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傳統飲食「活化石」的沙縣小吃,為何成為福建飲食中一朵奇葩

2020-12-21 騰訊網

沙縣小吃源遠流長,歷史悠久,起源於夏商周、晉、宋中原黃河流域中華飲食文化,在民間具有濃厚的歷史文化基礎,尤以品種繁多風味獨特和經濟實惠著稱。中原的飲食文化隨著中原人民的多次南遷傳播到沙縣。使沙縣成為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匯集地,這是沙縣小吃聞名全國的主要原因之一。

沙縣小吃實際上屬源遠流長的古代中原飲食文化傳統的一個分支,沙縣的不少小吃,還保留著古老的傳統意識文化的特點,有的小吃的製作方法甚至保留著原始的特點,堪稱古代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活化石"。

沙縣小吃為何成為福建飲食中一朵奇葩

沙縣小吃不但流行在三明市各縣(市、區),而且在南平、福州、廈門也可常常遇到掛著"沙縣小吃"招牌的小吃店,甚至北至北京、南至深圳,以及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的太平洋旅遊勝地--塞班島也有"沙縣小吃"的蹤跡。足見沙縣小吃影響之大、傳播之廣。

據不完全統計,沙縣各類小吃有上百種,常年供應的有幾十種,蒸、煮、炸、烤、醃,加工方法多樣,米、面、芋、豆腐原料獨具地方特色,且來源豐富,家家戶戶都能做上幾樣,城區街頭巷尾日夜24小時都有小吃應市,非常方便。

特點一

是經濟實惠。沙縣小吃的單價一般在幾元以上。花幾元錢,一個人可以吃飽。夏日炎炎,一碗青草凍下肚,清暑去火功效,賽過冰淇淋,寒冬臘月,花上幾元錢,幾塊豆乾,一碟辣椒豆豉油,足夠使你渾身發熱,額頭冒汗。

特點二

是新鮮可口。經營沙縣小吃的經營者幾乎都有一個共同的歷史傳統,每天製作的小吃數量不多,一般都是當天製作,當天售完。從原料採購與食品保存的角度看,這種傳統有效地保證了食品的新鮮度。另一方面,據行家介紹,小吃的原料存放超過半天,味道也會走樣。因此,有經驗的小吃經營者為了維護小吃的聲譽,寧可縮短營業時間,減少營業額。這就保證了沙縣小吃的新鮮可口。

特點三

是綠色健康。從飲食科學的角度看,沙縣小吃又是合乎科學的健康食品。沙縣小吃基本上是低脂肪、低熱量的清淡食品。沙縣小吃最主要的原料之一是黃豆、大豆,其營養成分的含量在各種食品中是名列前茅的。沙縣風味小吃的許多原料、佐料都有豐富的營養。有的可以以食為藥,有去病保健的作用。為了發揚沙縣風味小吃醫療保健的傳統,有人還開設了藥膳燉罐,受到了社會各界的歡迎。

享用沙縣小吃還是一種鄉情濃鬱、情趣十足的精神享受。沙縣小吃遍布街頭巷尾,同廣大居民有著天然的感情聯繫。街頭小吃是沙縣的一大街景,其中 買豆乾的尤具特色。五六個人圍著街邊的一張小方桌,用筷子夾著豆乾,蘸著調料,送進口中。小吃攤又是一處天然的社交場所,一邊享用小吃,一邊聽食客們閒聊,真可以叫人長見識。嚴格地說,沒有這些情調,沒有這種氛圍。就體現不出真正的沙縣小吃的文化內涵。

正因為此,沙縣小吃以其品種繁多、風味獨特和經濟實惠、綠色健康而著稱,成為福建飲食文化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

下面介紹幾款沙縣小吃中的經典美食

1、沙縣扁肉

沙縣扁肉是由餛飩演變而來的。是福建沙縣傳統的地方名點,屬於閩菜系。南北扁肉有很多,而大多數食客都覺得沙縣小吃很有名,在沙縣琳琅滿目的美食中,扁肉是最有人氣的小吃,它早在1997年就獲得了"中華名小吃"稱號。根據實地考察得知,沙縣扁肉有的是用福建福州的著名特產"燕皮"包製而成的,故有"扁肉燕"之稱。燕皮是將豬瘦肉用木棒捶成肉茸,放入上等甘薯粉製成的薄片,創於清末光緒年間,其特點是薄如紙張,色澤潔白,韌而有勁,久煮不爛。因柔軟滑潤,細膩爽口,富有燕窩風味而得名。

