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請俞灝明和蔣方舟,談了談他們中秋愛喝的酒

2020-12-14 ELLEMEN睿士

請在瀏覽前確認,您已年滿18周歲

紫禁城是中華文化的寶庫。千百年來,中國人從未停止對紫禁城的嚮往,那裡的奇珍異寶引人遐想:「中華第一神品」《清明上河圖》、「歷代青花藝術之冠」的清康熙青花花鳥紋魚尾瓶......

但你可能有所不知,被清代皇帝視為「祖傳法寶」的卻是一件叫「金甌永固杯」的器物。每逢元旦,皇帝喝屠蘇酒時都會使用這個杯子,且每年只用一次……

清 乾隆年間 金甌永固杯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類似這樣的珍寶,在紫禁城裡超過200萬件。不少珍寶的製作時間以年計算,對製作它們的匠人來說,一件珍寶可能要付出一輩子的心血。其中,精美酒具在珍寶典藏中就佔據了一席江山,可見在古代,飲酒對於皇帝來說,是一件非常富有儀式感的事。

紫禁城最熱鬧的當屬傳統佳節:新年和中秋。

每到中秋節那天,紫禁城裡會舉行一系列精心準備的賞月儀式:皇帝賞月時會大宴群臣,一邊賞月一邊飲酒賦詩,宮裡的昇平署還要請戲班,來宮裡為皇家唱戲。如同《雍正十二月行樂圖》中所繪製的,皇帝會和家人一起賞月,圓明園中的雍正皇帝舉杯望月,美酒、美景,也給這位忙碌的皇帝帶來了久違的溫馨和愜意。

清 郎世寧畫《雍正十二月行樂圖》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美好的中秋團圓和舉杯歡慶的傳統直至今日依然生生不息。

而在200年前,萬裡之外的蘇格蘭有一位紳士懷著對製酒的熱情和匠心,將有著蘇格蘭文化瑰寶之稱的威士忌進行調配創新,並傳承了兩個世紀之久——他就是創立了尊尼獲加品牌的約翰·獲加先生。

如今,走過兩個世紀光陰的尊尼獲加已成為暢銷全球的威士忌品牌,而尊尼獲加藍牌更是威士忌中的經典之作。

尊尼獲加藍牌不僅還原了19世紀的威士忌風味。還由調配大師手工臻選來自蘇格蘭四大產區的珍貴單一麥芽和穀物威士忌原酒,運用傳承200年的技藝精心調配而成。其中還包括已關停的「消逝的酒廠」中的珍貴酒液。不可複製的特質讓它具有難以比擬的深邃風味,天鵝絨般的順滑口感,能帶給品酒者不可思議的悠長回味。

在2020中秋到來前夕,中國文化和蘇格蘭文化傳承有了世紀的交融。

在紫禁城600周年之際,尊尼獲加藍牌懷著敬意向中國文化匠心瑰寶獻上「世紀華章」特別版。希望把中國自古的禮儀和文化精髓帶到每一個中國人家裡,致敬文化傳承,共慶中秋團圓時刻。

瓶身上的中國傳統建築元素精美而莊嚴,有著高雅、長久、平和之意的仙鶴躍然瓶身之上,懸於青空的一輪圓月寄託著中秋圓月人團圓的美好寓意。而在這充滿美好祝福和中國傳統元素的精美酒瓶之中,承載的是尊尼獲加藍牌的蘇格蘭四方精粹酒液,珍貴原酒匯聚相融,正如紫禁城珍寶匯集一堂。兩者在跨越的時光中互相對話,傳承中西百年文化。

與紫禁城有關的,不僅僅是一瓶帶著歷史積澱的酒,還有許多人和紫禁城有著各種各樣的緣分,尊尼獲加藍牌的品牌摯友—演員俞灝明就是其中的一位。

俞灝明生在廣東,發展於北京,對故宮有著深切特殊的情感。他出演的電視劇《大明風華》,裡面有一個朱棣皇帝修紫禁城的情節讓他印象深刻,他自己飾演的朱棣二子朱高煦,也有過一段「宮裡生活」。現在回想起來,正是古代修建紫禁城那種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帶領現代人穿越到紫禁城裡的一磚一瓦之中,去想像裡面發生的故事。

