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沙縣小吃,也有一個品牌升級的幻想

2021-01-09 i黑馬

作者 莊塗 來源 商業街探案 (ID:bustanan)

沙縣小吃要在店裡做個生鮮自提櫃。

3月,沙縣小吃集團放出消息,聯合京東推出了一個冷鏈自提櫃項目「鯨鯊」。鯨鯊冷鏈提貨櫃安置在沙縣小吃店裡,供購買生鮮的客戶自提,解決生鮮配送的最後一公裡問題。簡而言之,這是一款置放在沙縣店裡的,可溫控的豐巢自提櫃。

這次跨界很奇怪:去超市買東西順便取個快遞的場景很常見,但跑到飯店裡在別人吃飯的檔口進來再拎著一塊生牛腱子出去,恐怕會讓大家都不舒服。

在【商業街探案】看來,沙縣小吃這次有點「病急亂投醫」的味道,僅以規模而言,沙縣小吃的門店數量是肯德基的五倍多,但對小吃店的「幕後推手」來說,這麼龐大的體量就像看得見挖不著的金礦,數量多但非常鬆散,別說協同升級,就連整合起來都是一條非常艱難的路。

「鯨鯊」項目很可能就是推手試圖整合沙縣小吃的又一次嘗試,但也可能又一次以失敗而告終。

集團標準化VS單店魔改

其實這已經不是沙縣第一次試圖打破沙縣小吃的固有印象。在此之前,沙縣已經多次有品牌升級的嘗試。

在社交網絡為人熟知的「沙縣升級」有兩次。

一次是17年的「沙縣輕食」,這家開在無錫的沙縣小吃,有著日式小清新的裝修風格,性冷淡的灰色招牌,木色的桌椅擺設。菜單中既有沙縣小吃常見的蒸餃燉品,又有「網紅牛腩飯」、「蔬薯沙拉」、「咖喱雞排飯」等日式輕食。如此網感十足的沙縣小吃,立刻在網際網路上引起追捧,「還要配冷萃豆汁兒」等腦洞評論不絕於耳。但是,它卻是一個扎紮實實的「山寨沙縣」,老闆甚至是個四川人。

(「沙縣輕食」門店)

第二次是18年初的「萌系沙縣」,由北上杭三家沙縣和淘寶極有家聯合打造的「萌系治癒所」。在產品上沒有做出調整,但是重新設計了萌萌的菜單,搭配了萌系的餐具和軟裝。這三家店由淘寶極有家的裝修公司改造,也得到了淘寶方面的流量扶持。顧客在店裡使用手機淘寶,用拍立淘隨手掃一掃萌物商品或搜索「沙縣逆天了」,就可以進入到相關的活動頁面買到這些商品。

這三家店倒是正經的沙縣小吃加盟商,但此次改造和沙縣小吃集團無關,也沒有更多沙縣門店跟進。由於門店配合程度不同,最終呈現出的效果也不盡相同。北京、上海兩家門店普遍認為這些裝飾和餐具實用性太差,放了沒多久就收起來。北京門店的門頭雖然重新布置過,但是很快在城管的要求下又撤換回來,導致外觀和正常沙縣無異。

(「萌系治癒所」杭州店)

與單店花式魔改藉助網絡推紅不同的是,沙縣官方的改進目標一直都是「保牌、提質、連鎖、上市」。統一管理,打造連鎖店,一直都是沙縣小吃集團的目標。

自2006年開始,沙縣便積極推進小吃經營標準化工作,在各地培育沙縣小吃標準店、示範店。有鑑於公司化運作的重要性,在2008年成立了沙縣小吃集團。憑藉「沙縣小吃同業公會」的集體商標,沙縣政府也試圖走品牌授權、特許經營的模式,來儘可能地控制和規劃沙縣小吃的發展布局。

2017年5月,「沙縣小吃SHAXIANSNACKS」商標終於申請通過,為沙縣小吃集團的正統資格拿到了法律的支持。隨後不久,沙縣小吃集團打造的首個旗艦店北京001號店在大望路SOHO正式開業,具體的改造方案有,店鋪將按照集團統一設計的裝修標準方案,對標識標牌、菜單、餐品展示、裝潢、電視廣告機等進行系統升級配置,還會指定第三方對經營店鋪從業人員實施全面培訓,提升服務質量,朝麥當勞等西式快餐品牌看齊。

