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色字體字體即可關注
這是巨變的中國,人和食物,比任何時候走的更快。無論他們的腳步怎樣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歡,來的有多麼不由自主,總有一種味道,以其獨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著我們,認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來處。
——《舌尖上的中國2》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美食國度、餐飲大國,川、魯、粵、閩、蘇、浙、湘、徽,「八大菜系」各領風騷。
中國飲食文化也是博大精深,酸、甜、苦、辣、鹹五大味道區域覆蓋全國,東西南北中,每個區域的飲食風格也各不相同。
沙縣小吃、黃燜雞、蘭州拉麵、桂林米粉、重慶雞公煲此前一直被稱為「五大國民小吃」。
而最近幾年,隨著黃燜雞的狂轟濫炸,強勢崛起,如今儼然成為國民小吃中的戰鬥「雞」。
2015年,黃燜雞米飯力壓蘭州拉麵和沙縣小吃,成為新一代最受歡迎國民料理。澎湃新聞發文調侃黃燜雞,稱它與「沙縣小吃」和「蘭州拉麵」是中國餐飲三大扛把子。
而另一方面,一直走接地氣路線的「沙縣小吃」,近日被網友爆料,在無錫出現了一家「沙縣輕食」,走起了日式小清新路線,一時間成為了微博上的「網紅店」,受到大家極大關注。
黃燜雞米飯熱度不減,沙縣小吃如今正面臨消費升級,雙方在「國民料理NO.1」之爭愈演愈烈。而昔日的快餐翹楚,蘭州拉麵和桂林米粉似乎已經開始掉隊。
室友A:「晚上吃什麼?」
室友B:「點外賣吧。」
室友A:「外賣都不知道點哪家。」
室友B:「那就點黃燜雞吧。」
室友A:「好。」
「老闆,給我來份小份黃燜雞,微辣,米飯記得多盛點,謝謝了。」
這樣的對話,經常出現在大學校園生活以及各家黃燜雞門店的收銀處。
「一隻雞的傳說,一道菜的餐廳」,短短幾年異常火爆的黃燜雞米飯旋風,席捲全國各地。在佔領二線城市商場以後,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如今也已經呈現出"滿城儘是黃燜雞"的繁榮景象。
小孩吃,大人吃,老人吃,學生可以吃、藍領可以吃、白領也可以吃,中餐可以吃、晚餐可以吃、夜宵也可以吃……
黃燜雞無疑是現在市面上,高頻+剛需做得最好的餐飲品牌之一。
黃燜雞米飯又叫香雞煲,濃汁雞煲飯,是魯菜名吃。是源自山東濟南的漢族傳統名吃,屬於魯菜系。
一種主食,一種菜餚。小份價格在15元左右,其中米飯1元,如果不夠,需要加飯,一碗也只需要1元。憑藉便宜的價格,上客速度快、雞肉分量足,有菜還有湯,葷素搭配,黃燜雞俘獲了諸多食客的味蕾。
黃燜雞席捲全國開始於2013年,興盛於2014年,最高潮在2015年。全國所有黃燜雞米飯餐廳已超1萬家,北京最巔峰時超700家。根據百度指數數據
在2011年-2013年,沙縣小吃的搜索量一直高於黃燜雞,2013年之後,黃燜雞指數迅速攀升,進入2015年,已經完全超過沙縣小吃。
從百度地圖數據看
沙縣小吃
黃燜雞
目前全國共有25826家沙縣小吃。據2013年沙縣小吃全國分布及發展趨勢調查報告,當時全國正規沙縣小吃店的總數約2.5萬家。可以看出在過去四年中,沙縣小吃的規模處於萎縮狀態。
而黃燜雞米飯,目前其門店達 4萬多家,覆蓋全國329個城市。
