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沙縣小吃進入3.0時代 美菜成沙縣食材線上主要銷售平臺

2020-12-13 手機鳳凰網

12月8日,第23屆中國(沙縣)小吃旅遊文化節開幕。作為沙縣人一年一度的「盛會」,自1997年以來已連續舉辦23屆,今年同樣吸引了大量外地沙縣人返鄉參與。美菜作為沙縣小吃食材線上銷售平臺亮相,吸引了有志於進行沙縣小吃開店的商戶前來諮詢。

美菜成沙縣小吃食材主要線上銷售平臺

資料顯示,「國民美食」沙縣小吃在全球有8.8萬家店,30多萬從業人員,一年近500億元的營業額。但作為龐大的小吃產業,沙縣小吃還是較為傳統,在運營管理、供應鏈、加工工藝標準上缺乏規範化。

2015年開始,美菜經過前期調研,看到了沙縣小吃這一傳統產業線上化的潛力。以沙縣小吃的明星產品柳葉蒸餃為例,均為純手工製作,極為耗費人力。美菜找到一家工廠,為沙縣小吃定製符合需求的蒸餃,得到沙縣本地老闆的認可,推動柳葉蒸餃從純手工到「工業化+手工」的標準化升級,迎來了線上銷量的爆發。

2015年5月,第一家沙縣小吃供應商與美菜合作試水,美菜也成為第一個開賣沙縣小吃食材的線上平臺,遍布全國各地的沙縣小吃商戶們,開始口口相傳美菜APP上下單能尋得「家鄉的味道」。

2017年,美菜成立新餐飲業務中心,通過自有研發和上遊工廠合作開發,致力於初級農產品進行預製化和標準化食材的開發。自此,越來越多的供應商開始主動尋求與美菜合作。美菜作為「渠道商+營銷商」,針對百萬餐飲用戶精準推廣,幫助供應商觸達了之前無法觸達的城市,也打開了更廣泛的客戶群,除了精準的匹配沙縣小吃商戶,還將產品推廣至大量的泛沙縣小吃商戶手中,獲得了良好的收效。

2019年,沙縣小吃食材這一品類在美菜平臺上迎來爆發期,美菜不斷深入沙縣小吃產業上遊,助力「國民美食」供應鏈升級,成為沙縣小吃食材主要線上銷售平臺。

在此次沙縣小吃旅遊文化節上,中國烹飪協會會長傅龍成充分肯定了沙縣小吃的業績,他表示,沙縣小吃作為沙縣的特色名片,已發展成為輻射全國的大產業。「國民美食」沙縣小吃以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消費者。

未來,期待沙縣小吃豐富提升菜品,提升食品安全管理,創新線上線下經營模式,完善餐飲產業化標準,引領沙縣小吃產業高質量發展。

美菜新餐飲業務中心負責人顧永紅表示,經過5年深耕,美菜已經深入沙縣小吃產業鏈上遊,從第一家供應商的試水合作,如同滾雪球般,吸引了更多供應商主動進入美菜平臺。供應商提供了更好品質的產品,餐飲商戶也有更多的可選擇性,美菜的體量也更大,可以說是大家共同把沙縣小吃產業做大。

目前沙縣原產地食材的標準化商品,三年來,通過和美菜的合作,不斷的將核心單品通過線上銷售方式推向全國不同的餐飲商戶和家庭,讓沙縣小吃走向千萬家庭和商戶。

柳葉蒸餃覆蓋上萬家商戶 餃子廠開不停

在沙縣當地頗負盛名的沙縣樟榮貿易有限公司,是美菜平臺上,目前最大的沙縣小吃食材供應商,經營的單品包括柳葉蒸餃、小籠包、沙縣小吃調味料類等。

「樟榮」進入沙縣小吃行業較晚,但卻是發展速度最快的,光是柳葉蒸餃這一單品,每天在美菜平臺上的銷售量達到8噸到10噸,覆蓋上萬家商戶。為此,「樟榮」加快了建廠的步伐,12月6日,又一家新的餃子廠在沙縣開業。和美菜的合作,讓更多「樟榮」優質產品進入餐館、酒店、食堂、家庭等,覆蓋更多的沙縣小吃店。「樟榮」資深員工最直觀的感受是,「樟榮」辦公的地方一年一換,越換越大,從100多平方米的居民樓換到了2000多平方米的物流園。在樟榮創始人張聲樟看來,美菜不僅是拓展了他們的線上銷售渠道,而是通過深度合作,帶給了他們更多的網際網路思維和新的選品營銷方式,讓他們的傳統食材工藝和在網際網路時代傳承和發展。

