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上教導我們說「你們做兒女的,要凡事聽從父母因為這是主所喜悅的,你們做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恐怕他失了志氣。」聖經上對家庭中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管教與成長模式給出了合乎主心意的規範,作為基督徒應該努力遵循教導,以得蒙上帝的喜悅,也使得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不偏離正道,做榮神益人的子女。
憶起我自己的青少年時代,回想自己與父母的相處模式與現在是毫不相同的,我的青少年時代,正處於七八十年代,家裡都有比較多的兄弟姐妹,父母忙於養家餬口,對子女的管教模式大多屬於放養寬鬆型的,孩子只要不犯大錯,父母基本上不會管教,而我們的這一代的子女以獨生子女居多,父母的精力全都放在了這唯一的孩子身上,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管教與矛盾也日益尖銳化了,父母管教模式對青少年成長的心理健康,社會化,人格發展,問題行為的產生,以及道德行為等方面,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這種影響在青少年的各個成長階段都會有所體現。父母的神學思想,及對人性的觀點,會影響其管教方式,作為具備神學觀念的基督徒父母應該採用怎樣的管教方式呢,下面要反思的是不同類型父母所引致的子女成長問題.
完美主義型管教模式:
心理學上所指的完美主意者是那些把個人和事的標準都定得過高,高到不切實際。而且帶有明顯的強迫傾向,而完美主義型管教也即是父母要求孩子去做不可能做到的人或事。英國首相邱吉爾有句名言「完美主義等於癱瘓」很精闢地闡明了完美主義型父母的危害。追求完美必然失敗因為他們看不到希望。在這種完美主義型的父母的管教下,會引發孩子成長中的問題如下:
憂鬱沮喪一一父母的要求很高,無法讓父母滿意自己的表現,焦慮,父母不允許孩子犯錯導致孩子擔心自己的失敗。
憤怒一一對於不能達到完美無法釋懷。
拖延一一因害怕達不到標準而逃避。
強迫行為一一非要做到完美不可。
否決拒絕型管教模式:
顧名思義,否決拒絕型家長就是無論孩子提出什麼要求,合理與否,一概拒絕。孩子有什麼想法也予以否定。從心態上來講,不相信孩子。父母有高高在上的優越感。認為孩子的一切都應當依附於父母。
否決拒絕型管教模式下會引發孩子成長中的問題如下:
性格懦弱一一 一切以父母的意志為準則,長期順從的結果是孩子沒有了主見與自己的意願。自卑孤獨一一父母的否決拒絕給孩子的心理暗示是:你不行!你沒用!這樣的負面能量。所以孩子自尊心受傷害也會感到孤獨無援。
自暴自棄一一在否定拒絕中長大的孩子心裡內向,不自信,遇事愛逃避現實。容易放棄自己的想法。
悲觀厭世一一長期處於這種環境中的孩子會產生對父母不滿的情緒,難以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一但有機會,孩子可能做出一些報復性的事情來。
過分保護型管教模式:
所謂過度保護,是指父母總是自覺不自覺地向孩子提供根本不需要的關懷和幫助,使孩子不能身心健康的發育成長。不能擁有獨自解決處理問題的能力。客觀上剝奪了孩子成長和獲得生活的經驗的條件和機會。父母生兒育女自然就有了愛的責任,但過分地保護則是對孩子成長的傷害,是有毒的蜜糖。過分保護型管教模式會引發孩子成長中的問題如下:
影響孩子的自身成長一一對孩子的過分保護是對孩子的一種心靈侵犯,也是對孩子成長需求的一種忽略,是非常不科學的做法。
生性膽小害怕挑戰一一過分保護會使孩子因什麼事都做不好而感到自卑。因取得的經驗不足而不敢嘗試。
性格內向。依賴性太強一一到了而立之年凡事仍不能自立,沒有長輩陪在身邊就惶惶不可終日。