而「匠心」,正是俞灝明作為演員極為看重的職業精神。觀眾們也從一部部他的作品中,看到了他的演技蛻變。

此次,作為尊尼獲加藍牌品牌摯友的俞灝明,也特別來到尊尼獲加圓桌對談,與話題發起人作家蔣方舟,品牌大使劉偉和故宮酒文化專家苑洪琪老師一起對話紫禁城的餐酒文化,在紫禁城富有歷史氣息的紅牆前,傾情分享了他的中秋故事。

- 請點擊下方視頻觀看 -

和尊尼獲加藍牌一樣,俞灝明也一直在磨練中不斷挑戰自己、突破自己。

「我身邊無數個例子證明,能長久的,靠的都是能力。」

隨著對演技的匠心追求和不斷磨礪,俞灝明的道路和目標也越來越清晰,他給自己定下的30歲目標是:做個好演員。

在《那年花開月正圓》中,俞灝明在裡面飾演大反派杜明禮,表面紳士內裡陰狠,又飽嘗愛情之痛,俞灝明演出了這個人物的複雜。憑藉出色的演技,他入圍了白玉蘭最佳男配角。在《大明風華》裡他再度飾演一個中年大反派,俞灝明呈現了這位漢王的另一面:柔軟、仗義和仁慈,跟老戲骨飆戲也不落下風。

人生大風大浪既是考驗,也看你能不能將其轉換成前進的動能。成功的背後離不開實打實的付出:在《那年花開月正圓》裡,為了短短一個唱戲的片段,俞灝明學了一個月的戲,而在電影《八佰》中,俞灝明在裡面飾演了一個軍官。拍攝過程中,俞灝明極為賣力,有一個鏡頭跑了30遍:跑到腿完全沒有力氣感覺腿已經不是自己的,一碰到地,整個腿就刺痛,也不能坐著,只能讓別人攙扶住來放鬆……

不沉溺於過去和現在的故事,也發生了讓他自己都覺得欣喜的轉變:他希望人們有一天提起俞灝明,提到的是實力、演技和影帝。

俞灝明格外看重家人,無論何時家人的陪伴和鼓勵,都給了他前行的動力。與他感情很好的父親教會他的,是作為男人應有的責任感和韌性,在新劇《青山遮不住》中,他也體驗了一把父輩的生活。俞灝明希望通過這個角色,去了解更多關於父輩的歷史,他們對待感情和生活的體驗。作為演員,與家人相聚時間很少,很碎片化,所以俞灝明分外珍惜與家人團聚的時間,不工作時會儘量地和家人見面,哪怕只有兩三天的時間。疫情期間,他基本上都待在家,跟父母在一起。

俞灝明是廣東人,在他的記憶裡,中秋節一直是非常美好的節日。俞家過中秋節,也是儀式感十足:中秋節前一天全家會先吃一頓飯,這頓飯的主題叫迎月。中秋賞月天過後的一天,還要繼續「追月」,因為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所以家裡的中秋節要過三天,盡情享受團圓時光。

「上學的時候每到中秋,我們真的都得回到家,必須得回到家,才能夠算是過節。」俞灝明談到,廣東人很注重中秋節全家團圓,就算自己身在外地拍戲請不到假,也會跟家裡打視頻電話,感受家人之間的親情傳遞。

回顧俞灝明的演藝生涯,也像品嘗一款歷經時間檢驗的酒:經歷過難以想像的人身痛苦和演藝停擺的時期,在質疑聲中堅持做自己,摸索出屬於自己的轉型之路……在需要沉澱的時期潛心修煉,在厚積薄發中展現豐富的層次,驚豔眾人。

