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在瀏覽前確認,您已年滿18周歲
紫禁城是中華文化的寶庫。千百年來,中國人從未停止對紫禁城的嚮往,那裡的奇珍異寶引人遐想:「中華第一神品」《清明上河圖》、「歷代青花藝術之冠」的清康熙青花花鳥紋魚尾瓶......
但你可能有所不知,被清代皇帝視為「祖傳法寶」的卻是一件叫「金甌永固杯」的器物。每逢元旦,皇帝喝屠蘇酒時都會使用這個杯子,且每年只用一次……
清 乾隆年間 金甌永固杯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類似這樣的珍寶,在紫禁城裡超過200萬件。不少珍寶的製作時間以年計算,對製作它們的匠人來說,一件珍寶可能要付出一輩子的心血。其中,精美酒具在珍寶典藏中就佔據了一席江山,可見在古代,飲酒對於皇帝來說,是一件非常富有儀式感的事。
紫禁城最熱鬧的當屬傳統佳節:新年和中秋。
每到中秋節那天,紫禁城裡會舉行一系列精心準備的賞月儀式:皇帝賞月時會大宴群臣,一邊賞月一邊飲酒賦詩,宮裡的昇平署還要請戲班,來宮裡為皇家唱戲。如同《雍正十二月行樂圖》中所繪製的,皇帝會和家人一起賞月,圓明園中的雍正皇帝舉杯望月,美酒、美景,也給這位忙碌的皇帝帶來了久違的溫馨和愜意。
清 郎世寧畫《雍正十二月行樂圖》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美好的中秋團圓和舉杯歡慶的傳統直至今日依然生生不息。
而在200年前,萬裡之外的蘇格蘭有一位紳士懷著對製酒的熱情和匠心,將有著蘇格蘭文化瑰寶之稱的威士忌進行調配創新,並傳承了兩個世紀之久——他就是創立了尊尼獲加品牌的約翰·獲加先生。
如今,走過兩個世紀光陰的尊尼獲加已成為暢銷全球的威士忌品牌,而尊尼獲加藍牌更是威士忌中的經典之作。
尊尼獲加藍牌不僅還原了19世紀的威士忌風味。還由調配大師手工臻選來自蘇格蘭四大產區的珍貴單一麥芽和穀物威士忌原酒,運用傳承200年的技藝精心調配而成。其中還包括已關停的「消逝的酒廠」中的珍貴酒液。不可複製的特質讓它具有難以比擬的深邃風味,天鵝絨般的順滑口感,能帶給品酒者不可思議的悠長回味。
在2020中秋到來前夕,中國文化和蘇格蘭文化傳承有了世紀的交融。
在紫禁城600周年之際,尊尼獲加藍牌懷著敬意向中國文化匠心瑰寶獻上「世紀華章」特別版。希望把中國自古的禮儀和文化精髓帶到每一個中國人家裡,致敬文化傳承,共慶中秋團圓時刻。
瓶身上的中國傳統建築元素精美而莊嚴,有著高雅、長久、平和之意的仙鶴躍然瓶身之上,懸於青空的一輪圓月寄託著中秋圓月人團圓的美好寓意。而在這充滿美好祝福和中國傳統元素的精美酒瓶之中,承載的是尊尼獲加藍牌的蘇格蘭四方精粹酒液,珍貴原酒匯聚相融,正如紫禁城珍寶匯集一堂。兩者在跨越的時光中互相對話,傳承中西百年文化。
與紫禁城有關的,不僅僅是一瓶帶著歷史積澱的酒,還有許多人和紫禁城有著各種各樣的緣分,尊尼獲加藍牌的品牌摯友—演員俞灝明就是其中的一位。
俞灝明生在廣東,發展於北京,對故宮有著深切特殊的情感。他出演的電視劇《大明風華》,裡面有一個朱棣皇帝修紫禁城的情節讓他印象深刻,他自己飾演的朱棣二子朱高煦,也有過一段「宮裡生活」。現在回想起來,正是古代修建紫禁城那種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帶領現代人穿越到紫禁城裡的一磚一瓦之中,去想像裡面發生的故事。
而「匠心」,正是俞灝明作為演員極為看重的職業精神。觀眾們也從一部部他的作品中,看到了他的演技蛻變。
此次,作為尊尼獲加藍牌品牌摯友的俞灝明,也特別來到尊尼獲加圓桌對談,與話題發起人作家蔣方舟,品牌大使劉偉和故宮酒文化專家苑洪琪老師一起對話紫禁城的餐酒文化,在紫禁城富有歷史氣息的紅牆前,傾情分享了他的中秋故事。
- 請點擊下方視頻觀看 -
和尊尼獲加藍牌一樣,俞灝明也一直在磨練中不斷挑戰自己、突破自己。
「我身邊無數個例子證明,能長久的,靠的都是能力。」
