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古代人出行的一句農村俗語。古代人出行不像現在人出行那麼方便,有客棧、旅館、酒店可住,安全而又舒適。那個時候,古代人出行一般都是在飯店、客棧住宿,或者在農家借宿。各處道路交通不方便,沒有現在的公路鐵路,那個時候都是羊場小道崎嶇的山路。那時古代人,若是出行,來到了一個非常陌生的地方,上不扒村下不接店,在荒山野嶺之中行走趕路程,一旦到晚上,住宿就成了一個非常大的麻煩問題。~~
古人在那個時候,由於社會問題,經濟不發達,到處都是貧困人口,土匪強盜橫行,人們出行十分不安全。若是人們出行時候,行走在荒山野嶺之中,一旦傍晚,太陽西下,就要尋找一個比較安全的地方投宿。若是一旦住宿非常困難的時候,古代人就產生了這樣一種俗語,「寧願墳地過夜,不可廢屋住宿」。這就告訴人們,夜晚住宿一定要考慮到自己的安全問題,出門在外,人的安全問題是首要事情,決不可忽視,要小心為好。~~
若是出行的人晚上沒有趕上客棧飯店怎麼辦?古人告訴你,「寧願墳地過夜,不可廢屋住宿」。墳地是比較安全的,沒有響馬、草冦、土匪、強盜出沒。因為,墳地是墓地,一般人不會懷疑那裡有。活人會住宿在哪裡也沒有什麼寶物,另外,因為人的心理作用,一般目的到了晚上非常寂寞安寧,沒有很多敢人路過,因此墳地在晚上是比較安全的,沒有歹心人如響馬、草寇、土匪、強盜,在這些地方橫行霸道,搶劫行路人的財物。晚上墳地一般非常寂寞安靜。若是有土匪強盜過來,能夠聽到響聲動靜,就可以早早的地發現,可以早早地躲避。所以古代人告訴我們,墓地是晚上行路人投宿過夜最安全的地方。雖然墳地晚上陰森恐怖,但比生命和財產來說要好得多,不存在安全問題。~~
為什麼「不可廢屋住宿」呢?難道廢棄的房屋,出行人住宿過夜,不安全嗎?在古代社會由於貧窮,一般的情況下,這些地方是響馬、草冦、土匪、強盜,經常光顧的地方,到晚上都會在廢棄的房屋、寺廟、古剎等等地方落腳過夜,等待時機,到了深更半夜的時候,他們就會出動到客棧、酒店、飯店和農家搶劫財物。若是行路人,晚上在這些地方與他們邂逅會面,將會丟失財物,甚至有生命危險。行路人晚上住在這樣的廢棄的房間裡非常不安全。另外這些廢棄的房屋,因為年久失修隨時容易倒塌。若是出現下雨的夜晚,人睡在這個廢棄的房間裡面,腐爛的木材、鬆動的磚頭和瓦片等等重物掉下來,對人的生命將會有非常大的危險。~~
總而言之,農村俗語,「寧可墳地過夜,不可廢屋住宿」,告訴我們出行一定要注意安全。在古代社會,由於貧窮,土匪強盜橫行,寧願在墳地過夜是比較安全的,也不要在危險的破舊的廢棄的農家房屋裡住宿,是非常不安全的,會對自己的財產和生命有很大的威脅。現在社會和古代社會有根本的不相同的地方,但是現在人出行安全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晚上不管是在賓館、酒店、飯店、旅社都要注意自己的財產安全和人身安全。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三農達人鄂東三農,一起探討三農問題,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