他自己曾這樣講道:「酒也像是我們的人生,每個階段都能夠給你不一樣的呈現。」

從4年前左右,俞灝明開始接觸威士忌。跟很多人品酒的過程相似,俞灝明一開始可能選一些相對單一的,比較好入口的酒,隨著年齡增長,會選擇更有內涵,味覺層次更豐富的酒,挑選威士忌的時候,也從只追求喝得開心,到思考何種威士忌能帶給自我滿足感,享受被酒經驗的過程。挑選好酒的目的,是讓生活質量變得更好。

他承認自己的酒量不適合飲酒,只適合品酒,酒能讓工作勞累後的狀態更加放鬆,幫助他更好地入睡。不拍戲的時候,他有時喜歡安靜獨自一人,有時跟朋友一起品嘗威士忌深邃馥鬱的風味,在他看來,酒對於男性來說,其實是一種很好的壓力釋放方式,對酒的選擇,也代表著男性的個性表達。

對酒品質要求的提升,就像人生在不同階段需要經歷的成長。對威士忌的理解和接受,也正如他對男性精神,對人生理解的變化。男性精神,是父親小時候教導過的男性要有擔當,要有堅強的品格。而今,在俞灝明看來,男性精神是深邃的,複雜的,是將閱歷化為前進的動力,是去用心詮釋每一個不一樣的角色。

一個有深度的角色,往往擁有多面的性格,經得起觀眾的品味和推敲。他喜歡的尊尼獲加藍牌亦是如此,在俞灝明看來,這款他心目中蘇格蘭威士忌風味的經典代表,具備了豐富與深邃的品格:歷經200年的精髓調配、傳承創新,不斷前行,永遠向前,以步步紮根的方式走到今天,每一口深邃藍牌,都值得用心品味。