小籠包、剔骨大排躥紅 大數據打造沙縣小吃新爆款

除了柳葉蒸餃這一經典單品,美菜正在做的事情,是幫助沙縣小吃打造新爆款,小籠包、剔骨大排也在美菜的助推下,成為暢銷新單品。

沙縣「恆豐」的老闆謝昌湧是最早與美菜開展合作的沙縣食材供應商,2015年6月份就開始了合作試水。當時在武漢有十幾家沙縣小吃店面的謝老闆,因為和美菜的合作,發現了更大的商機,從開店模式轉向供應商模式。

無論是「樟榮」還是「恆豐」,是美菜眾多合作夥伴中的一個縮影,而他們與美菜在產業鏈中的深度合作,正在將更多的具有傳統工藝和食材品類,通過工業化的方式,推廣至更多的商戶手中,讓消費者品嘗到更多地道的美食。

未來,美菜通過掌握的數百萬餐廳的消費大數據,可以將餐飲消費需求反饋給沙縣小吃食材供應商。2021年,「恆豐」想要聯合美菜打造的新爆款是米粉,米粉的單價高、市場潛力大,沙縣小吃、炒粉店都會用到,但保質期只有1個月,有了美菜平臺高效和海量的分發,有望成為新的超級單品。謝昌湧表示,用傳統的方式打開全國市場很難,可以說是美菜成就了沙縣「恆豐」,沒有美菜,就沒有這麼快的擴張速度。