品牌背後的多方角力

不難看出,在品牌升級之路上,沙縣似乎一直沒有很大成效。究其原因,在沙縣誕生的20年裡,從民間散兵在嶺南遍插紅旗,到政府助力在全國開疆拓土,再到組成國資企業,藉助資本力量收編,沙縣小吃的品牌建設,一直都有多股力量在相互作用。

上世紀90年代初,當地的民間融資機構「標會」紛紛倒閉,欠債的人為了外出躲債,開始以小吃謀生。趕上了南下務工大潮,滿足打工者價廉快餐需求的沙縣小吃得以四處開花。看到沙縣小吃走出去,帶回了實際的經濟效益,1997年,沙縣政府成立小吃辦,千方百計下到基層帶著指標宣講,次年,開始在各地設立聯絡處,負責聯絡當地的沙縣小吃業主,同時加強行業管理,提供資金援助,到各地推宣講會幫助北上拓展市場。可以說,沙縣開滿全國,背後沙縣政府的支持和推動至關重要。

相互助力的同時,因著觀點和利益,雙方也相互掣肘。沙縣政府認為,沙縣小吃的弊端在於從業人員素質偏低、小吃店規模偏小、檔次偏低,無法與麥當勞、肯德基」舒適的經營環境與食品衛生、高雅品味」有力競爭。開出的藥方就是,由政府牽頭,註冊品牌公司統一管理,收編野生沙縣連鎖化經營。

而走出來的沙縣人則未必以為然。接受扶持是一回事,被收編就是另一回事了。生意雖小,到底自己的生意,付了加盟費倒成了為別人打工,利好何在?一位沙縣老闆在接受【商業街探案】的採訪時說,來這的人需要的是便宜實惠能吃飽,誰會分辨得這是正宗還是什麼連鎖?手藝好壞跟這個沒關係的,沒顧客關心這個。另一位老闆更是直截了當,「當官的搞政績,跟我們有什麼關係。「

有點資本的甚至獨立開始做品牌化,跟官方的搶生意。2001年開始,沙縣當地的原家沙縣小吃、雙榮沙縣小吃等數十家第三方品牌連鎖公司以免費授權商標、降低門檻的方式,擴張連鎖店面,成為與官方模式爭搶市場的第三方力量。官方店是經營者須是沙縣戶籍,加入同業公會獲得商標授權,但民間企業直接取消了門檻,「10天就能做沙縣小吃,外地人也可以,直接免費授權。」

除此以外,介入沙縣困局的,還有盯上了沙縣門店和影響力的資本。2015年開始,沙縣小吃集團分別與泰國正大集團和中糧集團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在原料供應、網際網路平臺合作、共享市場資源等方面展開全面合作。2016年,號稱中國養豬第一股的「雛鷹農牧」以1.35億元的出資,成為沙縣小吃集團第一大股東。

作為農牧龍頭企業,雛鷹農牧此番布局,是產業鏈向下遊餐飲行業的延伸。小吃店面規模和店面及品牌升級的背後,雛鷹農牧看中的正是原料豬肉的優先供應權。依照財報的數據,每家沙縣單體店的年豬肉消費規模超過4噸,乘以6萬家店面就是24萬噸。僅僅是這樣的預期,就已經一塊巨大的肥肉了。更不要說像北京沙縣旗艦店那樣,掛在牆上的宣傳:「你吃的每一口豬肉均來自雛鷹農牧集團全產業保障」。依託沙縣的規模,這將是一個巨大的分眾廣告投放。

理想豐滿而現實骨感。2017年雛鷹宣稱,會在三年之內完成六萬家店的整改。2018年中,雛鷹農牧發布的年報中顯示,目前改造成功的沙縣小吃店鋪僅有800餘家。三年的收編大業還沒過半,2019年1月雛鷹農牧就先爆出巨額虧損29億元-33億元。到期沒錢還債的雛鷹農牧甚至開創了「肉償」債權人的先河,以自家火腿抵還利息。作為一個養殖企業,它能拿出5個億去豪擲電競,卻沒有錢給豬買飼料導致生豬餓死。2019年3月,雛鷹農牧被證監會立案調查。這樣的資本,又能給沙縣的品牌之路帶來什麼樣的幫助?