歡樂無限 飲酒有度

DRINKiQ.COM

採訪:Sebastian

撰文:Shumao、Jonas

封面設計:灣灣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尊尼獲加藍牌攜手品牌摯友俞灝明先生與作家蔣方舟女士發起圓桌對談
    尊尼獲加藍牌攜手品牌摯友俞灝明先生與作家蔣方舟女士發起圓桌對談插圖尊尼獲加藍牌攜手品牌摯友俞灝明先生與作家蔣方舟女士發起圓桌對談插圖(1)尊尼獲加藍牌攜手品牌摯友俞灝明先生與作家蔣方舟女士發起圓桌對談插圖(2)
  • 俞灝明再談燒傷事件,Selina粉絲卻不樂意被拿來消費
    俞灝明褪去翩翩公子的儒雅皮囊,俞灝明演繹了一個狠辣有手段有心機的反派角色。俞灝明媒體寫俞灝明總少不了提起關於燒傷的事情,但是俞灝明也不太願意說起這事,說多了就和博同情一樣。幾年前的他或許可以藉此博同情,但是如今擁有演員這個職業,被人稱讚演技的他已經不太看重這些了。
  • 周作人「談酒」:無論如何,酒還是要喝的
    我雖是京兆人,卻生長在東南的海邊,是出產酒的有名地方。我的舅父和姑父家裡時常做幾缸自用的酒,但我終於不知道酒是怎麼做法,只覺得所用的大約是糯米,因為兒歌裡說,「老酒糯米做,吃得變nionio」——末一字是本地叫豬的俗語。做酒的方法與器具似乎都很簡單,只有煮的時候的手法極不容易,非有經驗的工人不辦。
  • 俞灝明再談燒傷事件視頻被曝光,網友不滿Selina、楊冪意外躺槍
    今日一則關於俞灝明談燒傷事件的視頻在網絡傳播開來,曾經塵封的往事也因視頻內容被再次翻出,除了男主角俞灝明之外,Selina和楊冪也被帶入了熱議,意外躺槍。曝光的這段視頻,其實是來自一檔名為《立場》的訪談節目,在2016年對俞灝明的做的獨家專訪。當時接受採訪的俞灝明,已經逐漸走出燒傷陰影,開始迎接《那年花開月正圓》給他帶來的又一次重生。
  • Love Wins,當我們談「愛」的時候,我們在談什麼
    愛,似乎有更多意味。所以,今天,我們不談性,只談愛,談談什麼是愛。 愛是關心。最近,英菲尼迪「敢愛大使」高聖遠來到杭州一家自閉症機構,探訪這裡的小朋友。這裡有他去年認識的自閉症小朋友嘟嘟。高聖遠一進門就認出了嘟嘟,還用漢語對他說:「你還記的我是誰嗎?」
  • 周作人:談酒丨賞讀
    有一個遠房親戚,我們叫他「七斤公公」,——他是我舅父的族叔,但是在他家裡做短工,所以舅母只叫他作「七斤老」,有時也聽見她叫「老七斤」,是這樣的酒頭工,每年去幫人家做酒,他喜吸旱菸,說玩話,打馬將,但是不大喝酒(海邊的人喝一兩碗是不算能喝,照市價計算也不值十文錢的酒,)所以生意很好,時常跑一二百裡路被招到諸暨峰縣去。
  • 33歲俞灝明談復出10年,惹哭網友:認真生活的人,會發光啊
    最近,俞灝明迎來了自己第33個生日。看著芋頭們給他的祝福,小in才發現,原來不知不覺間,距離我們為「04號快樂男聲」打call投票已經過去了13年!每次提起俞灝明,總是忘不掉2007年的那個夏天。在從不缺漂亮面孔的娛樂圈,我們常常可以看到有的演員,演什麼都像自己。而俞灝明恰恰相反,他總是會認認真真地把自己「藏起來」。比如前段時間大獲好評的《八佰》裡,外柔內剛的上官志標又一次成功「騙」過了不少人。
  • 俞灝明再談燒傷:把擔架讓給Selina是我做到的
    俞灝明稱談及此事無顧慮直言「這是我做到的」近日,俞灝明節目中談及做過最男人的一件事,他直言是「在救護車上把唯一的擔架讓女生躺了」,同時他稱談及這件事並不會有任何顧慮,因為這是自己做到的事情。節目中,俞灝明被問做過最男人的一件事,他回答稱是「在救護車上把唯一的擔架讓女生躺了」,並解釋稱「那時候的潛意識促使我做出這樣的一件事」。據悉,與Selina的燒傷事件在當時引發了兩邊粉絲的很多爭議,而當主持人問到這樣的爭議,有沒有讓俞灝明在談及此事時有顧慮時,俞灝明直言「我沒有顧忌,這是我做到的,如果是做不到的我肯定不會說。」
  • 【閱獨】蔣方舟微信在讀:柳宗悅談日本工藝
    本文為騰訊文化「閱獨」欄目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覺得時不時得靠這種虛張聲勢的講究,重燃對生活的熱愛~【延伸閱讀】上文蔣方舟所提及的柳宗悅,是日本著名民藝理論家,美學家。他最早提出「民藝」概念,創辦雜誌,著書立說,普及推廣「民藝」的理念。並身體力行,收集整理民間器具,將自己畢生收集貢獻於社會和民眾。今天在此介紹這一系列書籍,以饗讀者。