3.0時代的沙縣小吃,開始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經營,研發新品類拓展業務,逐步發展創新。美菜作為國內領先的餐飲供應鏈服務商平臺,通過深耕供應鏈上遊,助力沙縣小吃這一「國民美食」更為標準化、供應鏈升級,正在成為整個沙縣小吃產業升級的重要推手。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長沙沙縣小吃有1063家,沙縣的「沙縣小吃」只有82家
    官建成的印象中,他的長輩們,好像隨便哪種食材,都能做成一種美味的小吃。他自己很喜歡吃的,是一種叫芋餃的小吃。他介紹,芋餃其實就是餃子,只是這種餃子的皮不是用麵粉做的,而是用芋泥和木薯粉做的。這種做法的起源,無從可考,但他認為,這是物資缺乏且物流不發達時代,他們的先人想吃餃子了,又弄不到麵粉,只好就地取材,把芋子煮熟搗爛,再和木薯粉攪和在一起,再擀成餃子皮。
  • 沙縣小吃:小吃裡的大國奮鬥史
    其中,沙縣籍業主經營的小吃門店約3.2萬家、6萬餘人,超過64%的沙縣小吃是縣外人經營,不僅帶動本地人致富,更撐起了千千萬萬個家庭發展。二十多年,沙縣小吃「飛」上了天,村裡在外闖蕩的年輕人討來了全國各地的媳婦,這是村書記林英民對長阜村發展歷程的總結,「自我奮鬥得來的收穫最讓人知足。」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小吃業
  • 沙縣小吃:「中國最神秘組織」的逆襲記
    張昌松就是沙縣小吃的第一代創業者,那時小吃行業進入門檻較低,一家人投入幾百元,置辦一個煤球爐,兩口鍋,一些碗筷,就可以擺攤。「如果願意多投入幾千元,租到一個店面,掛上門頭,會是一間體面的餐館。」張昌松說。
  • 隨處可見沙縣小吃的店,你知道沙縣哪些小吃呢?
    沙縣,古名沙陽,簡稱虯。東晉義熙中設沙村縣,屬建安郡,隋廢,唐武德四年(621年)復置,改名為沙縣,隸屬建州。沙縣是國家商品糧基地縣、國家南方重點林區縣、福建省竹子重點產區。全國各地可見沙縣小吃店,你知道沙縣知名小吃嗎?今天就來看看沙縣的小吃。
  • 小吃大功夫——沙縣小吃產業發展調查
    沙縣縣委書記、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楊興忠說,20年來,沙縣人始終牢記總書記囑託,將沙縣小吃開遍祖國大地,把沙縣小吃培育成富民強縣的支柱產業。  薄利多銷找準發展路  沙縣夏茂鎮特色小吃民俗文化館漸漸成了旅遊打卡地。婚喪嫁娶各類生活場景,精細到堪稱繁瑣的製作工藝,將軍米粿、洪武金包銀、夏茂烤鴨……沙縣小吃背後,是當地源遠流長的美食文化傳承。
  • 小吃大功夫:沙縣小吃產業發展調查
    沙縣縣委書記、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楊興忠說,20年來,沙縣人始終牢記總書記囑託,將沙縣小吃開遍祖國大地,把沙縣小吃培育成富民強縣的支柱產業。  薄利多銷找準發展路  沙縣夏茂鎮特色小吃民俗文化館漸漸成了旅遊打卡地。婚喪嫁娶各類生活場景,精細到堪稱繁瑣的製作工藝,將軍米粿、洪武金包銀、夏茂烤鴨……沙縣小吃背後,是當地源遠流長的美食文化傳承。
  • 「國民美食」沙縣小吃:從案板躍上「雲端」
    新華社福州11月24日電題:「國民美食」沙縣小吃:從案板躍上「雲端」新華社記者林超、秦宏「砰、砰、砰」,23日,在福建省三明市沙縣,沙縣小吃技藝傳承人李賢錦反覆用木槌在案板上捶打一塊豬肉,向遊客展示如何製作沙縣小吃的招牌菜「扁肉」。經營沙縣小吃20多年,他揮舞木槌的右臂明顯比左臂粗了一圈。
  • 豈止是一碗沙縣小吃
    11月18日,在福建省三明市沙縣文昌美食街,沙縣小吃技藝傳承人李賢錦在包鍋貼。從低端粗放經營到品牌化、連鎖化、規模化、信息化集約發展,創新讓沙縣小吃在激烈的餐飲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公司樓下,有不少餐飲店,我常去的是一家沙縣小吃店。
  • 沙縣小吃做成大產業的故事
    冬日的夜晚,福建省三明市沙縣文昌美食街上香味撲鼻、熱氣騰騰,本地居民和外地遊客絡繹不絕。  燒賣、扁肉、滾粉豆腐丸、鍋貼、芋餃、泥鰍粉幹、喜粿……各類美味小吃,讓人挑花了眼。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舌尖上的沙縣,有滋有味。  如今,在全國各地,沙縣小吃成為人們喜愛的「國民美食」之一。
  • 福建沙縣小吃遍布全國各地,沙縣本地正宗小吃味道怎麼樣呢?