據百度地圖大數據顯示,黃燜雞米飯從2014年開始極速擴張,半年多的時間從137個城市擴張到244個城市,店面數量從8538家增長至2016年底的40834家,增長了近5倍。
在2015年,隨著在西藏開店,黃燜雞米飯開遍全國所有省、直轄市及自治區(除港澳臺)。
而根據支付寶2016年1月發布了2015年全民帳單,這份行動支付的帳單顯示,2015年最受歡迎的國民料理是黃燜雞米飯。
不論從規模、效益、口碑,黃燜雞的影響力已經越來越大,已經超過了沙縣小吃。
沙縣位於福建西北部,隸屬於三明市,被人們譽為"小吃城"、"美食城"。
沙縣
沙縣小吃源遠流長,歷史悠久,起源於夏商周、晉、宋中原黃河流域漢族食文化,在民間具有濃厚的歷史文化基礎,尤以品種繁多、風味獨特和經濟實惠著稱,是中華飲食文化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早已享譽海內外。
如今的沙縣小吃」已遍及全國十幾個省市,其中發展上千戶以上的城市就有本省的福州、廈門、泉州,以及省外的廣州、上海、南京、杭州、海南、長沙、武漢等城市,並向江蘇、廣西、雲南、北京等省市拓展。
20世紀90年代,沙縣為解決農民和城鎮下崗職工就業增收難題,把小吃製作的傳統工藝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不僅破解了"三農"難題,並以此帶動沙縣各項事業的發展,成效顯著,得到中央、省、市領導及專家的肯定與支持。
沙縣政府在1997年便註冊了沙縣小吃的商標。
和黃燜雞隻做一道菜相比,沙縣小吃則並非一道菜,而是有米、面、飯等多種品種。
沙縣小吃中面類包括蒸餃、餛飩、鍋貼、油條、扁肉、麵條、清湯麵、春卷、水晶餅、蝴蝶包等;
豆類包括豆腐、燙嘴豆腐、烤豆乾、香乾、豆腐丸、爆豆花等;
米類包括年糕、湯圓、白果、艾果、餈粑、泥鰍粉幹、鴨湯粉幹、黃鱔粉幹、肉粽等。
沙縣小吃又分為兩大流派:
即口味清鮮淡甜、 製作精細的城關小吃流派,代表品種有扁肉(麵食)、燒麥、肉包等,獨具特色;
口味鹹辣酸、製作粗放的夏茂小吃流派,以夏茂鎮為代表,原料以米、薯、芋為主,如米凍、喜粿、米凍皮(粳秈面)、牛系列等。
▲全國「沙縣」小吃統一菜單
▲沙縣當地小吃店菜單
「揭開蒸籠,冒著白花花的蒸氣的蒸餃,皮是薄薄的,甚至都透亮了,張嘴咬一口,裡面鮮美的汁水流入口中,咬那浸了汁水的肉團,不肥不膩,入口爽滑……那真叫美!」
——@李婷 蒸餃愛好者
「燒賣裡碧綠的顏色,透出蒸熟後薄如紙的麵皮,猶如翡翠一般。輕輕地咬上一口,皮一點便破,吃到裡面由蝦仁韭菜和雞蛋製成菜茸,爽口清潤。吃下去後嘴裡還充滿蝦仁的香味,真可謂齒頰留香。」
——@MIMO 燒麥愛好者
蒸餃作為沙縣小吃的明星產品,但是在當地沙縣小吃菜單裡並沒有蒸餃,當地人也並不喜歡吃,但如今成為大家去沙縣必點的一道菜,也出乎了當地人的意料。
沙縣小吃品種過多,就餐環境過於簡陋,食品的外觀缺乏美感。在追求消費品質升級,消費者在注重口感與消費體驗的選擇下,沙縣小吃已經失去了大部分的顧客。
沙縣輕食最近一兩星期,一家叫沙縣輕食的店火了,據網友在微博透露,在無錫出現了一家「沙縣輕食」,走起了日式小清新路線,一時間成為了微博上的「網紅店」,受到大家極大關注。
這家日式小清新裝修風格的餐飲小店,菜單中既有沙縣小吃常見的蒸餃燉品,又有沙拉、咖喱雞等日式輕食,從大眾點評看人均價格19元。
爆紅後,很多人猜測這是沙縣小吃在消費升級趨勢下的新舉動。據此前界面新聞報導,實際上,這是一個叫陳平的四川老闆開的「山寨」餐廳。
