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談酒」:無論如何,酒還是要喝的

2021-02-07 酩閱

文:周作人 | 整理:酩悅團隊

這個年頭兒,喝酒倒是很有意思的。我雖是京兆人,卻生長在東南的海邊,是出產酒的有名地方。我的舅父和姑父家裡時常做幾缸自用的酒,但我終於不知道酒是怎麼做法,只覺得所用的大約是糯米,因為兒歌裡說,「老酒糯米做,吃得變nionio」——末一字是本地叫豬的俗語。

做酒的方法與器具似乎都很簡單,只有煮的時候的手法極不容易,非有經驗的工人不辦。平常做酒的人家大抵聘請一個人來,俗稱「酒頭工」,以自己不能喝酒者為最上,叫他專管鑑定煮酒的時節。

有一個遠房親戚,我們叫他「七斤公公」,他是我舅父的族叔,但是在他家裡做短工,所以舅母只叫他作「七斤老」,有時也聽見她叫「老七斤」,是這樣的酒頭工,每年去幫人家做酒。

他喜吸旱菸,說玩話,打馬將,但是不大喝酒(海邊的人喝一兩碗是不算能喝,照市價計算也不值十文錢的酒),所以生意很好,時常跑一二百裡路被招到諸暨峰縣去。據他說這實在並不難,只須走到缸邊屈著身聽,聽見裡邊起泡的聲音切切察察的,好像是螃蟹吐沫(兒童稱為蟹煮飯)的樣子,便拿來煮就得了;早一點酒還未成,遲一點就變酸了。但是怎麼是恰好的時期,別人仍不能知道,只有聽熟的耳朵才能夠斷定,正如骨董家的眼睛辨別古物一樣。

大人家飲酒多用酒盅,以表示其斯文,實在是不對的。正當的喝法是用一種酒碗,淺而大,底有高足,可以說是古已有之的香賓杯。平常起碼總是兩碗,合一「串筒」,價值似是六文一碗。

串筒略如倒寫的凸字,上下部如一與三之比,以洋鐵為之,無蓋無嘴,可倒而不可篩,據好酒家說酒以倒為正宗,篩出來的不大好吃。唯酒保好於量酒之前先「蕩」(置水於器內,播蕩而洗滌之謂)串筒,蕩後往往將清水之一部分留在筒內,客嫌酒淡,常起爭執,故喝酒老手必先戒堂棺以勿蕩串筒,並監視其量好放在溫酒架上。

能飲者多索竹葉青,通稱曰「本色」,「元紅」系狀元紅之略,則著色者,唯外行人喜飲之。在外省有所謂花雕者,唯本地酒店中卻沒有這樣東西。

相傳昔時人家生女,則釀酒貯花雕(一種有花紋的酒罈)中,至女兒出嫁時用以晌客,但此風今已不存,嫁女時偶用花雕,也只臨時買元紅充數,飲者不以為珍品。有些喝酒的人預備家釀,卻有極好的,每年做醇酒若干壇,按次第埋園中,二十年後掘取,即每歲皆得飲二十年陳的老酒了。

此種陳酒例不發售,故無處可買,我只有一回在舊日業師家裡喝過這樣好酒,至今還不曾忘記。

我既是酒鄉的一個土著,又這樣的喜歡談酒,好像一定是個與「三西」結不解緣的酒徒了。其實卻大不然。我的父親是很能喝酒的,我不知道他可以喝多少,只記得他每晚用花生米水果等下酒,且喝且談天,至少要花費兩點鐘,恐怕所喝的酒一定很不少了。

但我卻是不肖,不,或者可以說有志未逮,因為我很喜歡喝酒而不會喝,所以每逢酒宴我總是第一個醉與臉紅的。自從辛酉患病後,醫生叫我喝酒以代藥餌,定量是勃闌地每回二十格闌姆,蒲陶酒與老酒等倍之,六年以後酒量一點沒有進步,到現在只要喝下一百格闌姆的花雕,便立刻變成關夫子了。(以前大家笑談稱作「赤化」,此刻自然應當謹慎,雖然是說笑話。)

有些有不醉之量的,愈飲愈是臉白的朋友,我覺得非常可以欣羨,只可惜他們愈能喝酒便愈不肯喝酒,好像是美人之不肯顯示她的顏色,這實在是太不應該了。

黃酒比較的便宜一點,所以覺得時常可以買喝,其實別的酒也未嘗不好。白幹於我未免過兇一點,我喝了常怕口腔內要起泡,山西的汾酒與北京的蓮花白雖然可喝少許,也總覺得不很和善。

日本的清酒我頗喜歡,只是仿佛新酒模樣,味道不很靜定。蒲桃酒與橙皮酒都很可口,但我以為最好的還是勃闌地。我覺得西洋人不很能夠了解茶的趣味,至於酒則很有工夫,決不下於中國。