隨著對演技的匠心追求和不斷磨礪,俞灝明的道路和目標也越來越清晰,他給自己定下的30歲目標是:做個好演員。
在《那年花開月正圓》中,俞灝明在裡面飾演大反派杜明禮,表面紳士內裡陰狠,又飽嘗愛情之痛,俞灝明演出了這個人物的複雜。憑藉出色的演技,他入圍了白玉蘭最佳男配角。在《大明風華》裡他再度飾演一個中年大反派,俞灝明呈現了這位漢王的另一面:柔軟、仗義和仁慈,跟老戲骨飆戲也不落下風。
人生大風大浪既是考驗,也看你能不能將其轉換成前進的動能。成功的背後離不開實打實的付出:在《那年花開月正圓》裡,為了短短一個唱戲的片段,俞灝明學了一個月的戲,而在電影《八佰》中,俞灝明在裡面飾演了一個軍官。拍攝過程中,俞灝明極為賣力,有一個鏡頭跑了30遍:跑到腿完全沒有力氣感覺腿已經不是自己的,一碰到地,整個腿就刺痛,也不能坐著,只能讓別人攙扶住來放鬆……
不沉溺於過去和現在的故事,也發生了讓他自己都覺得欣喜的轉變:他希望人們有一天提起俞灝明,提到的是實力、演技和影帝。
俞灝明格外看重家人,無論何時家人的陪伴和鼓勵,都給了他前行的動力。與他感情很好的父親教會他的,是作為男人應有的責任感和韌性,在新劇《青山遮不住》中,他也體驗了一把父輩的生活。俞灝明希望通過這個角色,去了解更多關於父輩的歷史,他們對待感情和生活的體驗。作為演員,與家人相聚時間很少,很碎片化,所以俞灝明分外珍惜與家人團聚的時間,不工作時會儘量地和家人見面,哪怕只有兩三天的時間。疫情期間,他基本上都待在家,跟父母在一起。
俞灝明是廣東人,在他的記憶裡,中秋節一直是非常美好的節日。俞家過中秋節,也是儀式感十足:中秋節前一天全家會先吃一頓飯,這頓飯的主題叫迎月。中秋賞月天過後的一天,還要繼續「追月」,因為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所以家裡的中秋節要過三天,盡情享受團圓時光。
「上學的時候每到中秋,我們真的都得回到家,必須得回到家,才能夠算是過節。」俞灝明談到,廣東人很注重中秋節全家團圓,就算自己身在外地拍戲請不到假,也會跟家裡打視頻電話,感受家人之間的親情傳遞。
回顧俞灝明的演藝生涯,也像品嘗一款歷經時間檢驗的酒:經歷過難以想像的人身痛苦和演藝停擺的時期,在質疑聲中堅持做自己,摸索出屬於自己的轉型之路……在需要沉澱的時期潛心修煉,在厚積薄發中展現豐富的層次,驚豔眾人。
他自己曾這樣講道:「酒也像是我們的人生,每個階段都能夠給你不一樣的呈現。」
從4年前左右,俞灝明開始接觸威士忌。跟很多人品酒的過程相似,俞灝明一開始可能選一些相對單一的,比較好入口的酒,隨著年齡增長,會選擇更有內涵,味覺層次更豐富的酒,挑選威士忌的時候,也從只追求喝得開心,到思考何種威士忌能帶給自我滿足感,享受被酒經驗的過程。挑選好酒的目的,是讓生活質量變得更好。
他承認自己的酒量不適合飲酒,只適合品酒,酒能讓工作勞累後的狀態更加放鬆,幫助他更好地入睡。不拍戲的時候,他有時喜歡安靜獨自一人,有時跟朋友一起品嘗威士忌深邃馥鬱的風味,在他看來,酒對於男性來說,其實是一種很好的壓力釋放方式,對酒的選擇,也代表著男性的個性表達。
對酒品質要求的提升,就像人生在不同階段需要經歷的成長。對威士忌的理解和接受,也正如他對男性精神,對人生理解的變化。男性精神,是父親小時候教導過的男性要有擔當,要有堅強的品格。而今,在俞灝明看來,男性精神是深邃的,複雜的,是將閱歷化為前進的動力,是去用心詮釋每一個不一樣的角色。
一個有深度的角色,往往擁有多面的性格,經得起觀眾的品味和推敲。他喜歡的尊尼獲加藍牌亦是如此,在俞灝明看來,這款他心目中蘇格蘭威士忌風味的經典代表,具備了豐富與深邃的品格:歷經200年的精髓調配、傳承創新,不斷前行,永遠向前,以步步紮根的方式走到今天,每一口深邃藍牌,都值得用心品味。
歡樂無限 飲酒有度
DRINKiQ.COM
採訪:Sebastian
撰文:Shumao、Jonas
封面設計:灣灣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