陳平在接受界面新聞採訪時說道:「沙縣小吃是全國最受歡迎的品牌,但就餐環境不好,我想開一家不一樣的沙縣小吃店。」
儘管這並非是沙縣小吃官方的最新動作,但是從去年7月,一組沙縣小吃的日本風海報刷爆網絡,是一位民間設計師的自發創意設計的,一時受到網友們的認可和喜愛。
根據大眾點評數據,江蘇人最愛黃燜雞米飯,蘇州2015年平均一天開1.4家黃燜雞米飯。
國民小吃品牌眾多,但也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小吃品牌就喜歡扎堆。你可以明顯的看見,只要有沙縣小吃的地方就有蘭州拉麵,這和肯德基、麥當勞總是開在一起是一個道理。
從價格來看,沙縣小吃最便宜。
小吃一起打包,可以創造更多的利潤點,這是很多店的選擇。
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的沙縣小吃,裡面也有黃燜雞米飯,所以說混搭是黃燜雞米飯超越其他小吃品牌的重要王牌。
而根據百度地圖大數據顯示,黃燜雞在一線城市以及省會城市分布較多。
城市分布
品牌分布
目前黃燜雞米飯品牌有200多個,其中楊銘宇黃燜雞米飯作為行業領頭羊,單品牌門店多達3852家。除去這一類加盟品牌之外,也有人選擇不加盟自創品牌經營。
群體分布
關注黃燜雞米飯的用戶中,男性用戶遠多於女性用戶,其中80%關注者集中在年齡在18—34歲之間。
學歷分布
時間分布
黃燜雞米飯周末絕大多數時段關注度均高於工作日;11-13點午飯時間關注度最高。
黃燜雞米飯與沙縣小吃有著諸多共同點:街邊連鎖小吃、相同的受眾群體、價格經濟實惠、上菜速度快、製作工藝易掌握等等,導致兩者的競爭越來越多。
加盟店VS夫妻店
黃燜雞的幕後推手是加盟商,對於黃燜雞米飯來說,除了在產品設計上滿足食客之外,能否滿足加盟商也是決定其成敗的關鍵。
黃燜雞米飯給出的加盟價格。最便宜品牌來自濟南,名為「飛嘗一家」,只需要2800元。來店學習費用是4800元。
加盟費用最貴的同樣是總部在濟南的一個品牌,叫做「楊銘宇」。「首先店面必須在30平方米以上,裝修風格要和總部的風格統一。位置也有要求,兩家店的間距要在1公裡以上。加盟費是2萬元,保證金5千元。
投入幾萬元到十幾萬元便可以開一家店,對於經營來說很容易上手。這種容易操作且風險較低的的加盟連鎖方式成為創業浪潮中不少投資者的選擇。
黃燜雞毛利高,具體有多高,知乎網友這樣評價:以一份黃燜雞來說,總部給加盟商的價格大約5元,而加盟商一份賣出價卻可達到15-20元,高毛利讓很多困難都不是困難,這是黃燜雞能成功的關鍵所在。
黃燜雞米飯的低門檻、低風險加盟形式吸引了諸多創業者,同時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便利的點餐APP,為黃燜雞的銷量提升起到推動作用。
沙縣小吃最典型的模式就是夫妻店,20年前是這樣,如今多數基本還是這樣。
黃燜雞利潤VS沙縣小吃
黃燜雞嘗試過很多新品種,但銷量遠不如黃燜雞。首先,最關鍵的是雞肉便宜,如果選擇質量好的牛肉做成一道黃燜牛米飯,其單價基本要40元左右,基本上失去了一半顧客;
其次,在中國個地區文化風俗上,雞肉的敏感程度比較低,用戶接受程度高於其他禽肉類。
此外一份黃燜雞的成本大概在5元左右(總部給加盟商的價格),加盟商一份賣15-20元,一份賺10元左右,毛利在60-70%,這也是為什麼現在黃燜雞加盟店遍地開花的一個原因。