    01小吃城沙村印象來到沙村,刻著「美食名城」四個石刻大字的建築矗立在我們面前,給人一種高大上的感覺外觀看上走,整個建築非常的氣派,到裡面應該就可以吃到沙縣美食了。來這裡的第二天,早上起來後,就在酒店附近找了一個吃店,看了一下,店裡的小吃種類並不多,主要有茶葉蛋、燈盞糕、黃花菜豆腐湯、酸菜粉(面)、沙縣扁食、拌麵、花生湯。我要了一份花生湯、拌麵、一個燈盞糕。花生湯是甜的,味道比我在家鄉吃的正宗;糕點鹹的,很香,味道與在家鄉吃的差不多;拌麵加了花生醬,特別的香。價格共7.5元,感覺不貴,就是太素了。
  • 大眾銳評|沙縣小吃的「勤」字新解
    這幾天,沙縣小吃受到很多媒體深度關注。一家小吃店,為何開得鋪天蓋地?沙縣小吃有什麼獨家秘方?這是一家知名網站上的幾個常年熱門問題。數據顯示,如今沙縣小吃已遍布62個國家和地區,全國沙縣小吃門店超8.8萬家,年營業額超500億元,實現和帶動30萬人就業。沙縣小吃一路走來,「勤」是最醒目的一個字。沙縣小吃源遠流長,在民間具有濃厚的歷史文化基礎,尤以品種繁多風味獨特和經濟實惠著稱。
  • 從沙縣小吃的轉型升級說起
    從沙縣小吃的轉型升級說起 2017年07月04日 14:06:50來源:杭州日報阮妍妍   遍布街頭巷尾的沙縣小吃,對國人來說太親切、太接地氣了,有人甚至調侃其是檢驗一個樓盤周邊配套是否成熟的最低標準
  • 沙縣小吃將作為中國美食代表亮相韓國冬奧會美食展
    據了解,沙縣小吃共有米、面、豆、肉四大系列240多個品種,其中「中華名小吃」39種,「福建名小吃」63種。 曾勇 攝   中新網沙縣1月10日電 (許琰 鄧書榕)10日,記者從福建省三明市沙縣商務局了解到,在世界中餐業聯合會的支持和推薦下,沙縣小吃將作為中國美食代表,亮相2018年韓國平昌冬奧會美食展。
  • 沙縣小吃為啥這麼火?
    提起「國民美食」沙縣小吃恐怕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經過20多年的發展沙縣小吃全國門店超8.8萬家年營業額達500億元同時還走向了世界62個國家和地區在世界各地街頭巷尾傳奇沙縣小吃用熱騰騰的煙火氣撫慰著「吃貨」們的胃沙縣小吃是福建三明的大產業目前,沙縣27.2萬人中有6萬多人在外經營小吃
  • 小吃大功夫——沙縣小吃產業發展調查_新聞中心_中國網
    沙縣縣委書記、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楊興忠說,20年來,沙縣人始終牢記總書記囑託,將沙縣小吃開遍祖國大地,把沙縣小吃培育成富民強縣的支柱產業。薄利多銷找準發展路沙縣夏茂鎮特色小吃民俗文化館漸漸成了旅遊打卡地。婚喪嫁娶各類生活場景,精細到堪稱繁瑣的製作工藝,將軍米粿、洪武金包銀、夏茂烤鴨……沙縣小吃背後,是當地源遠流長的美食文化傳承。
  • 升級遲緩 沙縣小吃遭「搶道」
    不過,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沙縣輕食」和沙縣小吃沒有任何關係,只是一家將沙縣餐品和店面裝修進行了升級的單店,可相似的產品、升級版的外觀讓這家沙縣輕食藉助沙縣小吃的名氣迅速躥紅。業內認為,沙縣小吃一直在嘗試轉型升級,卻因為自有的經營主體眾多,導致遲遲看不到整合提升效果,也給了沙縣輕食可乘之機。
  • 即使是沙縣小吃,也有一個品牌升級的幻想
    作者 莊塗 來源 商業街探案 (ID:bustanan)沙縣小吃要在店裡做個生鮮自提櫃。3月,沙縣小吃集團放出消息,聯合京東推出了一個冷鏈自提櫃項目「鯨鯊」。鯨鯊冷鏈提貨櫃安置在沙縣小吃店裡,供購買生鮮的客戶自提,解決生鮮配送的最後一公裡問題。簡而言之,這是一款置放在沙縣店裡的,可溫控的豐巢自提櫃。
  • 沙縣小吃,也可以是中國人的健康餐
    沙縣小吃的「健康」,不在於水煮雞胸的極端低卡,更在於一份雞腿飯、鴨腿飯,對膳食均衡與低碳水有所兼顧,以及一碗牛肉扁食、蒸餃,在符合中國胃與低脂中畫出平衡線。 而從實際現象來看,沙縣小吃的營養價值,已是食客們考量的特點之一。
  • 沙縣小吃,就是中國人的深夜食堂
    賣沙縣小吃,就成了這些人救命的致富之道。 一般人在走進沙縣小吃的時候,都會不自覺地點一籠熱氣騰騰的蒸餃,在外的每一家沙縣小吃幾乎都有蒸餃,和扁肉、拌麵共同組成了「沙縣小吃豪華三件套」。
  • 沙縣小吃憑什麼走向國際?如今搖身一變的沙縣小吃,時髦到認不出
    其中最為代表性遍布街道的就有「蘭州拉麵、黃燜雞、沙縣小吃」沙縣小吃在全國有兩萬多家店,六萬多的從業者,其地位相當於餐飲界的一哥。說起沙縣小吃如今已然今非昔比,接軌國際輕食風尚,將昔日傳統的接地氣小吃變得高大上。