靠生鮮自提轉型?想多了

也許正是因為收編的艱難,才使得沙縣小吃集團另闢蹊徑,換了一個角度來豐富沙縣品牌的內涵。然而具體到鯨鯊這個項目,問題依然很多。

從生鮮自提櫃這門生意來考慮,能夠有「低溫+冷凍多溫區遠程監控功能客戶、貨主、客服中心均可實時監控貨物的溫度」的自提櫃,本身成本就很高。一個正常的露天社區自提櫃大概有20~30的箱子,一天取出一到兩次,尚且有能否覆蓋成本的問題,安在店裡的一定會等比例縮小,這樣的單量是否足以支撐起運營成本?

從消費者端來講,沙縣自提櫃是否真的是最優解? 如果是為了協調時間,沙縣門店甚至不比豐巢深入小區。到沙縣門店去拿菜,便利程度並不高於去附近的菜場商超。如果通過閃送配送,額外成本不管由誰承擔,最終都一定會轉嫁到消費者的頭上。更不要說還有餓了麼、盒馬,這些平臺現在已經能做到當日預約,最晚22點的上門配送。對比之下,消費者為什麼會選擇高價低效的自提櫃服務呢?

從門店經營者來說,安置鯨鯊自提櫃,是否需要佔用額外的場地及人力?沙縣小吃的店鋪平均面積一般在10~20平,是否有空間來容納自提櫃?生鮮電商是典型的高毛利高客單價生意,目標人群和沙縣的用戶群截然不同,甚至線上買菜的顧客本身就有做飯的意圖,需求場景也是矛盾的,這樣的人流量又如何能轉化?對於經營者來說,利益點在哪裡?

其實最關鍵的點在於,在店裡放生鮮自提櫃,到底和沙縣的餐飲生意有何關聯?這樣的跨界是否有意義?這種跨界一不能共享用戶,二不能加強品牌記憶點,三還要承擔巨大的成本。而且,這個跨界的前提是,還要大量的門店配合進行,這個收編本身就是之前沙縣小吃集團和雛鷹沒能做到的事情。如此,通過這個來樹立品牌形象,就更無從談起了。