  • 我們從今天開始,談一場四個月的戀愛吧
    記得看大明宮詞時,元宵燈會還是中秋燈會,太平公主撩起了薛的面具,從此一見誤終身,逼這個人娶了自己,太平也真是顏控,但這種一聽就很光亮的節日,古人可以有燈會,我們也可以找個地方放孔明燈,許上願望,希望下一個戀人,陪我走過清晨的風雪。
  • 當我們談收納時,我們到底在談什麼呢?
    那麼,當我們談收納時,我們到底在談什麼呢?日本的收納整理大師近藤麻理惠認為「所謂整理,不只是收拾東西的一種技巧,整理是心理的重建,是通過物品與自己對話,讓自己更幸福的一種生活方式。」我想這也是為什麼我會愛上整理與收納的原因了。
  • 要自覺遠離只和你談感情不談錢的人
    出於工作場所的規定,他多次主動要求僱主籤訂勞動合同,僱主用甜言蜜語搪塞他說:「我們是兄弟。哥哥還能不公平地對待我兄弟嗎?」讓A放心,他的工資和紅利在年底是必不可少的,A也是一個臉皮薄,臉色短小的人,他談到這個,他怎麼會羞於整天追人談錢?而且,老闆宴請了三天,宴請了五天,他對他很好,自己該投桃報李,先把工作幹好不是嗎?
  • 全國首屆「無量杯」詩酒融合文學作品大獎賽入圍作品展:談生忠
    酒無量,功德無量無量的精神助力無量的人生
  • 健身與酒,健身能喝酒嗎?不談劑量無意義,酒對減肥與增肌的影響
    畢竟對大多數人來說酒這個東西還是少不了的,各種朋友聚會,家庭聚會,難免小酌幾杯。對於健身人群來說喝酒與否最終還是取決於自己,總的來說:「可以喝,但沒必要!」不談劑量的話,對喝酒還是不喝酒是沒有意義的,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健身與酒,酒對減肥與增肌的影響。
  • 情與錢的關係,談感情傷錢,談錢也傷感情
    1.能用錢解決的事,就不要談感情。曾經,我們三個是好兄弟:我,A和B但那是曾經,A和B當著我的面絕交了。我自己是個體戶,在縣城開了個飯店。A是在傳媒公司做設計,B呢,是建材老闆,也接些家裝的活計。我們仨關係走得比較親密,時常在我這裡小聚。大部分時候,都是我約他們,我準備飯菜酒水。B呢,由於工作的關係,經常找A幫忙設計一些裝修圖,A也時常幫B拉得一些裝修業務。這天,我們仨又做到一起。B又找A幫忙設計圖紙。
  • 今年中秋喝一杯——為歡聚團圓加分的中秋餐酒搭配指南
    擁有255多年歷史的幹邑品牌軒尼詩,以軒尼詩X.O和軒尼詩V.S.O.P,風靡幹邑愛好者。今年中秋節要團圓聚餐的你,如果還沒決定選擇什麼飲品來搭配烤肉、月餅,不妨聽聽愛吃、愛喝、愛旅行的工頭堅,給你的幹邑餐酒搭配建議。 百年經典淬鍊,琥珀色生命之水
  • 劉慶邦新書《心事》在京發布:談愛、談初戀、談文學
    劉慶邦面對生活時用冷靜、耐心和介入的勇氣,傳達出近距離觀照生命的摯情,以直面現實、率性、堅韌的寫作,徵服了眾多讀者。談愛:生活是瘀泥,愛就是荷花荷花肯定是從淤泥裡生長出來的,沒有淤泥的肥沃,就沒有荷花的清新、美麗。我們讓讀者看荷花就可以了,沒有必要把淤泥都攪上來。如果你把淤泥都攪上來可能就不美了,讀者看著就不舒服。
  • 和女文案們談點心
    (哪怕我今天談的是點心,也請你繼續愛我)(相信我  小仙兒更愛點心!)小仙兒頂了一個失戀三十三天女一號的名字,是一個清瘦、膚白、貌美的姑娘;我之所以今天提到她,是因為她還有另外一個標籤——女,文案。總之,和企業相關、和品牌相關、和產品相關的一切需要文字表達的部分。             接下來,我們開始談「點心」了。期待ing。。。第一個問題肯定是我是怎麼想起要做文案的?
  • 【中秋習俗】飲桂花酒
    【中秋習俗】飲桂花酒 17-09-29 17:31 來源:中國甘肅網 編輯:趙凌藝
  • 「做-愛可以,戀愛免談」:現在的年輕人,只談(性)不談愛
    愈來愈多的大哥人,甘心隻身,也不肯意談喜歡了。這屆大哥人嘴上嚷著想要甜甜的喜歡,可真有停止戀愛的梗概,他們又避之不及。以致嚷著「做愛可以,喜歡免談」。末了的末了,你在面臨love的時候再也不果敢進犯,而是張望,試探,略微感覺殺害,就火速後退,你很難再把一集團不便請進生意中了。現在的豪情,樸拙的少了,幌子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