2、沙縣板鴨

沙縣板鴨是沙縣農村傳統的家庭美食,民間稱為"臘鴨"。其源遠自三千年的周朝。早在周代,就有將雞鴨鵝肉類臘制的做法。其名叫"臘"就是指生產製作此類食品時間在農曆臘月,朝廷中曾設有"臘人"一職,掌管加工幹肉的事務,加工方法一般是將肉抹上鹽姜等作料醃製後風乾、曬乾或烘乾,使肉脫水,延長保存期,食時過蒸切塊即可。現在沙縣臘鴨的傳統做法,同以上所述大致相同,但在配料上略有增減,烘烤的方法也更加講究。

3、沙縣豆腐乾

沙縣小吃的豆腐系列裡有燙嘴豆腐、真心豆腐、烤豆腐乾、燻豆腐乾等等,品種眾多,難以一一列舉,雖然味道各異,但全都很好吃,其中最有地方特色就是桅子豆乾。桅子豆乾顧名思義就是要用到桅子,製作方法非常簡單。把桅子花的果實搗碎放開水裡浸泡,然後把做好的豆腐投入浸泡出來的水中染成黃色後撈起,放在烤架上用炭火慢慢烘乾。這樣做的豆腐乾不但色澤鮮豔誘人,而且吃的時候有一種淡淡的桅子花香。

對於沙縣小吃,有人提出,"沙縣小吃只有小吃,沒有大菜"的觀點,其實,作為單個品種,小吃固然"小",但許多小吃匯集在一起,亦可形成大的規模、大的氣派。沙縣小吃文化包含著強烈的精品意識。這種精品意味貫穿於小吃製作的全過程。沙縣的扁肉肉餡大部分是用木槌打成的,據了解,一團瘦肉打成扁肉餡,要打10000次上下,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如果用絞肉機,固然省力,但做出來的肉餡的口感、韌性遠不如木槌打成的。因此,許多扁肉的經營者放棄了輕鬆、簡便的現代化操作方法,寧肯站在半人高的臺前,一下一下揮舞著笨重的木槌,向社會提供更精良的食品。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喜歡的朋友記得關注下2020年好運連連必發大財!

