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沙縣小吃為啥這麼火?

2020-12-18 央視新聞

提起「國民美食」沙縣小吃恐怕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經過20多年的發展沙縣小吃全國門店超8.8萬家年營業額達500億元同時還走向了世界62個國家和地區在世界各地街頭巷尾傳奇沙縣小吃用熱騰騰的煙火氣撫慰著「吃貨」們的胃

沙縣小吃是福建三明的大產業目前,沙縣27.2萬人中有6萬多人在外經營小吃2019年,沙縣農民人均收入超過2萬元在小吃產業的帶動下全縣貧困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摘帽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推動下如今,沙縣小吃已經完成了標準化建設、大數據整合的產業轉型升級

福建省沙縣小吃產業園是沙縣小吃的「中央廚房」每天,12噸蒸餃在自動化生產線上誕生每個蒸餃統一兩面14個褶重量14.5克,正負不超過0.2克扁肉依靠機器自動捶打拌麵也用上了自動撈麵機40噸各類半成品從中央廚房出發通過冷鏈物流發往各地大數據分析成千上萬加盟店的經營情況從生產線到餐桌食品安全可全過程監控

新科技不失「老味道」統一管理、統一裝修、統一產品的現代經營模式讓沙縣小吃品牌歷久彌新

如今,不少沙縣人返鄉創業做起了小吃的配套產業沙縣的中藥材、食用菌、香料等小吃配料種養基地有6萬畝帶動2萬農戶就業一道小吃,富了一個縣沙縣人靠著自己勤勞的雙手帶出了一整條小吃產業鏈闖出了一個響噹噹的小吃品牌演繹大國小吃的精彩傳奇

在很多外地門店扁肉、拌麵、蒸餃、燉罐是最常見的品種在沙縣當地小吃品種高達110種很多在外地都是吃不到的

那麼問題來了「我吃的是假沙縣小吃嗎?」「為什麼這麼多品種我都沒吃過?」因為食材的地域限制、運輸條件的原因很多小吃沒有辦法製成半成品運往外地所以只能在沙縣當地才能吃到「吃貨」們,快來沙縣一飽口福吧

(總臺央視記者 黃志豪 魏明 編輯 張亞楠 江雨航)