沙縣小吃品種多,不同的品類,價格不同,售價越高,利潤就越高。這和黃燜雞只做一道菜,利潤受影響因素更加多變。
另外,沙縣小吃實際上是政府管理下的特許經營。由於其基本只允許沙縣本地人和外地親戚經營,導致其門檻往往高於黃燜雞米飯。
單一VS多樣化
雖然黃燜雞米飯加盟店魚龍混雜,但每家出售的食物基本相同。這種單一的品類特徵反而成為一種優勢,容易標準化、容易複製,同時也可以短時間內快速投向市場,形成規模。
黃燜雞米飯快、便宜、簡單,成了它成功的秘訣。除了做雞,黃燜排骨、黃燜牛肉、黃燜豬手都屬於「失敗作品」,銷量不及不說,工藝和原料要求也遠高於雞肉。
黃燜雞米飯僅一道菜,有其固定的做法與配料,主料是雞腿肉,配以土豆、青椒和香菇燜制而成,有味道濃鬱的湯汁。如果你在店裡堂吃,你會拿到一大碗白米飯,然後是一小鍋熱騰騰的黃燜雞。它嘗起來有點辣,很下飯。
有人調侃說,黃燜雞米飯是選擇困難症患者的福音。它的單一選擇,使選擇困難症患者們免去了對著菜單挑花眼的煩惱,適合現代人生活快節奏,餐飲時間短的現狀。
沙縣小吃種類繁多,某種程度上加大顧客選擇成本,也加大了標準化的難度。
實體店中通常生產較為複雜,一個店裡的菜品幾十個,各類材料等加在一起原材料品種成百上千,這種生產產品管理起來是非常複雜的。
價格穩定VS多次上漲
在消費快速升級的衝擊下,大多數沙縣小吃仍然處在標準化範圍之外,菜品質量下滑明顯,口味兒受到很多詬病。在質量下降的同時,它卻並未停下漲價的步伐。
在二線城市 一碗炒麵、炒飯價格基本在12-13元左右。不少顧客抱怨:消費環境那麼差,口味就那樣,還漲價,是梁靜茹給你的勇氣嗎?
黃燜雞米飯能夠風靡全國,除了大眾的口味和充足的數量,價格還比較公道。作為低端餐飲,黃燜雞米飯一份15元到20元的價格,與沙縣小吃和蘭州拉麵相比,性價比更高。
儘管一線城市價格有所上升,但是分量足,很少有顧客抱怨吃不飽的,價格還能接受。
在廣大食客心目中,沙縣是廉價、low、屌絲文化的代名詞,並且一度因為食品衛生安全問題,常見於各大新聞媒體曝光中,但沙縣依然是「中國快餐業連鎖巨頭」之一。
黃燜雞在「火」了以後,也頻頻被爆出醜聞,雞肉安全問題,以及市面上的「黃燜雞米飯」品牌管理模式問題、人才培養機制設立,標準化的管理體系規範,加盟門店質量不可控導致黃燜雞的擴張存在極大風險。
如今的消費者拋棄的不是沙縣小吃、黃燜雞、蘭州拉麵的產品本身,而是老舊落後的消費體驗。
黃燜雞米飯、沙縣小吃要想成為中餐的KFC、麥當勞,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啊!
一直把黃燜雞/米飯說成黃燜/雞米飯, 請告訴不是我一個人 ——@範欽
作為山東人,我今天才知道黃燜雞米飯原來是魯菜。。。原諒我的孤陋寡聞——@張毅
楊銘宇黃燜雞米飯, 我吃過的覺得這個牌子的味道可以, 其它的都不行 @葉霞
本文部分參考資料來自:
( 界面新聞、新一線研究室、《2017中國餐飲報告》、第一財經周刊、21世紀經濟報導、新金融觀察、百度指數、大眾點評)
誰才是你心目中的國民料理NO.1?
<end>
【作者簡介】
黑眼豆豆寫字的地方:簡書原創作者。
微信公眾號:黑眼豆豆寫字的地方(heiyandoudou2016)
【簡小妹推薦】
我的女朋友是個小流氓
因為讀書,我沒讓自己死在平庸裡
我們該感謝王者榮耀耗盡了80%的人上升的空間
我終於去了希臘,圓了那個藍白世界的夢。
-簡書-
國內優質創作社區
有志青年聚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