代女子為何「隱名」?除了「禮」,還與行媒有關
    自古以來,對女性姓名的研究就沒有停止過,姓名其實具有社會文化意義,而女性的命名與社會、時代有一定的關係,女性姓名從無到有也是社會性別文化的體現。然而,在古典文獻中可以發現女性姓名中存在無名氏現象,這種情況在隋唐時期尤為明顯,因此本文以隋唐女性為對象展開論述,從而探討古代女性無名氏現象的社會文化根源。
  • 古代女子出嫁時的詩詞
    古代女子出嫁詩句 二 那日無眠臥在床, 伊人出嫁喜車長。 頭釵朱玉擁玫瑰, 身有紅衣繡鳳凰。
  • 古代為何提倡女子無才便是德?那古代的女子每天都幹什麼
    在古代,封建主義社會,家人認為女兒長大遲早都要嫁人,「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所以對女子都不太公平,基本上女子都是作為傳宗接代的工具看待,並且古代都提倡女子無才便是德,為什麼呢?從黃帝開始,提倡種植農業,提高人口數量,為了讓女子早結婚,多生子,很有可能從這個時候就推出「女子無才便是德」這種觀念。如果女子成天跟男人一樣讀書玩墨,或者習武打仗,那麼誰來生孩子,男的他也生不了啊。從古代帝王和高官顯貴人家來看,他們的妻子更多,在高階層是為了家業發展的需要。
  • 古代女子定情信物大全,長知識!
    中國古代定情物講究「情」而不講究「物」,一塊玉佩、一個香囊、一束秀髮、甚至一枚瓜果,都可以作為定情物,都可以表達自己對「情」之訴求。  那麼在我國古代女子有哪幾種定情信物呢?君子之情——玉佩  「何以結恩情?美玉綴羅纓。」
  • 古代女子用什麼化妝品?
    ------溫庭筠 ·《菩薩蠻》化妝可不是現代人的專屬,古代的女子在妝容上也是極下功夫的。我們現在的化妝品可謂是日新月異,五花八門。但就化妝品的講究和精緻程度而言,古人也絕不遜色。詩人筆下的美人,才子欣賞的佳人,宮廷裡的高貴女子們究竟使用哪些化妝品呢?
  • 古代深閨女子的化妝品
    古代深閨女子的化妝品  花鈿  這種化妝方式又稱花子、面花、
  • 古代女子有多開放?不僅能捶丸,甚至還能做這些
    古代女子要尊崇三從四德,有很多禮儀和禁忌束縛著古代女子。深閨不出閣是古代最常見的現象。在父權社會,女子的地位始終無法得到提升。婦女為出嫁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還要嚴守婦德、婦言、婦容、婦功,這些禮教對婦女的一生進行規範要求。儘管如此,在中國古代某些時期,女子還是能出門遊戲。
  • 在古代,未成年的女子髮型和服飾竟然有這樣的講究!
    在古代,人們的髮型與服飾都有著不同的講究,其中成年與未成年是有非常明顯的差距的,所以,女性的髮飾很受人們的關注。一般來說,在古代女子到了15歲,就已經算是成年了,可以早些出嫁,我們都知道,古代的人成婚都是非常早的。所以,很多女子都是剛成年就要出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