相關焦點

  • 隨處可見沙縣小吃的店,你知道沙縣哪些小吃呢?
    南北扁肉有很多,而大多數食客都覺得沙縣小吃很有名,在沙縣琳琅滿目的美食中,扁肉是最有人氣的小吃,它早在1997年就獲得了「中華名小吃」稱號。2 沙縣芋餃沙縣芋餃是沙縣小吃中最具特色的一道美食,也是福建一道著名的麵食小吃。
  • 長沙沙縣小吃有1063家,沙縣的「沙縣小吃」只有82家
    因做沙縣小吃多年,地道湖南新化人的劉承華被沙縣小吃同業公會認同,並成為沙縣金湘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股東。組圖 / 盧睿 " 沙縣小吃 " 素有中華民族傳統飲食的 " 活化石 " 之稱,其製作工藝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長沙東南近 700 公裡外的福建沙縣,在春秋戰國時,和長沙一樣,曾為楚地。
  • 沙縣小吃進軍日本 能成為中國「麥當勞」呢?
    這就是我們家喻戶曉的沙縣小吃。沙縣小吃源遠流長,歷史悠久,起源於夏商周、晉、宋中原黃河流域中華飲食文化,在民間具有濃厚的歷史文化基礎,尤以品種繁多風味獨特和經濟實惠著稱,是中華飲食文化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早已享譽海內外。人們將福建省三明市沙縣譽為「小吃城」、「美食城」。
  • 年賣500億、擬入非遺,風靡全球的沙縣小吃到底有多厲害?
    在評論中,不少網友都表示了自己對沙縣小吃的喜愛,甚至還有網友替「蘭州拉麵」操起了心。不過沙縣小吃的力量還真不容小覷,據沙縣小吃辦統計,目前,沙縣小吃已遍布62個國家和地區,全國沙縣小吃門店超8.8萬家,連鎖標準店3103家,年營業額超500億元,帶動30萬人就業,可謂是當之無愧的「國民小吃」。
  • 小吃大功夫——沙縣小吃產業發展調查
    小吃經營業主正在製作沙縣傳統小吃。本報記者 張葦杭攝  入夜的沙縣文昌街匯聚了60多種經典的沙縣小吃,形成了「傳統技藝小吃一條街」。本報記者 張葦杭攝  據沙縣小吃辦統計,目前,沙縣小吃已遍布62個國家和地區,全國沙縣小吃門店超8.8萬家,連鎖標準店3103家,年營業額超500億元,帶動30萬人就業,是真真正正的「國民小吃」。  「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心系發展、心繫民生,對沙縣小吃發展尤為關注,對小吃產業發展作出重要指示。」
  • 小吃大功夫:沙縣小吃產業發展調查
    在500公裡之外的安徽省蚌埠市,俞其寶的哥哥俞其勇經營著一家60平方米的沙縣小吃門店;而在他們的家鄉——福建三明市沙縣夏茂鎮俞邦村,俞其寶和俞其勇的父親俞和傳在村裡小吃街開了個門臉,專做當地特色小吃玉糕。  你可能不知道沙縣在哪裡,但你一定見過沙縣小吃。沙縣小吃是很多城市的煙火氣。火車站邊、居民區裡、公司樓下……哪裡最「接地氣」,哪裡就有沙縣小吃。
  • 沙縣小吃,也可以是中國人的健康餐
    但是,在碳水化合物方面,相比每100g碳水含量超過70g的米飯,可選擇外購每100g碳水含量低於30g的紅薯等雜糧,進行血糖補充以及提供飽腹感。 類似的一份沙縣小吃組合,或許在上海不足30元。相比同價位的爆炒蓋澆飯、大碗拉麵,很大程度兼顧了口味以及健康。
  • 小吃大功夫——沙縣小吃產業發展調查_新聞中心_中國網
    在500公裡之外的安徽省蚌埠市,俞其寶的哥哥俞其勇經營著一家60平方米的沙縣小吃門店;而在他們的家鄉——福建三明市沙縣夏茂鎮俞邦村,俞其寶和俞其勇的父親俞和傳在村裡小吃街開了個門臉,專做當地特色小吃玉糕。你可能不知道沙縣在哪裡,但你一定見過沙縣小吃。沙縣小吃是很多城市的煙火氣。火車站邊、居民區裡、公司樓下……哪裡最「接地氣」,哪裡就有沙縣小吃。
  • 沙縣小吃,也可以是中國人的健康餐|GymSquare
    類似的一份沙縣小吃組合,或許在上海不足30元。相比同價位的爆炒蓋澆飯、大碗拉麵,很大程度兼顧了口味以及健康。而毫無疑問的是,沙縣小吃中臘肉炒粉、雞蛋炒麵,以及頗有特色的花生醬拌麵應避免。因為,高油脂以及精細碳水的組合,讓他們成為中式肥胖餐的代言之一。
  • 沙縣小吃,就是中國人的深夜食堂
    講到福建沙縣,具體在哪兒,很多人可能真的不知道。 熱氣騰騰的扁肉加上香氣飄飄的拌麵所組成的王牌CP,成為不少人記憶的味道,沙縣小吃也不斷發展壯大,成為沙縣生動的一張名片。
  • 在福建這裡,沙縣小吃「承包」一整條街!「組圖」