天天喝洋酒當然是一個大的漏危,正如吸菸卷一般,但不必一定進國貨黨,咬定牙根要抽淨絲,隨便喝一點什麼酒其實都是無所不可的,至少是我個人這樣的想。

喝酒的趣味在什麼地方?這個我恐怕有點說不明白。有人說,酒的樂趣是在醉後的陶然的境界。但我不很了解這個境界是怎樣的,因為我自飲酒以來似乎不大陶然過,不知怎的我的醉大抵都只是生理的,而不是精神的陶醉。

所以照我說來,酒的趣味只是在飲的時候,我想悅樂大抵在做的這一剎那,倘若說是陶然那也當是杯在口的一刻罷。醉了,睏倦了,或者應當休息一會兒,也是很安舒的,卻未必能說酒的真趣是在此間。昏迷,夢霓,吃語,或是忘卻現世憂患之一法門;其實這也是有限的,倒還不如把宇宙性命都投在一口美酒裡的耽溺之力還要強大。

我喝著酒,一面也懷著「杞天之慮」,生恐強硬的禮教反動之後將引起頹廢的風氣,結果是借醇酒婦人以避禮教的迫害,沙寧(Sallin)時代的出現不是不可能的。但是,或者在中國什麼運動都未必徹底成功,青年的反撥力也未必怎麼強盛,那麼杞天終於只是杞天,仍舊能夠讓我們喝一口非耽溺的酒也未可知。倘若如此,那時喝酒又一定另外覺得很有意思了罷?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同樣,一方水土也釀就一方美酒。比如法國的白蘭地、葡萄酒,德國的啤酒,不同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賦予每一個地域不同的美酒屬性。白酒是我國當之無愧的國酒,是糧谷的極致轉化,是天人共釀的瓊漿玉液。而作為獨具魅力的中國白酒,我們在品味白酒的時候應該由內而外的充分感受她的美好。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是能夠使人類感到愉悅的一切事物,是人類對事物的感受與最基本的評價標準、取捨標準。發現美、創造美、分享美是人類的共同天性。如果說雄偉之美,雋秀之美,成就中國的大國之美。

白酒的釀造講求天地歸一,和合自然。「實際上不是人在釀酒,而是微生物在釀酒」這是釀酒師們交流時經常聽到的一句話。白酒釀造講求「水(質)、土(壤)、氣(候)、氣(溫)、生(微生物)」,不同的地域環境有不同的水土氣氣生,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糧、窖、(釀)藝,就應該釀出不同風格的酒。

白酒形成的博大精深的文化,而這白酒文化的內核就是對白酒人文之美的追求。從酒器、酒具到飲酒方式,這種人文之美呈現在各個層面。比如,無論是儲酒還是裝酒,白酒都要求是陶壇或者酒海,尤其是陶壇更為普遍,這樣既能呈現白酒的古樸之美,又能有利於白酒本身的「呼吸」,從而讓白酒達到更為卓越的口感。

「水一樣的外形,火一樣的性格」常用於描述白酒,似乎豪爽、灑脫是白酒與生俱來的基因,但其實這些都無關乎酒,只在於人們自己對酒的把握,只在於你再喝它的過程中是否用心品鑑。品賞鑑別白酒本身就是中國歷經數千年酒文化積澱的一部分,在你盡興暢飲時是否也領略到了它那令人心醉的文化意境!

喝酒一定是很有意思的事兒,所以,不管怎樣,酒還是要喝的。當然酒雖好,但不要貪杯啊!