相關焦點

  • 升級遲緩 沙縣小吃遭「搶道」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未來,沙縣輕食的做法很可能被其他更多餐飲店效仿,讓品牌管理較為混亂的沙縣小吃遭遇更為複雜的市場競爭局面。遭網紅小吃店「借道」從網絡的照片看到,沙縣輕食門頭的主色調為灰色,LOGO由一副碗筷和被筷子挑起的麵條組成的圓形圖案構成,與沙縣小吃傳統黃色門頭截然不同。即使如此,很多食客也是看到「沙縣」二字後前去就餐。
  • 沙縣小吃升級遲緩 遭網紅小吃店「借道」
    業內認為,沙縣小吃一直在嘗試轉型升級,卻因為自有的經營主體眾多,導致遲遲看不到整合提升效果,也給了沙縣輕食以可乘之機。業內分析人士指出,未來,沙縣輕食的做法很可能被其他更多餐飲店效仿,讓品牌管理較為混亂的沙縣小吃遭遇更為複雜的市場競爭局面。
  • 從沙縣小吃的轉型升級說起
    從沙縣小吃的轉型升級說起 2017年07月04日 14:06:50來源:杭州日報阮妍妍   遍布街頭巷尾的沙縣小吃,對國人來說太親切、太接地氣了,有人甚至調侃其是檢驗一個樓盤周邊配套是否成熟的最低標準
  • 沙縣小吃為啥這麼火?
    62個國家和地區在世界各地街頭巷尾傳奇沙縣小吃用熱騰騰的煙火氣撫慰著「吃貨」們的胃沙縣小吃是福建三明的大產業目前,沙縣27.2萬人中有6萬多人在外經營小吃2019年,沙縣農民人均收入超過2萬元在小吃產業的帶動下全縣貧困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摘帽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推動下如今,沙縣小吃已經完成了標準化建設、大數據整合的產業轉型升級福建省沙縣小吃產業園
  • 沙縣小吃:小吃裡的大國奮鬥史
    在明麗悠閒的縣城,小吃已經成為當地人的生活方式。但沙縣小吃的源頭並不在城裡,要繼續深入到縣城數十公裡外的夏茂鎮。上世紀九十年代,村民們為了生計挑著擔子在城裡叫賣拌麵和扁肉,從此開啟了沙縣小吃走向世界的開端。「二十多年來,村民們把沙縣小吃開到全國、全世界,吃了不少苦,但也有大回報。
  • 大眾銳評|沙縣小吃的「勤」字新解
    數據顯示,如今沙縣小吃已遍布62個國家和地區,全國沙縣小吃門店超8.8萬家,年營業額超500億元,實現和帶動30萬人就業。沙縣小吃一路走來,「勤」是最醒目的一個字。沙縣小吃源遠流長,在民間具有濃厚的歷史文化基礎,尤以品種繁多風味獨特和經濟實惠著稱。
  • 2020年沙縣小吃旅遊文化節開幕
    圖為12月8日,2020年沙縣小吃旅遊文化節開幕式在福建沙縣小吃文化城舉行。 記者 張斌 攝中新網福建沙縣12月8日電 (肖首洲 許琰)2020年沙縣小吃旅遊文化節開幕式8日在福建沙縣小吃文化城舉行。圖為12月8日,中國僑聯文化交流部部長劉奇(左)為福建沙縣小吃國際文化交流中心頒授「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榮譽牌。 記者 張斌 攝小吃是沙縣人民增收致富、支撐地方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 沙縣小吃,就是中國人的深夜食堂
    但人們在標會熱潮中迷失,八大會頭的捲款潛逃,讓無數準備暴富的人一夜之間幻想破滅,為了躲債,很多人選擇遠走他鄉。 一般人在走進沙縣小吃的時候,都會不自覺地點一籠熱氣騰騰的蒸餃,在外的每一家沙縣小吃幾乎都有蒸餃,和扁肉、拌麵共同組成了「沙縣小吃豪華三件套」。
  • 小吃大功夫——沙縣小吃產業發展調查
    「有形之手」促品牌提升  沙縣小吃的生意越做越紅火,暴露出的問題也越來越多:衛生狀況差,甚至出現了個別小吃店以次充好或偷工減料等不良行為,給沙縣小吃業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究其原因是缺乏行業統一標準和管理。在餐飲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沙縣小吃原有的「夫妻店」、單家獨戶的經營模式已跟不上時代的腳步。
  • 小吃大功夫:沙縣小吃產業發展調查