相關焦點

  • 沙縣小吃:小吃裡的大國奮鬥史
    在明麗悠閒的縣城,小吃已經成為當地人的生活方式。但沙縣小吃的源頭並不在城裡,要繼續深入到縣城數十公裡外的夏茂鎮。上世紀九十年代,村民們為了生計挑著擔子在城裡叫賣拌麵和扁肉,從此開啟了沙縣小吃走向世界的開端。「二十多年來,村民們把沙縣小吃開到全國、全世界,吃了不少苦,但也有大回報。
  • 長沙沙縣小吃有1063家,沙縣的「沙縣小吃」只有82家
    因做沙縣小吃多年,地道湖南新化人的劉承華被沙縣小吃同業公會認同,並成為沙縣金湘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股東。組圖 / 盧睿 到上世紀 90 年代中期,沙縣政府注意到外出做沙縣小吃能夠很好地緩解縣城當時的就業壓力、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出路等問題,開始有組織、有計劃地助推沙縣小吃產業的發展,鼓勵每個村的村長帶頭,鼓勵鄉鎮、街道幹部停薪留職帶領更多人走出去。 從 1996 年到現在,沙縣政府已經換了多屆,但對沙縣小吃的推動從未停止過。
  • 升級遲緩 沙縣小吃遭「搶道」
    不過,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沙縣輕食」和沙縣小吃沒有任何關係,只是一家將沙縣餐品和店面裝修進行了升級的單店,可相似的產品、升級版的外觀讓這家沙縣輕食藉助沙縣小吃的名氣迅速躥紅。業內認為,沙縣小吃一直在嘗試轉型升級,卻因為自有的經營主體眾多,導致遲遲看不到整合提升效果,也給了沙縣輕食可乘之機。
  • 福建沙縣:小吃村裡鄉村旅遊別樣火
    福建省三明市沙縣夏茂鎮俞邦村被譽為「沙縣小吃第一村」,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村民就開始外出經營小吃,是沙縣小吃走向全國的起點。近年來,俞邦村依託傳統小吃文化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吸引著南來北往的遊客。走進俞邦村,樓房成排,溪水繞村,一派鄉村振興美景。 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本文轉自【新華網】; 這是11月23日拍攝的俞邦村風貌(無人機照片)。
  • 沙縣小吃裡,竟藏著這麼多中國人的秘密
    只是我們拼的東西,是真pdd,我記得我們分的沙縣小吃、煎餅果子,連小籠包、小餛飩都分著吃。現在想來真的特別搞笑。可過去這麼久了,我才發現,當時的我們,真的很幸福。@Cyy0w0想起高中周末留校,和你一起去鎮區亂逛(hhhhh我們高中位置真的好偏)。中午不知道吃啥,去沙縣小吃,點蒸餃,蘸花生醬。沒有高檔奢華的大餐,簡單又樸素。
  • 隨處可見沙縣小吃的店,你知道沙縣哪些小吃呢?
    沙縣,古名沙陽,簡稱虯。東晉義熙中設沙村縣,屬建安郡,隋廢,唐武德四年(621年)復置,改名為沙縣,隸屬建州。沙縣是國家商品糧基地縣、國家南方重點林區縣、福建省竹子重點產區。全國各地可見沙縣小吃店,你知道沙縣知名小吃嗎?今天就來看看沙縣的小吃。
  • 沙縣小吃擬入非遺!原來你家樓下的小吃藏著這麼多秘密
    12月22日下午,沙縣小吃突然登上熱搜,記者點進去一看,發現原來是這兩天,文化和旅遊部發布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其中沙縣小吃的製作技藝赫然在列。
  • 小吃大功夫——沙縣小吃產業發展調查
    在500公裡之外的安徽省蚌埠市,俞其寶的哥哥俞其勇經營著一家60平方米的沙縣小吃門店;而在他們的家鄉——福建三明市沙縣夏茂鎮俞邦村,俞其寶和俞其勇的父親俞和傳在村裡小吃街開了個門臉,專做當地特色小吃玉糕。  你可能不知道沙縣在哪裡,但你一定見過沙縣小吃。沙縣小吃是很多城市的煙火氣。火車站邊、居民區裡、公司樓下……哪裡最「接地氣」,哪裡就有沙縣小吃。
  • 小吃大功夫:沙縣小吃產業發展調查
    在500公裡之外的安徽省蚌埠市,俞其寶的哥哥俞其勇經營著一家60平方米的沙縣小吃門店;而在他們的家鄉——福建三明市沙縣夏茂鎮俞邦村,俞其寶和俞其勇的父親俞和傳在村裡小吃街開了個門臉,專做當地特色小吃玉糕。  你可能不知道沙縣在哪裡,但你一定見過沙縣小吃。沙縣小吃是很多城市的煙火氣。火車站邊、居民區裡、公司樓下……哪裡最「接地氣」,哪裡就有沙縣小吃。
  • 沙縣小吃升級遲緩 遭網紅小吃店「借道」