相關焦點

  • 周作人:談酒丨賞讀
    冬天已經如約而至,在這個寒冷的季節,還有什麼比溫一壺酒更令人愜意的嗎?談酒周作人這個年頭兒,喝酒倒是很有意思的。我雖是京兆人,卻生長在東南的海邊,是出產酒的有名地方。有一個遠房親戚,我們叫他「七斤公公」,——他是我舅父的族叔,但是在他家裡做短工,所以舅母只叫他作「七斤老」,有時也聽見她叫「老七斤」,是這樣的酒頭工,每年去幫人家做酒,他喜吸旱菸,說玩話,打馬將,但是不大喝酒(海邊的人喝一兩碗是不算能喝,照市價計算也不值十文錢的酒,)所以生意很好,時常跑一二百裡路被招到諸暨峰縣去。
  • 每天喝2兩酒的人怎麼樣了?30度的酒和50度的酒,有什麼不同?
    要知道在古代的時候,一般在重大節日,或者設宴的時候人們才會飲酒,這本身是一種慶賀的方式,然而在現代卻變了味兒,很多的人都以這樣那樣的藉口大量的飲酒,最終嗜酒成性,會對身體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有的人在平時幾乎每天都是離不開酒的,很多人就覺得每天喝上二兩不多也不少,這樣還能讓自己比較滿足,那麼每天喝二兩酒對身體是不是好呢?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 酒勾酒,是酒精勾兌的酒,還是老酒勾調的酒?
    白酒如今,一說到「酒勾酒」,「都是勾兌的假酒」、「沒良心的酒精勾兌酒」……等批判性的言論不絕於耳,酒水行業接二連三的惡性事件,使很多消費者對白酒產生誤解,讓很多人對白酒的質量問題產生懷疑,甚至「談勾色變」,認為「酒勾酒」
  • 超好喝的日本梅子酒,每喝一口都像一場美夢
    (圖為畫家竹久夢二)為何說這款酒中有「美人之味」呢?因為釀造這款酒的宮下酒造,很多酒款都用日本著名畫家竹久夢二的美人畫來命名。(酒造,在日語中是「釀酒廠」的意思)毫不誇張地說,魯迅、周作人、豐子愷都是這位畫家的迷弟。豐子愷說:「夢二寥寥數筆,不僅以造型的美感動我的眼,又以詩的意味感動我的心。」周作人表示:「夢二的畫作除去了過往日本畫諷刺的意味,保留著飄逸的筆致,那種大眼睛軟腰肢的少女恐怕至今還蠱惑住許多人心。」
  • 健身與酒,健身能喝酒嗎?不談劑量無意義,酒對減肥與增肌的影響
    畢竟對大多數人來說酒這個東西還是少不了的,各種朋友聚會,家庭聚會,難免小酌幾杯。對於健身人群來說喝酒與否最終還是取決於自己,總的來說:「可以喝,但沒必要!」不談劑量的話,對喝酒還是不喝酒是沒有意義的,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健身與酒,酒對減肥與增肌的影響。
  • 喝小瓶酒的幸福與小杯喝酒的無奈
    不過,白酒也有小瓶的(這裡不談易拉罐啤酒和小瓶雞尾酒之類),常見的有半斤的、二兩五左右的。在北京,把二兩五(125毫升)一瓶的二鍋頭稱為「小二」,聽起來挺親切。江小白常見的則是二兩(100毫升)一瓶的。什麼人會喝這種小瓶的酒?在我看來,基本上是一些平時不怎么喝白酒,但也不完全排斥白酒的人,某天吃飯突然來了興致,想喝點白酒。
  • 魯迅的弟弟,周作人十句經典語錄:堅忍精進這四個字是一切的捷訣
    周作人,原名不叫周作人。周作人是他後改的名字。周作人,是魯迅的弟弟。是周建人的哥哥。周作人,是中國現代著名的散文家、詩人、翻譯家、文學評論家和思想家。周作人的代表作有:散文集《自己的園地》、《雨天的書》、《談龍集》、《談虎集》、《永日集》、《看雲集》、《瓜豆集》、《秉燭談》、《知堂文集》;詩集《過去的生命》;小說集《孤兒記》;論文集《藝術與生活》、《中國新文學的源流》;文學史料集《魯迅的故鄉》、《魯迅小說裡的人物》、《魯迅的青年時代》;回憶錄《知堂回想錄》;譯有《日本狂言遜》、《伊索寓言》、《歐裡庇得斯悲劇集
  • 八卦 Corked了的酒,喝還是不喝,這是個問題
    不管不顧地嚷出來「這酒corked「了,肯定是最最不得體的。對於這瓶酒的主人和侍酒師是啪啪打臉,對於其他客人是當場掃興。最理想的情況是酒的主人先發現了,招來服務生默默把酒撤下去了。最糟糕的是主人自己並不覺得酒有問題,別的客人也不覺得有問題,還拿著這酒來和你碰杯,此時,喝,還是不喝?
  • 茅臺鎮不貼標籤的白瓶酒,也叫裸瓶酒,能喝嗎?
    由於我是做酒並且喜歡分享白酒乾貨知識的原因,不少酒友加過來諮詢我在白酒上的常見疑惑,其中就有很多問到了:茅臺鎮不貼標籤的白瓶酒,能不能喝?我的回覆一直都是:不建議消費三無產品!先不談酒好不好喝,因為這樣的裸瓶白酒一旦喝出問題來,維權很難甚至是無法維權,身體是自己的,酒友除了好一口酒之外,還圖著喝的是一份安心,是工藝沒問題、質檢沒問題的糧食酒。這個時候可能就有人想問,自己去過茅臺鎮,那裡的朋友出來吃飯都是帶著這麼一個光瓶酒出來,上面什麼標籤都沒有,喝著很不錯,臨走了還帶了幾箱回去。