    沙縣縣委、縣政府提出「統一商標、統一技藝、統一形象」的會員制發展思路:先後出臺40多份文件,通過給予資金信貸、鼓勵企業做大做強、支持群眾創業、創建知名品牌等政策扶持,促進小吃產業快速發展;成立沙縣小吃培訓中心,免費為小吃業主提供經營管理和製作技藝培訓,提升小吃從業人員技藝水平;針對缺乏經營經驗的小吃業者,給予創業前的開店指導;與縣市場監管部門配合,抓好原輔材料市場監管,確保源頭產品質量
  • 「國民美食」沙縣小吃:從案板躍上「雲端」
    新華社福州11月24日電題:「國民美食」沙縣小吃:從案板躍上「雲端」新華社記者林超、秦宏「砰、砰、砰」,23日,在福建省三明市沙縣,沙縣小吃技藝傳承人李賢錦反覆用木槌在案板上捶打一塊豬肉,向遊客展示如何製作沙縣小吃的招牌菜「扁肉」。經營沙縣小吃20多年,他揮舞木槌的右臂明顯比左臂粗了一圈。
  • 長沙沙縣小吃有1063家,沙縣的「沙縣小吃」只有82家
    24 小時店,22 小時店,最少的,也是 16 小時店,這是沙縣小吃店的常態。在這些店裡連軸轉的,多是夫妻或者夫妻加他們的一個親戚。一年到頭,除春節外,他們幾乎再無別的節假日——一出沙縣,無論東西南北,他們一個個都是辛勤的外地老鄉。 無論東西南北,他們以儘可能豐富的品類、儘可能低廉的價格,呈現他們對落腳之地的最大誠意的 " 討好 "。
  • 沙縣小吃:「中國最神秘組織」的逆襲記
    「沙縣小吃到底是什麼組織?」    這是知名問答網站知乎上的一個常年熱門問題,不同於「餐飲店」這類簡單回答,無數網友將沙縣小吃奉為「中國最神秘組織」。一個小吃,何來神秘?
  • 助推沙縣小吃進入3.0時代 美菜成沙縣食材線上主要銷售平臺
    但作為龐大的小吃產業,沙縣小吃還是較為傳統,在運營管理、供應鏈、加工工藝標準上缺乏規範化。2015年開始,美菜經過前期調研,看到了沙縣小吃這一傳統產業線上化的潛力。以沙縣小吃的明星產品柳葉蒸餃為例,均為純手工製作,極為耗費人力。美菜找到一家工廠,為沙縣小吃定製符合需求的蒸餃,得到沙縣本地老闆的認可,推動柳葉蒸餃從純手工到「工業化+手工」的標準化升級,迎來了線上銷量的爆發。
  • 沙縣小吃將作為中國美食代表亮相韓國冬奧會美食展
    據了解,沙縣小吃共有米、面、豆、肉四大系列240多個品種,其中「中華名小吃」39種,「福建名小吃」63種。 曾勇 攝   中新網沙縣1月10日電 (許琰 鄧書榕)10日,記者從福建省三明市沙縣商務局了解到,在世界中餐業聯合會的支持和推薦下,沙縣小吃將作為中國美食代表,亮相2018年韓國平昌冬奧會美食展。
  • 隨處可見沙縣小吃的店,你知道沙縣哪些小吃呢?
    沙縣,古名沙陽,簡稱虯。東晉義熙中設沙村縣,屬建安郡,隋廢,唐武德四年(621年)復置,改名為沙縣,隸屬建州。沙縣是國家商品糧基地縣、國家南方重點林區縣、福建省竹子重點產區。全國各地可見沙縣小吃店,你知道沙縣知名小吃嗎?今天就來看看沙縣的小吃。
  • 這家沙縣小吃是假的,我要投訴
    ·壹·你造沙縣小吃多努力嗎?!——「去吃沙縣?」——「不行!太low!」雖然多年不去,但我仍然記得每次去沙縣小吃,飄著洗潔精味道的桌子,四周散落幾個凳子,牆上一張色彩豔麗但評價無能的菜單海報,就是它給我留下的全部回憶了。
  • 黃燜雞VS沙縣小吃,誰才是新一代國民料理NO.1?
    蒸餃作為沙縣小吃的明星產品,但是在當地沙縣小吃菜單裡並沒有蒸餃,當地人也並不喜歡吃,但如今成為大家去沙縣必點的一道菜,也出乎了當地人的意料。在追求消費品質升級,消費者在注重口感與消費體驗的選擇下,沙縣小吃已經失去了大部分的顧客。
  • 扁肉是磚、拌麵是鋼,沙縣小吃背後的「民本」邏輯
    鑑於上述情況不利於推動小吃業發展,沙縣縣委、縣政府決定在政府辦公室下設事業單位——沙縣小吃業發展服務中心。這是一個副股級事業單位,起初擁有4個事業編制,已經是一個有組織、經費和職責的機構,它有明確的任務目標——負責沙縣小吃的技能培訓及小吃的推廣和宣傳。
  • 小吃大功夫——沙縣小吃產業發展調查_新聞中心_中國網
    「有形之手」促品牌提升沙縣小吃的生意越做越紅火,暴露出的問題也越來越多:衛生狀況差,甚至出現了個別小吃店以次充好或偷工減料等不良行為,給沙縣小吃業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究其原因是缺乏行業統一標準和管理。在餐飲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沙縣小吃原有的「夫妻店」、單家獨戶的經營模式已跟不上時代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