    臺海網6月9日訊 據福建日報-新福建APP報導 6月9日,三明市沙縣東門古街南側的沙縣「傳統技藝小吃一條街」揭牌營業,15個沙縣小吃技藝傳承人正在各自的小吃檔口嚮慕名而來的各地遊客展示小吃技藝。(福建日報記者 遊慶輝 通訊員 肖首洲 鄧書榕 攝)該街共有13個檔口,傳承的有燒麥、扁肉、滾粉豆腐丸、蔥肉餅、鍋貼、芋餃、泥鰍粉幹、包心豆腐丸、耳朵餅和紫菜餅、鄭湖豆乾、燈盞糕、喜粿、烙粑等15種極具沙縣特色的地道小吃,還輔營拌麵、春卷、金包銀、牛系列、甜燒麥等受追捧的沙縣熱門小吃50多種。
  • 近百種特色小吃亮相「中國小吃之鄉」——福建沙縣
    近百種特色小吃亮相「中國小吃之鄉」——福建沙縣 2020-12-07 13:51:53 中國新聞網 作者:李駿 責任編輯:李駿     圖為12月7日,民眾在美食展上品嘗沙縣小吃
  • 福建除了著名的沙縣小吃,還有這些傳統美食也是色香味俱全
    不要著急,今天我們繼續將餘下的福建五大美食通通介紹給大家。福建美食推薦六、廈門沙茶麵相對於北方的傳統麵條,廈門的沙茶麵就有些舶來品的味道了。處於中國沿海的廈門受外來文化衝擊十分厲害,飲食文化自然也不例外。沙茶起源於印尼、馬來西亞一帶,原本應稱作沙嗲。
  • 黃燜雞VS沙縣小吃,誰才是新一代國民料理NO.1?
    點擊上方藍色字體字體即可關注這是巨變的中國,人和食物,比任何時候走的更快。可以看出在過去四年中,沙縣小吃的規模處於萎縮狀態。而黃燜雞米飯,目前其門店達 4萬多家,覆蓋全國329個城市。據百度地圖大數據顯示,黃燜雞米飯從2014年開始極速擴張,半年多的時間從137個城市擴張到244個城市,店面數量從8538家增長至2016年底的40834家,增長了近5倍。
  • 沙縣小吃憑什麼走向國際?如今搖身一變的沙縣小吃,時髦到認不出
    其中最為代表性遍布街道的就有「蘭州拉麵、黃燜雞、沙縣小吃」沙縣小吃在全國有兩萬多家店,六萬多的從業者,其地位相當於餐飲界的一哥。說起沙縣小吃如今已然今非昔比,接軌國際輕食風尚,將昔日傳統的接地氣小吃變得高大上。
  • 沙縣小吃:「中國最神秘組織」的逆襲記
    截至2020年,肯德基在中國內地的門店數量為6700多家,麥當勞則剛剛超過3300家,肯德基與麥當勞加起來約1萬家,沙縣小吃是二者之和的八倍多。作為當仁不讓的「美食頂流」,沙縣小吃已經成為全國各地城市街頭的常客,而「失去沙縣小吃的街頭是沒有靈魂的」。
  • 綠色寶庫,福建三明特色美食小吃
    三明市,地級市,隸屬福建省,有「國家森林城市」、福建「綠色寶庫」之稱。三明市是福建省區域性中心城市、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和物流中心、先進位造業基地、生態文化旅遊勝地和休閒養生基地。著名的沙縣小吃就在這裡,今天小編就來到了三明,一起品嘗三明的味道。
  • 福建三明市歷史民俗文化豐厚多樣,那它的飲食文化又是怎麼樣的呢
    三明市的歷史文化豐厚,民俗文化多樣,食住這方面的習俗是最有時代的代表性,在寧化、清流、明溪一帶有著從晉代就已經有了記載「吃老鼠幹」的習俗;寧化的「魚生」資格就更老了,可以推至原始社會末期;還有「韭菜包」,它應當是北方飲食文化對南方飲食文化影響的最好見證。
  • 沙縣小吃「約等於」代餐?
    最近,愛健身的阿坤還真發現了「替代品」,他常去「舉鐵」附近的那家沙縣小吃「改善生活」,「我諮詢過營養師,這麼做是可行的。」「一個雞腿套餐30元左右,除了米飯和雞腿,裡面含有青菜87g、豆乾43g、滷蛋50g」,營養師告訴他,雞肉比牛腩、鴨肉的熱量低,也是優質蛋白,但「套餐中的瓦罐湯,比較油膩,對於健身、減肥人士來說,可以不選。」
  • 福建沙縣:小吃村裡鄉村旅遊別樣火
    福建省三明市沙縣夏茂鎮俞邦村被譽為「沙縣小吃第一村」,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村民就開始外出經營小吃,是沙縣小吃走向全國的起點。近年來,俞邦村依託傳統小吃文化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吸引著南來北往的遊客。走進俞邦村,樓房成排,溪水繞村,一派鄉村振興美景。 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本文轉自【新華網】; 這是11月23日拍攝的俞邦村風貌(無人機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