  • 酒友一定要知道的事,自己喝的酒屬於哪種酒,如何分辨酒的種類!
    其實,我們身邊愛喝白酒的人還是佔了大多數,只不過有的人喝的門兒清,有的人喝的稀裡糊塗。
  • 喝酒要喝純糧醬香酒 如何判斷是不是糧食酒?
    如果我跟你說,喝酒一定要喝糧食酒。有的人可能來一句天真的反問,酒不都是糧食釀出來的嗎?我選擇笑而不語,再跟你強調一次,一定要喝高品質的純糧醬香酒,更好喝,也更健康,對自己好一點,準沒錯。酒都是糧食釀造出來的嗎?如何判斷是不是糧食酒?不一定。
  • 夏天就是要喝梅子酒!去年做的酒今年可以喝啦!
    梅子酒是以新鮮青梅和冰糖放入基酒中,在長時間的浸泡之下得來的四季恩物。泡好的梅子酒聞起來酒味濃鬱,入口甜潤溫柔,有著梅子成熟的迷人氣息。製作梅子酒也是每年這個季節少不了事情。在吃烤肉的時候,來上這麼一杯酒實在愜意。曾經吃過一種用梅子酒和梅子肉製作的蛋糕,風味極佳。四季迴轉,梅子酒則是最好的見證。梅子酒的製作步驟並不繁複,只需要些許耐心和一點期待就夠了。
  • 好酒和好喝的酒的區別,你懂嗎?
    你為什麼分不清楚好酒和好喝?曾經聽過有人說「只有最有品位的人才能喝出這瓶酒的好……」 ,我只想說:「呵呵!」那些所謂「懂酒」的人常說,要多喝,多練,時間久了就會喝了。這話總是令人很鬱悶,就好像「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個千古難題,不喝怎麼能懂,可是不懂又怎么喝?
  • 好酒和好喝的酒的區別,你知道嗎?
    曾經聽過有人說「只有最有品位的人才能喝出這瓶酒的好……」 ,那些所謂「懂酒」的人常說,要多喝,多練,時間久了就會喝了。
  • 超好喝的日本梅子酒,不愧「美人之味」
    連叔按:第一次推早春梅子酒時,其中720ml的很快斷貨,我自己下手遲,也沒搶到
  • 我為什麼要喝義大利酒
    如果你已經喝了多年的葡萄酒,你可能會發覺:儘管在法國資本家強勢的營銷之下,我們覺得全世界的人應該都在喝法國酒,但其實適合日常飲用、性價比高、品質不錯的法國酒越來越難找到,而像義大利、澳洲等國的葡萄酒性價比卻越來越高,更適合我們日常輕鬆享用。不過好像這不僅是我們遇到這種情況,很多國家的酒迷也有類似的感受。
  • 喝紫酒為什麼要搖杯!
    很多人喝紫酒時不明白為什麼要搖杯,相信有很多人,看過各種電影的喝酒的時候先搖晃杯子、再聞一下、然後喝掉,總覺得是在裝逼。 其實不是的,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下。 其實搖杯與呼吸有同樣的意義,讓酒接觸更多的空氣使其氧化,那酒香就更突出。
  • 于謙愛酒有道,好久沒見一定要喝杯好酒梅見
    (原標題:于謙愛酒有道,好久沒見一定要喝杯好酒梅見) 在娛樂圈,很多明星藝人都對酒情有獨鍾
  • 當你喝到了Corked的酒該怎麼辦?
    小E跟我說,「這酒肯定Corked了!因為Corked的酒無論如何處理,放多久,都不會改變被汙染的事實,這幫不懂裝懂的傢伙以後再也不跟他們喝酒了!」呂楊聞了一下,又喝了一口,眉頭就皺起來了,輕輕地跟小鮮肉說『我也是侍酒師,我覺得這個酒有一點點的問題,你要不要再試一下?』這位小哥哥一下子馬上臉紅了起來,一句話不說,拿起酒瓶,走進了廚房。我好奇地拿過酒杯,說實話,我也沒聞出有問題。呂楊解釋道『這個酒的確沒有很重的TCA的味道,但香氣不是這款酒該有的香氣,更重要的是,這酒喝下去的回味很短,幾乎沒有。說明這款酒Corked 了。』
  • 在我們的印象中,好酒和好喝的酒是一個概念嗎?
    除了在價格上有一些差別之外,好酒和差酒在其他方面,我覺得差別不大。人生常以喝酒為樂,工作要喝酒,久聚要喝酒,親戚聚會要喝酒,喜結連理要喝酒,貴子要喝酒,生日要喝酒,等等。由此可以看出酒似乎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葡萄酒雖好,也不可貪杯,不管它是好酒還是差酒,好酒還是不好酒,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喝多了會上頭,喝多了會醉。大家要牢記一句話:酗酒有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