交際能力差一一看似小事的「不會自己吃飯」「不參與小朋友了各種活動」都會使孩子產生心理負擔,覺得自己處處比別人差,不能融入同齡人中,不會與人交往。
自理能力差一一自己的事情不會自己做,不會處理日常生活瑣事。
容易變成啃老族一一凡事都是父母一手包辦,很容易成為啃老一族,不但自己生活不能自理還要拖累父母一輩子。
由於父母的過分保護使孩子缺少了成長過程中的磨礪,容易導致上述問題,同時使孩子和社會之間豎起一道屏障,孩子在無形中遠離了社會,長大以後難以適應社會。總之,受到過分保護成長的孩子,在社會上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問題。
過分放縱型管教模式:
過分放縱型的家長是屬於那種「只負責生育不負責教養」的一類父母,但這一類父母又有一個共同之處的特性,就是過度溺愛,以及物質上的無限滿足。過分放縱型管教模式下的孩子會引發成長中的問題有:
驕橫野蠻,任意妄為一一家長過分放縱造成的孩子的唯我獨尊,任性執拗的個性將不利於孩子的社會適應,很容易誤入歧途,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沒有規矩不講禮貌一一父母對孩子予取予求,孩子要怎樣就怎樣,對孩子沒有約束與要求。孩子在與人交往中往往就容易以自我為中心目中無人。
自由散漫,恃強凌弱——放縱型管理模式下的孩子全無是非觀念,將來步入社會容易恃強凌弱,不遵守社會行為準則。
不思進取好逸惡勞一一一味讓孩子隨心所欲,為所欲為的父母,他們的溺愛,為自己釀下苦果,因為經上說「你們種的什麼,必將收穫什麼」孩子從小就很容易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他們必不會努力進取,長大後也會貪圖享受而不願意付出。
違法亂紀,反社會行為一一父母的放縱溺愛使孩子形成反社會人格特徵,甚至有的孩子在成年後出現行為偏差,行為富於挑釁,直接向社會施暴。
嚴峻苛刻型管教模式:
教育學和心理學對嚴厲教育所帶來的損害的研究已經很成熟了,但還有很多的父母不自覺中使用著棍棒教育,嚴厲苛刻型管教模式下會引發孩子成長中的問題有:
性格分裂扭曲一一.一方面表現得膽小怕事,一方面卻又表現出殘忍,冷酷的一面,比如虐待動物。
自卑暴躁或懦弱一一父母的粗暴嚴厲管教育給孩子造成經久不愈的內傷,父母長年的嚴厲和苛刻必將在孩子的性格塑造上留下深刻的烙印。
仇恨刻板固執一一經常被打罵的孩子,學會了仇恨,經常被限制的孩子,會越來越固執生硬,「身教重於言傳」嚴厲教育本身也是一種示範。
雙重標準型管教模式。
雙重標準是非常矛盾和糾結的一個詞彙。同樣一件事情父母做得,孩子做不得。對某個人來說是錯的,但對另一個人又可以是對的。比如:父母抽菸喝酒是被社會接受和認可的,但是一個抽菸喝酒的父親卻絕對禁止自己的孩子也效仿。父母對孩子撒謊,卻要求孩子誠實,父母沉溺牌桌,上網追劇,卻要求孩子努力學習,這就是雙重標準。雙重標準會引發孩子成長中的哪些問題呢?
自私自利裡外不一一由於受到父母雙重標準的潛移默化使孩子缺乏應有的社會公德。在集體生活中容易陷入被人譴責,孤立排斥的境地。
虛偽,謊話連篇一一 一旦孩子也擁有自己從父母那裡學來的一套雙重標準以後,他的會全力為自己的利益而八面玲瓏,左右逢源。
推卸責任沒有正義感一一孩子會形成一種錯誤的價值觀。不願意承擔錯誤。一切以利己為出發點,不能做到客觀公正的看待問題。
綜上所述,父母的管教方式會對孩子的心理發展產生重要的作用。每個孩子都生在不同的家庭擁有不同的家庭背景。孩子生下來的時候都是一粒種子,是長成參天大樹,還是歪瓜裂棗。決定的因素有很多,但很重要的一點是,父母要按照上帝的旨意,聖經的教導去管教孩子,管教孩子需要大智慧,而上帝早已把如何教育孩子的智慧放在了我們的心裡,我們只要好好做上帝的器皿,順服在上帝的旨意中,引導孩子從稚嫩走向成熟,最終有他成功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