    近日,一張「沙縣輕食」的照片走紅網絡,引發眾多關注,不少網友猜測說要上市的沙縣小吃終於開始轉型升級了。不過,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沙縣輕食」和沙縣小吃沒有任何關係,只是一家將沙縣餐品和店面裝修進行了升級的單店,可相似的產品、升級版的外觀讓這家沙縣輕食藉助沙縣小吃的名氣迅速躥紅。
  • 沙縣小吃憑什麼走向國際?如今搖身一變的沙縣小吃,時髦到認不出
    其中最為代表性遍布街道的就有「蘭州拉麵、黃燜雞、沙縣小吃」沙縣小吃在全國有兩萬多家店,六萬多的從業者,其地位相當於餐飲界的一哥。說起沙縣小吃如今已然今非昔比,接軌國際輕食風尚,將昔日傳統的接地氣小吃變得高大上。
  • 福建沙縣小吃遍布全國各地,沙縣本地正宗小吃味道怎麼樣呢?
    外觀看上走,整個建築非常的氣派,到裡面應該就可以吃到沙縣美食了。如果不想進美食城裡面,外面同樣可以吃到各類小吃。李記沙縣小吃03來這裡的第二天,早上起來後,就在酒店附近找了一個吃店,看了一下,店裡的小吃種類並不多,主要有茶葉蛋、燈盞糕、黃花菜豆腐湯、酸菜粉(面)、沙縣扁食、拌麵、花生湯。我要了一份花生湯、拌麵、一個燈盞糕。花生湯是甜的,味道比我在家鄉吃的正宗;糕點鹹的,很香,味道與在家鄉吃的差不多;拌麵加了花生醬,特別的香。價格共7.5元,感覺不貴,就是太素了。
  • 從沙縣小吃的轉型升級說起
    從沙縣小吃的轉型升級說起 2017年07月04日 14:06:50來源:杭州日報阮妍妍   遍布街頭巷尾的沙縣小吃,對國人來說太親切、太接地氣了,有人甚至調侃其是檢驗一個樓盤周邊配套是否成熟的最低標準
  • 沙縣小吃:「中國最神秘組織」的逆襲記
    「沙縣小吃能有今天的規模,也是我們當時未能預料到的,而且近年還在迅速擴張。」張鑫對沙縣小吃崛起速度也頗為驚訝。8.8萬家沙縣小吃門店是什麼概念?在本土快餐江湖上,能與沙縣小吃相提並論的是蘭州拉麵,但截至目前,全國蘭州拉麵門店約5萬家,沙縣小吃高出近4萬家。
  • 沙縣小吃,就是中國人的深夜食堂
    無論走到哪裡,都可以見到「沙縣小吃」的招牌,一聲招呼,小吃上桌,十來元便可填飽咕咕亂叫的肚子。 那時候沙縣還叫沙陽,但小吃美名早已傳遍四鄰八鄉,扁肉、芋餃、米凍、豆腐丸、香芋餅、青草凍各個都是一頂一的美味小吃。 直到今天,不論是沙縣小吃的店鋪數量還是被喜愛程度,在全國都位列前茅。
  • 小吃大功夫——沙縣小吃產業發展調查_新聞中心_中國網
    在500公裡之外的安徽省蚌埠市,俞其寶的哥哥俞其勇經營著一家60平方米的沙縣小吃門店;而在他們的家鄉——福建三明市沙縣夏茂鎮俞邦村,俞其寶和俞其勇的父親俞和傳在村裡小吃街開了個門臉,專做當地特色小吃玉糕。你可能不知道沙縣在哪裡,但你一定見過沙縣小吃。沙縣小吃是很多城市的煙火氣。火車站邊、居民區裡、公司樓下……哪裡最「接地氣」,哪裡就有沙縣小吃。
  • 沙縣小吃做成大產業的故事
    冬日的夜晚,福建省三明市沙縣文昌美食街上香味撲鼻、熱氣騰騰,本地居民和外地遊客絡繹不絕。  燒賣、扁肉、滾粉豆腐丸、鍋貼、芋餃、泥鰍粉幹、喜粿……各類美味小吃,讓人挑花了眼。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舌尖上的沙縣,有滋有味。  如今,在全國各地,沙縣小吃成為人們喜愛的「國民美食」之一。
  • 豈止是一碗沙縣小吃
    11月18日,在福建省三明市沙縣文昌美食街,沙縣小吃技藝傳承人李賢錦在包鍋貼。從低端粗放經營到品牌化、連鎖化、規模化、信息化集約發展,創新讓沙縣小吃在激烈的餐飲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公司樓下,有不少餐飲店,我常去的是一家沙縣小吃店。
  • 沙縣小吃進軍日本 能成為中國「麥當勞」呢?
    這就是我們家喻戶曉的沙縣小吃。沙縣小吃源遠流長,歷史悠久,起源於夏商周、晉、宋中原黃河流域中華飲食文化,在民間具有濃厚的歷史文化基礎,尤以品種繁多風味獨特和經濟實惠著稱,是中華飲食文化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早已享譽海內外。人們將福建省三明市沙縣譽為「小吃城」、「美食城」。
  • 即使是沙縣小吃,也有一個品牌升級的幻想
    在【商業街探案】看來,沙縣小吃這次有點「病急亂投醫」的味道,僅以規模而言,沙縣小吃的門店數量是肯德基的五倍多,但對小吃店的「幕後推手」來說,這麼龐大的體量就像看得見挖不著的金礦,數量多但非常鬆散,別說協同升級,就連整合起來都是一條非常艱難的路。「鯨鯊」項目很可能就是推手試圖整合沙縣小吃的又一次嘗試,但也可能又一次以失敗而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